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守歲

2021-02-08 漫漫說










點擊題目下方漫漫說,免費關注頂尖好文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要微笑,要精彩,要堅持

要奮鬥,要孝順,要健康

要平安,要快樂,要幸福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王安石



臘月三十,俗稱「大年三十」,是臘月的最後一天,也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它與春節(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首尾相連。


這一天晚上又稱「除夕」,「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舊歲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


唐詩《除夕》云:「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年夜飯


年夜飯,也稱為「團圓飯」,一年一度的團圓飯體現了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也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






年夜飯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




貼春聯








貼窗花


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被稱其為「窗花」。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門神緣來於唐朝。那時李世民打下江山後,常常夜不能寐,便讓秦叔寶和尉遲恭幫助其守門。但讓開國大將幫助自己守門也不是一個長遠之事,後來,唐太宗用沈香安神,再把秦叔寶和尉遲恭畫在門上,變成門神。






門神,是貼在宅在外面的門上的。起到避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所以為了過好一個新年,需要一對門神守在門口,可防衛家宅,保一家平安。




掛燈籠


每年的除夕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除夕之夜守歲,門口掛著紅燈籠,堂屋燃著熊熊的紅火,點著蠟燭或油燈,一家人圍桌而談。



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





祭祖


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




上墳


我國部分地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託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



放鞭炮


飯已經做好,歡迎回家。在煮餃子和吃年夜飯之前,要放鞭炮,宣告一年的結束,一年的開始,一年的團聚,一年的豐盈,一年的希望,一年的守候,一年的復始。



熬年守歲


「大年三十熬一宿」,守歲,就是在除夕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的習俗,也稱「熬年」「熬百歲」。




守歲,是對將要逝去的舊歲的留戀,也是對將要到來的新年的殷切希望!




今夜,對於無數人來說,註定是一個難忘的夜晚,也是一個屬於人間喜樂的夜晚,這一夜的幸福可以照亮一整年的路。



媽媽做的飯菜,是此後一年裡關於家的味道

爸爸珍藏的酒,是支撐前行路上的力量之源

朋友給的祝福,是一想到就十分溫暖的心意



讓我們在零點鐘聲響起的時候,在抬頭看到滿眼煙花的時候,許下新的一年最美好的心願:


要微笑,要精彩,要堅持

要奮鬥,要孝順,要健康

要平安,要快樂,要幸福



喜歡的親們,歡迎點讚分享到朋友圈


編輯:漫漫,材料學博士,現居紐西蘭,

喜歡貓,喜歡簡單隨意的生活,喜歡純淨甜美的韻味

我的微信公眾號漫漫說:enjoy-talking

歡迎長按下面我的頭像識別加關注漫漫說,謝謝


給親們推薦一個精妙絕倫的公眾號 —— 今夜遇見

作者:北極星

    85後,理科碩士

睿智清逸的才思 繾綣細緻的情懷

 超然美妙的品味 意境絕美的配圖

文字充滿生命力

直達你心


我沒見過你  但我懂你

歡迎親們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今夜遇見



相關焦點

  • 除夕守歲 辭舊迎新
    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美麗麻湧祝大家除夕快樂,闔家安康!今年的除夕時間為2019年2月4日,農曆戊戌年臘月三十,星期一。除夕,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除夕,是中國人極為重要的一個夜晚,也是所有家庭闔家團圓的一個夜晚。除夕之夜,萬家燈火,一年的思念,終於在此刻都匯聚成了無言的幸福。讓我們共同迎接嶄新的一年。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
  • 緣何除夕要守歲?「偏從此夜惜年華」
    一千多年來,每逢除夕,家家守歲,無論大人小孩都通宵達旦。此風直至近幾十年,才漸漸式微。現在很多人不明白:我們的祖先為何要守歲?除夕之夜熬一宿到底有何意義?守歲最初是為驅除年獸五更鐘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回。帳裡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
  • 除夕習俗30字50字簡短介紹 除夕守歲熬年的來歷意義及傳說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守歲寓意是什麼呢?為什麼在除夕這天需要守歲呢?除夕有哪些風俗習慣呢?除夕習俗30字簡短介紹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這天有貼春聯、放鞭炮、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傳統習俗。
  • 過年守歲有什麼含義寓意 除夕守歲熬年有何講究由來介紹
    為什麼要守歲?守歲是什麼意思?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過年為什麼要守歲?每年過年的一家人都會一起熬夜,就算在困也會陪著家人一起熬到凌晨,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這就是意味著新的一年來了嗎,那麼你知道為什麼過年要守歲嗎?下文詳解。
  • 除夕習俗,臘月三十守歲!辭舊迎新、一元復始!
    除夕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年三十。除夕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
  • 除夕之夜為何要「守歲」?今年「守歲」更不同:看春晚搶9億紅包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代大政治家、大文豪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將除夕守歲、辭舊迎新的民族傳統習俗描繪得淋漓盡致,令人讀後倍感親切,如沐春風。的確,中國人對「過年」的重視程度怎麼形容都不為過,單單一句「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民間俚語便從一個側面印證了「過年」在每一位中國人心目中的神聖地位。世間萬事萬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緊密相聯,一脈相承的。
  • 為什麼要除夕守歲,原來有這麼多的來歷,長知識了!
    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那麼為什麼除夕要守夜?本文為大家整理了除夕的內容,下面我們一起去仔細了解!
  • 除夕之際,讓我們在守歲的同時,守護中華詩詞之美,為武漢祈福
    按照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在除夕之夜,男女老少都要「守歲」,即達旦不眠,此種習俗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在這守歲之夜,讓筆者帶著大家一起在傳統詩詞中體會除夕守歲的另一番風味,一起守護詩詞之美。
  • 除夕|守歲、貼福字、吃團圓飯的英文怎麼說?(文末有春節福利)
    除夕,又稱大年夜,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春聯、貼福字、吃團年飯籠等習俗。關於除夕的習俗可以用英語這麼說:除夕夜 Chinese New Year's Eve貼春聯 put up spring couplets 春節期間,每家每戶都在門口張貼春聯以表達真誠美好的祝願。
  • 除夕夜,為什麼要守歲?
    除夕夜最大的習俗除了吃年夜飯就是守歲了,守歲又稱熬年、熬夜、照虛年。守歲習俗最早在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中就有記載:蜀地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聚飲,祝頌而散,稱為「分歲」;大伙兒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為「守歲」。陰曆除夕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這便是古人守歲的含義了。
  • 《五月天陪你守歲》除夕播出 與歌迷過「鼠」於五月天的新年
    五月天樂團不僅要陪伴樂迷倒數跨年,還要一同堅守守歲傳統,《五月天陪你守歲》將於1月24日除夕夜22:30在相信音樂官方微博、騰訊視頻獨家播出。如果說五月天的「Mayday Just Rock It!!!
  • 俗語「三十夜守歲,年初一守舍」,何意?守歲已知,守舍是啥?
    從臘月二十四到臘月二十九都是為除夕夜做鋪墊,作為年尾的除夕夜和年初一的歲首,自然是令人相當重視的,而民間卻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三十夜守歲,年初一守舍」,分別講述了大年三十和年初一的年俗活動。來看前一句「三十夜守歲」。
  • 除夕了,你可知道除夕的由來和習俗?
    「除夕」含有舊歲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即所謂的「歲窮月盡」。「除夕」一詞最早出現在西晉大臣周處撰寫的《風土記》。一、除夕的由來相傳,古時候有一個叫「夕」的妖怪,專門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孩。「夕」神出鬼沒,只在太陽落山後出來,半夜後又不見其蹤影,沒有人知道它住在哪兒。老百姓對它恨之入骨,但又無可奈何。
  • 三十晚上熬一宿,守歲的含義你知道多少?
    大年守歲居然有什麼秘密呢?過年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守歲是每個中國人大年三十必做事情之一,過年禁忌你知道有哪些嗎?大年初一必知的禁忌,你知道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過年做什麼會漏財吧!守歲,現在不少年輕人已經不太了解了。除夕,按照中國位理學傳統,除夕要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今天,特別說說除夕應特別注意的守歲問題。
  • 過年好 | 除夕 | 除舊布新
    1、貼春聯窗花除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紅的春聯。有的地方還要貼年畫於門上及家裡各處。北方人家過年多剪窗花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裡,給家裡增添許多過年的喜氣。2、年夜飯全家人在一起吃頓團圓飯是除夕的重要習俗。除夕夜的團圓飯也叫年夜飯,根據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 除夕的忌諱禁忌
    除夕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古往今來,人們用各種方式來慶賀除夕,那麼大家知道除夕的習俗都有哪些呢?除夕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有何講究?
  • 除夕守歲 | 最濃的年味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盼了那麼多天,終於把除夕給盼來了。除夕是一年最後一天,是一歲中剩餘的一點短暫的時光。古人說:「黃金易得,韶光難留」。
  • 除夕禁忌!除夕當天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除夕禁忌大全,除夕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 除夕要守歲嗎?農村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什麼意思?
    而今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我們就來看看這樣一句與除夕春節相關的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這是什麼意思?你們那有聽過嗎?①三十夜守夜三十是指的臘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夜,在這一天吃了團圓飯以後,一家人大多都是圍坐在爐火旁邊,徹夜聊到第二天天亮。這個習俗是來源於一個神話傳說:在遠古的時代,有一種非常兇惡的怪獸,叫"年"。
  • 除夕是什麼日子節日?過年和除夕的寓意含義意思介紹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除夕到底是什麼節日呢?為什麼除夕這麼重要?除夕的寓意含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