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英雄奧卡·伊凡諾維奇·戈羅多維科夫(Ока́ Ива́нович Городовико́в,1879-1960),蘇聯卡爾梅克蒙古和哥薩克將軍。
戈羅多維科夫1879年9月19日出生於羅斯託夫莫克拉亞耶利穆塔村的貧苦農民家庭沒有上過學,8歲開始放羊。
1903年戈羅多維科夫24歲時參加了帝俄軍隊。因為其軍事才能受到長官賞識,戈羅多維科夫得到了軍校培訓和提拔的機會。戈羅多維科夫先在波蘭服役,後被調入頓河哥薩克第43團。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戈羅多維科夫受傷退伍。內戰期間的戈羅多維科夫和布瓊尼
內戰期間的戈羅多維科夫和布瓊尼
1918年戈羅多維科夫組織了卡爾梅克騎兵團,接受俄共(布)阿斯特拉罕地區黨委的領導。內戰期間他歷任騎兵連長、團長、旅長、布瓊尼的第一騎兵軍下屬的第4師師長,(另一個師就是鐵木辛哥和約瑟夫·羅季奧諾維奇·阿帕納先科的第6師)。
戈羅多維科夫的老上司布瓊尼元帥。
羅多維科夫在布瓊尼指揮下在沃羅涅什作戰。白衛軍汪格爾將軍手下的哥薩克將軍Shkuro以作戰勇猛,對敵人殘酷著稱。1919年在沃羅涅什戰役中Shkuro將軍的哥薩克騎兵被羅多維科夫的騎兵擊潰敗走。
哥薩克將軍Shkuro以作戰勇猛,對敵人殘酷著稱
白衛軍Shkuro將軍內戰後流亡歐洲,在法國和塞爾維亞發揮哥薩克馬上技巧的特長,和其他流亡者表演馬術雜技。德軍入侵蘇聯後,又和德軍潘維茨將軍合作,組織哥薩克後備役騎兵部隊為德軍提供支援。Shkuro將軍後來被派往南斯拉夫圍剿狄托的共產黨遊擊隊。二戰後期他在奧地利成為英軍俘虜,後被移交給蘇聯,1947年在莫斯科被處決。
Shkuro將軍(左二)和德軍的馮·潘維茨中將(Pannwitz 1898 – 1947)
1920年戈羅多維科夫任騎兵第2軍軍長在南俄草原,在波蘭作戰,擊潰弗蘭格爾和鄧尼金和馬赫諾夫等白衛軍。
二戰開始後,戈羅多維科夫8次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奔赴西北前線,組織騎兵機械化集群襲擊德國戰線後方。1942年夏季戈羅多維科夫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赴史達林格勒前線指導騎兵作戰。
1943年後戈羅多維科夫以蘇軍騎兵副司令的身份指揮蒙古騎兵團打進柏林,1947年退役。
1958年獲蘇聯英雄稱號,當選為最高蘇維埃代表,在開會期間死於莫斯科,被安葬在新聖女公墓。著有《國內戰爭中的騎兵》
1918年5月在保衛察裡津戰鬥中,卡爾梅克騎兵團抵抗逼近的哥薩克白衛軍。當時察裡津城防負責人、北高加索軍區司令斯涅薩列夫懷疑卡爾梅克援兵,阻止他們進城。當時率紅軍第5軍殘部從烏克蘭撤來的伏羅希洛夫收留了他們。後來伏羅希洛夫對斯涅薩列夫說:「(蒙古騎兵)比你的機槍大炮更能保衛察裡津。」
卡爾梅克騎兵團8月在察裡津保衛戰中有效遏制了哥薩克騎兵的突擊。10月,一輛名為「列寧」號的裝甲列車搭載一個連的蒙古騎兵,出其不意地殺到白衛軍控制的城郊火車編組站,搶走兩趟裝甲列車。這件事轟動了整個俄國,伏羅希洛夫興奮地告訴史達林:「如果能讓我擁有10萬蒙古騎兵的話,不光察裡津,整個黑海和高加索都會唾手可得。」
1930年戈羅多維科夫在克裡姆林宮同受勳的其他紅軍騎兵官兵在一起。
在紅軍打擊鄧尼金白衛軍的內戰中,蒙古騎兵頻繁出擊,殲滅了不少成建制的哥薩克騎兵。最終,鄧尼金率殘部逃往克裡米亞半島,他後來在自傳體史書《俄國內戰史》中將卡爾梅克騎兵團稱為「可惡的蒙古人」。1939年羅多維科夫作為最高蘇維埃代表同其他紅軍代表在一起
1920年底內戰結束,卡爾梅克騎兵團解甲歸牧。作為感謝,蘇維埃政權在伏爾加河下遊成立了卡爾梅克自治州,並將大量叛亂哥薩克的牧場和牲畜劃歸卡爾梅克蒙古人。1935年,自治州升格為卡爾梅克共和國 。1935年戈羅多維科夫同義大利法西斯領袖墨索裡尼在羅馬。戈羅多維科夫當時作為蘇聯軍事外交代表團的一員見到了墨索裡尼,墨索裡尼贈給他一支獵槍。後來義大利成為軸心國同盟後,戈羅多維科夫把那支獵槍給了他的侄子,並對他侄子說了「豺狼來了有獵槍」之類的忠告。
史達林和伏羅希洛夫指揮的保衛察裡津戰役(1918-20)是史達林的得意之作,也是其政治資本,1925年察裡津被改名為史達林格勒。戈羅多維科夫的兩個老上司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都在史達林指揮下為察裡津勝利立下汗馬功勞,是史達林的寵臣,也是1935年晉升的五大元帥中躲過「大清洗」倖存下來的兩個元帥。
I戈羅多維科夫憑當年在察裡津所立的戰功,也1937年的「大清洗」中躲過一劫。他在1938-1941年間擔任蘇聯紅軍騎兵總監,1940年被授予騎兵上將軍銜,之後便賦閒在家。
在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中,兩個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師充當突圍先鋒,突破德軍對基輔的合圍。手持馬刀的蒙古騎兵與德軍坦克對抗,打出一個缺口,讓後來成為蘇聯元帥的巴格拉米揚等高級將領脫險。在基輔戰役的最後階段裡,被圍的蒙古騎兵整營整連向德軍的坦克大炮和機槍發起密集衝鋒。蘇軍此役損失約70萬人,卡爾梅克蒙古子弟則有1萬多人捐軀,近萬人被俘。1941年4月5日蘇聯軍事代表團訪問蒙古。蘇軍騎兵總監戈羅多維科夫少將和喬巴山元帥。
1941年4月5日蘇聯軍事代表團訪問蒙古。蘇軍騎兵總監戈羅多維科夫少將和喬巴山元帥。
1941年4月5日蘇聯軍事代表團訪問蒙古。蘇軍騎兵總監戈羅多維科夫少將和喬巴山元帥。
1941年4月5日蘇聯軍事代表團訪問蒙古。蘇軍騎兵總監戈羅多維科夫少將和喬巴山元帥。
1941年4月5日蘇聯軍事代表團訪問蒙古。蘇軍騎兵總監戈羅多維科夫少將和喬巴山元帥。
1941年4月5日蘇聯軍事代表團訪問蒙古。蘇軍騎兵總監戈羅多維科夫少將和喬巴山元帥。
1941年4月5日蘇聯軍事代表團訪問蒙古。蘇軍騎兵總監戈羅多維科夫少將和喬巴山元帥。
1941年12月起在莫斯科反攻開始後,朱可夫根據蒙古騎兵機動靈活的特點確定了作戰方針,即繞過德軍最猛烈的炮火和坦克的陣地,從側面插人德軍後方,使德軍的步兵背部受敵,蘇軍主力再從正面發起猛攻。
羅多維科夫1941年訪問蒙古,澤登巴爾在側
1942年8月12日,德國南方集團軍群攻克蘇聯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首府埃斯塔那。為籠絡的蒙古人,納粹拆除集體農莊,將土地「還給」蒙古人,並許諾蒙古人能最終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三名卡爾梅克領袖同德國合作,幫助德軍司令馬克西米連·馮·魏克斯元帥組建第103蒙古營和2200名蒙古人組成的「多爾蒙古團」。
蒙古人同納粹合作令史達林震怒。史達林推動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於12月27日發布命令:撤銷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卡爾梅克蒙古族為「叛徒民族」,並將12餘萬名族人(參加蘇聯紅軍的除外)強制流放到西伯利亞、中亞和哈薩克斯坦。
1942年在史達林格勒鏖戰最艱苦的時候,已退居二線的前卡爾梅克騎兵團團長戈羅多維科夫冒死向史達林諫言,要求保留一支蒙古部隊,他以性命擔保卡爾梅克蒙古部隊永遠忠於蘇維埃國家。最終,史達林同意了戈羅多維科夫的請求,但將這支部隊的人數限定在2000人之內。
1944年3月,在戈羅多維科夫奔走努力下,蘇聯近衛第1騎兵軍直轄的蒙古騎兵團正式組建,由已有上將軍銜的戈羅多維科夫擔任團長。在這支二戰中後期蘇聯紅軍唯一一支成建制的蒙古部隊中,為鼓舞士氣,戈羅多維科夫要求將士在戰鬥中打出蘇聯戰旗的同時,也高舉成吉思汗時代的戰旗──蘇勒德(Sulde)。
蘇聯騎兵元帥布瓊尼在視察這支驍勇善戰的蒙古部隊時說:「這是一支生氣勃勃的軍隊,騎兵們期待『奧卡汗』(士兵們私下對戈羅多維科夫的稱謂)帶領他們橫掃敵巢。」
1943年夏,蒙古騎兵團併入蘇軍草原方面軍序列,參加了強渡第聶伯河的戰役。1944年9月初,草原方面軍改稱烏克蘭第1方面軍,蒙古騎兵團繼續隨行,參加了東喀爾巴阡山戰役。在衝破杜克拉山口的過程中,他們突遭德國武裝黨衛隊第1哥薩克師的攔截。儘管敵眾我寡,但戈羅多維科夫把這次遭遇戰看成是「長生天的指引」,高喊「為了祖國!為了史達林」,領著將士們衝向哥薩克人。戰鬥中,蒙古騎兵倒下一批,又衝上來一批,關鍵時刻,戈羅多維科夫帶領小分隊衝殺到第一線,親手斬殺了一名哥薩克連長,終於擊退了哥薩克人,第1哥薩克師不得不向斯洛伐克撤退。
攻克柏林紅軍中的蒙古人
柏林
1945年4月蒙古騎兵抵達德國柏林郊外,戰士們下馬當步兵,與敵人展開逐戶逐院的近戰。隨著柏林戰役變成了消耗戰,蒙古團暫時在柏林郊區搭起帳篷,擔任警戒任務。於是,隨處可見的蒙古人和毛髮蓬鬆的小馬和駱駝,讓柏林市民感到自己的城市讓「蒙古人」佔領了。蒙古團的老上級、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科涅夫沒有忘記這群蒙古英雄,他點名要求德國國防軍第3騎兵師向蒙古騎兵團投降。1946年5月1日戈羅多維科夫少將在紅場五一閱兵的主席臺上
二戰期間,蒙古騎兵團共有12人獲得「蘇聯英雄」的稱號。戰後戈羅多維科夫為卡爾梅克蒙受的冤屈奔走呼籲。 1953年史達林逝世,蘇聯在1958年5月平反了卡爾梅克蒙古人的冤案,大多數卡爾梅克人返回伏爾加河兩岸的祖居地。
1958年11月7日,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重新建立。在卡爾梅克每年12月28日是卡爾梅克放逐受害者紀念日。
1960年2月26日,戈羅多維科夫在莫斯科去世。為了紀念他對蘇維埃政權的忠誠和做出的貢獻,1971年,蘇聯政府將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的一座城鎮命名為「戈羅多維科夫鎮」。
羅多維科夫同白衛軍戰鬥過的沃羅涅什的一條街道以 戈羅多維科夫的名字命名。
蘇聯授予戈羅多維科夫「一級衛國戰爭勳章」的命令。
卡爾梅克首都埃利斯塔的戈羅多維科夫的紅色花崗巖紀念碑
戈羅多維科夫在1960年去世後被埋葬在莫斯科新聖女公墓(Novodevic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