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果」的喜悅——懷化市以超常規力度下好教育扶貧先手棋紀實

2020-12-22 新湖南

肖 軍 楊玉捷

「山果」笑了,笑得甜蜜蜜。

這個「山果」,不是冬日裡長在山坡上的甜橙,而是生長在鄉村的一個小女孩。她叫芳延,沅陵縣清浪鄉廉家灣的一名13歲的學生。因家庭突遭變故,無奈萌生退學的想法,一次回家後未及時返校。

不讓一個「山果」掉隊。11月27日,得知消息後,沅陵縣教育局局長向陽和縣三中校長劉春林直奔她家,幫助解決困難,讓她重返校園。

「我一定不辜負大家的期望。」想到明天又能重拾心愛的書本,小芳延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雖是冬季,筆者穿行懷化城鄉校園,聽到了許多「山果」變「甜果」的暖心故事。校園內一張張孩子們朝氣蓬勃的笑臉,折射出懷化以超常規力度下好教育先手棋,「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堅定決心和累累碩果。

「為了『山果』,我們一起加油幹」

一書激起千重浪

作為「五省通衢」的懷化,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傳統。書通二酉膾炙人口,龍興講寺名揚神州,教育是這片熱土最大的傳承和希望。

在懷化採訪,筆者發現這裡的黨員幹部都有一種濃濃的「山果」情愫,一個感人的「山果」故事深深地印在他們的腦海中。

2017年9月4日,一篇網絡文章引起了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的關注。文章講述了一個貧困家庭的小姑娘「山果」賣核桃,早早挑起了家庭重擔的故事。

讀了此文,彭國甫心情十分沉重,感慨萬千:「我們市13個縣(市、區)都是貧困老區縣,還有多少類似『山果』這樣的孩子?有多少個『山果』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本不屬於自己的生活重擔……」

彭國甫連夜撰文,向全市黨員幹部發出題為《為了「山果」 我們一起加油幹》的倡議書。書中寫道:「我們黨員幹部的責任很重大。建議大家用心品味《山果》,不僅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而且懷著真情深情和愛心,用腦用心,精準精細,較真碰硬,把各自的脫貧工作抓實在抓到位。」

一書激起千重浪。這封倡議書在懷化各界引起熱議。「不讓一個『山果』掉隊」 「讓『山果』擁有美好的明天」「讓更多的『山果』綻放如花笑顏」……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山果」,關心「山果」的命運,「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理念深植全市幹部群眾的心中。

教育是民生之本,扶貧必先扶智。經過大討論,懷化上下很快形成共識:緊握拳頭保重點,集中財力辦大事,有力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不讓貧困家庭輸在起跑線上。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該市抓組織強保障,堅決扛牢教育扶貧的政治責任。

抓責任上肩。市縣鄉三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親力親為抓教育扶貧,建立定期議教制度和黨政領導建立聯校制度,建立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人教育年度述職制度,評價結果納入對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及個人的綜合考核評價;明確市縣鄉三級黨委專職副書記和一名政府副職分管教育。

建立「市級推進、縣級落實、扶持到校、資助到人」的教育扶貧工作機制,著力解決教育扶貧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抓政策落地。先後出臺《懷化市教育精準扶貧「643」計劃》《懷化市創建全省教育扶貧精準示範區「六個一」工程實施方案》《關於加快縣鄉村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若干意見》「1+7」等系列文件,對教育扶貧工作整體謀劃、科學安排、統籌推進。

抓考核獎懲。將教育扶貧納入黨委政府的脫貧攻堅考核體系,做到年初有目標、年中有監督、年末有盤點,不斷推動教育扶貧政策落實、問題解決和工作整改。對未按要求完成的市、縣、鄉三級相關責任部門和人員追責問責。

「我市對教育的重視達到了空前的地步,全市形成了市、縣、鄉、村、學校『五級書記』抓教育的格局。」懷化市教育局局長鄭湘說。

為育「山果」,「風水寶地」給學校

一片冰心在玉壺

「我們的學習環境和城裡學校一樣好了。」近日,漵浦縣橋江鎮中心小學學生鄭惠文走進校園,見到教室、操場、安全飲水設備、師生宿舍等硬體設施全面修繕一新,頓時興奮不已。

受疫情影響,今年漵浦縣財政吃緊,但在教育項目方面投資同比增長18.3%。該縣以「鄉鎮擔主責、社會齊參與」機制,發起縣鄉村教育均衡發展項目建設競賽,讓全縣85所中小學「換新裝」。

懷化儘管窮,對教育投入卻捨得下本錢。

辦學質量在懷化市有名的會同一中,硬體設施長期墊底。在縣財政收入當年只有3億多元的情況下,縣委、縣政府下定決心停掉所有樓堂館所,投入2.5億元啟動縣一中的搬遷新建,現已成為縣城建築地標。

位於縣城黃金地段的一中原址,成了開發商的「風水寶地」。如果拍賣,政府獲得的土地出讓金可能以億計。

出人意料的是,縣裡決定縣三中遷入原一中校園,三中的校園騰給林城鎮中學。

在懷化,讓出「風水寶地」建校園的事例還有不少。

鶴城區是該市化解大班額任務最重的城區。市委、市政府召開協調會,將已拍賣出讓給一家房產公司的芷江師範懷化校區土地(芷江師範已搬遷),由財政出資回購,建義務教育學校。2018年秋季,一所名為懷化市集賢學校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在芷江師範懷化校區原址上開學。

「近幾年,在『化債攻堅戰』的大背景下,懷化停掉了一些投資項目,但教育項目不減反增。」懷化市委副書記、市長雷紹業自豪地告訴筆者,懷化最美的風景在校園。

聽聞懷化的校園建得好,一次,上級教育部門的領導來調研,擔心市、縣「規劃路線」,決定自己選點,到會同縣最偏遠的金子巖侗族苗族鄉小學看看。

驅車行駛兩個小時的山路後,藍天白雲下,一座投資3500萬元、容納近700名學生的現代化小學展現在面前,教室裡設施先進,塑膠跑道寬敞漂亮,老師都安排在拎包入住的周轉房,孩子們笑臉如花。看著這場景,領導讚嘆不已。

樂以教育民為先,一片冰心在玉壺。懷化加大投入,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兩組沉甸甸的數據可以佐證。

2016年至2020年,全市財政教育資金投入年均增長10%以上,其中農村、邊遠、薄弱學校在財政投入中佔比達77%以上;2019年第一批地方政府新增債券發行12.05億元,其中5.2億用於教育。

全市五年新建(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947所、芙蓉學校16所,其中10所投入使用,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3.27萬個,全市全面消除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使城裡不再「擠」、鄉村不再「弱」。

以「窮財政」辦「富教育」,考驗的是決策者的智慧和執政理念。雷紹業說:「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是人才,而教育的深度和厚度,決定了人才供給的質量。懷化對教育的投資,是花最小的本錢,做最大的買賣。」

懷化市「富教育」獲得的回報,對雷紹業所言作出了生動的註解: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500餘名貧困家庭學生走出大山,考上心儀的大學;7000餘名貧困家庭中職學生走上就業崗位,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人人有學上,家家有希望。下好教育扶貧先手棋,猶如強勁的東風,給五溪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和美好未來。

萬裡追蹤,只為一個「山果」都不落下

遍地英雄下夕煙

在中方縣,筆者聽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教育故事。

2018年春天,縣教育局獲悉,家住中方縣新路河鎮坪坳村的12歲男孩楊永衡,因父母離異,學習情況不詳。

為了落實楊永衡是否在上學,中方縣有關部門負責人先後赴四川綿陽、山東鄒城走訪調查,行程萬餘裡,終於了解到孩子隨母親改嫁在山東上學,但無學籍。

在中方縣幹部的努力下,孩子沿用原來的學籍號,留在山東繼續學習。

抓好控輟保學、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是拔掉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為此,懷化市堅持精準摸排,聯防聯控,應助盡助,絕不讓一個貧困學生因貧失學輟學。

為了一個「山果」都不落下,懷化市建立「一幫一」幫扶關愛機制。全市3萬餘名幹部扛起責任,既讓孩子有學上,還幫家庭解決後顧之憂,把情和愛灑向山鄉,溫暖著萬千貧困學子。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2015年9月23日晚上,時任漵浦縣委書記的蒙漢和北鬥溪鎮華容村貧困學生範華顯拉鉤「約定」:你負責讀書,我們負責幫你忙!

「唯願寒門多才子。」蒙漢帶著特別的感情抓鄉村教育,還有一個感人的鏡頭,讓漵浦的幹部群眾至今難以忘懷。

一次,蒙漢參加了九溪江學校留守兒童之家舉辦的「快樂的生日」主題活動後,通過「愛心視頻」寄語在外務工人員:「你們安心在外創業,家裡一切有我。」今年7月8日,這位深懷濃厚教育情節的縣委書記,倒在脫貧攻堅的一線,留下了感人至深的「香樟樹之戀」。

「一名幹部幫扶一名貧困學生,一戶培養一名大學生。」蒙漢當年定下的目標至今還在漵浦黨員幹部的耳邊迴響。

「有這麼好的縣委書記,市、縣、鄉如此重視教育,我沒有理由不把愛心獻給山區的孩子。」第十屆全國道德模範、寧波退休教師周秀芳紮根漵浦6年,將寧波等地數萬市民的愛心源源不斷地「搬」進漵浦山區,新建29所希望小學,結對幫扶近400名貧困學生。

愛如甘泉,愛如陽光,春風化雨育新苗。5年來,全市累計返校輟學學生1500餘人次,有1319名殘疾學生享受送教上門服務。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家庭適齡孩子無一人失學輟學。

為了一個「山果」都不落下,懷化大力實施校園安防工程。通過建立健全防溺水工作「九長」負責制,織密織牢學生溺水「安全防護網」,全市今年至今沒有發生一起中小學生溺水事件。

11月26日,一堂由鶴城區大漢小學優秀教師執教的音樂課《採蓮船》在該校聯校錄播廳舉行。同時,通過網絡聯校遠程終端,同步輸到金海小學、山下小學2所村小教學點,讓村小學生同時享受了一頓豐盛的「音樂大餐」。

既要孩子有學上,還要孩子上好學。

近年來,懷化市實施教育教學資源雲覆蓋工程,紮實推進村小、教學點信息化建設與應用。以「1+N」或「N+N」的形式,將城區優質學校與鄉鎮中心校、教學點構建成一體化的網絡聯合學校群,建成市本級教育城域網、懷化市「網際網路+教育」雲平臺,校校通達到100%。

「返鄉任教,只想點亮孩子眼中的光」

為有源頭活水來

12月1日,家住新晃太陽坪社區的教師吳文俊高興地乘坐「幸福公交」,前往該縣魚市鎮小學上班。「老師乘車免費,一年下來可節省開支2000餘元。」吳文俊說,該縣推出教師免費坐公交,實施酒店、超市對教師消費進行「特別」打折等優惠政策,讓他感到很有獲得感。

重教必先重師,強教必先強師。懷化把抓師資強隊伍作為興教之源、育才之本、強校之基。

2014年以來,該市通過引進各類公費定向培養師範生、錄用特崗教師、公開招聘教師、錄用特崗教師、公開招聘教師、安置部屬免費師範生、引進高層次教師人才、啟動「雙定向雙培養計劃」等渠道,全市師資力量得到全面加強。

創新教師管理體制的實招頻頻推出。

建立「縣級申報、市級統籌、動態調整」的教師編制管理機制,促進縣域之間、城鄉之間教師合理流動,此做法得到了中央編辦的充分肯定。

率先實施「鄉來點去」鄉村教師定向培養工作,解決鄉村教師引不進、留不住難題。

率先試點縣管校聘改革,實行教師編制無校籍管理,啟動實施教師員額制度管理辦法,破解教師編制剛性不足的難題。

採取集中崗位、跨校評聘等辦法逐步化解鄉村教師職稱評定難的問題。全市解決了400多名在農村連續工作20年以上教師的職稱問題。

加大鄉村教師關愛力度。建成教師周轉宿舍、公租房1.5萬套,落實鄉村教師武陵山片區人才津貼、鄉鎮工作補貼。設立鄉村教師職稱特聘崗位,創建鄉村中小學名師工作站,評選最美鄉村教師,健全鄉村教師榮譽表彰制度,不斷提升鄉村教師的幸福感、獲得感。

今年秋季,6名碩士研究生和6名畢業於「985」「211」或雙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趕到漵浦一中報到,成為該校的新老師。漵浦一中畢業的碩士張葉說:「回校任教,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鄉對教育的高度重視。」

懷化,山清水秀,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這裡的各界人士感嘆,在懷化,尊師重教已形成生態。

「待遇上有盼頭,工作上有勁頭、事業上有奔頭。」鶴城區最北部一所農村學校的特崗教師張瓊瓊感嘆道。他成立了一支留守兒童籃球隊,用籃球點亮留守兒童的夢想。學校被定為湖南省籃球後備人才基地。他和他的學生與中國籃協主席姚明有了零距離「接觸」。

為有源頭活水來。一項項硬核舉措讓鄉村教師留得下,幹得好,他們以紮根鄉村教書育人的責任擔當,用愛心和智慧點亮千萬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致力讓一個個「山果」變成「甜果」。

今年21歲的秦緣,作為公費定向委培師範畢業生,回到鶴城區偏遠的村小任教。這個學校只有6名學生,大都是留守兒童。今年10月,她帶著這些質樸的孩子,唱上了央視舞臺並奪得周冠軍。

「返鄉任教,只想點亮孩子眼中的光。」談起那幸福的時光,秦緣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責編:陳龍]

[來源:湖南日報]

相關焦點

  • 上富鎮:念好「四字訣」下好村級換屆先手棋
    上富鎮:念好「四字訣」下好村級換屆先手棋 2020-12-16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4·15】備豫不虞,為國常道——屏南法院努力下好國家安全先手棋
    【4·15】備豫不虞,為國常道——屏南法院努力下好國家安全先手棋 2020-04-15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揮審計監督職能,下好村級換屆「先手棋」
    近日,按照區委關於《薊州區村、社區組織換屆區級部門資格聯審部署會的安排方案》的安排部署,薊州區審計局認真落實資格聯審機制,樹牢底線思維,從嚴從實從細開展資格審查,下好村級換屆「先手棋」,將好幹部選進村、社區「兩委」班子,發揮審計監督職能,為村、社區組織換屆工作保駕護航,推動鄉村振興
  • 下好發展「先手棋」「最強大腦」引領企業創新發展
    毛宏芳強調,開展企業研究院建設要確定一個主目標,要瞄準國內外行業最頂尖的企業研究院,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高水平,下好發展「先手棋」,敢闖產業「無人區」,搶佔市場制高點。要細化一個方案,以企業為主體,重點明確企業研究院的機構設置、人才引進、體制機制建設等內容。
  • 雲南巧家:下好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先手棋」
    雲南網訊(記者 沈迅 通訊員 文泉鵬)連日來,為確保村級組織換屆工作順利推進,雲南巧家縣聚焦內育外引、政治把關、政策宣傳、嚴肅紀律4個重點,巧用「加、減、乘、除」法,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深入紮實做好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前期準備工作
  • 編織希望的搖籃——張掖市大力推進教育扶貧紀實
    編織希望的搖籃——我市大力推進教育扶貧紀實張掖日報記者賀承冬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實施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享工程,通過暢言教學通平臺、SW+課堂、「專遞課堂」等新模式,實施異地互動教學,有效解決鄉村學校、教學點課程開設不足問題。細化工作舉措 確保控輟清零「學校離家差不多500米,不僅接送孩子近便,教育條件還好。」民樂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圓夢苑小區學生家長王棟英說。
  • 以夢為馬爭朝夕——財政部、省財政廳平江定點扶貧18年紀實
    以夢為馬爭朝夕財政部、省財政廳平江定點扶貧18年紀實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徐亞平通訊員 龔茶林 張香貴5月13日21時,「攜手助農」平江專場火熱開播「十三五」期間,財政部、省財政廳扶貧隊員協助當地推進易地扶貧搬遷,2018年底超額完成了省裡下達的搬遷任務10684戶34418人,配套完善了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機構,進一步加大了健康扶貧力度。「通過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以教育再造一個新平江。」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科技創新助力東麗下好「先手棋」(圖)
    只有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把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打造未來發展新引擎。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和全面創新,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作用。
  • 浙江下好城鄉「雙驅」先手棋
    原標題:下好城鄉「雙驅」先手棋 站在新起點,肩負新使命,浙江錨定歷史方位、扛起時代擔當,即將踏上「十四五」新徵程。 近日,浙江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指出,著力打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組合拳。「當頭炮」落在「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上,這是基於浙江客觀實際下出的一招先手棋。
  • 「井字棋「先手必勝秘籍
    於是先手在「左下角」打叉,如下圖右圖中的虛線叉子,從而形成「雙2」,也就是有兩處可以「連成3」的位置:「左邊」和「右上角」,後手已經堵不住了。這時,先手就在「右下角」處打叉,如下圖右圖中的虛線叉,從而形成「雙2」。形成雙2就算贏了,我們就不再往下說了。
  • 夏道小鳩村:統籌謀劃 下好鄉村振興先手棋
    近年來,隨著延平新城開發建設深入,職教園區三所大中專院校入駐,小鳩村在鎮黨委、政府的統籌謀劃下,下好鄉村振興先手棋,充分利用大學城延平新城發展的良好機遇,依託區域市政交通設施的改善,抓住高鐵站點建設的契機,加強推動村莊的商貿旅遊,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穩定增長、長效增收。
  • 武警青海總隊玉樹支隊教育扶貧紀實
    大愛橄欖綠情滿三江源  ——武警青海總隊玉樹支隊教育扶貧紀實  光明日報記者 尚傑本 報通訊員 程衛斌 任澤輝「4·14」地震後十年的時間裡,武警玉樹支隊官兵始終牽掛著孩子們的成長進步,數十年如一日地真情關愛助學,用大愛在三江源譜寫一曲教育扶貧的進行曲。
  • 貴安新區:強化後備力量儲備 下好村級換屆先手棋
    12月9日,記者從貴安新區黨工委組織人事部獲悉,為做好2021年的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貴安新區早打算、早謀劃、早部署,強化後備力量儲備,切實下好村級換屆「先手棋」。 樹「高線」明「底線」,突出政治標準「硬槓槓」。
  • 蘇州下出「先手棋」幫企業復工解困
    來源:海外網編者按:當前,不少地區在做好防控疫情工作的同時,多措並舉為企業復工復產做準備: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或通過保障職工權益穩定用工隊伍,或加大投資為經濟注入活力……今天推出的蘇州、嘉興兩地的做法,就是各地積極作為的一個縮影。
  • 「山路」通暢幸福來——懷化市舉全市之力打通扶貧道路「最後一...
    想到「山果」變「甜果」,周太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侗歌。 周太江的歌聲,唱出了懷化父老鄉親的心聲。 隆冬時節,記者深入懷化山區,探訪打通扶貧道路「最後一百米」取得的成效,體味出山區百姓出行不再難的歡欣,見證脫貧攻堅的新氣象。
  • 大連日報評論〡化「危」為「機」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具有敏銳的嗅覺、寬廣的視野、獨到的眼光,才能察覺新的機遇;下好改革創新先手棋、打好轉型升級主動仗,才能抓住新的機遇。「與其被衝擊,不如去衝浪。」危機就是變化的開始,而應對危機最好的辦法,就是因勢利導跟上這種變化。
  • 【關注】元寶區:抓出「大力度」,跑出「加速度」
    【關注】元寶區:抓出「大力度」,跑出「加速度」 2021-01-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相聚棋山 喜慶豐收
    9月20日,在棋山管委會八大莊村,一片豐收盛景,「相聚棋山,喜慶豐收」鋼城區第三屆農民豐收節精彩紛呈。  獼猴桃、水果黃瓜、大蜜桃……豐收大集,熱鬧非凡。此次活動特別設置了「農業產品博覽會」,展現農業大豐收的喜人成果。在現場,首次亮相的艾草產品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目光。
  • 雲南採取三個超常規幫扶措施,確保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
    要解決少數民族的脫貧問題一定要採取一些超常規的做法。除了綜合性的措施以外,雲南對少數民族的脫貧攻堅還有另外三個方面的措施。」阮成發介紹,首先,雲南採取「兩個措施」強幫扶。一是「一個民族一個攻堅計劃」。制定實施雲南省全面打贏「直過民族」脫貧攻堅戰行動計劃,對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單獨制定行動計劃,一個民族一個策略,一個民族一個方案。
  • 脫貧攻堅「天元」戰(上)丨下好脫貧棋 這個「棋手」有「蜜」訣
    相關連結>>>脫貧攻堅「天元」戰(中)丨布局產業棋 好「棋」連臺贏「天元」脫貧攻堅「天元」戰(下)丨築夢人居棋 洗「心」革「面」遊客來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1日11時05分訊(記者 陳星 陳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