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最鼓動人心的時代,也是一個最焦慮迷茫的時代。
每個人都想成為馬雲馬化騰王健林,但多數人都手足無措計無所出。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人的成功案例,但那些事件中,只會告訴你,他在什麼時候做了什麼,至於背後的考慮是什麼,施以什麼方法,則是一筆帶過。
可是想要獲取經驗、吸取教訓,光知道他做了什麼沒有用,最有用的,是知道對方面對同樣的困境時,為什麼選擇這種處理方式。方法和技巧的剝離,能夠形成一個類似數學領域的公式,題目不同,但可以同理帶入。
傳統地閱讀和老套地照搬方法毫無用處,社會正在變得愈加複雜,你必須能夠因地因事而變。更可怕的事實是,你知道了他的所有事,也不可能成為他。
所以對於每個企業家或成功人物,我們只取其一點,無需面面俱到。
舉個例子,學賈伯斯,我們只需要知道他如何將性格劣勢——極端的強迫症用於工作,而產生令人驚豔的產品,那麼我們起碼能夠學到兩點:
第一,如果你有強迫症趨向,起碼這不是一件壞事,你可以學會技巧,並將它恰到好處地用在工作上;
第二,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將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你需要學會在哪些地方必須較真,不能鬆懈。
而羅永浩,我們無需去搞清楚手機到底是怎麼生產的,也不用弄明白情懷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們只需要弄懂,他的PPT為什麼能做那麼好,他的演講為什麼總是那麼具有吸引力。
講明白這一點,就足以解決大多數人的日常問題了——我們面臨不就是一個個無比具象但無人指引的問題嗎?
我們都像盲人摸象般摸索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和方法,沒人告訴我們怎樣將很多人認為的劣勢性格,轉變為工作中不可替代的獨有優勢。
沒人告訴我們怎樣跟實戰中的PPT大牛(如羅永浩)學習,將一場冗長的個人演講做成粉絲盛會。
這其中的技巧、手腕,從前沒有人系統地提煉分析。
對於每個行業各有專長——領袖式的人物,我們不僅要看熱鬧,更要看門道,方能對你的發展進步有實際助益。
作為一名商業特稿記者,長期處於商業潮頭,接觸大量一手資料和一線企業家們。
與他們的交往,使我逐漸認識到,成大事者都有著自成系統的思維邏輯和行為模式。普通人能學的,恰恰是這些,而非背景和經歷。
在我們的個人發展過程中,常常遇到走彎路的情況,我也是如此。
我做過一段時間的自由職業,籤了書之後只管寫作。身邊人無比羨慕我那時的生活,自由、閒散,還能有作品出版。
在同齡人眼中,他們認定我就應該這樣繼續下去,好好創作。但是一年過去,我卻越來越不自在。
我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我只知道,每天除了在家就是在咖啡館,睜眼閉眼都是在寫作,幾乎沒有人際關係的狀態,實在令人煩悶。
然而,如果要改變,我該怎麼去變?
後來,我遇到了幾個前輩,看了我的狀態後,他們都告訴我說:「你必須去找一份工作。」
但是去找什麼樣的工作呢?寫作相關的,也有文案、新媒體編輯、編劇、記者,與我本科所學法律相關的,也有律師、法官、檢察官等職業,加之親戚們一直想讓我考的公務員,職業類目太多,簡直不知道該怎麼選。
一次無意間,我看到古典的一段視頻,其中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到超級個體時代必需的三個環節:生產、連結和傳播。
這句話點透了我:我寫書相當於生產環節,那麼,我就應該再找一份工作,起到連結作用。也就是說,這份工作應該能夠帶給我更多資源,連結不同行業的不同人。
想清楚後就很好選定了,記者這一職業,就正合適。
接下來,傳播,我就選擇了創辦心智成長營和去做相關的課程傳播。
這樣一來,三段論就已然成立,三種工作相輔相成、互相影響,事業方向明確且堅實。這一下子,我就從之前單調乏味的瓶頸期工作狀態中跳脫出來,開始進入一個充實發展階段。
我一直堅信,在思維、格局和前瞻力上,三個臭皮匠,頂不了一個諸葛亮。
因為自己性格內向,我提煉過馬化騰的行為和處世方式,這才發現,內向者其實不必強迫自己說話、強逼自己交友。
馬化騰不擅長說話,就用郵件表達想法。不擅長應酬,就製造一些挑戰感來獲得朋友。這幾招相當管用,不僅使我避免了暴露自己的性格弱點,還讓我獲得了更牢固的友誼和更好的發展。
後來,身邊再有內向的朋友向我抱怨性格不好時,我都會向他建議馬化騰的做法。
這個世界上,你會遇到的問題林林總總,但總會有人在你之前遇到過相同的情況。既然有了成功者現成的解決方案,那麼,為什麼不做詳解,不做借鑑呢?
賈伯斯、羅永浩、馬雲、李笑來……這些人中,有的我們促成過直接談話,有的,我則聆聽和了解過他的邏輯和方法,從而使我的人生發生了變化、少走了彎路。
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我總能比同齡人先行一步,或許就是得益於,我常常向高人學習思維邏輯和行事方法。
知識很重要,但前輩們的邏輯和方法更重要。
要成大事,就要具備成大事者該有的思維和格局,這些手段的拆解,將會形成一套解決方案,供你快速找到優勢和到達途徑,讓人生少走彎路。
這份《突破自我瓶頸的24堂精英日課:商學院經典案例,搞定關鍵決策與選擇的領導力訓練!》,將帶給你最精華的篩選、拆解和解讀,讓你快速了解企業家的世界,讀懂他們成功背後的真相。
以記者的嗅覺
作家的縝密
高手的思維和方法
撬動你的個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