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一個人能不能走出低谷,關鍵在於這3件事,可以扭轉乾坤

2021-01-08 精彩在重慶

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王陽明,是歷史上位居第一陣列的大家,創立了偉大的「心學」體系。他的思想一出現,就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就算過了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外無數的人,例如說曾國藩、張居正、康有為等人,皆從中得到收穫。

王陽明在關於做人做事等方面,有很多的觀點一語道破玄機。在王陽明的書中那些困擾多年的問題和迷惑,在王陽明的字裡行間都能得到解答。

王陽明曾經說過,一個人止步不前的原因在於這3個地方,導致無法走出低谷,早知道早受益!

1、不問過去,活在當下

王陽明說:「過去未來事,思至何益?徒放心耳」

過去的事情已經成為定局,我們在想也是無濟於事,只能徒增自己的煩惱罷了。未來還沒來,對於未來的幻想,也只是自己的臆想,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珍惜現在的時光。當下這一刻,看得見,摸得著。

如果執念於過去,或者過多地寄希望於不可未知的將來,其實就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你的過去是過去之前的那些當下造成的結果;你的未來將是你現在做的事情所決定的。

因此,在過去,在將來和當下之間,我們唯一能把握住的只有當下這一刻。

2、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功夫,乃有益」

相信現在的你一定有過這樣的想法,還沒有開始工作,就已經在擔心自己是否完成?做得好不好?最後失敗了怎麼辦?等等一系列不認可自己的問題。

在工作時,總是猶猶豫豫。真正用心思做的事情卻很少。其實,當你靜下心,仔細想想,這些擔心和憂愁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對你的生活和工作沒有任何幫助。不僅沒有幫助,還會消耗我們的精神,徒增更多的煩惱,最後也處理不好事情。

一件事情,過於擔憂,無法執行;最後希望越多,失望也就越大。

3、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王陽明說:「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

人在遭受磨難和風雨的時候,就喜歡抱怨這抱怨那。心裡就在想「為什麼這麼倒黴」「怎麼運氣這麼背」其實,我們最難問的一句就是「憑什麼是我」

你現在想要的一切,愛情、財富、健康等等,無論是什麼,都是需要你自己付出才能收穫。愛情需要付出真心來交換,財富需要等價來交換,健康需要規律的飲食來交換。

生活中,一切的挫折和困難,不是因為運氣不好,而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好。這才是問題的根本所在,只有從我們自身去下手,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

王陽明的一生是一個傳奇故事,他從一個叛逆的少年成長為一代聖賢,他的心學智慧更是被千萬人多推崇。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王陽明的故事,不妨看一看《王陽明知行合一》此書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書裡將王陽明的學說進行全面且系統地總結,記載了很多的故事,我們從中可以學到工作、學習、處世、婚姻、事業等方面的智慧,是當代人為人處世、涵養福報的經典。

我建議你可以深刻的研讀幾遍,這樣才能走得輕鬆,走得更遠。

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亦或是步入職場的新人、創業路上的年輕人、功成名就的老闆,都值得去認真閱讀,都能在裡面找到應對之法。

點擊上方的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王陽明:36歲那年,我堅持了這3件事,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明
    王陽明說:36歲那年,我堅持了這3件事,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明。1508年,來到龍場那年,王陽明36歲。不誇張地說,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活下來。1506年冬,宦官劉瑾擅政,逮捕戴銑、薄彥徽等官員。王陽明義憤難平,向明武宗上書直言。
  • 老一輩留下的話: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在於你能不能悟透這3件事
    老一輩留下的話: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在於你能不能悟透這3件事說到智囊這本書,就不得不說曾國藩,曾國藩對於智囊這本書可謂是愛不釋手,他曾經日夜捧讀《智囊》,他曾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次書,細細品味。"
  • 老人留下的忠告: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在於你能不能悟透這3件事
    老人留下的忠告: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在於你能不能悟透這3件事說到智囊這本書,就不得不說曾國藩,曾國藩對於智囊這本書可謂是愛不釋手,他曾經日夜捧讀《智囊》,他曾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次書,細細品味。"
  • 低谷的王陽明,做了3件事,最終成為「聖人」,人到中年值得一看
    王陽明以前說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只需心裡充滿光明,遲早會見到成功的光芒。貧困潦倒時,恰好是磨練一個人氣魄的時候,如果能從困境中自救,那麼就能從低谷期邁向光芒萬丈,如果就此沒落,人生的黑暗將無邊無際!
  • 王陽明:人到五十,學會對這四件事「揣著明白裝糊塗」,很有道理
    王陽明:人到五十,學會對這四件事「揣著明白裝糊塗」,很有道理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往昔經歷,歷歷在目,猶如昨日。王陽明:「賢弟今年可有四十九了?我只說四件事,你把這四件事,學會如何揣著明白裝糊塗,自然就可以像我這樣悠然自得。」人生在世難得糊塗,卻也不能真糊塗,尤其是在這四件事上,聰明人是看透卻不會說透,「揣著明白裝糊塗」才是五十歲知天命時節最該有的大智慧。
  • 王陽明告誡:窮人總是心太軟,要想成功,對這2件事一定要心狠
    而這些人當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心太軟,明朝心學大家王陽明曾說:一個人要想成就大事,一定不能太心軟,特別是對2件事一定要心狠。心軟之人窮一生王陽明說:百死千難,但為此心。意思是一個人一生的修為其實修的就是自己的內心,一個人萬般忙碌,忙碌的也是自己的內心。心無雜念,則無異動,心若妄動,勢必妄行。
  • 王陽明心學:內心強大的人,在這2件事上卻很「低調」,真是奇怪
    下面就給大家講講王陽明的心學。內心強大的人,在這兩件事上卻很「低調」,真是奇怪保持一顆平常心,在心態上很「低調」「萬緣脫去心無事。」——王陽明古人說,「抱樸守拙,藏形不露」。做人,鋒芒畢露,咄咄逼人,並不是真正內心強大的表現,相反,能夠隨時斂起自己的光芒,無論對待什麼人,都能保持低調。人生在世,如果一個人自恃有才能,在對待他人時,急於顯露自己的鋒芒,一定會遭到別人的設防、嫉妒,甚至陷害。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對這3件事「心狠」,才是對自己大愛
    王陽明還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想到了就去做,想盡一切辦法,一定要把想法變成現實。王陽明曾說過:「心軟之人一生窮」,對這3件事「心狠「,才是對自己大愛第一件事:久利之事如果有人和你說,這件事可以獲得長遠的利益,你是否會心動。
  • 王陽明:男人如何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記住24個字
    王陽明一生成就斐然,不僅做到了文人的最高志願「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還和孔子並稱為「聖人」,而他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王陽明第一次、第二次參加科舉都沒有通過會試,第三次他才考過。王陽明認為人在低谷時,能力不是唯一,只有做到這24字才能走出低谷成就大器。
  • 王陽明:男人落魄時,錢和人脈不是關鍵,牢記這2句,會越來越順
    這世界上所有東西都事出有因,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做出過你所想像不到的努力。靠努力翻身的人,王陽明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王陽明成功的訣竅——在沒錢沒人脈也可以成功,不過就是牢記這2句話:第1句話:「少說話,多做事。」
  • 王陽明:與人交談,少提自己的這3件事,越是不說,越能涵養福報
    明代的心學大師王陽明說過,與人交往一定要少說自己3件事,就會越來越有福氣。1、少說煩惱事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是開心,而不是一味地向他人訴說你的煩惱,因為沒有人願意聽你傾訴負能量,也沒有人有責任去幫你解疑答惑。聽過一句話:「世界上最容易的得償所願,就是自尋煩惱。」其實仔細想想,不無道理。
  • 王陽明:男人不管多委屈,和別人聊天時,都不要輕易說這3件事
    在《王陽明全書》中,記錄了王陽明(原名王守仁)不凡的人生經歷,以及他的人生智慧,道出了說話的智慧。王陽明:男人不管多委屈,和別人聊天時,都不要輕易說這3件事第一件事:不說氣話怨話。三思而後行,方能不亂方寸。抱怨別人,不如反省自己。人心的諸多不順心、不如意的事,內因是最主要的。只要自己吃一塹長一智,才能不斷進步。有時間發牢騷,還不如多找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第二件事:不要輕易談論自己的過往。
  • 王陽明:男人沒錢沒人脈,牢記這3句話,也能打贏翻身仗
    世上有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從無到有、白手起家的,他們和我們的起點一樣,甚至更差,那既然有人能做到,我們又有何不可?關鍵還在於轉變思維,找到方法。而王陽明就為我們提了這兩點建議。1.「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閒話、管閒事?」王陽明認為,如果你立下了一個志向,一日未曾實現,便一日不得安心,時常覺得它刺的內心疼痛不已。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關鍵在於悟透這一「心學智慧」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在修身、立學、為文、武功方面均有大成的人,這一點似乎只有清代的曾國藩能與之相提並論。然而曾國藩在為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卻「屢敗屢戰」,且兩次因為遭逢慘敗而急得想跳水自盡,其勝負之機、其為將風度又與王陽明四十二天內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相去甚遠。
  • 當你跌落低谷時,最明智的抉擇,是堅持做這三件事
    低谷,正是人生最為重要的轉折點,堅持不懈,就能錘鍊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大的事業,那麼逆境也就轉為成了佳境。當你跌入低谷時,最明智的抉擇,就是堅持做這三件事,那麼你就擁有了觸底反彈的能力,而早晚會走出低谷,讓自己的人生步入高峰。
  • 王陽明: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好壞,不是能力,而是這3樣東西
    面對這些工作、生活上的種種困境,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早就在龍場悟出了其中的解決辦法,那就是「修心」。王陽明認為,一個人一生的修為,主要在於修心,有一顆強悍的內心,就可以頑強面對各種困難。王陽明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能與孔子比肩,並稱為我國古代殿堂級哲學家的人物,他所倡導的「心學」,也直到今天都被人們學習,研究。那麼,王陽明在龍場領悟出的「心學」究竟講的是什麼呢?他又如何能讓我們現代人解開了生活和事業上的心結,走出困境呢?這就要從他的三點理論說起了,只要看透這三點,你的內心自然就會豁然開朗。
  • 王陽明:你再善良,這3件事也不能讓,不然別人老欺負你
    所以,做人不能太過於軟弱,太過軟弱的人就會一直被人欺負,你越是退讓,他就越是過分。所以,你千萬不要一味地忍讓,只有你變得不再好欺負了,別人才不會,沒完沒了地欺負你。你人即使再好,也要注意有些事情你是不能忍讓的,這種事情越是忍讓,越是會讓別人越來越過分,你要注意無論如何這3種事情是不能忍讓的。
  • 王陽明訓誡:想要成功,做好這七件事,遲早成大器
    要想成功,就要做這7件事,而不是金錢和人脈。那我們怎麼能成為那一個成功的人呢?那今天介紹一個人吧,他就是:王陽明。王陽明少年時對自己有一個冷靜的計劃。他勤奮好學,認真閱讀經書,長大後憑藉自己驚人的意志在官職上取得了成就,還成為明朝深造的集大成者,成為明朝重要的大人物。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記住這2句話,成功不難
    很多偉人,成功人士都經歷過低谷時期。就像我們熟悉的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大器晚成的代表。四十多歲失業離婚,還欠錢。但他依然重新出發,成就一番大事業。心學大師王陽明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在低谷中創造的,比如說著名的龍場悟道。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牢記王陽明下面的這2句話,註定是人上人,早晚飛黃騰達。
  • 王陽明智慧:牢記這3句話,就算沒錢沒勢,照樣能出人頭地
    明朝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軍事家王陽明的3句話值得我們牢記:人生低谷時,踐行這3句話,就算沒錢沒勢,也照樣出人頭地。第一句:志不立,事不成王陽明曾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想要成就大事,就必須先立志。如果一個人擁有很多技能,但是卻缺少志向,無論以後從事什麼行業都很難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