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樂致敬人民音樂家施光南!

2020-12-27 上遊新聞

8月22日下午,「致敬人民音樂家——重慶市紀念施光南誕辰80周年座談會」在重慶市文聯舉行。來自重慶市音樂家協會主席團、藝術家代表、區縣音協代表等50餘人參加座談會。

據了解,施光南(1940-1990),祖籍浙江金華,出生在重慶。1964年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曾任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國音協副主席、第十三次全國人大代表。

先後創作了《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打起手鼓唱起歌》《月光下的鳳尾竹》《假如你要認識我》等上百首帶有濃厚理想主義色彩的抒情歌曲,並創作大型歌劇《傷逝》《屈原》、芭蕾舞劇《白蛇傳》等。

施光南先生與聶耳、冼星海一起,被譽為中國三大「人民音樂家」,他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唯一獲得「人民音樂家」光榮稱號的藝術家。

座談會上,歌唱家劉廣、趙丹妮、劉琨等人還真情演唱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龍舟競渡》,歌劇《傷逝》片段《不幸的人生》和《我的祖國媽媽》等施光南先生創作的五首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表達了與會者對這位已故人民音樂家的深情懷念和崇高敬仰。

南岸區音樂家協會主席魯蘇葭表示:「施光南先生出生在南山。為了紀念這位著名音樂家,南岸區修建了施光南音樂廣場、施光南大劇院並樹立了施光南雕像。我們將繼續大力宣傳施光南事跡,發揚光大施光南精神,爭取創作出更多更好的音樂作品。」

重慶市文聯副主席、重慶市音樂家協會主席張禮慧表示,施光南先生不僅是中國音樂界的驕傲,更是重慶音樂的領航標,他一生創作的上千首作品,為中國音樂藝術寶庫留下了珍貴遺產。

他生前創作了許多具有濃鬱民族特色、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戀和對家鄉的美好祝願,謳歌了偉大的時代和美好的生活。重慶市紀念施光南誕辰80周年座談會,既是對施光南先生的紀念,也是對經典民族藝術的弘揚。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徐菊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夜讀黨史265丨人民音樂家施光南的藝術人生
    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輩為了革命事業英勇奮鬥,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黨史資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我們與中共金華市委黨史研究室一起,為你打造一份權威的金華黨史讀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學的你。施光南(1940—1990),金華市金東區源東鄉葉村人,被譽為人民音樂家和時代歌手。
  • 《祝酒歌》施光南:50歲腦溢血離世,送妻子的歌卻唱火了關牧村
    "這首《祝酒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也是爸爸媽媽們喜愛的歌曲之一。那你知道它的作曲人是一代音樂家以及作曲家施光南嗎?像《月光下的鳳尾竹》《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都是施光南編曲的。
  • 施光南:一首傳世的歌!
    有袁隆平、潘建偉等科學家有謝高華、孔繁森等人民公僕有李雪健、郎平等文體名人……還有一位耳熟能詳的作曲家就是施光南施光南沒能出現在頒獎現場我們甚至很少聽說過他的名字但他創作的旋律幾乎所有中國人都很熟悉:朝氣蓬勃的《在希望的田野上
  • 施光南:譜寫改革開放讚歌的音樂家
    新華社記者宋佑民 攝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施雨岑)「他用生命為祖國祝酒」——多年來,人們緬懷、頌揚一位為改革開放偉大時代伴奏、謳歌的作曲家。他叫施光南。  作為新中國自己培養的作曲家傑出代表,施光南一直緊跟時代步伐,在創作實踐中追求思想性、藝術性的完美統一。熱愛祖國、熱愛生活是他音樂創作永恆的主旋律;為人民創作、為時代譜曲是他堅定的信念。
  • 長影樂團籌備紀念施光南誕辰80周年音樂會,曲目多為公開首演
    2020年是「時代歌手」、譜寫改革開放讚歌的人民音樂家施光南誕辰80周年。為致敬與紀念這位人民音樂家,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決定在今年隆重舉辦「紀念人民音樂家施光南誕辰80周年音樂會」,分別由中國交響樂團、長影樂團擔綱演出。
  • 《在希望的田野上》誕生記
    ■作曲的最佳人選在《祝酒歌》被廣泛傳唱並大獲成功後,施光南迎來人生中歌曲創作的高潮。一天,正在家中創作的他接到《歌曲》編輯部的電話,編輯馮世全給他念《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詞,施光南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甚至來不及等編輯把稿件送來,就在電話裡一句句地記寫下全部歌詞。
  • 施光南:他寫的歌我們都會唱,但他的人生故事,卻並非人人都知曉
    我一直都很想跟大家講講人民音樂家施光南的那些故事。他寫的那些歌,我們都會唱,像《祝酒歌》、像《打起手鼓唱起歌》、像《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像《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而且每次唱起,我們的心中都會升騰起歡樂和豪邁之情。
  • 小劇場 |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主要角色:施光南 作曲家,時代歌手,其作品民族風格濃鬱,又融合西洋旋律,旗幟鮮明地反映愛國和時代主題,對後世影響深遠。陽陽 南開大學百年校慶吉祥物,象徵南開校徽八角星形演化成的一輪朝陽,活潑可愛。韓偉 詞作家,代表作《祝酒歌》《打起手鼓唱起歌》。
  • 是田野上的希望之光
    「希望之光」象徵著施光南的代表作《在希望的田野上》始終迴旋在中華大地,閃爍著音樂藝術的光芒;施復亮、施光南的名字都有希望與光明的含義,父子雙傑,交相輝映,他們始終投身於祖國建設的偉大事業;該理念同時也代表美好、光明之意,寄託了每一位設計者與村落村民對美麗鄉村的寄託和對當代鄉村發展振興的美好願景。
  • 紀念施光南誕辰80周年 長影樂團「雲端」首演《春回大地》片段
    對此,長影樂團音樂總監、指揮家,同時也是施光南生前全部音樂作品的法定代言人史志有解釋說,今年是人民音樂家施光南誕辰80周年,樂團正在籌備紀念施光南交響作品音樂會,其中這首《春回大地》即是施光南未發表作品,此次尚屬首演。
  • 紀念馬可先生百年誕辰音樂會:用經典作品致敬人民音樂家馬可
    2018-06-27 17:44:25 /a/20180627/5b335624f3ca6264ac2b4d0f.shtml   6月27號是人民音樂家馬可誕辰
  • 歌唱家蘇鳳娟在滬病逝,風靡大江南北的《祝酒歌》由她首唱
    她曾在《劉胡蘭》《青年近衛軍》《阿依古麗》等多部中外名劇中擔任主角,歌曲代表作有《海濱之歌》《塞裡木湖畔起了風浪》《黑孩子賽琳娜》《海鷗》等。蘇鳳娟演繹歌劇《蝴蝶夫人》蘇鳳娟的演唱風格醇厚而質樸,她不僅掌握了歐洲傳統唱法,對民族傳統唱法也有深厚造詣。
  • 聶耳:人民音樂家
    聶耳:人民音樂家聶耳(1912-1935),雲南玉溪人,中國現代音樂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曲作者。他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響了中國音樂幾十年。他的音樂創作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嚴肅的思想力、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藝術創造力,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樹立了中國音樂創作的榜樣。作品還有《漁光曲》《賣報歌》《畢業歌》等。聶守信(即聶耳)年輕的時候對音樂就特別敏感。大家都說,只要能從人耳朵裡進去的,都能從他嘴裡唱出來。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耳朵」。
  • 我們的萬春,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希望的田野上》誕生於近四十年前被大家爭相傳唱的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順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紅遍祖國大江南北孰不知,歌中描繪的「希望的田野」指的是成都的溫江萬春鎮!時任《歌曲》月刊編輯的陳曉光先生,在安徽、四川等地農村體驗生活,他親身感受到了人民群眾發自心底的喜悅,深切體會到了祖國大地日新月異的活力。「春氣為詩人所覺」,1980年,當陳曉光先生來到溫江的萬春鎮幸福村,有感於農村的巨變,也被眼底的田園美景深深折服,於是激動地揮筆鑄就了歌詞《在希望的田野上》。
  • 回顧施光南作品《多情的土地》,歌頌對祖國的熱愛和深情!
    「我深深地愛著你,這片多情的土地;我耕耘過的田野上,一層層金黃翠綠;我天天都接受著你的深厚情意;捧起家鄉的泥土仿佛捧起了理想和希冀;我怎能離開這河叉山脊……」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很多人背井離鄉,而思鄉的情感,就化作了一首首詩詞和歌曲,想家的時候
  • 勞動節學校廣場經常放的歌你聽過幾首?
    街邊,學校張貼著許多關於勞動節的海報,在這裡,我向所有的(環衛工人醫生警察交警老師工地的工人……)勞動者致敬,你們辛苦了。我猜在你的學校或者廣場肯定是在放下面的幾首歌?第一首《勞動最光榮》這首歌是電影美術片《小貓釣魚》的主題歌,發行於1952年,原唱是小蓓蕾組合,作詞是金近,作曲是黃淮。
  • 重慶珍檔丨她是音樂家施光南的母親,更是一位巾幗英豪
    鍾復光(1903-1992),四川省江津縣仁沱場(今重慶市江津區支坪鎮)人,中國早期婦女運動領導者,「人民音樂家」施光南的母親。1919年,16歲的鐘復光考入設於重慶的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在校期間,她被選為學生自治會會長和川東學生聯合會副會長。
  • 《雲南人物影像志》|人民音樂家——聶耳
    《雲南人物影像志》↓↓↓人民音樂家——聶耳 聶耳生於亂世,積極投身革命,音樂與革命的結合,讓他的一生充滿創作的激情,生命極富才華,又極其短暫,開闢了中國新音樂的道路▲人民音樂家——聶耳在國家危難之際,聶耳從雲南去往上海,投身革命,以音樂為武器,在1933年至1935年短短的兩年時間裡,創作出諸多膾炙人口、鼓舞人心的歌曲,如《賣報歌》《鐵蹄下的歌女》《畢業歌》等等,聶耳的音樂如「無聲處的驚雷」,發自內心的吶喊,喚醒沉睡中的人們,鼓舞奮鬥著的人們。
  • 中國著名音樂家、作曲家、指揮家史志有仙逝
    曾指揮首演中國歌劇《傷逝》《古蘭丹姆》,中國舞劇《文成公主》《劍》,以及《施光南作品音樂會》《喬羽作品音樂會》《谷建芬作品音樂會》,2008年在國家大劇院舉辦《史志有交響作品音樂會》,2016年原創大型音畫作品《白山松水圖》於長春首演。曾創作電影音樂《萬裡徵途》《心跳西藏》,電視劇音樂《司馬遷》《林則徐》《隋唐演義》《小小飛虎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