絲路駱鈴二千年 當代畫駝第一人一一武威藉畫家李恆才駱駝畫淺賞

2020-12-27 天馬競輝文社

絲路駱鈴二千年 當代畫駝第一人

一一國家一級美術師、武威市古浪藉著名畫家李恆才駱駝畫淺賞

作者:李寶生

編者按:

咱武威的大畫家李恆才

李恆才者,甘肅武威古浪人也。畢業於西北師大美術學院。潛心繪畫,術業專攻,持之以恆,恆而才高,乃國家一級美術師,並榮任中國山水畫創作院畫家兼中國西部畫院副院長等職。其作品被國務院、中共中央黨校、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畫院、蘭州大學等機構收藏。並在文化部主辦之多次重大展覽中獲獎。出版畫集畫論專著七部。先後於武威、蘭州、北京及法國等地舉辦個人畫展近二十次。特別在北京個人畫展舉辦期間,其作品受到美術界知名人士高度讚譽,廣大觀眾好評如潮。恆才成才成名佳作連連,家鄉父老鄉親為你驕傲點讚。

漢唐絲路為古代中國以及國際社會經濟發展功彪千古。而「沙漠之舟」駱駝,負重跋涉,交通亞歐,功不可沒。駱駝作為絲綢之路的交通符號和運輸標誌,長久印在人們腦海裡,駝鈴聲聲成為古代絲路上富有詩情畫意的一大景觀。洛陽出土的唐三彩駱駝,更顯人們對之喜愛有加。

之後隨時代發展,駱駝商務運輸功能漸次衰減,然在我國北方,其農耕、運輸作用仍在延續。就是現代社會,駝絨駝毛駝奶還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加之身軀威武高大,五官形體與中國傳統十二屬相對應,故人們視之為祥瑞聖物,崇之敬之歌之畫之。

恆才先生出生於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這裡緊鄰騰挌裡沙漠。從幼他就常常見到商運駝隊在風沙中跋涉,感觸到駱駝的穩健、堅韌、吃苦耐勞。大學畢業後常去寧夏、內蒙、青海、新疆採風寫生,著意尋駝近駝,駱駝逐步進入他的內心,他被駱駝的雄姿與品行感動了。從此,他畫山水,畫駱駝,且更熱衷於畫他深愛著的駱駝。

在數十年人生閱歷、感悟中,恆才堅持觀察、寫生,對駱駝形象、習性、性格、神態已瞭然在心,為創作駝畫打下了堅實豐厚的題材基礎

古稱得筆法易,得墨法難;得墨法易,得水法難。恆才先生,筆法入手,術業專攻,日進月累,逐步達到「三法」俱佳的境地。用他的話說,就是由「眼中駝」到「心中駝」,再到「手下駝」,以達到「師法自然」「天人合一」之高境界。加之恆才熟讀《苦瓜和尚畫語錄》,既苦鑽苦學古人畫法,又反對師古而不化,「我」是創作主體,我之為我,自有我在。

恆才堅持繪畫創作的獨創性,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時代特色,也有突出的個性,而且寓個性於時代性,在時代性中使個性更鮮活且更有生命力。有鑑於此,他的駱駝畫作在畫法上不囿於傳統,敢於獨抒己見。因此,在駱駝畫領域,恆才以全新的思維理念,融西畫因素於中國繪畫技法之中,經長期實踐、總結、提高,終以將嶄新駱駝形象呈現於世人面前——這就是當代恆才駱駝。他畫的駱駝更加昂揚、沉穩、蓬勃,雄姿英發,更具視覺衝擊力,更具精神感召力,更加具有時代精神。恆才駱駝的出現,在中國畫駝領域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我以為可稱之為中國畫駝史上的裡程碑。

李恆才作品《清曉》

恆才畫駝,注重解剖原理:他畫駱有過大量速寫素描寫生稿,對駝的生理結構及其外在特點了如指掌,所以,恆才畫駱駝不管哪個角度、哪種動態都能得心應手,使之生動自然。如《天驕》圖,八峰駱駝,神態各異,但峰峰栩栩如生,如真駝在眼前活脫脫觸手可及。

恆才畫駝,形似神似相得益彰,每一峰駱駝,都是「這一個」。《天朗氣清》中兩峰駱駝,一個昂首挺胸,似對天長嘶。另一個扭頭側耳,示意回應。將二峰駱駝之神態,表現得淋漓盡致,活靈活現。

《天朗氣清》

恆才畫駝,借物喻人,假物喻情,以人格化表達「心象」「心意」「心情」,具有氣韻生動之良好效果。《踏風》中,四峰駱駝,俱闊步向前,但兩兩照應,頭部情感顯示出頂風逆行以苦為樂,相互支持不畏艱難的精神氣質,一往無前的氣勢中透出不達目的地誓不罷休的英雄氣概。

恆才畫駝,充分發揮水、墨、色在宣紙上的相互作用,以形成肌理效應,同時用筆用墨簡約,粗狂、厚重、豪放、沉穩、活潑,更加生動逼真的去表現主題思想。在《聽雪》中,以墨色濃淡表現駱駝軀體之雄壯,以淺淺棕紅,點畫頭部使之呈現無限火力,將駱駝不畏嚴寒欣然「聽雪」吃苦耐勞豁達樂視的性格展示無餘。

《聽雪》

恆才畫駱,充分運用線條功力,色彩張力,明暗的對比分析力,在畫面大氣勢大格局中表現駱駝威武雄壯一往無前的撼人力量。當我看到《大漠雄峰》時,多峰駱駝迎面飛奔而來,駱駝頭頂濃濃的簇毛,脖子下邊粗狂的體毛,在風中飛舞,我好像感到大地在駝蹼下顫抖,那巨大力量衝擊,令人久久難忘。

在這裡,我想多說幾句,這幅畫在畫駝毛時的線條運用,力感實足,表現力極高。我想到德國十五世紀大畫家丟勒的《自畫像》一一當義大利大畫家貝裡尼見到丟勒時,迫不及待向丟勒索要「你畫頭髮所用的那種筆」。他應該知道,丟勒頭髮畫的好,在於線條功力紮實且運用得法(可惜他以為丟勒有特效畫筆)。恆才在《大漠雄峰》中,將線條作用發揮到極致,將濃淡明暗效果處理得恰到好處。恆才畫駱毛猶如丟勒畫頭髮,著實令人望塵莫及。

《大漠雄峰》

恆才畫駝,十分注意背景丶環境的烘染作用,將駱駝烘託得高大突出,更利於表現駱駝的高尚品格。《綠風》駝畫中,畫面上方一縷縷風中搖曳的楊柳,色彩淡綠。在駝足下,有幾點青草,與上方呼應。而三峰駱駝,一臥兩立,神態怡然。駱駝迎來了大自然最美的季節,在春風中小憩。駱駝們啊,你們與人們在充滿希望的季節,對生活對未來也充滿希望。

《綠風》

由於恆才熟悉駱駝,敬愛駱駝,由愛生情,以情作畫,每一線條每種色彩都充滿感情,所以其每一幅駱畫,都能達到較為完美之水平。雖然當代畫駝者並不鮮見,但從思想性藝術性諸方面來看,無出其右者。

中國畫壇,多有名家名作,且在其繪畫上成就輝煌。同時,他們又具各自喜好,擅長畫某種動物。如徐悲鴻擅長畫馬;齊白石擅長畫蝦;黃胄擅長畫驢;李可染擅長畫牛;吳作人擅長畫熊貓; 張大千擅長畫虎;李苦禪擅長畫鷹等等。當今,恆才在用心描繪西北壯麗山河的同時,又擅長描畫駱駝。他走的這條創作道路,一定能在創作出山水畫佳作的同時,畫出更有個性更高水平的駱駝。

恆才有才,才從恆出。專心畫作,持之以恆,也是恆才學習老前輩大師們的具體表現。他告訴我,李可染大師有一印章:「廢畫三千」。齊白石大師八十歲時,每晨作畫八張。恆才說,我們後來者應虛心學習老前輩的畫品與人品,專心致志,孜孜不倦,在繼承古今大師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勇於創新,在駝畫背景中要有機融入絲綢之路各種元素,為世人畫出更有滄桑感、厚重感、時代感的高品位作品,奮力向藝術創作的珠峰攀登。

恆才之人品畫品,層次高,藝術精,而本人才疏學淺,在欣賞其作品時,難免掛一漏萬。本文錯謬之處,請恆才與大方之家指正。

相關焦點

  • 武威文藝|詩情畫意皆有緣
    李恆才正是在此種厚重的歷史文化的薰陶及嚴謹嚴格正規的教育訓練中成長起來的青年畫家,其駱駝畫尤其突出,30多歲就進入了人才濟濟的涼州(武威)畫院。而筆者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參與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大型文藝理論刊物《當代文藝思潮》,之後又主政大型文學月刊《飛天》多年。八十年代是文學藝術大發展大突破的年代,甘肅文聯的這兩家兄弟刊物。
  • 「藝惠藏」陳傳席評——重振漢唐雄風·記張錄成畫牛馬駝
    千古絲路筆墨江山張錄成藝術簡介張錄成是當代中國畫壇著名絲路大寫意畫家,絲路文化學者,其實在沙漠中,駱駝善於載重物,而且非駱駝不可。所以,牛、馬、駱駝成為歷代畫家最喜歡的表現題材。在中國畫史上,代有國手,也有不少傳世經典畫作。在當代,張錄成筆下的牛、馬、駱駝,又向我們展現出新貌,他將生命意識、漠野的壯闊、宏大的氣勢,剛烈精進的精神,融為強大的漢唐雄風,撲面而來,躍然紙上,圖畫其間,震撼心魄,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 「藝惠藏」神韻天成 邊塞詩思——著名絲路大寫意畫家張錄成
    千古絲路筆墨江山張錄成藝術簡介張錄成是當代中國畫壇著名絲路大寫意畫家,絲路文化學者,張錄成生長在絲綢之路重鎮酒泉,後紮根新疆三十餘年,期間遊學於中央美院、中國畫研究院、北京大學,深入研究絲路文化,探索出了表現絲綢之路蒼茫、博大、雄渾、悲壯的筆墨語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絲路繪畫風格,廣受名家高評,被譽為「在傳統繪畫筆墨語言、繪畫境界、繪畫美學三個方面有所突破的畫家」。
  • 「藝惠藏」呂國英:「絲路矗魂」張錄成生命大寫意絲路立大美
    千古絲路筆墨江山 張錄成藝術簡介張錄成是當代中國畫壇著名絲路大寫意畫家,絲路文化學者,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大學歷史文化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書畫研究室主任,現任中國公共關係協會中國絲綢之路文化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 絲路之舟·神駿英姿——馬鐵水墨詩畫陶瓷藝術微探
    駱駝和蒙古馬雖然生活在蒙古高原的不同地帶,但都是人類親密的朋友。一直以為蒙古馬在草地上要比駱駝跑的快,反之駱駝在沙漠裡比馬跑的快,其實不然。有資料顯示,一隻求偶期的公駝 追趕母駝的時速可達70公裡到80公裡,一般的駿馬都趕不上。那麼,著名畫家馬鐵先生筆下的駱駝和蒙古馬又是什麼樣的呢?
  • 國寶級畫家畫國寶,好可愛
    劉繼卣 熊貓 這是大師劉繼卣畫的一組可愛的大熊貓! 劉繼卣 熊貓 劉繼卣(1918—1983)天津市人,傑出的中國畫家、連環畫藝術大師,新中國連環畫奠基人、泰山北鬥、連壇第一人。
  • 絲路追夢:陝西國寶系列特展之唐騎駝胡人小憩俑
    至此,陝西省出土的周、秦、漢、唐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在這裡依次展示——本次陝西國寶系列特展以「絲路追夢」為主題,通過這件造型獨特的唐代騎駝胡人小憩俑,讓遊客們了解蜿蜒萬裡的絲綢之路和綿延千年的絲路文化,致敬曾經在絲綢之路上追求夢想的人們。
  • 擅長畫牡丹的當代畫家 石開老先生的寫意作品
    讚美牡丹的詩詞浩如煙海,為牡丹傳神寫照的畫家也多不勝數,要問畫牡丹好的畫家有誰,當代畫牡丹的高手,古稀高齡畫家石開,寫意牡丹廣受讚譽。 畫到興致迭出,常配以山水草石、蜂忙蝶戲,雀鳥啾啾,性靈頻現。他用筆瀟灑,飄逸遒勁,色墨交融,厚重酣暢,熱烈中不乏清逸之致,濃妍嬌媚而不俗理,文氣雅致又合大眾審美之情趣,形成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且且畫作寓意富貴吉祥、繁榮昌盛,是百姓喜愛的吉祥之花,國畫興盛之花。 石開老先生的牡丹畫作究竟怎麼樣?
  • 人民畫家畫人民:評黃冑
    從《蘋果花開的時候》(1952)到《洪荒風雪》(1955),黃胄畫出了新時代的主題,新時代的格調,新時代的氣氛。黃胄的藝術創作得益於生活,而他的藝術表現得益於他的速寫。黃胄運用速寫的方式來實現他以情人畫的藝術理念,用速寫本快速地記錄著新疆人民的生活情境。黃胄說:「一個畫家離開了速寫本,不隨時記錄他在生活中的真實感受,他的藝術生命也將近枯竭。」
  • 筆硯千年磨靈性,草書狂墨時代風
    書法歷經千年而未斷,更無法被其它藝術工具替代。因它不僅僅是一種工具,還是能將人精神上最微妙、最靈性的無形之感變成有形的精神符號。書法之於中國畫,幾乎是靈魂之於肉身,在一種不可言喻的意境中,將精神、氣韻、風格、靈感輸入畫家筆底,在筆墨意趣之間,展現出獨到的情感與韻味。
  • 畫竹子的畫家 水墨竹子畫欣賞
    畫竹子的畫家,張小偉國畫竹子/水墨竹子畫欣賞。從古至今,竹子都是文人雅士的最愛,他們以竹自居,多因竹子本身的幾大特點。竹子堅強,不管環境如何艱苦,竹子總能鬱鬱蔥蔥;竹子虛心,田野巨竹也好,房前竹枝也好,大都空心,從不妄自尊大。因此,竹子便成了畫家、詩人吟詠的對象。
  • 當代水彩畫印象派領軍人物,澳大利亞畫家,約瑟夫·祖布科維奇
    Joseph Zbukvic 約瑟夫·祖布科維奇,當代水彩畫印象派的大師級領軍人物,出生於克羅埃西亞,17歲移民澳大利亞,他先後舉辦過40多次個人畫展,獲獎200餘次,是澳大利亞水彩畫學會會員,墨爾本二十畫家協會會員,維多利亞州賽馬協會特邀榮譽畫家,曾任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水彩畫協會副主席
  • 畫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畫自己的?​
    最早的自畫像甚至可以推至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而在日本、中國和歐洲的古代,也都有一些畫家畫出了自己的樣子。只不過,這些自畫像數量稀少,分布零散,屬於孤立事件。自畫像在古代大部分時間中沒有變成潮流。自畫像成為普遍現象還是在15世紀的義大利,這一時期就是著名的早期文藝復興。
  • 國內畫牡丹的當代著名畫家,石開作品精美絕倫
    人間最美四月天,穀雨時節,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為了畫好牡丹,每到牡丹盛開的季節,畫家石開都要到山東菏澤、河南洛陽等牡丹之鄉寫生,將眼中的牡丹、心中的牡丹化為畫卷上的牡丹。
  • 當代畫家鄭曉京擅長畫什麼 文藝靜雅的花鳥國畫
    吉祥柿子國畫 鄭曉京新品《柿子事事如意》(作品選自:易從網)當代實力派花鳥畫家、古典詩人鄭曉京的作品就非常有潛力,原本就身為詩人的鄭曉京,喜歡在畫中的空白處題詩,這樣詩畫結合來看,更有一種無法逾越的文人藝術氣息,再加上他本身的筆墨技巧和藝術魅力,就讓他的作品顯得更加獨特了。
  • 唐山駱駝妹 平原養駝第一人
    「大二那年換宿舍,我發現床鋪上遺落著一本《哭泣的駱駝》,看後深受震撼。」當時還在青島科技大學就讀國際貿易專業的鄭林林在這本書上了解到,本世紀初,內蒙古沙化日益嚴重,駱駝的主要食物馬蓮草幾近滅絕,僥倖存活下來的已由過去的200餘公斤減到100餘公斤,駱駝種群生存狀況堪憂。按照鄭林林的邏輯,草不夠,駱駝沒吃的。但家鄉卻有焚燒秸稈問題。
  • 誰畫的牡丹值得收藏 當代實力派女畫家丁珂作品
    牡丹國畫一直以來都是畫家筆下的常客,也是家居裝飾掛畫的首選,這不僅是因為牡丹國色天香的外表,更重要的還是因為牡丹在風水上有著豐富吉祥的寓意。古往今來畫牡丹的畫家不在少數,每位畫家筆下的牡丹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當代實力派女畫家丁珂,她以復古的情調,加上飄逸典雅的筆法,畫出了一幅幅令人眼前一亮的牡丹國畫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很值得收藏。
  • 畫老虎的畫家 賀紹傑國畫老虎畫 王者風範盡顯
    畫老虎的畫家——賀紹傑身為80後的畫家賀紹傑,年過三十,2002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2005年進修於中國美術學院。如此年輕卻在繪畫界已經小有成就,現為:河南美協會員,河南國畫協會會員,河南書協會員。
  • 當代著名山水畫家吳成斌蒞臨漢唐創作交流
    山水畫在整個中國畫作品中算最代表中國文化、中國精神的畫種。12月6日,當代著名山水畫家吳成斌先生攜夫人來我院創作交流。我院院長李成平陪同接待,同時參觀院內名家畫作。在本次的參觀交流中,吳成斌先生對我院在我省書畫領域所做出的貢獻、所產生的影響等方面給予了稱讚,並為我院贈送其親筆創作的繪畫作品。
  • 「藝惠藏」林敦席—當代最具潛力的著名彩墨山水畫畫家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江蘇省版畫家協會副秘書長、江蘇省文聯書畫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東方畫院院長,藝惠藏書畫院副院長,法國巴黎美爵藝術基金會常任秘書長。藝術簡歷被編入《世界名人傳》《中國美術家辭林》《中國美術家名人大辭典》《中國當代青年名人大辭典》《92中國美術家》等九部大型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