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要守歲嗎?農村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什麼意思?

2021-01-08 土流網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而今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我們就來看看這樣一句與除夕春節相關的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這是什麼意思?你們那有聽過嗎?

①三十夜守夜

三十是指的臘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夜,在這一天吃了團圓飯以後,一家人大多都是圍坐在爐火旁邊,徹夜聊到第二天天亮。

這個習俗是來源於一個神話傳說:在遠古的時代,有一種非常兇惡的怪獸,叫"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會出來傷害百姓。二層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所以每到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會貼紅紙、掛紅燈、燃放爆竹,但是也有人不放心,所以就只能一家人待在家裡守夜,祈求可以平安躲過怪獸。不過現在的守夜,已經更多地成為了一種團聚和跨越的象徵,能夠讓我們更好地加深家人感情。

②年初一守舍

「舍」就是房子,意思是大年初一都會出去拜年,但是一定要有人守在家中,不能出門。還有說法是在部分地區,大年初一又被認為是守財日,在這一天老人家是不能出門的,出門有「走財漏福」之說,長輩要安坐家中才可使家宅來年福財兩旺,而晚輩則沒有這個限制,並且晚輩一定要在這一天到長輩家中拜年以示孝敬長輩的。

當然,這只不過是我們老祖宗的一些老說法,也不必太過在意了,新時代要有新面貌。不過,家中確實要留人守著,不然人家來家裡拜年,門都進不了,豈不是很尷尬。而老人家歲數大了,當然在家中等著晚輩來拜見了,不出門也是為了不讓老人外出奔波勞累。

不管是大年三十,還是大年初一,我們的老祖先都留下了很多的一些老說法,需要我們取其精華傳承下來。那麼,你們家除夕晚上一般守歲到幾點呢?你們那過年還有什麼講究嗎?

相關焦點

  • 農村諺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是什麼意思?是否應該傳承?
    很多俗語的產生是根據人們多年傳承下來的習慣進行的總結,俗語的種類和說法很多,而關於春節期間的規矩就更多了,包括民間老話也表達了這個意思,就是「臘月忌尾,正月忌頭」也就是說在除夕和新年的開始有關的禁忌特別多。
  • 俗語「三十夜守歲,年初一守舍」,何意?守歲已知,守舍是啥?
    生活中更是有句老話叫做「過了臘八就是年」,意思是說過了臘月初八這天,意味著快要過大年了,各種年貨也開始置辦了,而且各種年俗活動接踵而來,比如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燉白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 除夕夜,農村諺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這意義你知道嗎?
    除夕夜,農村人有諺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對此你是怎麼理解的?俗語其實也不分城市和農村了,很多老話很多人都知道的,這些老話也潛移默化成為我們做事的時候的行為準則。過年是我們中國人心目中最大的事情了,過年的時候,不管有多遠,遠在他鄉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過年已經成為了一年一次的寄託,已經遠不是一次節日那麼簡單了。記得小時候,年味是很重的,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張燈結彩,每個人都會穿上新衣服來迎接新年,現在年味已經越來越淡了,很多人對於過年的概念也已經沒那麼強了。
  • 除夕習俗,臘月三十守歲!辭舊迎新、一元復始!
    除夕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年三十。除夕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
  • 過年守歲有什麼含義寓意 除夕守歲熬年有何講究由來介紹
    為什麼要守歲?守歲是什麼意思?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過年為什麼要守歲?每年過年的一家人都會一起熬夜,就算在困也會陪著家人一起熬到凌晨,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這就是意味著新的一年來了嗎,那麼你知道為什麼過年要守歲嗎?下文詳解。
  •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從古至今,廣大人民群眾對春節都非常重視,因為這個農曆新年,才是真正地辭舊迎新時刻。而公曆的「元旦」,上了年紀的農民一般都不在意,因此只有在農曆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這段時間,農村才會出現歡天喜地的節氣氣氛,當然隨之而來的這些天也規定了很多習俗。比如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就是告訴孩子們,在除夕之夜要為老人守歲。特別是家裡有七十歲以上年齡的長輩,子孫後代更不能睡覺,可以聚在一起打撲克,當然,不管幹什麼都要熬到正月初一天明。
  • 除夕——什麼意思?有哪些傳統習俗?
    那麼除夕夜大年三十是什麼時候?除夕節這天又都有著哪些習俗呢?2021年除夕夜大年三十是什麼時候?2021除夕是2021年2月11日,星期四,農曆臘月三十。除夕,指的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具體時間是臘月三十(或臘月二十九),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裡,各家各戶都要準備美饌佳餚,祭祀祖先,在外漂泊的人也會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
  • 緣何除夕要守歲?「偏從此夜惜年華」
    一千多年來,每逢除夕,家家守歲,無論大人小孩都通宵達旦。此風直至近幾十年,才漸漸式微。現在很多人不明白:我們的祖先為何要守歲?除夕之夜熬一宿到底有何意義?守歲最初是為驅除年獸五更鐘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回。帳裡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
  • 為什麼要除夕守歲,原來有這麼多的來歷,長知識了!
    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那麼為什麼除夕要守夜?本文為大家整理了除夕的內容,下面我們一起去仔細了解!
  • 除夕,守歲
    這一天晚上又稱「除夕」,「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舊歲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唐詩《除夕》云:「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 三十晚上熬一宿,守歲的含義你知道多少?
    大年守歲居然有什麼秘密呢?過年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守歲是每個中國人大年三十必做事情之一,過年禁忌你知道有哪些嗎?大年初一必知的禁忌,你知道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過年做什麼會漏財吧!守歲,現在不少年輕人已經不太了解了。除夕,按照中國位理學傳統,除夕要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今天,特別說說除夕應特別注意的守歲問題。
  • 除夕是什麼日子節日?過年和除夕的寓意含義意思介紹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除夕到底是什麼節日呢?為什麼除夕這麼重要?除夕的寓意含義是什麼?
  • 除夕之夜為何要「守歲」?今年「守歲」更不同:看春晚搶9億紅包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代大政治家、大文豪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將除夕守歲、辭舊迎新的民族傳統習俗描繪得淋漓盡致,令人讀後倍感親切,如沐春風。的確,中國人對「過年」的重視程度怎麼形容都不為過,單單一句「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民間俚語便從一個側面印證了「過年」在每一位中國人心目中的神聖地位。世間萬事萬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緊密相聯,一脈相承的。
  • 春節習俗:大年三十晚上為什麼不睡覺要守夜?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也是我們忙碌了一年的最後一天。而到了晚上,按照民間的習俗,要守歲,俗名"熬年"。今天正好是除夕,我們來看看為什麼除夕夜不睡覺要守夜呢?灶王奶奶十分同情窮人,於是每年臘月二十三這天,她會回娘家給窮人準備一些吃的、穿的、用的東西,到了大年三十連夜趕回人間。這天夜裡,家家戶戶都不肯睡,坐在火爐邊等灶王奶奶,等到見灶王奶奶回來了,紛紛點起香燭,放起鞭炮迎接她。此時已是初一的拂曉了。傳說二遠古時代有一種名叫「年」的兇惡的怪獸。
  • 除夕守歲 辭舊迎新
    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美麗麻湧祝大家除夕快樂,闔家安康!今年的除夕時間為2019年2月4日,農曆戊戌年臘月三十,星期一。除夕,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除夕,是中國人極為重要的一個夜晚,也是所有家庭闔家團圓的一個夜晚。除夕之夜,萬家燈火,一年的思念,終於在此刻都匯聚成了無言的幸福。讓我們共同迎接嶄新的一年。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
  • 明天就是除夕了,關於除夕來歷、風俗和禁忌,你都知道嗎?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那麼你知道關於除夕來歷、風俗和禁忌嗎?1、除夕來歷傳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年),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年)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煙花,來驅除夕(年)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
  • 除夕習俗30字50字簡短介紹 除夕守歲熬年的來歷意義及傳說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守歲寓意是什麼呢?為什麼在除夕這天需要守歲呢?除夕有哪些風俗習慣呢?除夕習俗30字簡短介紹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這天有貼春聯、放鞭炮、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傳統習俗。
  • 農村俗語:「男怕三十,女怕十八」,是什麼意思呢?
    生活在農村,雖然娛樂的活動不如在城市裡的多,但是閒暇的時光也是比較有趣的。農村的孩子們也時常能聽見老人們給自己講許多故事以及很多有哲理的道理,別看這些農村老人們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講起道理卻是一套又一套,有時候聽這些老人講道理,比看書都有用。
  • 除夕夜,為什麼要守歲?
    除夕夜最大的習俗除了吃年夜飯就是守歲了,守歲又稱熬年、熬夜、照虛年。守歲習俗最早在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中就有記載:蜀地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聚飲,祝頌而散,稱為「分歲」;大伙兒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為「守歲」。陰曆除夕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這便是古人守歲的含義了。
  • 除夕的忌諱禁忌
    小編整理了除夕的注意事項,感興趣的一起看看吧。除夕的風俗習慣除夕風俗習俗有哪些簡單介紹「燃放煙花爆竹」。燃放爆竹是除夕夜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傳說怪獸「夕」最怕爆竹的響聲,我們的先人就是用爆竹驅走了怪獸的。如今,冉犯爆竹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它還有驅散窮氣和晦氣的作用,響聲也代表了在新的一年裡生活有聲有色,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