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奧星空訊 日前,記者來到了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馬山縣的攀巖特色體育小鎮和古零初級中學,看他們如何通過攀巖項目,打通體教融合。
2017年8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馬山縣被授予全國首個攀巖特色體育小鎮稱號。為此,馬山縣在中國登山協會、自治區體育局、南寧市體育局和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實施「攀巖進校園」計劃為抓手,深入開展攀巖人才培養工作,普及推廣攀巖運動,活躍攀巖氛圍,打造城市攀巖「名片」。
經過近三個月的籌備,2017年11月5日,全國青少年攀巖訓練基地、中攀阿成攀巖學校、馬山縣業餘體育攀巖運動學校在古零初級中學掛牌成立,標誌著馬山縣「攀巖進校園」計劃正式啟動。截止2020年11月,馬山縣在攀巖項目上共投入資金 1150.5萬元,建成攀巖學校21所,建成人工巖壁3003.7平方米,實現所有的11個鄉鎮攀巖學校建設全覆蓋,惠及全縣學生18000多人。
攀巖特色體育小鎮的落戶,讓馬山縣的攀巖項目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馬山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局長黃旭進表示,為了避免出現人才短缺的問題,馬山縣通過引進培養教練、建設基礎設施,以及成立國少隊等方式來培養優秀人才。未來,馬山縣將以打造攀巖強縣為目標,通過體教結合的方式,爭取培養出一名攀巖項目世界冠軍。
要想讓攀巖運動在馬山縣得到更好的發展,除了硬體設施方面的提升,打造軟體「硬實力」也至關重要。在實施「攀巖進校園」計劃的過程中,馬山縣通過實施招聘、公開招聘等方式,不斷充實攀巖教師隊伍。目前,全縣21所攀巖學校配備專(兼)職攀巖教師53名,為推動攀巖教學活動提供有力師資保障。與此同時,馬山縣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方式,共培訓攀巖教師190多人次,其中有28名教師獲得全國攀巖初級社會指導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就職於馬山古零初中的攀巖教練何琪,是廣西科技大學攀巖專項人才。據他介紹,他專攻攀巖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利用自身所學,為當地的攀巖項目發展做貢獻,他說:「自己也當運動員,也參加比賽,現在又當教練,肩膀上又多了一份責任,更應該好好地發揮所長,堅持下去。」
在學校裡,學生們每周都會開展1-2節攀巖課程,攀巖已成為學生們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之一。在開展攀巖活動中表現出色的孩子,還會進入各校攀巖隊進行集中培訓與提高。據了解,目前馬山縣組建攀巖校隊20支、隊員365人,為發展攀巖運動提供了人才儲備。
從2018年3月開始,馬山縣全縣攀巖學校每年定期集中舉辦馬山攀巖月賽,以賽帶練,發現和選拔優秀人才,推進攀巖訓練高小平發展。截止2020年10月,全縣已連續舉辦攀巖月賽19場,參加比賽的學生選手已達到2500多人次。
為提升馬山攀巖人才培養高度,中國登山協會、自治區體育局、南寧市體育局、馬山縣政府於2018年8月共建了首支國家少年攀巖集訓隊(國少隊),選拔30名馬山縣優秀攀巖苗子選手組成了攀巖專業訓練隊伍,接受國家攀巖隊教練的指導。截止2020年12月,由馬山縣組織的攀巖隊已獲得先後獲得61枚金牌、57枚銀牌、44枚銅牌,成績斐然。
古零初級中學初三學生覃於妹在接觸攀巖項目兩年後,以優異的比賽成績入選首批國少隊,而她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職業的攀巖運動員,為祖國在國際大賽上取得好成績。
接下來,馬山縣將繼續在中國登山協會、自治區體育局、南寧市體育局和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深入實施「攀巖進校園」計劃,力爭到2022年完成35所攀巖學校建設任務,實現全縣各鄉鎮攀巖學校小學、初中學段建設全覆蓋。力爭解決攀巖學校攀巖教師專業素質、訓練水平、攀巖苗子組織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建設攀巖專業高尖人才小高地。建立和完善投入和管理機制,針對性地開展宣傳工作,讓更多學生參與到攀巖運動中,進一步為國家輸送更多、更優秀的人才。(任智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