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側是青山迤邐,一邊是碧水環抱,從麗水高鐵站出發,沿山路驅車疾馳大約一小時,便是大港頭鎮河邊村,古堰畫鄉景區的三個核心村之一。
距甌江100米處的河邊村公路兩側,白牆黑瓦的徽派民居乾淨整潔,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氣息濃鬱溫馨。
這個有著整整五百年歷史的小村落,曾一度以種植柑橘為生,後來柑橘滯銷,轉而大力發展木製品產業,又為了解決汙染問題,轉型發展特色旅遊產業。
80後民宿老闆楊翔軍告訴我,5年前這裡還是154家違規亂建的木製品加工集聚地,漫天粉塵,噪音四起。
然後,就是那雷厲風行的43天,拆除違建、整治髒亂差。從此,藉助景區紅利,這裡的民宿產業開始興起,不少村民都主動參加農家樂的培訓課程。
我發現楊翔軍是個很愛乾淨的人,平日看到民宿哪裡髒了,會馬上拿抹布擦一擦。但他說,早些年做木製品的時候,都是滿身塵土,頭髮上總是白白的灰,很多天都不換衣服。
用楊翔軍的話說,現在和以前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以前哪裡談的上生活,全是為了生計。」
「那現在呢?」
「現在可以談幸福感了,家人小孩在身邊,能掙到錢,環境又好。」
不僅是楊翔軍,在和周圍村民聊天中,我也都能感覺出,他們對現在生活的滿足,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期待。 本報記者 陳曦
一代代人的奮鬥,才是這山村不滅的燈火
訪千年畲寨,入深山古村,八路記者輾轉尋訪,他們說——
我聽見,古老畲歌正清越激昂
驅車來到常山對塢村,是一個雪後的傍晚。天色在汽車繞著起起伏伏的山路盤旋中漸暗。
黑夜中,突然抵達一處寬闊地。村口老樟樹上,纏繞的景觀燈閃爍;穿村而過的小溪上,橫跨一座木結構的廊橋;廊橋邊,6米多高的木桿子上,天燈已點亮。
這盞點了400多年的天燈,一代接一代,未曾間斷。村民們以此祈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現實中,有不少下山搬遷的村落,因為人的離去,村子漸漸消亡。對塢村是一個例外,儘管也是下山搬遷,但因為有了年輕人的回歸,古村依然生機勃勃。
2019年底建成的一條通村柏油路,是古村嶄新的開始。
「雖然在外多年,想得最多的,還是村裡的模樣,所以我想回來建設家鄉。」陪著我們的王飛說。
「家人都在杭州,村裡老房子也拆了,你住哪裡?」我們問。
「住村民家裡,這家住住,那家住住。」濃眉大眼愛笑的王飛,是真的熱愛家鄉,「以前想著走出大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現在想著回來,是為了村裡能有更好的發展。」
對塢村一直有耕讀傳家的傳統,村裡出過不少名人,點了400年的天燈,寄託著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現在,點燃天燈的薪火,傳到了這些年輕人手裡。他們讓古村煥發生機,讓鄉村有更好的未來。
夢想照進現實,400年來不曾熄滅的燈火,它照耀著過去、現在,還有未來……其實,點亮幸福生活的,不是這股燈火,是一代代人不斷傳承、不停努力、不懈奮鬥。
這是天燈新時代的內涵。
北緯30度線上的「數字兄弟」
恩施,這個與杭州同屬北緯30度線的城市,卻有著別樣風情,古樸典雅的風雨橋,層層疊疊的二高山梯田,依山而建的吊腳樓……
而更讓我有幾分興奮的,是杭州江幹區與恩施在當地花枝山攜手打造的一個網紅直播村。
恩施富硒小土豆,細膩軟糯……恩施玉露茶香四溢,沁人心脾……今年6月底,這個小山村開啟了首場農民網紅直播。
據說剛開始時,農民主播們還容易緊張到忘詞,但現在,當地的種糧大戶楊凱面對鏡頭,流利得不得了:「我們這兒的海拔高,水質土壤好,這裡的大米,你吃一口就知道什麼叫香甜。」
這次,我見到了53歲年紀,卻玩成網紅直播達人的「秀秀大姐」;見到了……
杭州算是數字經濟之城吧,可我在恩施感受到的,比杭州差不了多少。
如今的花枝山村,從「主播帶貨」到試水「網紅直播」,從打造「農民主播培訓班」到建設「花枝山網紅直播村」,從「擺脫貧困」到「致富帶頭人」到「鄉村振興者」,農民變主播,手機變農具,實現了「自己的山貨自己帶」。
這條數字之路,看來就是恩施通往小康的康莊大道。
17年,「世外桃源」養成記
從杭州出發,乘坐三個多小時高鐵到溫州蒼南,接著驅車一個半小時才能到達左溪,一路群山縱橫,澗谷幽深。
到左溪的這一路,讓我終於體會到了高鐵之外,還有這樣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山高路遠致富難。
當地人說,這裡的孩子曾每天都要走好久的山路才能到達山下的學校,走著走著,有一天他們下了山就不回來了。因為他們說,外面的世界才是精彩的,外面的世界才能掙到錢。
2003年,泰順以「下得來、穩得住、富得起」為目標開展脫貧攻堅。
到現在17年,17年,剛好是一個嬰孩長大成人的時間;17年,這裡的山鄉面貌發生了巨變。
到達左溪的那天,陽光明媚,十幾幢設計精美的五層小樓沿著蜿蜒的河道靜靜佇立,前頭是每家每戶的小花園,背後是綠意盎然的山林,宛如一幅綿延不絕的寫意山水畫。
以前,村裡小夥都害怕帶姑娘回家,覺得丟人。如今,全國各地的遊客都慕名而來,問感受,都說空氣好風景美,羨慕住在這裡的人們。
一個曾經深山裡的落後小村落,變成了如今人們口中的「世外桃源」。
「流水穿村過,過溪搭橋梁。出門觀山景,桂飄十裡香。秋蘭進幽室,畲歌入雲霄……」 左溪是一個少數民族村,畲族人口佔62.3%。採訪途中,有幸聽到他們這首民歌。
歌曲悠長舒緩,描繪了這裡人們的新家園,也唱出了這裡人們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