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有兩處遺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它們就是位於陝西神木縣欄杆堡鎮兩處神秘的「大腳印」。
這些類似人類的腳印到底是類人猿還是古人類留下的?大腳印是如何踩進了堅硬的巖石裡面的?神木,在遠古時期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
踩進巖石裡的腳印
2009年7月,文物普查隊員深入到邱井溝村的一處大型砂巖上,在這不到40平方米的範圍內,竟發現了100多個橫豎交錯、大小不一、深淺不同的腳印化石。
這些腳印的形狀有的像鞋底,有的有三、四根粗大的腳趾,它們和現代人的手掌、腳掌的大小差不多。
經過考古專家經實地測量發現,這些腳印每個長約41釐米,最寬的約24釐米,步長約58釐米,與現在成年男子一般25釐米長的腳印相比,這些腳印化石顯然要大得多,即使是巨人姚明,也沒有那麼大的腳啊。
當地村民稱,在這些腳印的巨石之上,原來還覆蓋著七八米高的石層,由於村民們修窯洞不斷在此開山取石,這塊石頭才逐漸裸露出來。
在欄杆堡鎮邱井溝村發現神秘「大腳印」的兩個月之後,文物普查隊員又在該鎮李家南瓦村再次發現大量的恐龍三趾腳印化石。在該村旁一條小溝裡的一塊巨石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三趾腳印,這些化石腳印清晰可見,其數量有100多個,每個腳印大小相仿,長為12釐米,寬為10釐米,步長約52釐米。
是誰留下了「大腳印」
到底是誰留下了這樣巨大的腳印呢?當地村民中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
那裡有一眼井,是村子唯一的水源,這些腳印可能是古時候一個大人領著一個小孩去井邊打水留下來的。
但這串腳印為何只有去的方向,沒有回來的痕跡呢?
我們知道,一般人的腳長只有23釐米到27釐米。如果這是人類的足跡,那麼按照人的腳長與身高1比7的比例分析,留下腳印的人身高應該接近3米。
那會不會是野人留下的腳印呢?
湖北省神農架地區曾發現了一個疑似野人的腳印,據有關資料顯示,神農架地區發現的腳印,最大的也只有30釐米左右,比陝西神木地區發現的這些41釐米的大腳印的尺寸要小得多;並且神木的這些大腳印是踩進了如此堅硬的巖石裡面,而神農架地區的腳印是在泥地中。顯然這兩種腳印並不是來自同一種生物。
那會不會是古猿遺留下來的?
邱井溝村腳印遺蹟化石有的呈鞋底狀,有的則有三四個大腳趾,和人類的足跡形狀十分接近。
神木位於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交界處,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而煤就是由大量的植被死亡後埋藏地下,經過上億年演變形成的。這足以證明,在遠古時期這裡是一片叢林密布的地方,植被茂盛,十分適宜這些以植物為食的巨猿生存。
但是自然學科專家稱,古猿生活在距今600萬年的遠古時期,而根據地質地層分析,神木發現的大腳印卻形成於距今1.5億年的侏羅紀時期,時間差距達到了1.4億多年,「腳印是古猿留下來的」這一猜便測難以成立。
這些腳印竟是恐龍足跡?
這些巨大腳印,確實與人類的腳印極其相似。
但專家初步推斷為恐龍的腳印,確實讓人心生疑惑,難道真的有與人類足跡如此相似的恐龍嗎?考古專家在給腳印拓好腳模後,有了驚人的發現。
拓好的腳模顯示,腳印中的橫紋在腳模中形成了一個清晰的凹槽,使得腳印被分割成了兩部分。
熟悉大象的人想必都知道,大象在行走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前腳走過後,後腳踏到了前腳腳印上,因此會形成一個中間凸起的橫紋,同時,兩個腳印重疊在一起,會使得腳印的原本形狀難以分辨。
我們看到的大腳印其實是兩個腳印疊加出來的。但是這個腳印到底是屬於什麼動物的,依然沒有找到答案。
對比著石膏腳模上的細節,專家查閱了相關資料,終於找到了這個腳印的真正所有者——劍龍,正是由於劍龍特殊的腳步,後腳恰好踩到了前腳腳印上,所以才形成了這個酷似人腳形狀的印記。
雖然不是最初猜測的巨猿留下來的巨大腳印,但是作為我國首次發現的劍龍腳印,意義還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說填補了我國考古界的一項空白。
「腳印化石」是1.5億年前恐龍的
這些腳印深深嵌入巖石中,根據巖層判斷,這些腳印保存在中生代淺黃色砂巖中,其形成年代至少在1.5億年前,而1.5億年前不可能有古人類,再加上1.5億年前這片地方曾有湖水、大片森林,是恐龍生存之地,因此基本可以認為這些腳印是恐龍留下來的。
從腳印的保存狀況推斷,至少有兩三種不同的恐龍。
初步分析,鞋底狀的腳印是草食性恐龍的足跡,而三趾狀足跡則是食肉的獸腳類恐龍所留。
1929年,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楊鍾健教授就在神木縣發現了禽龍腳印化石,這也是在我國發現的第一個恐龍腳印化石,後來被命名為「楊氏中國腳印」。
在全國範圍內,恐龍骨骼、卵等化石出土相對較多,而腳印化石則少之又少。在神木縣發現的恐龍腳印分布密度大、種類多、保存完整實屬罕見。
結語
恐龍的腳印又怎麼會歷經億萬年留存至今,而且還是在堅硬的巖石上呢?
專家經過現場考證,最終判斷腳印來自億萬年前的一隻巨型恐龍,那時黃土高原還未形成,留下腳印的巖石,則是一片溼潤的沼澤,恐龍走過後,一次洪水之類的偶然事件帶來的大量軟泥沙恰巧掩埋了它留下的腳印,並且成為腳印的保護層,經過億萬年的演變,最終成為化石。
侏羅紀中期,這一地區還是一片溫暖溼潤的盆地,植被繁茂,有大量的恐龍出沒。
神木這裡曾有一片廣闊的湖邊盆地,劍龍經過這裡,在溼潤的泥沙上留下清晰的足跡,最後形成了今天看到的堅硬的化石。隨著地球新的造山運動,這些足跡化石重新回到表層,而且由於地質原因,腳印走向的末端出現了一段懸崖。
而那隻留下腳印的劍龍,早已化為塵土,但他留下的足跡,卻奇蹟般地保存了億萬年,終於等來了宣告自己存在過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