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下班打卡/周末還打卡/ 你們累不累啊?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最近「打卡」這個詞用得特別泛濫,幾乎成了城裡各家大小新店開業後,廣告宣傳用語裡必備的選項。不論是甜品店還是茶飲店,火鍋店還是咖啡廳,大到風景區,小到三間房的民宿,到處都在喊打卡。
這個卡,當然就是你手機的存儲卡。打卡的方式,就是拍照和發朋友圈。
泛濫必然帶來疲勞。最初可能只是想用這個詞表示「非去不可」的意思。但是想想看,每天上下班打卡,周末還要為了趕上潮流再去打卡,累不累啊?為了打卡,是否失去了很多本來該有的悠閒和樂趣呢?
非專業科普:Ins風
Instagram風格,因一款自帶濾鏡的社交軟體而得名,主要指家居空間的設計風格——將很有設計感和調性的物件跟近年流行的北歐簡約冷淡風格結合,綠色植物、黑白線條掛畫、原木紋理、蠟燭香薰、羊絨地毯和大理石材料等元素居多,畫面清爽唯美。Ins風的店面是「打卡一族」普遍青睞的去處。
故/事 1
網紅店打卡,場面太刺激
仿佛一家網紅夢工廠
我對所謂「網紅店」深惡痛絕,是因為絕大多數的這種店,美則美矣,卻美得雷同,風格單一,符號化嚴重。
幾年前流行過「麗江民族風」:藍白的扎染桌布配窗簾、保留了原木紋路的桌子和板凳,都是標配,連老闆娘都仿佛孿生姐妹般,個個戴著銀鐲子、大耳環,身著粗布袍、腳蹬繡花鞋。
後來「日式和風」風靡,小店必備的幾樣物件分別是:想進門就要先抬手撩開的半截藍色門帘、吧檯或收銀處24小時不斷揮手的招財貓,吃飯的海青波紋樣小碗,不加雕琢修飾的粗陶器……
還有一陣又颳起「北歐冷淡風」,走進十家小店,有九家都是清一色的簡潔裝修,非常小清新,喝水的杯子、吃飯的盤子全是宜家買的,鋪子的角落裡,老闆一定不忘擺幾盆仙人掌或者龜背竹。
其次是裡面的東西大多數真的不好吃,搞不懂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前僕後繼去排隊!每次動輒一小時以上的等位時間,除非是我喜歡的火鍋店,不然只是為了吃口蛋糕喝杯咖啡,時間真是太經不起這樣浪費了。
記得有一次和朋友慕名去喝一款超火爆的粉紅夏日特飲——其實就是雪碧汽水加了冰,裡面有兩朵粉紅色的櫻花,插了一根粉紅色的火烈鳥吸管罷了——但是真的很好看。除此之外,糕點和飲料並無特別之處。
排了好一會兒隊,才被安排座位,我們一人點了一杯飲料,要了一份點心坐下,環顧整個餐廳,環境很夏日,風格很度假——模擬熱帶沙灘上的場景,金屬的桌椅板凳擺在室內撐起的粉色陽傘下。
等待上餐的時間,我們到店裡晃了一圈。離我們最近的區域被裝修成浴室的大池子,裡面是白色和粉色的泡泡球,還有火烈鳥和獨角獸的遊泳圈,裡面沒有餐桌,好看的小姐姐們一人佔據一片「領地」,不是互相拍照就是激情自拍;咖啡廳外面有一個露臺,粉色的貨櫃前是粉色的超市推車,裡面是同色系的泡泡球,一片綠色植物下,還有一大片假火烈鳥林立。
嗯,粉色+白色,火烈鳥+獨角獸,還有滿眼的綠色植物,用色規整,風格突出,拍出來的照片是挺美的,怪不得裡裡外外到處都是拍照的人,還有人舉著手機拍著抖音、刷著直播,場面太刺激了,仿佛一家網紅夢工廠!幾乎每張桌子都擺著我們也點了的粉紅夏日特飲,但大家好像都還沒來得及喝上兩口……
(文/成都差評師)
故/事 2
大家終於拿起筷子時
不約而同地長嘆一口氣
上周末閨蜜生日,為了方便住在各個方位的好朋友們,聚餐地點約在了太古裡,據說新開了家超級網紅的泰式海鮮火鍋,閨蜜想去打個卡。
如今幾乎所有熱門的「打卡店」,想走進去都要先排隊,這一點我們早有心理準備,但是當我們在下午4點——注意是4點哦——抵達店門口時,還是被眼前排隊的場景嚇得目瞪口呆:門口赫然擺著「今日號排完,敬請諒解」的牌子,而眼前井然有序的縱隊差點望不到邊際,我們先到的小夥伴早已淹沒在排隊人群中……
網紅店的熱度果然名不虛傳,嚇得大家當場打起了退堂鼓,商量著要不要換去其他店吃。正在舉棋不定的時候,閨蜜的男朋友豪爽地說:「來都來了,肯定要打個卡啊。我來排,你們先逛會兒,快到了叫你們!」
於是,我們幾個女生另外開啟了逛街+下午茶的打卡模式。
不逛不知道,周末的太古裡真的是人山人海,原本想在有著網紅樓梯的甜品店裡吹會兒空調,豈料那架旋轉樓梯上直接交通堵塞——七、八個漂亮的小姐姐都在樓梯那兒等著拍照,樓上還有若干拿著相機、手機準備拍全景的。這麼多人擠在這麼小的空間裡,讓這間精緻的甜品店瞬間變成了菜市場,連冷氣都顯得功率不足。
無奈,我們又鑽進了太古裡地下的那家大書店,想著找個安靜的角落翻翻書打發時間,剛平靜一會,周圍就陸續開始出現說著普通話的外地遊客,一會感嘆書店很美,一會交流著要在這個角度拍個全身照。看來,這家書店也成為網紅打卡聖地之一了。
就這樣,我們幾個在太古裡逛逛停停,幾乎沒找到一家店可以放鬆地坐下來,最後乾脆直接買了冰飲回到火鍋店門口繼續排隊。
既然是網紅火鍋店,當然裝修得很美,因為等位時間太久,我們也不可免俗地在一樓大廳裡一陣狂拍。終於,歷時3小時後,我們吃到了這家超級紅火的泰式海鮮火鍋。
味道不錯,食材也新鮮,服務態度也很好,沒有因為人多而怠慢了顧客。但是長達三個小時的等待,早已耗盡了我們的期待和新鮮感,連「讓手機先吃」的固定拍菜品流程也變得極其敷衍,大家終於拿起筷子時,都不約而同地長長嘆了口氣……這頓飯真心吃得太累了,連壽星本人都感嘆:這是她過的最折騰的一個生日,為了打個卡,勞神費力。
是啊,本來平日大家工作忙,也難得聚在一起,好不容易約了個時間,想著去嚮往的地方小聚放鬆下,怎料社交媒體太發達,口口相傳的網紅點,全都紛紛趁著休息時間去打卡,原本好看、好玩、好吃的地方,因著懷抱期待和反覆折騰而大打折扣,甚至成為了一種受罪。(茜狸)
曾經有人說21世紀「10後」的城市孩子們是「商場一
故/事 3
商場裡好玩的東西都沒了
越來越像攝影棚
代」,這個比方我覺得還真挺貼切,你看平時一到周末,商場裡全是帶孩子的老人或年輕父母。這裡有空調、有洗手間,有方便上下的電梯,有吃有喝有玩,還有超市,實在是帶孩子的上佳之選。
我身邊至少有一兩個媽媽,到了周末簡直就像上班一樣帶著孩子去各大商場消磨時間。
商場當然無比歡迎這些自帶「消費體質」的小客人,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覺得各大商場都做過不少用心思的事情來吸引和取悅孩子們。
忘記了是在成都的哪家商場,大約兩年前吧,有一次我和老公帶著三歲的兒子去逛,驚喜地發現這家商場做了一個別出心裁的展覽:在中庭的天井裡,放了十幾架超大的模型飛機,布成一個「飛行方陣」,每架飛機都做得很逼真,高度和大小剛好可以坐進去一個小孩子。
尤其可貴的是:沒有在外圍拉起「禁止入內」的圍擋,孩子們可以親密接觸這些飛機,兒子喜歡得不得了,在那個地方玩了很久,挨個兒爬進去感受開飛機的爽。
當時我還在心裡想,這多好啊,知道小孩子們喜歡來,以後各大商場是不是都會做一些這樣好玩的互動裝置呢?
上一部《變形金剛》電影播出的時候,我記得是在省體育館對面那家大商場的負一樓還是負二樓位置,也曾擺放過高大炫酷的大黃蜂和擎天柱機器人,吸引孩子們的關注。
城西一家超大商場也曾布置過一間兩三層樓高的卡通玩偶屋,但排隊的多半是女生們,不用說都是進去拍照打卡的,我們當時站在二樓往下看,我記得很清楚,有兩個化妝打扮得很像網紅的女孩,互相給對方拍了不下半小時的照,擺了無數姿勢,敬業極了,看得我都心累。
漸漸地,尤其是今年以來,我發現了這樣一個趨勢:給孩子們免費玩耍和欣賞的商場裝置越來越少了,而提供給女孩們拍照「打卡」的背景則佔據了主要潮流。這讓我十分失望。
我家附近科華路上一家商場,最近整了好大一堆粉紅色氣球,從一樓快要堆到了四樓的架勢,底下加了些裝飾座子,然後就沒了,周圍攔住的,不要想能讓孩子們跑過去摸到氣球,這是純粹拿來當背景拍照的,然而我也沒看到多少人在那裡拍照。
大概可以選擇的地方太多了吧,萬年場附近一家大商場最近在弄的什麼紅人館,我有一次從廣場上經過,看到地面上搭了一個方棚子,沒走進去,後來搜了下才知道,這簡直是把打卡拍照發揮到了極致,看了一些網上的照片,同樣是各種網紅打扮的少女們,坐在草綠色的空浴缸裡,坐在莫名其妙扔了些玩具棉花糖的白色球池裡,站在假的黃色電話機前,站在紅的藍的有圖案的牆前面,拍照,拍照,拍照,打卡,打卡,打卡……
孩子們去哪兒玩呢?所有商場都普及小火車了,但也不能無限制轉圈啊,頂多玩10分鐘。當然了,各種室內遊樂園等著你去辦卡,單耍一次那種的幾乎都要被鄙視了,而且性價比巨低,只有辦卡最划算,負責推銷的美女帥哥們對我說。
除了打卡,就是辦卡,我對自己苦笑。
再就只能帶去快餐店吃個甜筒喝杯飲料,這當然對孩子不算好事,那就只有去大書店裡看看書,可是太小的孩子坐不住,於是繼續在商場裡亂轉,看那些化著精緻妝容的姐姐們到處拍照打卡。
商場不是公園,是需要消費的地方,天經地義。目前流行的做法,動機也很好理解:吸引熱愛自拍和發朋友圈的女性們,免費給商場做宣傳,然後讓孩子們帶著家長各種消費。
可我真的很懷念那片模型飛機方陣,和那兩個巨大的變形金剛,以及那些曾經只是為了讓孩子們隨便地、單純地玩一會兒的地方。玩得開心,家長自然樂意消費,但是不管碰到什麼都馬上要先掏錢的這種感覺,讓我總覺得有些憋悶。(付蘭蘭)
思考
了解熱門,成天拍照——
這也是一種「才貌雙全嗎」?
這世上本沒有卡,打的人太多了,也就有了卡。「打卡」這個詞是什麼時候讓我覺得很煩的呢?想不起來,但應該就是最近吧,用得太泛濫了。
從前有句話叫「到此一遊」,現在應該改為「到此一拍」了。
感覺一切都為了「到此一拍」。不信?隨手點開一家新開的甜品店推薦,離我家不遠,在一個新翻修的老廠裡,對,改成創意園區的那種。
那篇公號文章的標題是:「向天再借10個iPhone,才敢走進這家法式甜品店」。
看字面意思完全沒有邏輯聯繫對吧?但所有人幾乎一看就明白什麼意思對吧?文內也是反覆強調,「超適合約著幾個小姐妹,一起來拍拍拍……」
被打卡狂轟濫炸得太久,我最近也在用力思考這是為了什麼。我思考的結果是:為了體現自己才貌雙全。
首先你得經常關注流行信息,了解最新最火的店都有哪些,哪些最近在拼命排隊,哪些在搞奇葩的促銷,等等,隨時都知道去哪裡打卡效果最好,最能趕上潮流。於是,這些信息會給別人造成一種「哇你什麼都曉得」的萬事通印象,消息靈通也是才能啊。
這就有了才。
然後呢,在這些創意疊出的背景牆或Ins風的店面裡,進行各種自拍,尤其是請同行的閨蜜或朋友幫忙拍,毫無疑問就是在體驗那些之前只有模特和明星們才能體驗的工作啊,雖然檔次差了一萬八千倍,但精神內核是一樣的嘛,就是成為被鏡頭追逐的焦點,成為無數張照片的主角!
然後,修圖會讓你有貌。
這不就才貌雙全了嗎?(奇奇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