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是人體所需營養的重要來源,現在的人幾乎天天離不開肉,三天不吃肉,就會渾身沒勁,不說天天大葷,就說平時炒個菜放肉與不放肉,味道上就有很大的區別,因此肉在生活中是最常見,又必不可少的食材,那麼肉怎樣炒出來才嫩滑好吃呢?下面就來說說這些技巧。導讀:肉如何炒出來比較嫩?肉的做法有很多種,燒、燉、炒、燴、炸、蒸、煮等廚房十八般武藝都可以用上,每一種做法都有其獨特之處,而炒的特點就是出菜速度快,而且肉要鮮香嫩滑,那麼怎樣炒出來肉才嫩呢?肉的種類有很多,生活中最常食用的就是豬、牛、羊等肉類,不管是那種肉類,想要炒出來嫩滑,都要從選擇食材、刀工處理、上漿,對火候以及時間的控制等著手,只有掌握了這些細節,才能炒出來的肉比較嫩滑。
1、選擇食材食材選對了,是炒出肉嫩滑的前提。肉的部位不同,肉質也不同,有的適合燉,燒,有的適合炒,並不是所有的肉都適合用來炒的,像肉質比較老的坐臀肉,肉筋較多的脛頭肉等,都是不適合炒的,更別說炒出來嫩。因此在選用原材料的時候,想要炒出來嫩滑,就得選用肉質較嫩,筋膜較少的肉,像裡脊肉、臀尖肉、梅花肉等肉質較嫩的肉。除了肉質要嫩,還得選用新鮮的肉,新鮮的肉看起來顏色鮮紅,摸起來滑而不粘手,聞起來只有淡淡的肉腥味。2、正確的改刀肉的改刀不僅是為了方便熟透和美觀,也是為了使肉口感更好,有點做菜常識的人都知道一句話,就是「橫切牛羊豎切豬」,什麼意思呢?就是要根據不同肉的紋路選擇不同的改刀方式,牛羊肉纖維組織比較粗,要與紋路90℃垂直的方法切斷,否則很難咬動,而豬肉比較細膩,就要順著紋路切,否則在製作時很容易碎而不成形。
想要炒出來肉比較嫩,那麼肉改刀時就不能切得太大,要切成大小均勻的片狀或者絲,這樣容易熟,不會因為製作時間太久而使肉質變老,口感發柴。3、上漿這是使肉嫩滑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為肉絲或肉片裹上一層保護層,一是防止肉在烹飪的高溫過程中水分流失,使肉口感發柴,二是增加嫩滑的口感,因為保護層的澱粉與高溫會發生糊化,從而使肉非常的潤滑增加肉的嫩度。上漿的過程就是把肉絲或肉片先放水中浸泡1小時左右,然後撈出擠幹水分,先放鹽、料酒攪拌摔打上勁,然後再根據情況少量多次加入適量的水,每次加入水都要攪拌至水分完全吸收再進行下一次加水,只到肉看起來很水潤而又不外漏,再加入蛋清、幹澱粉攪拌均勻,最後加入乾淨油攪拌均勻就好了。
(上漿過程中投放食材順序不能亂來,必須一步一步來,如果醃製牛肉,可以加入適量的小蘇打和啤酒,能使牛肉更嫩)4、滑油或滑水炒肉想保持嫩度,一般不是直接炒,而是有過油或過水這一步,為什麼上面要說滑油滑水了,因為經過上漿的肉,表面有一層澱粉糊,如果油溫水溫過高,肉會粘連一起,造成外面熟裡面不熟的情況,如果溫度過低,又容易造成脫漿,因此只能在合適的溫度情況下進行,因此我上面寫的滑油滑水。炒肉一般人都會選擇滑油,因為滑油一是成熟快,二是味道好,其實也可以滑水的,只是過水比較難掌控,容易造成脫漿,但是只要掌握好技巧,滑水的肉不僅更嫩,而且吃起來口感更清爽,非常符合健康飲食的要求,因此我認為需要根據不同菜的標準來選擇滑油或者滑水,油重的菜可以滑油,如果素菜配肉滑水更加清爽。
滑油滑水時溫度一般控制在90℃左右最好,就是肉下去不會有反應,但是又有油溫,下入肉後不要急著去動,要等肉稍微定型,澱粉糊化後再輕輕推散,熟後馬上倒出瀝乾備用。5、選擇合適的烹飪方法炒只是眾多烹飪技法中一種,炒還可以細分為生炒、幹炒、熟炒、清炒、滑炒等,因為前面肉經過了滑油滑水已經熟了,為了保持肉的嫩度,最好選用熟炒或者滑炒。起鍋開火後,把配料炒至7層熟,然後放入滑油或者滑水的肉,調味翻炒均勻,最後淋入少許水澱粉,形成一層薄芡。(最後勾芡是嫩滑的點睛之筆,不能太多太厚,否則會影響整道菜評分)以上就是肉如何炒出來比較嫩的一些見解以及小技巧,掌握這些炒出水潤嫩滑的肉就會簡單很多,同時如果喜歡少油少鹽的小夥伴炒肉時可以選擇滑水,喜歡吃味道的可以選擇滑油,下面就通過一道菜來為大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進行詳細的講解。
實踐操作~~【京醬肉絲】~~特點:醬香濃鬱、口感嫩滑、老少皆宜、簡單易學第一步:準備食材主料:裡脊肉500g輔料:姜、蒜、千張、大蔥、黃瓜、雞蛋、幹澱粉調料:鹽、料酒、胡椒粉、甜麵醬、白糖、生抽、老抽。第二步:食材處理1.裡脊肉先切成片,然後再切成大小均勻的絲,放入碗中用清水浸泡1個小時左右。2.把浸泡好的肉絲撈出擠幹水分,放入大點碗中,加入鹽、胡椒粉、料酒攪拌上勁,然後再少量多次加入清水,每次等水完全吸收才能加下一次水,只到肉絲看起來很水潤而又不垮水,再加入蛋清和幹澱粉攪拌均勻,在肉絲表面形成一層漿,最後加入少量明油攪拌均勻即可。
3.把千張焯水燙熟,再改刀切成正方形摺疊成想要形狀擺入碗中,再把黃瓜、大蔥切絲,擺入盤中。第三步:開始製作1.起鍋燒油,油要稍微多點,油溫三層熱(90℃左右)下入漿好的肉絲,等肉絲定型後再輕輕滑散滑熟,再倒出瀝油備用。2.鍋中留底油,加入姜蒜末爆香,再放入甜麵醬、料酒炒香醬料,加入適量清水,調入白糖、生抽、老抽。3.再把滑熟的肉絲放入醬料中,大火翻炒均勻,再勾芡,讓芡汁均勻裹滿肉絲就可以出鍋裝盤了。——》【京醬肉絲】疑惑解答問:醃製肉絲時浸泡後擠幹水分,怎麼後面還要加水進去?答:浸泡是為了泡出肉絲中的血水,減少腥味,而擠幹水分,是為了加入調料更容易吸收入味以及上勁,後面要少量多次加入水就是為了使肉絲製作出來更加嫩滑,肉炒出來口感發柴,肉質老就是因為水分流失過多造成的,因此擠幹水分再加入水是為了使肉絲做出來更嫩滑。
——》【京醬肉絲】技術總結1.最好選用新鮮肉質較嫩的裡脊肉或梅花肉,只有肉質本身嫩,才能做出嫩滑的口感。2.切好的肉放入清水中浸泡,可以泡出肉質中血水減少腥味。3.上漿前要擠幹肉質中多餘水分,這樣才能在醃製時更容易上勁以及吸收其他調料,醃製時放入調料步驟不能亂,一步一步做好,醃製肉才會嫩,不會垮水脫漿。4.上漿好的肉絲,滑油時油溫不能超過120℃,90℃左右最合適,太高容易粘一起,太低又容易脫漿,肉絲放入定型後才能輕輕推散肉絲,避免造成肉絲脫漿而使肉質老。5.在最後炒制過程中,時間不能過久,肉絲已經熟了,炒的時間越久,肉質越老。
最後總結肉的品種和肉質不同種類很多,我們要想炒出來的肉比較嫩,選肉很關鍵,然後用刀工處理、上漿,控制火候以及把握好時間,只有掌握了這些細節問題,炒制出來的肉才會比較嫩滑。好啦,以上就是肉如何炒制出來比較嫩的個人見解。
每天我會做不同的美食和大家分享,歡迎評論、點讚、轉發、最後,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