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臺灣人「成團」考察日本核電站,為消除臺灣對此的負面印象

2020-12-23 百姓觀察廳

導語:5名臺灣人「成團」考察日本核電站,為消除臺灣對此的負面印象

今日,日本媒體發布一篇報導,稱在日本,有5名年輕的臺灣人於11月19日前往日本的福島縣考察,目的是為了將日本地震和核電站事故的情況記錄下來反饋給臺灣人民,這5位臺灣年輕人順帶也查看了核電站反應堆的報廢作業,還有日本處理核電站汙水的情況。

根據日本的媒體報導,據了解這5人在11月份組成一個名叫「福島前進團」的團體前往日本福島縣,5人均為工作的職員和留學生,他們在日本考察的實踐情況,會通過社交網站來反饋給臺灣,據了解,臺灣在日本大聲核事故之後,就已經暫停進口日本福島縣的商品了,5人團此次行為也是為了消除臺灣對日本出口商品的負面評價。

在查看核汙水處理情況的時候,日本的相關部門的對策官木野正登向5人介紹:現在保管汙水的容量已接快要接近極限了,這將成為日後處理的大難題!

免責聲明:本文由《百姓觀察廳》創作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妄想打擊三峽大壩之後,臺灣官員又痴人說夢:要炸大陸沿海核電站
    據臺中時新聞網報導,民進黨議員陳永福11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由於解放軍軍機常常"擾亂"臺灣,建議民進黨當局擬定"毀核計劃",轟炸大陸東部沿海地區的核電站,以"保護臺灣人民"。對此,島內網友諷刺道:"喝醉了?別再酒駕了!"臺灣作家王豐也指責道:"這人八成是活膩了吧?"
  • 2019臺灣便利店遊學考察!
    推出「烘焙概念店」一次提供120種麵包甜點+自助式咖啡5、考察:全家科技概念店,無人店運用的多項科技(RFID 自動辨識技術、IoT(物聯網)設備監控等)6、考察:全聯社(社區生鮮小超市)成立於1998年,是臺灣大型零售業者之一,截止2018年已有863家分店三、隨團指導老師
  • 臺灣年度代表字連續5年均為負面 國臺辦:望民進黨當局反思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2月30日電12月30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涉臺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提問,臺灣2020代表字評選結果日前在臺北揭曉。疫情的「疫」字以三分之一票數當選臺灣2020年度代表漢字,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朱鳳蓮表示,我們注意到了這個情況。回顧一下,從2016年的「苦」,2017年的「茫」,2018年的「翻」,2019年的「亂」,到2020年的「疫」,連續5年都是表達負面情緒的字當選臺灣年度代表字,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呢?是不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臺灣民眾對島內現狀的不滿和對兩岸關係前景的擔憂?
  • 日本人最看不慣臺灣人的5個地方
    摩託車瀑布是日本人覺得臺灣很不可思議的街頭奇景。(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日本兩地觀光往來密切,每年有500萬臺灣人到日本觀光,日本人來臺旅遊也多達200萬人次,在欣賞風景之餘,彼此也用好奇的眼光探索,別人跟自己有什麼不一樣。
  • ...僅獲1.5萬支持辜寬敏揚言日本會支持以「臺灣」為名參加東京奧運
    聯署網頁【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據香港中評社1月7日報導,近日有日本所謂的「友臺人士」發起名為「臺灣2020東京」的聯署活動,意在支持以「臺灣」名義參加2020東京奧運。對此,島內「獨派大佬」、「新臺灣和平基金會」董事長辜寬敏6日聲稱,日本一定支持以「臺灣 TAIWAN」的名字參加東京奧運,但他也清楚,此舉必然遭到中國大陸的反對。「這時就需看日本是否能堅持立場支持臺灣」,最後也得取決於國際奧委會的決定。
  • 臺灣人眼中的遊客:日本人有禮貌,而國人就更棒了!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選擇將旅遊作為自己平時的休閒活動。都說中國地大物博,旅遊勝地更是數不勝數,事實也的確如此。除了大陸上的風光以外,臺灣也是一個非常值得去的地方。不止是國人,許多外國友人也是經常來這裡遊玩,這些都給當地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他們眼裡,有一個國家的人民是非常有禮貌的,甚至有點「過了頭」,他們就是日本。
  • 臺灣高雄輔英科技大學到穗參訪考察
    臺灣高雄輔英科技大學到穗參訪考察 2016年11月15日 10:4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1月15日廣州訊 日前,臺灣高雄輔英科技大學副校長張可立率該校院系主任一行
  • 同樣是被侵略,為什麼臺灣人會那麼喜歡日本人?
    20至29歲年齡層對日本的支持率為54%,30至39歲為50%,由此可見,臺灣地區的年輕人比老年人對日本更抱有好感。中國大陸、美國、新加坡排在第二位,支持率都為7%。《產經新聞》稱,在中日因釣魚島問題而關係冷淡的大背景下,日本在臺灣地區民眾心中依然有著比較高的人氣。在「最想去臺灣地區以外的哪些國家和地區旅行」的選項中,日本也以38%支持率居首。
  • 第九期臺灣現代農業考察滿載而歸
    2015年7月22日-7月28日,由全國工商聯農民合作社委員會、北京農合家園諮詢中心和錦繡千村農資連鎖(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組織下,來自全國各地的新農人奔赴寶島臺灣,開始了為期7天的新農人臺灣現代農業考察活動。
  • 臺灣與日本「畸形戀」背後……
    環環(初到日本時,語言學校裡一名日本老師談到與一名「臺灣朋友」的交往經歷,至今讓記者印象深刻。這名「臺灣朋友」出生在日本殖民時期,從小接受日語教育以致無法流暢地使用中文。她的丈夫也是臺灣人,隨日軍出徵時戰死在中國徐州附近,靈位進了靖國神社。日本戰敗後,有一次「臺灣朋友」來日祭拜丈夫,與這位老師聊天時提到日本總是用「わが國(我國)」,讓對方非常奇怪。
  • 日本對大陸伸援手竟遭臺灣人嘲笑,羅智強大嘆:臺灣到底怎麼了?
    2月19日,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襲向全球,蔡英文當局不願對大陸伸援手,但日本不論民間或是官方都對大陸提供物資和捐款。對此,臺灣有部份網友竟消遣日本義舉。國民黨議員羅智強感慨表示:「自己不願付出愛心,還要嘲笑別的國家付出愛心」。
  • 2ch:日本富士臺嘲諷臺灣的節目激怒了臺灣人,之前臺灣群眾還配合採訪
    ref_src=twsrc%5Etfw臺灣人 @Taiwanjin友人に「日本のフジテレビに取材を受けたから、放送を見たらどんな內容なのか教えてね!」と言われていて、今それが放送されているのだが、趣旨が"日本が大好きな癖に日本のパチモンばかりで生きている臺灣人に大爆笑!"的な內容で、正直しんどい。
  • 抗戰跟臺灣無關?臺灣學者反駁:當年5萬臺灣人赴大陸參戰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臺海大師兄)今天是七七抗戰紀念日,83年前北平的槍炮聲,宣告著日本侵華戰爭全面打響。在抗戰時期,約有五萬名臺灣同胞「尋找祖國三千裡」,遠赴大陸參加抗戰。抗戰勝利後,被割讓50年的臺灣成功光復。
  • 島內綠營叫囂打擊大陸核電站:可摧毀大陸核計劃!遭臺灣網友大罵
    陳永福煞有其事的引用了臺灣原能會的圖像資料,上面標明了大陸在沿海地區所有核電站的地點。並強調這些目標已在臺軍攻擊範圍內,打擊大陸核電站能夠「摧毀大陸核計劃」。 據綠媒《自由時報》統計,12月的前11天,空軍戰機有10天進行了臺灣附近空域的巡航訓練。 數個月的對臺巡航訓練讓臺灣地區空軍疲於奔命,也讓民進黨認識到,他們一再吹噓的「精實戰力」的臺灣空軍已經瀕臨極限。眼看著「以武謀獨」的依託不再,陳永福等人動起了歪心思,試圖以謀劃攻擊大陸沿海重要核基礎設施為威懾手段,「扳回一城」。
  • 方麟|臺灣印象
    單憑這些,就可以看出臺灣的民主開放。蔣委員長領導中國抗戰勝利,自己卻跑去了臺灣,不能不說造化弄人。而且,蔣委員長在臺灣還不招人待見,各種民主運動風起雲湧。我們在高雄,住在捷運美麗島站,其名是為了紀念1979年的民主運動美麗島事件。車站內有紅、藍兩色光柱,頂上是光之穹頂,仿佛是藍色的大海中漂泊著生機盎然的綠島。
  • 日本、韓國、朝鮮和臺灣怎樣吃鹽?
    1993年Nagataki S報告[11],京都、北海道、東京、大阪與名古屋的大學生中,尿碘範圍為739~3286μg/L,學生甲狀腺腫大率為8.9%(935人)。瀰漫性甲狀腺腫為7.2%,結節性甲狀腺腫為1.7%。
  • 臺灣若開放日本核食,學者:對蔡英文負面政治衝擊比萊豬強烈
    日本福島等核災區食品對臺叩關,臺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劉泰廷表示,蔡「政府」若複製萊豬模式讓核食入臺,產生的負面衝擊將遠比萊豬強烈,因為日本一貫在意中國因素,臺灣進口核災食品除了未必能參與CPTPP,日本也不會在國際議題上過度友臺,等於是兩頭落空。
  • 建議摧毀大陸沿海核電站 綠議員被數千臺灣網友「圍攻」:這人活膩了
    「人一綠,腦就殘」,網友的這句話放在很多綠營人士身上,堪稱經典。面對大陸軍機巡航臺灣,民進黨新北市議員陳永福日前竟然建議民進黨當局「摧毀大陸核電站」。這種瘋話連臺灣民眾都看不下去,連日來,陳永福被數千臺灣網友「圍攻」,有網友表示,「這個綠營議員智商堪憂」;還有的表示,「這是嚴重戰爭罪行」。
  • 李登輝是臺灣人,還是日本人?
    李登輝到底是臺灣人還是日本人?長久以來一直是臺灣人熱烈爭議的話題。李登輝自己都公開說過,他20歲以前是日本人。那麼,現在呢?  國族認同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有個人層面的認知問題,也有整體的社會、文化層面的問題。
  • 臺灣休閒觀光農業考察報告
    根據市委安排,2014年12月10日至17日,黃岡市農業考察團一行18人,赴臺灣對其現代農業特別是休閒農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考察,考察團成員主要由全市重點鄉鎮負責人組成。在臺灣中華文化經濟交流協會的精心組織下,先後實地考察了臺灣省財團法人農漁會聯合資訊中心、南投縣臺一生態休閒農場、嘉義市農會、高雄市何正誠生態農業示範園、宜蘭縣白米社區木屐村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