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你再善良,這3件事也不能讓,不然別人老欺負你

2020-12-16 安徽綜藝

我們都知道人善被人欺的道理,所以我們的善良要有個度,千萬不要一味地善良,如果我們一味地善良就會被別人變本加厲的欺負。

所以,做人不能太過於軟弱,太過軟弱的人就會一直被人欺負,你越是退讓,他就越是過分。所以,你千萬不要一味地忍讓,只有你變得不再好欺負了,別人才不會,沒完沒了地欺負你。

你人即使再好,也要注意有些事情你是不能忍讓的,這種事情越是忍讓,越是會讓別人越來越過分,你要注意無論如何這3種事情是不能忍讓的。

觸及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我們經常聽到做人要有底線,這句話,但是你知道什麼是底線嗎?簡單來說,底線就是一個人做人最起碼的標準,是我們在與別人的交往中不能逾越的準則。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底線,在家裡的時候家規就是底線;在學校的時候校規就是底線;在社會上的時候校規就是底線。

在與別人交往的時候一定要雙方互相知道底線,一旦你的底線被觸碰,就要警告對方。這樣別人才會對你尊重,才不會逾越你的底線。若是別人經常逾越你的底線,那你底線以下的事情來為難你,而你不去警告、制止,那麼你就會經常的被人欺負,而你的底線也就會越變越低,最後自己就沒有原則。

害到自己的家人

家人是一個人的一生最重要的,父母把我們從小拉扯到大,他們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們,他們辛辛苦苦、任勞任怨、不求回報。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我們的家人,即使你是一個特別老實的人,你也要好好地保護好自己的家人。

我們可以接受別人給我們的傷害,但是如果這種傷害波及到了家人,就不能夠忍受了,我們一定要反抗,與別人爭鬥。如果你不反抗,那麼你就會被別人看不起,如果你連這種事情都可忍受,那麼別人將更加肆無忌憚地對你。

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事

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千萬不要退讓,如果你不爭不搶,那麼別人就像是吸血鬼一樣,把你身上的最後一滴血喝乾。當別人的行為侵犯的我們的利益的時候,就應該反擊,不要退讓,你在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上退讓,別人只會更進一步來侵犯。所以,善良要講究分寸,善良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千萬不要讓人覺得你好欺負。

王陽明的智慧,是真正的人生大智慧,幾百年來他的思想都受到別人的尊崇,《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經久不衰,他的思想不僅在中國廣為流傳,在海外也受到許多國家的歡迎。閒來無事的時候,看一看本書,都是人生的大智慧,放下手機走入國學的殿堂,提高自己的學識,掌握人生的道理。

相關焦點

  • 在職場上堅決不能退讓的3件事,哪怕你再老實,否則永無出頭之日
    在職場中,總是有這樣一類人,他們看著非常老實,非常好欺負。所以無論是同事還是領導遇到事情的時候,都會主動去尋找這一類人幫忙,但是當遇到問題之後,他們也會在第一時間將黑鍋全部推到他們身上。這個時候,這一類人並不會爆發,而是選擇默默忍受,獨自承擔下這一切。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人生在世,要對這3件事「硬起來」
    如果問你,什麼樣的人最好欺負,十有八九是老實人,心軟的人,這也正回答了,為什麼王陽明說「心軟的人一生窮」。當然,並不是說心軟不好,但心軟也要分情況。人生在世,無論是心軟之人還是心狠的人,在這3件事上都要學會「硬起來」。
  • 爺爺說:人生在世,善良有度,有3件事不能忍
    人不可有傲心但一定不能無傲骨,遇到原則性的問題時,這3件事一定不能忍。01 有辱尊嚴的事,不能忍人活著都是需要尊嚴的,有尊嚴的人,才不會被別人輕易地欺負。如果別人對你的尊嚴進行挑戰,你卻忍氣吞聲,那麼你的善良會讓對方得寸進尺。人活在世上,可以丟了金錢,丟了愛情,丟了友情,卻不能丟了尊嚴,因為這代表著你的底氣。
  • 職場上,無論你多老實,在這3件事上不能讓步,讓步就會被欺負
    職場上,無論你多老實,在這3件事上不能讓步,讓步就會被欺負每個人在性格上都是不一樣的,畢竟大家所處的生活環境不一樣,對於自己性格上的培養肯定也是會有一些不同的。但也正是因為老實,所以在一些場合下,可能受「欺負」的情況就會多一些。對此,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職場上,無論你有多老實,在這3件事情上不能夠有所讓步,讓步的話就會被「欺負」。1、不該自己做的事不要做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該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做。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對這3件事「心狠」,才是對自己大愛
    王陽明還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想到了就去做,想盡一切辦法,一定要把想法變成現實。王陽明曾說過:「心軟之人一生窮」,對這3件事「心狠「,才是對自己大愛第一件事:久利之事如果有人和你說,這件事可以獲得長遠的利益,你是否會心動。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為人處世,要對這幾件事「心狠」
    明代思想家,心學創始人王陽明曾說過:「心軟之人一生窮」。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曾國藩、蔣介石等人對王陽明非常推崇,「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國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學。「心軟之人一生窮」心軟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卻是一種不公平的善良。
  • 你和同事的關係再好,也不能說這3件事,不然會被嫌棄
    你和同事的關係再好,也不能說這3件事,不然會被嫌棄我們都明白職場上不是給我們去交朋友的,但是當在職場上遇到幾個和我們關係很好的同是時,我們還是會特別開心的。畢竟在日常勞累的工作狀態中,有幾個能和自己說上話的人是十分不容易的。我們都想好好珍惜這段感情。
  • 王陽明:男人不管多委屈,和別人聊天時,都不要輕易說這3件事
    在《王陽明全書》中,記錄了王陽明(原名王守仁)不凡的人生經歷,以及他的人生智慧,道出了說話的智慧。王陽明:男人不管多委屈,和別人聊天時,都不要輕易說這3件事第一件事:不說氣話怨話。抱怨別人,不如反省自己。人心的諸多不順心、不如意的事,內因是最主要的。只要自己吃一塹長一智,才能不斷進步。有時間發牢騷,還不如多找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第二件事:不要輕易談論自己的過往。讓你覺得心裡充滿怨氣的事逢人便說,就會讓人感覺這個人的怨氣好重。
  • 老子:一個人再軟弱,也不能向3件事低頭,當心福氣慢慢消耗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老實人在這個社會上越來越沒有地位,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老子說,一個人善良過頭了,福氣會越來越少,就算再老實,也不能在這3件事上軟弱。1、當家人受到侮辱時很多老實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特別懂得關心別人。
  • 不想惹是生非的人,切記王陽明這段語錄,能讓你避免很多禍端!
    而喜歡惹是生非的人,也無外乎兩種人,一種人是自己有靠山或是家庭條件好,父母很有本事,他喜歡惹是生非,覺得好玩,特別是看到別人怕他,明明別人錯了,最後還要跑來給自己道歉,他覺得這樣的事兒好刺激,更感嘆自己生了一個好爸媽,真好,自己做錯了事,也是對的。而另一種人,就是喜歡欺負別人,從別人身上找到成就感。或是他經常被別人欺負,他也想找個比他還沒有用的人欺負,來找成就感。
  • 王陽明大智慧:你人生最大的弱點就是,沒看透這5件事
    你人生最大的弱點就是,沒看透這5件事01、不要在意得失王陽明曾說 :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02、不要在意別人的閒話王陽明的心學和程朱理學相違背,於是那時候,都說王陽明的閒話,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王陽明就說: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任他功夫有進有退。
  • 老祖宗忠告:做人再老實,也不能在2件事上退縮!當心福氣被消耗
    做人老實安分值得鼓勵和提倡,但是老實並不代表就要逆來順受,更不代表你就得唯唯諾諾。尤其遇到不公平,不合理的對待時,絕不能輕易低頭,該強硬的就得強硬,這樣才能震懾住那些想對你有不良企圖的人。我經常聽家裡老人說:做人再老實,也不能在2件事上軟弱!
  • 王陽明:把別人對你的誹謗,當作修行
    拾得禪師說:「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後來過了幾千年之後,王陽明的學生想起來這件事,就和王陽明討論起來,王陽明就告訴他:「毀謗是來自他人和外界的,即使是聖人也免不了,人貴在自修,如果自己實實在在是個聖賢,別人刻意毀謗他,也影響不了他,也如同浮雲蔽日一樣,如何損壞日的光明呢。如果自己是一個外表恭敬,但內心虛偽的人,縱然沒有一個人說他,他隱藏在內心的煎熬,也會有一天暴露。
  • 職場中這3件事不能幫同事,否則害了自己,還給別人做了「嫁衣」
    確實,助人為樂不僅幫助了別人讓我們感到快樂,還有可能會收穫到對方的回報,何樂而不為呢?然而,並不是面對所有的事情我們都要去幫助別人,尤其是職場上,有些事情你不能幫,因為他們不僅不會讓你感到快樂,說不定還會侵犯你的利益,讓你痛苦。職場中這3件事不能幫同事,否則害了自己,還給別人做了「嫁衣」。一、幫人幹活。
  • 人,再老實,有三件事不能「忍」,退一步就被人瞧不起
    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事我們都必須忍讓,尤其是下面這三件事,無論你有多老實,都不能忍,不然只會被人瞧不起。有辱尊嚴的事不能忍俗話說得好,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生而為人,最重要的就是尊嚴。要知道,如果總是以金錢為中心生活,會過得無比疲憊;但如果你以家庭為中心,會過得很快樂,因為家人會你永遠的後盾。所以請記住,任何時候殃及家人的事不接近也不去幹,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我們的生活才會一帆風順。
  • 你的寬容,應該留給跟你一樣善良的人
    善良的人有包容心,寬以待人本是好事,可是,如果遇到的是蠻不講理之人,不值得你寬容,你該翻臉就得翻臉,否則最後委屈的肯定是你自己。你沒犯過什麼錯,卻被別人指責,比別人冤枉,你可以選擇寬容。但是,如果對方在你選擇寬容之後繼續纏著你,你就不能再寬容了,因為此時你已經被傷害了,繼續寬容,只會讓自己受傷更重。
  • 人不能太善良,否則別人不僅不會感激你,反而會變本加厲!
    之所以這樣說,不是我對社會有什麼偏見,也不是我心胸狹窄,而是事實如此——我們雖然都需要看到人性的真、善、美,我們雖然都需要每一個人都是善良的,我們雖然都希望自己或者是所有人都可以被溫柔以待,然而,現實生活告訴我們,這只是我們的美好希望,我們的美好祝願,我們的渴望罷了。因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過於善良的人,總是面臨著被人欺負,甚至是無法生存的尷尬狀況。
  • 王陽明:人到五十,學會對這四件事「揣著明白裝糊塗」,很有道理
    王陽明:人到五十,學會對這四件事「揣著明白裝糊塗」,很有道理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往昔經歷,歷歷在目,猶如昨日。王陽明:「賢弟今年可有四十九了?我只說四件事,你把這四件事,學會如何揣著明白裝糊塗,自然就可以像我這樣悠然自得。」人生在世難得糊塗,卻也不能真糊塗,尤其是在這四件事上,聰明人是看透卻不會說透,「揣著明白裝糊塗」才是五十歲知天命時節最該有的大智慧。
  • 王陽明:如何擁有別人沒有的好運氣?記住這2句話,福報自然來
    一、樂觀的心態有這樣一件事,一天王陽明去看望生病的朋友,王陽明問朋友:「關於生病這件事,你感覺如何?」朋友說:「我覺得很難過,我的病越來越嚴重,我快要堅持不下去了。」所以如果能修養自己的心,不論什麼事都保持一種樂觀開朗的心態,就能促使身心處於陰陽平衡,從而保持健康的體魄和年輕的精神。二、善良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我們人性中所固有的一種感情。
  • 王陽明:一個人能不能走出低谷,關鍵在於這3件事,可以扭轉乾坤
    在王陽明的書中那些困擾多年的問題和迷惑,在王陽明的字裡行間都能得到解答。王陽明曾經說過,一個人止步不前的原因在於這3個地方,導致無法走出低谷,早知道早受益!1、不問過去,活在當下王陽明說:「過去未來事,思至何益?徒放心耳」過去的事情已經成為定局,我們在想也是無濟於事,只能徒增自己的煩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