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酒歌》施光南:50歲腦溢血離世,送妻子的歌卻唱火了關牧村

2020-12-14 娛樂奶茶社

"美酒飄香啊歌聲飛,朋友啊請你幹一杯。請你幹一杯,勝利的十月永難忘,杯中灑滿幸福淚。"這首《祝酒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也是爸爸媽媽們喜愛的歌曲之一。

那你知道它的作曲人是一代音樂家以及作曲家施光南嗎?像《月光下的鳳尾竹》《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都是施光南編曲的。

對於施光南這個人的事跡我們並不了解,但是他的歌曲卻是傳遍了千家萬戶,也成為一個時代最美好的回憶,可是命運總是如此的不公,施光南在50歲的時候腦溢血去世。

1940年8月22日的一個深夜,施光南出生了,他的到來給這個四口之家帶來了驚喜,上邊一個姐姐,一個哥哥都對施光南寵愛有加,父母也最偏愛老么的他。

在家裡,施光南的姐姐是學文的,哥哥又是學理的,媽媽是小學老師父親則是搞經濟的,爸媽都希望將來施光南可以子承父業,可惜施光南卻對這些都沒有興趣。

偏偏對音樂開竅了,在他4歲那年,陪媽媽來到了教室上課,當時學校舉辦小學生比賽,小小年紀的施光南就被推了出去表演節目,站在臺上的他仿佛天生屬於這個舞臺。

老師和媽媽都著急害怕施光南搞砸了這場演出,沒想到施光南非常淡定的唱了一首歌曲,而且還是自編的一首歌曲"春天到了,桃花開開,小鳥飛飛,黃鴛在樹上叫。它們快活,我也快活,我們大家都快活。"

沒想到自編自唱的一首歌曲讓施光南一鳴驚人,獲得了第二名的優秀成績,獎品就是一個玩具木馬,這支歌也成為施光南夢想的第一站。

從那一刻施光南就和音樂結緣,初中畢業後的他執意要上音樂學院的附中,可是卻因為沒有基礎而大受打擊,但是施光南的字典裡沒有放棄兩個字。

父母一直最疼這個小兒子,對他做的事情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次的音樂路也以為是一時興起,就沒當回事,可是施光南卻執著,就是不放棄。

為了支持兒子,施光南父母到處找老師給他補習鋼琴課,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一個私人老師林老師,於是施光南媽媽帶著施光南來到了林老師家裡求學。

可是卻被林老師以年紀太大了不適合學鋼琴而拒絕了,那時候施光南17歲,而林老師教的學生都是10歲以內的小朋友,雖然吃了個閉門羹,可是施光南沒有氣餒。

眼看考試的時間到了,施光南也只靠著自學學了點皮毛,最後的結果不出意外就是落選,可是施光南收到了一封信,信的內容是"施光南同學,你的基礎知識較差,但考慮到你有良好的音樂感覺和作曲才能,建議你去附中插班學習,打好基礎。"

就這樣,施光南在老師的幫助下,來到了中央音樂學院的附中開始學習,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天津歌舞劇院工作,之後施光南就開啟了自己的創作時期。

《搖籃曲》《火車司機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以及,打起手鼓唱著歌》都是在那時候創作的,像文章開頭提到的《祝酒歌》也是他創作的。

施光南的歌曲有一種希望和積極樂觀的態度在裡邊,歡快的曲子加上動人的歌詞,聽了讓人朗朗上口,因此他被譽為"時代的歌手"更是優秀的作曲家。

在工作之餘,施光南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妻子洪如丁是天津大學精密儀器系的學生,還是施光南的忠實粉絲,在施光南開演唱會的時候,洪如丁就經常翹課出去聽。

兩人似乎是音樂上的知己,施光南找到了懂她的另一半,洪如丁也找到了自己仰慕的對象,1972年兩人結婚,婚後兩人相濡以沫,讓人非常羨慕。

雖然條件並不富裕,可是洪如丁一直支持著丈夫,不讓他有後顧之憂,她看到丈夫一直用父親生前留給他的老式鋼琴,不知道修了多少遍了還捨不得扔。

為此,妻子拼命工作,省吃儉用就是為了給他攢錢買鋼琴,後來有了女兒後,洪如丁也是操持起家裡的大小事,但是施光南也不是冷漠之人。

家裡的重活和苦活全都他一個人幹,而且很多家具都是他一點一點做出來的,有時候妻子工作累了,施光南就會給她彈一首曲子,就當是消遣了。

後來在知道女兒也有藝術細胞的時候,施光南更是把精力分一部分放在培養女兒身上,這似乎成了他樂不思蜀的日常,就算再累也是值得的。

像大家熟知的那首《打起鼓來唱著歌》大家知道它的來歷嗎?其實啊這是施光南送給妻子的一首情歌。

妻子生日那天,兩人約定好去父母家過,一大早妻子就買好菜過去準備做飯了,父母也高興孩子在身邊,所以廚房裡是充滿了歡笑,可是飯做好了,施光南遲遲沒來。

妻子未免有點不開心,就去門口看看,沒想到一出去就看到了施光南,妻子打趣到今天我生日你都遲到,而且還兩手空空,施光南聽後笑著說,進屋我給你個驚喜。

回來後,施光南坐在鋼琴旁,演奏了這首《打起鼓來唱著歌》的歌曲,悠揚歡快的曲調傳來讓一家老小充滿了歡笑,這首歌曲有明顯的新疆風味,但是也非常好聽。

後來這首歌被關牧村老師唱火了,大家對這首歌的喜愛更添一份,可是1990年這天,施光南卻永遠了離開了家人。

那一天,妻子照常去單位上班,而施光南也像平時一樣故意捉弄妻子,惹她生氣,後來妻子帶著"小脾氣"來到了單位,沒想到剛不久就接到了女兒的電話。

原來施光南在家中突然暈倒,等女兒發現送到醫院的時候就一直昏迷不醒,醫生診斷是腦溢血,這種病非常危險,差一分一秒都可能天人兩隔。

可沒想到這種事情還是發生在了施光南身上,他再沒有醒過來,妻子傷心過後也釋懷了,她知道丈夫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音樂,創造了那麼多的曲子,他是過勞而死的享年50歲。

病痛無情可是人有情,妻子如今聽著這些歌曲,就仿佛施光南一直陪在自己身邊沒有離開過,而施光南也用歌聲陪伴了家人,更陪伴了我們。

相關焦點

  • 施光南:一首傳世的歌!
    施光南沒能出現在頒獎現場我們甚至很少聽說過他的名字但他創作的旋律幾乎所有中國人都很熟悉:朝氣蓬勃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美好動人的《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節奏歡快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唱出邁入新時代喜悅的《祝酒歌》這一首首節奏明快
  • 關牧村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歌曲背後有一個甜蜜的故事
    過了一會兒,施光南站起身來到妻子身邊,拉著妻子的手說:「我是一個作曲的,可是這麼多年一直是給別人寫歌,從來沒有給你寫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就把這首歌當作禮物送給你,你喜歡嗎?」洪如丁聽說愛人親自為自己寫歌,當然高興得不得了,連聲說:「喜歡,喜歡。」歌曲是寫出來了,找誰去演唱呢?
  • 施光南:他寫的歌我們都會唱,但他的人生故事,卻並非人人都知曉
    我一直都很想跟大家講講人民音樂家施光南的那些故事。他寫的那些歌,我們都會唱,像《祝酒歌》、像《打起手鼓唱起歌》、像《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像《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而且每次唱起,我們的心中都會升騰起歡樂和豪邁之情。
  • 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樂致敬人民音樂家施光南!
    8月22日下午,「致敬人民音樂家——重慶市紀念施光南誕辰80周年座談會」在重慶市文聯舉行。來自重慶市音樂家協會主席團、藝術家代表、區縣音協代表等50餘人參加座談會。據了解,施光南(1940-1990),祖籍浙江金華,出生在重慶。1964年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曾任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國音協副主席、第十三次全國人大代表。
  • 歌唱家蘇鳳娟在滬病逝,風靡大江南北的《祝酒歌》由她首唱
    女中音歌唱家蘇鳳娟,11月16日凌晨在上海天佑醫院病逝,享年91歲。得知蘇鳳娟去世的消息,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轉發了蘇鳳娟演唱的印度尼西亞民歌《寶貝》,並寫下:「蘇老師一路走好。永恆的歌聲,永遠的高貴。」
  • 夜讀黨史265丨人民音樂家施光南的藝術人生
    施光南(1940—1990),金華市金東區源東鄉葉村人,被譽為人民音樂家和時代歌手。1964年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天津歌舞劇院、中央樂團作曲,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國音協第三屆理事、第四屆副主席。作品有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劇音樂《傷逝》等。
  • 在國家層面演員關牧村:悲慘的童年,兩次拒絕美國綠卡
    說到關牧村,她也是我國非常有名的歌手,雖然她的名氣不如上述那些,但她的經典作品也很多,而且每一部都是經典,例如,《祝酒歌》,《打起手鼓唱起歌》就是她的代表作,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她出現在聯歡晚會的舞臺上,並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國》,之後,她淡出娛樂圈,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 女中音歌唱家蘇鳳娟在上海去世,曾首唱《祝酒歌》
    來源標題:女中音歌唱家蘇鳳娟在上海去世,曾首唱《祝酒歌》女中音歌唱家蘇鳳娟11月16日在上海病逝,享年91歲。蘇鳳娟曾主演《劉胡蘭》《青年近衛軍》《阿依古麗》等中外歌劇,歌曲代表作有《海濱之歌》《塞裡木湖畔起了風浪》《黑孩子賽琳娜》《海鷗》等。上世紀中葉,她先後參加德國舒曼藝術歌曲比賽以及第四屆、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聲樂比賽並獲獎,並多次赴東歐、北歐參加比賽和訪問演出。
  • 著名歌唱家關牧村,35歲離婚淨身出戶,兩次拒美國綠卡後怎樣了?
    現如今,說起國內享譽一時的歌唱家,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宋祖英;曾經她多次登上春晚,用優秀的歌曲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還火遍大江南北。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關牧村這個名字,她不僅是國家一級演員,同時還是女中音歌唱家;她的演唱風格基本都是大氣,沉穩,《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唱出很多經典歌曲。
  • 施光南:譜寫改革開放讚歌的音樂家
    新華社記者宋佑民 攝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施雨岑)「他用生命為祖國祝酒」——多年來,人們緬懷、頌揚一位為改革開放偉大時代伴奏、謳歌的作曲家。他叫施光南。  作為新中國自己培養的作曲家傑出代表,施光南一直緊跟時代步伐,在創作實踐中追求思想性、藝術性的完美統一。熱愛祖國、熱愛生活是他音樂創作永恆的主旋律;為人民創作、為時代譜曲是他堅定的信念。
  • 蒙古民歌:《金杯銀杯祝酒歌》(鄂爾多斯蒙古族)
    祝酒歌(鄂爾多斯蒙古族)(金杯和銀杯) 金杯銀杯斟滿酒, 雙手舉過頭。 「祝酒歌」為一種或者一類歌曲的總稱。常用在喜慶的場合及歡迎的宴會上,是一種用以祝酒、勸酒、表達美好祝願及敬意的歌曲。世界各地域、各民族都有其自己的祝酒歌。
  • 回顧施光南作品《多情的土地》,歌頌對祖國的熱愛和深情!
    「我深深地愛著你,這片多情的土地;我耕耘過的田野上,一層層金黃翠綠;我天天都接受著你的深厚情意;捧起家鄉的泥土仿佛捧起了理想和希冀;我怎能離開這河叉山脊……」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很多人背井離鄉,而思鄉的情感,就化作了一首首詩詞和歌曲,想家的時候,就聽聽這首歌—
  • 長影樂團籌備紀念施光南誕辰80周年音樂會,曲目多為公開首演
    其中,《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多情的土地》等歌曲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喜愛,至今還在廣為傳唱。此外,由他作曲的大型民族歌劇《傷逝》《屈原》也在國內外具有廣泛的影響。上世紀90年代初,施光南被授予「人民音樂家」稱號,以紀念他對音樂創作的突出貢獻。在2018年表彰的改革開放傑出貢獻100人中,施光南也名列其中,是獲得表彰的唯一一位音樂家。
  • 歌手姚莉離世:享年96歲 曾與周璇等人並稱上海灘「七大歌后」
    據香港媒體報導,一代歌星姚莉原名為姚秀雲,是上海灘時期的知名女歌手之一,與周璇、白虹、白光、龔秋霞、李香蘭、吳鶯音等人齊名,1940年代眾人被稱為上海灘「七大歌后」。直到1950年,姚莉移居香港作發展,憑其獨特的聲線被譽為「銀嗓子」。
  • 他寫的這一首歌,只有譚詠麟願意唱,後來這首歌持續火了30多年!
    黃家駒是香港少有的樣樣都精通的唱作人,就是這樣一位難得一見的音樂天才,在 歲的時候,不幸離世,可謂是「天嫉英才」。他離去之後,還有很多歌曲都沒有機會被唱出來,也是很遺憾的。
  • 一首歌成就一個人,他憑藉著這首歌徹底火了,最後卻被質疑抄襲
    話說,憑藉一首歌火一個人並不罕見,很多網絡歌曲都是這樣出名的,比如《兩隻蝴蝶》、《老鼠愛大米》、《2002年的第一場雪》等等。而今天說的這首歌,也是一首歌成就了一個人,這首歌就是《該死的溫柔》。說到這首歌,想必大家並不陌生,這首《該死的溫柔》畢竟曾經太火了,不僅在大街小巷你能夠聽到,而且在ktv裡面也經常嘶吼:「你這該死的溫柔,讓我心在痛,淚在流。就在和你說,分手以後,想忘記已不能夠….」而這首歌也成就了馬天宇。而說到馬天宇的身世,有點讓人心疼。
  • 腐團兒魅力有多高,粉絲私信唱首歌就送超火,網友:難怪這麼有錢
    與此同時還收到了一封郵件,上面表示:只要腐團兒能夠唱首歌,就可以送一個超火。眾所周知超火的價值非常高,腐團兒開始以為是惡作劇,就沒有在意。但在大家的要求下,依舊唱了一首歌。結果這位網友確實刷了超火,要知道這可是2000RMB啊,不得不說腐團兒的吸金能力也太強了吧?看腐團兒的唱歌過程,並沒有因為一個超火而高興。反而是因為這首歌太難唱,而愁眉苦臉。
  • 她是日本「顏值最高」的女歌手,一首歌現在還火,被寫入教科書
    日本的女星們很多都在亞洲也很火,特別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一些歌手,她們的歌曲火遍亞洲,被翻唱了很多次,就比如坂井泉水,她在日本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歌手了,她唱過的很多歌曲,都非常的經典,而且《名偵探柯南》的主題曲也是她唱的,在她短暫的人生裡,留下了很多經典作品
  • 這首歌伍佰沒有唱火,卻被劉德華唱成了經典,還帶來了2億的收入
    這首歌伍佰沒有唱火,卻被劉德華唱成了經典,還帶了2億的收入相信大家在生活中聽歌都有這樣的一個習慣,那就是先選自己喜歡的歌手然後再去挨著聽他的歌,不得不承認有的時候真的是這樣原唱的感覺這首歌也就那樣,平平淡淡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然被一些人翻唱之後就會變的非常的火爆,之前就有這樣的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