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新疆西藏,從西藏出發經過阿里,沿新藏公路就可以到達南疆的喀什地區!
如果沒有新藏公路,就要走109國道奔北從那曲穿越可可西裡到格爾木,然後再從格爾木到315國道,經柴達木盆地到新疆!
然後再往南邊兜回去才能到喀什地區!
整整兜了一個大圈子!
而新藏公路最重要的節點,就是阿克賽欽!
阿克賽欽是唯一連接新疆與西藏地區的樞紐,是新藏公路的重要節點,加勒萬河谷則是阿克賽欽地區的外圍屏障!
這裡古稱蔥嶺,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空氣稀薄,地面沒有植被,數萬平方公裡都是荒無人煙的無人區!
唐代高仙芝曾經佔領了大小勃律,截斷了吐蕃進入西域的通道,之後才能夠將大唐的國土向西擴展到了極致!
大小勃律在今天的克什米爾東部拉達克地區,是印度河流域上遊地區的古國,扼印度次大陸、中亞細亞和青藏高原西部和西北部地區之間的交通要道!
這裡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不容有失!
加勒萬河谷對於阿克賽欽又到底有多麼的重要呢?
我們從地圖上面其實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加勒萬河,發源於我國新疆和田縣阿克賽欽南部薩木崇嶺地區的加勒萬岡日峰,發源地冰川長度達35公裡,向西北流出國境!
加勒萬河長度僅約80公裡,但水流湍急,至少發現有深度達數十米的深潭9處。
它位於中印漫長邊界線西段的新疆地區,屬於有「萬山之母」之稱的喀喇崑崙山脈,接壤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都是渺無人煙的高原山區。
加勒萬河谷及其延伸出來的冰川區是我國邊境防護的屏障,加勒萬河谷區後面是完整的高原地區,可以有效推進到阿里地區!
換句話說就是突破了這裡,南疆與阿里就遭到了威脅,新藏公路也隨時會被切斷!
加勒萬河谷地區地形割裂破碎,佔據河谷就佔據了地利優勢,易守難攻!
邊境犬牙交錯的接壤地帶,這種優勢位置我們有好幾個,利用少量的哨所和人員就可以拒險而守!
這就是所謂的」天時不如地利「!
當年尼赫魯曾經設計出一個「理想邊界」:克什米爾、尼泊爾、錫金、不丹和阿薩姆作為自己的防務內線,把中國的西藏作為「緩衝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將「麥克馬洪線」和「詹森—阿爾達線」作為兩國理想的邊界線!
《尼赫魯自傳》中寫道:
「我個人對未來遠景的看法是這樣的:我認為將來會建立一個聯邦,其中包括中國、緬甸、錫金、阿富汗和其他國家。」
尼赫魯是真敢想啊,地球都裝不下了吧?您趕緊回天頂星吧!
你乾脆搶得了,會不會被打死則取決於你是否抗揍!
1962年10月,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
10月20日8時25分我軍發起對入侵加勒萬河谷和紅山頭之敵的反擊,經1小時戰鬥,全殲該敵。
至23日全部掃除清班公湖兩岸及其以北地區的31個印軍據點,揮戈南下,反擊巴裡加斯地區之敵,殲其一部。
昌都、林芝、山南分區部隊,也於10月20日實施反擊,進佔易古通、馬尼崗、塔克新和哥裡西娘等地!
此戰全殲印度「王牌旅」——第四師第七旅,活捉旅長達爾維準將,俘虜印軍3968名,印度舉國震驚,總理尼赫魯痛心疾首!
1963年邊界談判,基本確定了以分水嶺為國界的基本原則。
按照這一原則,不僅加勒萬河谷,就連什約克河沿線,都是我國土地。
1962年,我國戰勝後勝利撤軍至控制線20公裡之內,就連加勒萬河谷這樣的戰略要地都撤出了。
結果是人家誤以為是咱們軟弱可欺,又佔領了加勒萬河谷,還沿著河谷推進5公裡,修建公路,與我軍發生對峙。
最終什約克河成了實際控制線,什約克河北面的加勒萬河谷,自然還是我們的地盤。
什約克河流域俗稱」雞脖子走廊「,加勒萬河口是我國唯一接近」雞脖子走廊「的地方,只要控制加勒萬河谷,居高臨下隨時可以掐斷雞脖子!
也就是說隨時就能切斷威脅我國阿克賽欽等地的對方的前線基地。
因此加勒萬河谷也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