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繞頸也並非就得剖!
前兩天,劉璇在節目中分享了自己的一胎產程,整個過程,不太順利。
她是一直想順的,運動員體質,加上孕期也是一直保持運動,控制體重,她覺得順產肯定沒問題。
(圖片來源:@新生日記)
到40周,醫生通知她入院催產,打完催產也一切都順利,很快就開始宮縮。
可宮口開到五指,胎心不對勁了,一檢查,臍帶繞頸了,還有胎位不正,只要寶寶一往下走,胎心監護就滴滴滴滴報警........整個產房氣氛瞬間緊張。
孩子在宮內有點窘迫了,醫生評測,可以再觀察觀察。
大概2小時後,醫生再次檢查,胎兒在宮內的情況還是不好,醫生說:建議剖,如果再堅持,大人和胎兒都會有危險,孩子臍帶被壓迫,可能會窒息。
醫生問劉璇的想法,她說:一切都聽醫生的,只要孩子安全。
這個時候她已經熬了很長時間的陣痛了,即便是2分鐘2分鐘一次的宮縮疼痛,她也忍下來了,可一聽到孩子有危險,她一刻也沒有猶豫。
剖腹產很快進行,7.2斤的雄赳赳平平安安出生。
雖然順產和剖腹產的痛,劉璇一胎都經歷了,但母子平安,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只是劉璇怎麼也沒想到,整個孕期都為順產做足了準備,沒想到折在了臍帶繞頸這件事上。
臍帶繞頸,很多媽媽都經歷過,在孕事微博粉絲投稿的分娩故事裡,經常有媽媽提到臍帶繞頸。
還有不少明星媽媽也經歷過臍帶繞頸。
麥迪娜在孕晚期產檢時,就檢查出臍帶繞頸2周,當時她也是非常緊張,想著能不能順,寶寶會不會有危險......
蔣勤勤在懷二胎時,寶寶也有臍帶繞頸一周的情況,蔣勤勤和陳建斌在聽到這個消息時,瞬間表情就嚴肅起來了....在遇到臍帶繞頸這件事上,真是沒有媽媽能淡定。
孕事之前也和媽媽徵集過這個話題,臍帶繞頸非常常見,常見到就跟兒科看感冒一樣,平均每3-6個足月兒中就有1個臍帶繞頸。
而很多媽媽,確實也因為臍帶繞頸,影響了最終的分娩方式。
每個媽媽在聽到臍帶繞頸時,都很難淡定從容,心裡也會冒出各種擔憂:我的寶寶臍帶繞頸了怎麼辦?寶寶是不是有危險?是不是不能順產得剖了?
因為太過珍惜肚子裡的寶寶,所有每一個問題都不敢懈怠,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一說臍帶繞頸。
臍帶是由兩個動脈和一個靜脈組成,向胎兒輸送氧氣和養分。
臍帶從肚臍裡伸出來,另一頭固定在胎盤上,想想看,中間有這麼長,寶寶在肚子裡動來動去,難免不纏到帶子裡吧。別說胎兒了,就是2歲大的孩子,你給他一米長的帶子,他也容易纏住自己。
所以,臍帶繞頸在很常見,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寶寶出現過臍帶繞頸,其中臍帶繞頸一周,兩周最為常見,繞頸超過三周或以上就比較少。
那臍帶繞頸是不是就必須得剖呢?
不一定!臍帶繞頸並不是剖腹產的指徵。
一般來說,臍帶繞頸2周以內,在沒有其他剖宮產指徵的情況下,準媽媽是完全可以順產的。
只要寶寶的臍帶繞頸不緊,而且有足夠的長度,就不需要剖腹產,你為順產做的那些努力,都不會因此白費。
投稿孕事分娩故事裡的一位媽媽,就是臍帶纏繞5圈還順產了,臍帶繞頸三周順產的媽媽也有很多。
所以啊,不要過於擔心臍帶繞頸,即便臍帶繞頸3周以上,分娩過程進展順利,在醫生的嚴密監測下,也是可以嘗試順產的,只是要做好隨時順轉剖的準備。
就像劉璇,在分娩前,她也是一直做順產的打算,只是因為在順產過程中,宮縮導致臍帶受到壓迫,引起胎兒宮內窘迫,這種情況就需要轉剖腹產。
最終的分娩方式,醫生會根據寶寶的胎心,臍帶纏繞的情況,寶寶的胎位以及羊水的情況來決定,在分娩過程中,醫生會盡最大努力保證媽媽和寶寶的安全。
很多媽媽在談到臍帶繞頸時,都會很緊張,確實,臍帶繞頸有時候是很危險的。
杭州一位懷孕38周的準媽媽,因為胎動減少去醫院就診,考慮可能存在宮內窘迫,醫生實施了緊急剖宮產術,在打開子宮寶寶出來的那一刻,連醫生都驚呆了:羊水III度,而且寶寶的臍帶很細很長,一圈緊緊的繞在寶寶脖子上,還有一圈緊緊的纏在寶寶的身體上!
這樣一旦出現宮縮,非常容易造成血液受阻,導致胎兒發生窒息,好在發現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 。
臍帶繞頸的嚴重後果包括:
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甚至窒息
胎兒生長受限(IUGR)
胎糞吸入症候群
分娩期胎兒心率異常
神經發育異常
雖然臍帶繞頸有時候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但是根據統計,分娩中只有1/2000的情況,會因為臍帶纏繞而產生嚴重的後果,也就是說,這種不幸非常少見,概率只有0.05%,主要發生在寶寶在產道裡下降的過程中。
在待產過程中,如果臍帶繞頸周數多,過緊,壓迫到臍帶,這就會影響臍帶向胎兒輸送氧氣和養分,後果可能導致寶寶心率減慢,缺氧,甚至是死亡。
那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臍帶繞頸呢?
很多時候,臍帶繞頸的發生並沒有明確的原因,不過統計下來,容易發生臍帶繞頸的媽媽包括:
臍帶長度較長。
胎兒孕齡較大。一項研究發現,孕20周時臍帶繞頸的孕婦只佔5.8%,但到孕42周時為29%。
多胞胎(雙胞胎或者以上)。
臍帶需要的營養缺乏。
羊水過多。
分娩期間胎兒異常(如臀位)。
媽媽們要知道的是,臍帶繞頸的情況經常在變化,胎寶寶在羊水裡隨時隨地都可能在調皮搗蛋、上下轉圈,有時候把自己繞到臍帶裡去了,有時候又繞回來了。
有的媽媽在產前B超時寶寶繞了2圈,結果出生的時候一圈都沒繞,但也有的媽媽,產前完全沒有臍帶纏繞,但在分娩過程中發生了纏繞,這都是有可能的。
只是到了孕37周以後,寶寶長得很大了,活動的空間比較小。這個時候的臍帶纏繞,就不容易繞回來了。
出現臍帶繞頸時,準媽媽們應該怎麼應對呢?
重點強調:不要過於擔心臍帶繞頸,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反而對寶寶的發育不利,定期產檢,堅持數胎動,就可以最大程度保證寶寶的安全。
1、一定要按時產檢
雖然大部分臍帶繞頸並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但是按時產檢,定期檢查寶寶臍帶繞頸的變化,鬆緊非常重要,如果寶寶繞來繞去,最後繞不回來,臍帶繞頸超過三周或是以上,或是出現臍帶扭轉,臍帶真結,這些情況都是非常危險的,所以一定一定要按時產檢。
2、一定要堅持數胎動
數胎動絕對是小孕婦們必須養成的好習慣,如果在懷孕的最後幾周,嬰兒的移動速度突然下降,在孕期的37周或者更晚的時候,嬰兒應該在30分鐘內踢至少5次。
或者是嬰兒突然有力地移動,然後移動得相當少,研究表明,胎兒可能會利用高強度活動來重新定位自己,以減輕臍帶壓迫。
也就是說如果胎動突然減少或者突然變得強烈,都要及時就醫,永遠不要等到第二天。
記住幾個重要的小知識:
①胎兒應該在2小時內至少移動10次。如果兩小時胎動沒有達到10次,建議去醫院。
②如果12小時胎動數小於30次,要繼續觀察。如果小於20次, 建議諮詢醫生。
③如果胎動數較以前相比,減少了30%以上,建議諮詢醫生。
④連續記數2小時的胎動,如果少於10次,也需要向醫生諮詢。
對於臍帶繞頸,媽媽們一定要堅持做好這兩點,目前臍帶繞頸並沒有什麼很好的預防方法,當孕檢的時候醫生告訴你寶寶有臍帶繞頸的時候,定期產檢和堅持數胎動是你能保證寶寶安全的最好方法。
還有小孕婦們不要過於擔心,因為過分的擔心,對自己和寶寶都不利,要記住,只要臍帶繞成的結保持鬆弛,是不會引起任何問題的。
希望所有的寶寶都能平平安安的出生,孕媽媽們能順利見到自己肚子裡的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