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原創/喜報三元謝明君
最近我學習的時間在不斷調整,現在把講課的時間也提前了。然後是一邊鍛鍊身體一邊聽我自己購買的課程。因為我們要根據實際,適時調整自己。
調整自己需要五個「力」。
第一,靈活力。
要學會變通。世界是隨時在變化的,沒有什麼事一成不變的。變是唯一不變的原則。這個世界有很多物理運動,也有很多化學變化。
人的年齡在增長,顏容在變化,你無時無刻都是在變化的。但是,有些東西是沒變的,比如你長期以來的思維方式。
為什麼學習可以改變人生?如果不學習,你就固定在那裡了,即便四十歲也和二十歲的思維是一樣的。你的方式方法在這個領導這裡受到欣賞,在那個領導那裡就不在乎這些。
所以我們需要一種靈活力。要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
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是不一樣的。郭德綱說過:同樣屋子裡點了一盞燈,有人說,哎呀,燈真亮,有燈真好;有人說,點燈幹嘛,顯擺你家有錢啊;有人說,屋子很亮,但是你家的地太髒了,等等。所以,不必在意別人說什麼,你只要知道你自己該幹什麼,你想做的不要輕易受到外界幹擾。時刻知道自己要什麼,不受情緒的影響。
總用一種方式對待各類不同的人和事,你必然遇到不愉快。有人虛偽,有人真誠,你如果用誠實對待虛偽的小人,收穫的只有欺騙。必須學會靈活、變通,也就是圓通、圓融。有時候,理論上我們都知道,但是做起來不是很容易,真正能夠完全按照理論來做的,太少太少了。
第二,堅持力。
我帶了幾個群,大多數人開始都是堅持很好的,但是十天半個月以後,有的人就慢慢跟不上了,有的堅持不下來銷聲匿跡了,有的人不能堅持,自己退群了,還有隻當觀眾的。能夠堅持下來的,都是有毅力的人。
人要說服自己,太容易了。你不想做了,可以找到很多藉口,關鍵是到底你想不想做這件事。就好比想提拔你,可以有一百個理由,不想提拔你,也可以找出一百個理由,關鍵是他打算沒打算提拔你。
有多少人在為自己的老年生活打基礎?因為考慮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後的自己是什麼樣子,所以我們需要現在開始改變自己。
第三,預見力。
你想要什麼樣的未來,儘量看的大一點、遠一點,你希望三十年的自己在做什麼,你要在心裡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案。讓自己走在自己想要的那個結果的正確方向上。人生是一條浩浩蕩蕩前進的河流,要活出廣闊遼遠的感受。
前些天我做了個手術,術後胳膊很疼,抬不起來,穿衣服都需要家人幫忙。但是我依然能堅持早起,不能運動就看書,看書眼睛累了就聽課,因為我有要做的事情,我有自己的目標,我知道我不能一輩子就這樣了,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給我深愛的人們更多更好的東西,我必須改變。
第四,認知力。
認知力來源於你的知識儲備。
在路上,看到一棵樹,有人認為是蘋果樹,有人說是梨樹,有人知道那是一棵白玉蘭。
真正開悟的人,會知道自己是誰,因為了解自己。
學習,實踐,精進自己,不怕任何打擊波折。
人生要活的開闊,千萬不要固化自己,要活成一片汪洋大海。
第五,判斷力。
這是對事件的走向與結果的認知力。知道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什麼是歪,什麼是正。
不是所有的事都是錢的事。所有的理由都是藉口,背後的根子需要你的正確判斷力。不能攀著柳樹要棗吃。
對一個人、一件事,相信與否,源於你的判斷力。只有相信,才能順利溝通。什麼事情,看似簡單,要堅持下來,並不容易。堅持不下來,往往是判斷力不夠。
時刻走在厚德載物的路上。別人會看,你種下了什麼種子,基本有個判斷。看你的認知模式,就可以知道你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不知道那件事能要你的命,就不會管住自己。活在表象上,看不到實質,認知缺乏,就不會有正確的判斷力。任何的修改,只能是亡羊補牢。
五力齊發,人生一定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