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下午,「致敬人民音樂家——重慶市紀念施光南誕辰80周年座談會」在重慶市文聯舉行。來自重慶市音樂家協會主席團、藝術家代表、區縣音協代表等50餘人參加座談會。
據了解,施光南(1940-1990),祖籍浙江金華,出生在重慶。1964年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曾任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國音協副主席、第十三次全國人大代表。
先後創作了《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打起手鼓唱起歌》《月光下的鳳尾竹》《假如你要認識我》等上百首帶有濃厚理想主義色彩的抒情歌曲,並創作大型歌劇《傷逝》《屈原》、芭蕾舞劇《白蛇傳》等。
施光南先生與聶耳、冼星海一起,被譽為中國三大「人民音樂家」,他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唯一獲得「人民音樂家」光榮稱號的藝術家。
座談會上,歌唱家劉廣、趙丹妮、劉琨等人還真情演唱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龍舟競渡》,歌劇《傷逝》片段《不幸的人生》和《我的祖國媽媽》等施光南先生創作的五首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表達了與會者對這位已故人民音樂家的深情懷念和崇高敬仰。
南岸區音樂家協會主席魯蘇葭表示:「施光南先生出生在南山。為了紀念這位著名音樂家,南岸區修建了施光南音樂廣場、施光南大劇院並樹立了施光南雕像。我們將繼續大力宣傳施光南事跡,發揚光大施光南精神,爭取創作出更多更好的音樂作品。」
重慶市文聯副主席、重慶市音樂家協會主席張禮慧表示,施光南先生不僅是中國音樂界的驕傲,更是重慶音樂的領航標,他一生創作的上千首作品,為中國音樂藝術寶庫留下了珍貴遺產。
他生前創作了許多具有濃鬱民族特色、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戀和對家鄉的美好祝願,謳歌了偉大的時代和美好的生活。重慶市紀念施光南誕辰80周年座談會,既是對施光南先生的紀念,也是對經典民族藝術的弘揚。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徐菊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