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門口上班與外出打工掙得差不多,還可照顧家裡93歲的老人。」46歲的覃月平是廣西南寧市馬山縣白山鎮貧困戶,在廣西天湧山泉水有限公司當裝箱工,每個月可以掙2400元。覃月平能夠順利在家門口就業,歸功於天湧山泉水公司一條產能15000瓶/小時瓶裝水生產線的建成。
此前,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投入扶貧資金100萬元,白山鎮內學村集體投入185萬元,這兩筆「天使投資」加速了該項目上馬。
「馬山縣自然環境優美,地下水源充足,水質很好,加上之前又有桶裝水生產經驗,便共同投建了這個瓶裝水項目。」東風援桂工作隊隊長、馬山縣副縣長劉宏濤告訴記者,在這家水廠,與覃月平一樣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共有13名,目前這條生產線已惠及47戶貧困家庭。
這只是東風日產在馬山縣的產業扶貧項目之一。他們立足馬山縣資源稟賦,以市場為導向,篩選出部分具有本地特色的農特產品;同時,按照「一入二扶三變」的思路,將扶貧資金通過入股公司或合作社扶持壯大特色產業和培育村級集體經濟;並採取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方式,先後建成東風羊欄、東風牛欄等特色產業基地,引導幫助貧困戶通過入股、務工、土地流轉和分紅實現穩定增收。
「東風日產作為東風公司幫扶南寧市馬山縣的『助攻單位』,將脫貧攻堅作為央企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舉措抓實抓好,探索出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1+3+N』的全價值鏈精準扶貧長效機制。」東風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黨委書記趙書良解釋,「1」指發展精準的產業扶貧項目,「3」指公司、基層、員工三級消費扶貧,「N」指創新扶貧思路。
此外,東風日產還創新扶貧思路,帶動供應商、經銷商及車主等全價值鏈上的關聯方加入扶貧隊伍。
「目前,我們已累計投入2200餘萬元,打造出多個具有地域特色的農特產品品牌,孵化和扶持4個大的產業項目,通過採購當地農特產品,吸引貧困戶就業,帶動169戶653名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年人均收入增長2800元以上,全面實現脫貧摘帽。」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陳昊表示,下一步,還要按照「輸血、造血、扶智、扶志」的思路,培育脫困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幫助提升自我發展能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忠陽)
(責任編輯:楊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