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孩子,鄉下考古恐龍化石 村民:後山的雞爪印?專家:確屬恐龍腳印

2020-12-23 騰訊網

·打小的恐龍迷

五歲的小哲瑞屬實是個恐龍迷,卡通龍的外衣,甚至家裡還有許多恐龍玩具,五歲的孩子在幹嘛的,都應該在燦爛的享受童年吧,小哲瑞卻有點不同尋常,他在網課上學邢立成教授的恐龍專業課呢,當然全憑興趣罷了。

但往往是孩子或者說是孩童時期的興趣,正是創造奇蹟的開始!

五歲的小哲瑞,心裡一直就惦記著,老家深山裡的大雞爪傳說呢。

10月1日,和爸爸媽媽一起踏上回老家旅途的小哲瑞,那可是高興異常,這次我可是準備重組,就是要來揭開「大雞爪」的秘密來的。

而在小哲瑞到達的第一時間,小哲瑞就迫不及待的,要去看「大雞爪」爺爺面對孫子的要求,也不含糊,帶上柴刀,就出發了,一路上荊棘柴草,慢慢到達巨石所在,小哲瑞一看,頓時激動的不行。

「這就是恐龍的腳印,雞腳印不會這麼大,這是獸足類恐龍,吃肉的,還有是吃草的。」小哲瑞的頭頭是道,那是把爺爺給整的迷迷糊糊「恐龍腳印?這裡世代傳說是雞的腳印。」老人撓撓頭,不懂也就不多說,小哲瑞媽媽一來,馬上拍照,聯繫了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成。

雞爪化龍印

邢教授一看,更是激動的不行,二話不說,邢教授的團隊馬上抵達。

「本次發現,對於研究白堊紀早期古生態、古環境、古地理具有重大意義。

10月10日一早,北京、成都、自貢三地專家在通江匯合,冒著小雨趕往現場。

這塊巨石位於海拔700多米的山腰,周圍植被茂盛,巨石呈長方形,面積約20餘平米,表面平整略向一方傾斜,巨石一側的邊緣,有四個清晰的腳印,村民清除巨石一角的雜草,又一隻腳印露了出來。

這五個足印之間距離均等,但步幅較大,朝著同一方向連成一線,每個足印有三個趾頭,每個足印長度約35釐米,專家據此測算恐龍身長4米左右,體格屬於中小型。

專家分析,這塊巖石是從背後山體垮塌下來的砂巖,屬於恐龍時代的地層,距今約1.3億年,為白堊紀早期。那個時期,四川盆地甚少有恐龍記錄,四川盆地最著名的恐龍記錄是來自侏羅紀,包括自貢發現的侏羅紀中期的屬龍動物群,白堊紀的恐龍足跡不多見,尤其是在四川盆地的北部邊緣,這應該是首次發現。本次發現的恐龍足跡行跡很大,這麼大的陸地動物足跡,基本都是恐龍留下來的。

邢立達認為,從五個足跡的分布形態看,是一隻恐龍連續行走留下來的,其足跡模式很清晰,靠左邊的是第二趾,第二趾有兩個趾墊,中間為第三趾,有三個趾墊,旁邊是第四趾,它是靠二三四趾在行走,專業叫法為「卡巖塔足跡」。

專家的描述裡,一幅畫面仿佛呈現在眼前:1.3億年前,一隻個頭不大的恐龍,大踏步行進在河湖邊緣,一步一個腳印,留下深深的印痕。億萬年滄海桑田,河湖變高山,恐龍走過的沙灘,也變成了堅硬的巖石,其足跡卻永久地保留了下來。

邢立達認為,這隻恐龍可能不是孤立地存在,莽莽山林裡,或許還能找到其活動痕跡,未來,還將來通江做進一步考察。

村民驚訝:世代傳說還有這些來頭?

苟達祥在朝陽村苟家院子裡生活了幾十年,對於那塊巨石和巨石上的腳印自然不陌生,他曾和小夥伴們在石頭上玩耍,大人們也在上面曬糧食。

村民苟仕富的講述,為石頭表面那些奇奇怪怪的腳印賦予了一些神秘色彩。「聽老人們說,河對面的山叫雞子頂,我們這邊叫文筆山,雞子頂的一隻公雞飛過河,落在文筆山的這塊石頭上,留下了幾隻腳印。」這樣的說法至今流傳。

10日上午,幾輛小汽車沿著盤山公路駛入村裡,聽說專家們衝著那些「雞腳印」而來,村民們有些驚訝,當得知這些腳印是恐龍足跡,且出自一個此前從未來過村裡的5歲孩童之口時,苟仕富更加難以置信:「我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哪個會想到是啥恐龍腳印嘛。」

對於本次通江之行的成果,邢立達十分看重。作為年輕的古生物學者,他一直夢想構建一幅完整的恐龍拼圖,通江縣的這5個恐龍足跡,是四川盆地北緣的首次發現,對於研究古氣候、古生態、古環境具有重要價值。

自貢恐龍博物館原館長彭光照說,本次發現對光霧山——諾水河地質公園增加了新的亮點。

小哲瑞的背後是家庭教育的成功,孩子的想法,樂趣,天性,被激發,被支持,被培養,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算得上是一個完美的童年,在教育上更是成功的典範。而我們中國需要的仍是更多的這樣的父母和家庭,更多的快樂兒童。

相關焦點

  • 陝西子洲縣的馬槽下發現雞爪印,專家看過說:這是鳥臀龍腳印化石
    正是因為這個動作,才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只見馬槽底部居然有一個大號的「雞爪印」,他們迅速找到還在吃飯的教授,請求其辨認留下該腳印的動物物種。教授聽聞此事後,連忙放下碗筷趕來,他俯身查看眼前的馬槽,頓時感覺有些震驚。
  • 四川瀘州市古藺縣發現近300恐龍腳印 恐龍種類至少3個
    據《華西都市報》報導,繼去年8月巖壁發現恐龍腳印後,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再現恐龍迷蹤。在古藺桂花鄉,村民們發現,在當地一個名為石鳳窩的地方,有不少恐龍足跡。近日,中外權威專家對恐龍足跡進行了實地考察。據專家介紹,此次發現的恐龍足跡近300個,至少含3個種類的恐龍,判斷為白堊紀早期(白堊紀,開始於距今約1.37億年,結束於距今約6500萬年。觀察者網注)遺蹟。
  • 學了少年得到的恐龍課,四川5歲萌娃發現恐龍腳印
    (原標題:學了少年得到的恐龍課,四川5歲萌娃發現恐龍腳印)
  • 考古沉睡千萬年的上古寶物——恐龍化石
    本期我們將帶領大家,一起考古沉睡千萬年的上古寶物——恐龍化石。 恐龍化石,是指恐龍死後身體中的軟組織因腐爛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齒)等硬體組織沉積在泥沙中,處於隔絕氧氣的環境下,經過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沉積作用,骨骼完全礦物化而得以保存。此外恐龍生活時的遺蹟,如腳印等有時也可以石化成化石保存下來。
  • 考古模擬器《恐龍化石獵人》預告 尋找被埋藏的化石
    今日(6月2日),模擬考古遊戲《恐龍化石獵人(Dinosaur Fossil Hunter)》公布最新宣傳影像,目前遊戲已在Kickstarter開啟眾籌,計劃將於2020年內正式發售。我們一起看看吧!
  • 中國成恐龍化石寶庫 專家稱中國恐龍世紀已來臨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8月3日報導,在發現恐龍的數量上,中國超越了美國,目前中國已成為恐龍化石「寶庫」,是恐龍探索領域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  這得益於中國廣泛的建築工程讓巖石裸露出來,也要多虧過去二十年裡中國政府對恐龍考古工作的大力投入。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專家:相信還將發現恐龍骨骼、恐龍蛋...
    東南網1月12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龍巖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新聞發布會。記者在會上獲悉,近日,經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實地考察認定,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
  • 看到「雞腳印」,說出恐龍類別!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近日,四川一位5歲小男孩, 發現恐龍足跡, 成國內最小年紀恐龍發現者, 讓網友直呼「了不起」!
  • 這個地方,隨處可撿到恐龍蛋化石,是侏羅紀時代恐龍樂園!
    展覽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恐龍產房》、《恐龍足跡》和《恐龍故鄉》。分別展出了17000多個不同大小、形狀和種類的恐龍蛋,以及許多恐龍骨骼化石個體和眾多恐龍足跡化石模型。它是一座集恐龍蛋、恐龍骨骼和恐龍腳印於一體的稀有恐龍博物館,體現了獨特的恐龍化石資源及其優點踏入第一個展廳,前窗有一堆圓圓的恐龍蛋,讓人第一時間感到震撼。原來,早在十幾年前,河源就以一萬多個恐龍蛋奪得了金氏世界紀錄。隨著時間的推移,恐龍蛋在河源繼續發現,這個窗口展示了17000多個恐龍蛋。
  • 1.3億年前的恐龍腳印 隱藏著大自然什麼秘密?
    ,經過古生物專家、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現場鑑定,這些腳印確係白堊紀早期恐龍足跡,距今約1.3億年。隨後,太陽曬乾了泥土,腳印像泥塑一樣被封存下來。  此次發現恐龍腳印的地方,曾長期被當地群眾用作天然曬壩。對於石板上的印記凹痕,當地村民並沒有當回事兒,戲稱,「只不過是當地道教名地雞子頂山上的雞留下的『雞腳印』。」  但成都5歲男孩楊哲睿來此地看望外公時,卻不相信這個虛無縹緲的傳說。
  • 金華驚現浙江省最小食草恐龍足跡!小恐龍腳印形似酒杯……疑似存在...
    該發現對研究中國白堊紀中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以及民間傳說對古生物學的影響都有著重要意義。位於梅江鎮群聲村八仙崗的「八仙下棋」遺蹟,巖石上留下來的8個神仙「屁股印」,被中國地質大學專家邢立達證實是1億年前的巨型恐龍足跡。一石激起千層浪。眾多媒體紛紛轉載報導此事。馬鞍山頂航拍圖10月10日,浙江自然博物院博士金幸生趕到現場。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續:專家確認是恐龍化石...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紅星新聞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當地博物館已派專家赴現場勘查)。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5歲小迷弟發現恐龍足跡 專家判斷為距今約1.3億年白堊紀早期恐龍
    專家本次通江之行,源於10月1日一位5歲小朋友的發現。小朋友楊哲睿今年國慶期間,和父母回通江老家度假,聽外公說老家背後的山石上有不少「雞腳印」。從小喜歡自然科學的他,尤其對恐龍感興趣,看到這些「雞腳印」後,當場斷定是恐龍足跡,而且清楚地說出了恐龍類別。
  • 重慶歌樂山發現大片恐龍腳印,為當時中國最兇猛肉食性恐龍
    攀巖愛好者在歌樂山峭壁上發現大片恐龍腳印,為1.9億年前中國最兇猛肉食性恐龍所留,填補亞洲卡巖塔足跡空白。想起魚肉鮮美的味道,它不禁加快腳步,一路小跑,在湖岸的潮溼泥地上留下了一串清晰的腳印。這一幕可能發生在1.9億多年前,侏羅紀早期,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的時代。那片湖泊如今變成了連綿的群山,而這隻恐龍的腳印,在地質運動之下穿越時光,定格在了山巖上。
  • 考古模擬新作《恐龍化石獵人》免費序章上架Steam!
    可以讓你到世界各地挖掘恐龍化石的考古模擬遊戲《恐龍化石獵人(Dinosaur Fossil Hunter)》已在PC Steam平臺推出免費序章,在Pyramid Games打造的這款模擬遊戲中,你將扮演一位考古學家角,體驗挖掘、運送、清理與拼裝化石的過程,並經營自己的博物館。
  • 「桌遊推薦」考古震驚世紀,追尋恐龍足跡——《化石之旅》
    ——當年的地球霸主恐龍可能也是這麼想的。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但古人一直將它們誤認作「巨人的遺骸」。直到19世紀,人們才知道地球上幾千萬年前曾經有恐龍這種奇特的動物存在過。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理察·歐文用了兩個拉丁文詞根「恐怖的」和「蜥蜴」來為這種巨大的爬行動物命名,中文將它翻譯為了「恐龍」。
  • 瀘州古藺村民清理河道發現神秘腳印石塊 或為白堊紀中期實雷龍足跡
    村民發現的神秘腳印石塊清理河道 發現石頭上有神秘腳印進入7月,古藺各鄉鎮降雨偏多,屢屢引發山洪。在黃荊鎮原林村,洪水後的金魚溪一片狼藉,上遊衝下來的枯枝敗葉、兩岸垮塌的山石堵塞了河道。為了避免山洪爆發對村子安全造成威脅,7月9日,原林村組織村民對河道進行清理。
  • 重慶發現恐龍足跡算什麼,你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吃恐龍」嗎?|遠讀重洋
    來源:遠讀重洋這兩天,「重慶發現恐龍活動證據」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事情的起因是:有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發現了一堆「雞爪印」一樣的腳印。只不過,這些腳印可要比正常的「雞爪印」大很多,就像這樣:而且,這些「雞爪印」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片,到處都是。在下面這張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到,那些腳印分成好幾層,密密麻麻地分布在那塊巨大的巖石上:那麼,到底是什麼東西留下了這些腳印呢?
  • 瀘州村民清理河發現神秘腳印 專家:應是1.2億年前雷龍足跡
    原標題:瀘州村民清理河發現神秘腳印 專家:應是1.2億年前雷龍足跡   10日,在古藺縣黃荊鎮原林村,金魚溪附近村民在清理河道時,發現一塊被洪水衝翻的石塊上有些神秘的腳印。這些腳印大小均勻,前後距離50釐米左右。
  • 恐龍時期的海洋世界也很豐富,考古發現,這幾種恐龍真實存在過
    恐龍,被認為是曾經統治過地球長達兩億年的生物。從世界各地出土的化石情況來看,它們當時遍布了整個地球,甚至連現在的南極大陸上都有可能埋藏著恐龍化石。然而,這種曾經不可一世的物種最終還是被大自然淘汰了,否則後面也不一定會有人類的登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