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總有人問馬刺的未來到底怎麼樣?
自由市場大體結束,選秀也結束了很久,甚至訓練營都已經開始了,那現在幾乎可以蓋棺定論了,馬刺的未來十分拉垮。
通過這幾年的表現,造成馬刺現在這種青黃不接情況的罪魁禍首,應該是馬刺的GM!
曾經馬刺傲立與聯盟頂峰,並且長久不衰最大的原因,就是馬刺有這優秀的管理層,但是在16年以馬克斯為代表的管理層成員流失,讓馬刺的管理層老年化,有些難堪大任,再加上17年之後馬刺的奪冠窗口徹底被關閉,讓馬刺在自由市場上的操作餘地非常有限。
而馬刺管理層拉胯的表現就是球隊陣容的尷尬。
現在馬刺的後衛能湊兩桌麻將,甚至都有替補,而前鋒球員只有蓋伊和德羅贊,甚至阿贊要打大前,有沒有這麼欺負人的。至於內線全靠阿德和泊頭,作為球隊核心的雙德已經逐漸老化甚至還和聯盟的潮流格格不入,這要怎麼才能獲得勝利?
既然球隊陣容不行,為什麼不進行交易?這問題不就回來了嗎?正是因為馬刺幾十年的成功,再加上馬刺管理層的老化,這些馬刺的功臣已經成為現在的累贅,十幾年的小修小補已經讓他們喪失了交易的嗅覺。
當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馬刺沒有足夠的籌碼,而馬刺的球員功能性又比較強,比較吃體系,與其他球員相比之下,天賦有些差,而馬刺的選秀權則是馬刺的命根子,動一下,可是要拼命的。
而在NBA現在這個版本就是鋒線為王,三分為主,你和潮流對著幹,肯定不會有好果子吃,其實早在16年之前,馬刺管理層就是以目光犀利、能力超群著稱,他們擅長選秀,以及低順位淘寶,一度聯盟甚至把馬刺試訓過的球員,作為香餑餑。
另外馬刺為什麼不擺爛,是因為他的股東成分決定的,眾所周知,馬刺的老闆是賣拖拉機的頭--皮特,但實際上皮特只是馬刺的CEO,馬刺他其實是聖安東尼奧大大小小公司合資的產物,它更像一個財團,馬刺是一個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但是有眾多股東,這便導致馬刺並不可以擺爛,因為馬刺打爛便會少賣很多的門票,會減少利潤,這被馬刺的股東所拒絕。
馬刺球隊是由三駕馬車組成的,同樣管理層也是有三駕馬車組成,在1994年馬刺老闆皮特-霍爾特,邀請波波維奇擔任球隊,波波維奇帶了一支自己組建的助教團隊回到聖安東尼奧,這波人的核心包括R.C.布福德、漢克·伊根以及邁克·布登霍爾澤,他們就此構成了「馬刺系」的最初班底。
但是在1996年,波波維奇擔任球隊總經理開始,管理層的三駕馬車便已經確定,球隊主席兼CEO皮特-霍爾特、總經理R.C.布福德(在這裡說一下,布福德原本是波波維奇的球探)、主教練兼籃球運營總裁波波維奇,這三個人便確立了往後馬刺管理層的基本框架。
但在16之後,便發生了一些改變,2016年皮特-霍爾特退休,由妻子朱麗安娜-霍爾特接任,這是球隊的老闆娘成為了CEO,但是這倒是沒什麼,但18年霍爾特和他的妻子離婚,這問題就大了,在19年朱麗安娜退休,小皮特繼任並接替他媽媽的職位,但從後續看,小皮特並不具備成為一個優秀老闆的資格。
而布福德退休之後,賴特接替了他的職位,能從賴特去年的交易看來,他還是想有所作為的,但是因為莫守信的背信棄義,這導致今年很明顯有些縮手縮腳,不敢大戰一場,但是問題是馬刺現在已經病入膏肓了,已經到達不破不立的界地了。
16年馬克斯的離開是馬刺管理層的重大損失,他曾先後出任馬刺的總經理助理和助教,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是布福德的接班人,在馬克思擔任籃網總經理後,解決了上任比利金留下的爛攤子,並在2019夏季引進杜蘭特和歐文。而相較而言,他離開後,馬刺管理層卻昏招迭出。
另外,馬刺無論怎麼說他就是波波維奇的球隊,但你不能指望一個年過古稀的老爺子有什麼大動作,正如我這一段時間看的一個電視劇《雞毛飛上天》有一句話比較不錯。
「現在的老領導已經失去了做夢的能力,而只有願意做夢的人才能帶著我們前進!」
作者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