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前幾天,兩分鐘金融提及*ST剛泰很可能成為2020年最後一隻面值退市股嗎?由於這隻「網際網路珠寶第一股」周五繼續跌停,在還剩6個交易日的情況下,股價不可能回到面值(1元),也就是說,*ST剛泰基本將鎖定面值退市。
儘管三季報顯示,公司淨資產還有8億元,但是絕大多數是應收帳款和存貨!而且公司還有20多億元的違規擔保問題沒解決,因此持股者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計算機公司當年曾參與*ST剛泰的定增事宜,如今也將面臨巨額虧損。
*ST剛泰基本鎖定面值退市
*ST剛泰是一家1993年掛牌的上市公司,公司簡稱經歷了國泰股份、新宇軟體、華盛達等階段後,被借殼成為剛泰控股,是A股市場的「網際網路珠寶第一股」,目前主營開礦和珠寶業務。
至於該公司如何走到今日,在前幾天的文章中,兩分鐘金融曾有簡單介紹,說白了一句話就是內控形同虛設,在2016年11月22日至2018年6月13日之間,為原實控人徐建剛方面違規擔保了56億元多。
後來事發後公司變成*ST剛泰(先是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接著是連續兩年虧損),還遭遇銀行抽貸、斷貸,一路走到今天這種地步。
從營收也可以看出公司到底有多慘:2017年公司營收還有82億多,到2019年就剩11億多了,而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也才3億左右,還曝出債券違約(付不起利息)。
於是股價也一路走低,11月24日至12月11日,股價連續14個交易日低於1元,尤其是12月10日、11日連續跌停後,股價只剩0.68元,已經沒可能重返面值,基本鎖定了面值退市。
騰訊這次虧多慘?
由於基本鎖定面值退市,剩下的6個交易日,最壞情況是全部跌停,也就是可能將以0.5元/股進入退市整理期。也就是說,持有該股的2.6萬股民,接下來可能虧到「肉痛」。
有意思的是,前實控人的「不講股德」,坑的不但是中小散,連騰訊也被坑了。
事實上,部分股民堅守的理由,可能就是因為騰訊的持股!兩分鐘金融注意到,在互動平臺的回覆中(最近一次回復提到是9月份),*ST剛泰透露了兩個重要信息,一是騰訊依然持股,二是持股數量在1000萬股以上。
那麼,假設騰訊目前還持股,到底虧了多少呢?可以簡單算下騰訊的持股成本。
2015年初公司公告,騰訊計算機等參與公司定增!之後公布的簡式報告顯示:耗資近1.8億元參與認購2261.3065萬股,成本7.96元/股(這是除權除息後。原本定增價是17.57元/股,認購1024.4735萬股,後來2014年報10送0.6元,2015年中報10轉12股)。
由於*ST剛泰此後又進行了幾次分紅,折算下來截至目前騰訊的持股成本應該是7.86元/股。而定增的鎖定期是3年,解禁時間是2019年1月5日。
一方面,假設2261.3065萬股都沒減持的話,那麼目前帳面浮虧將超過1.6億元。
另一方面,騰訊的減持是不需要公告的,如果按公司回復的,假設還持有1000萬股!那麼這1000萬股帳面虧損近8000萬股;另外的1261萬股,假設都按解禁後最高股價5.57元/股附近減持,也浮虧近3000萬元。
也就是說,不管哪種減持方案,騰訊在*ST剛泰這筆投資上,最少浮虧可能超過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