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群眾家門口享受「文化大餐」

2020-12-27 大眾數字報

  □ 本報記者 姜言明 劉 濤
   本報通訊員 趙 潔

  遍布城鄉的理論宣講,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一顆顆文明的「種子」隨著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普及,以各種方式融入百姓生活,在老百姓心中悄悄發芽、開花、結果,為文明新泰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近年來,新泰市不僅在陣地建設上發力,更是著眼全域謀劃,聚力城鄉共建,周密部署市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工作,積極推動文明實踐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良性互動,不斷以創新模式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路徑。
創新體制,「誰來抓」更有保障
  已是隆冬,走進新泰市翟鎮金嶺湖社區,只見沿街一座小樓掛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牌子,裡面三三兩兩的村民或看書、或下棋,一派祥和氣氛。翟鎮金嶺湖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是由附近5個村合力打造的,建有「社區搬遷史館」「村史黨史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城鄉書房」4個板塊,註冊志願者超過2000人。
  新泰堅持高點定位,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建立縱向涵蓋市鎮村,橫向輻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市鎮村三級黨組織「一把手」分別任中心主任、站長、所長,架構體系層級分明,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工作格局。
  為更好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落到實處,新泰還專門成立了市志願者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今年7月推出「掌上新泰」APP,設置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積極探索平臺、終端和活動更加有效實用的互聯互通。
整合資源,「在哪做」迎刃而解
  「我們書房是和山東融城置業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24小時開放,只要刷身份證、借書證就可入內看書學習。」走進位於新泰市青雲小鎮的城鄉書房,管理員趙梓棠向記者介紹。
  新泰整合資源,創新實施城鄉書房建設工程,打通基層公共閱讀服務「最後一公裡」,全市已建成城鄉書房15家,接待讀者35萬餘人次,借閱圖書25萬餘冊,成為了基層文化服務「新地標」。
  全市鎮村因地制宜,盤活用好各級各類資源,20個鄉鎮(街道)、866個村居社區全部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實現了「一個中心,一個主題,多種使用」,推動資源統籌使用、協同運行、集約高效。
  同時,重點打造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分別選取5個村(居),作為示範樣板進行重點打造。各鄉鎮(街道)、村(居)社區則通過挖掘當地歷史、民俗等文化資源,建設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村史館、民俗館、紅色印記館、革命史館、鄉賢館50多個,既留住了鄉愁記憶,又延續了歷史文脈。
按需點菜,「做什麼」多姿多彩
  近日,在新甫街道南公東村文體廣場上,一場別開生面的理論宣講吸引了眾多村民參與。
  新泰市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各志願服務隊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發揮「菜單式」志願服務的優勢,嚴格按需供給、按單配「菜」,形成文明實踐「特色菜單」,採取群眾點單與志願者接單相銜接的方式,確保各項活動接地氣、貼民心、有實效。
  目前,新泰市志願服務總隊設有10支專業志願服務隊、2700餘支兼職志願服務隊,分別從事送溫暖、牽手關愛、家風傳習、文藝活動、健康生活、社科普及、法律服務、健康生活等志願服務活動,湧現出了「曙光助學」「貧困家庭子女心理援助」「暖冬行動」、關愛孤貧兒童「春雨行動」「一對一」圓夢結對助學等志願服務項目品牌。

相關焦點

  • 洪洞縣白石村民家門口享受文化大餐
    洪洞戲劇家協會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走進老百姓,通過典型,以點帶面,促進、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成立洪洞縣戲劇家協會白石分會主要是為扶持農村戲劇業餘愛好者,構建一個展現自己、弘揚傳統戲劇的文化平臺,同時極大的豐富了農村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白石村的文化生活基礎紮實、農民生活興趣廣泛,對活動的開展具有推動性的作用。
  • 家門口樂享"文化大餐"!維家惠送晉劇下鄉樂萬家!
    8月9日晚8時,為進一步豐富社區文化生活,推動鄉村、社區文明建設,向廣大村民提供精神文化食糧,振興鄉村文化,營造良好的小康生活氛圍。維家惠·送戲曲進鄉村、進社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在廠漢板社區文化廣場舉行。活動從8月9日開始,為期5天。
  • 讓群眾共享「創城紅利」 新泰:一座城市的文明嬗變
    通過開展了農貿市場周邊社區小區及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環境秩序、「門前五包」、主要交通路口秩序、小區物業服務、不文明養犬等重點和難點問題專項治理,一系列群眾關心的問題得到解決,群眾幸福感大幅提升。垃圾絕不隨手拋,等綠燈再過馬路,做個文明司機,不亂停亂行……這些文明禮儀,如今已經成為新泰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公約」 。
  • 這場演出將文化大餐送到黎平群眾家門口
    近日,由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貴州省文化館承辦的「學習宣傳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暨助力脫貧攻堅文藝小分隊慰問演出」活動第三輪第一場在黎平精彩上演,由貴州省文化館文藝工作者組成的小分隊,為當地群眾帶來了一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藝演出。
  • 福建豐澤:多元文化服務為群眾"烹飪"精神文化大餐
    視聽盛宴;到古色古香的古書院探尋文脈的變遷……這是在豐澤百姓「家門口」的文化盛宴,也是一場潤物無聲的精神洗禮。目前,館內設有燈光音響齊備的演播廳、多功能廳、書畫攝影展廳、非遺展廳、舞蹈排練廳、閱覽室、書畫室、電子琴室、古箏室、學術報告室、南音室、服裝道具倉庫等,長期向市民群眾免費開放。  這裡常年有許多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上演,每周四的「文化有約公益講堂」「文化有約公益培訓」,還有每周日的「文化有約書香豐澤」分享會,受到廣大市民群眾的喜愛和好評。
  • 南陽市宛城區: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據了解,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成立以來,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共建共享、合理流動,是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醫療服務的創新之舉,解決區域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關鍵舉措,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迫切需要。
  • 湖南:走到群眾中去,讓人們更加便捷地享受精神文化生活
    紅網時刻記者 汪衡 長沙報導送戲下鄉、流動電影院、家門口圖書館、「村村響」廣播、送書下鄉……在湖南廣大基層農村,無數「文化人」奔波在田間地頭,把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送到群眾手中,帶領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讓文化溫暖民心。
  • 新泰快遞進村入戶 小包裹裝滿群眾幸福感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蓬波 林鵬 新泰報導 十年前的新泰,網上購物還是一件十分罕見的事情,十年過去,網上購物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種消費方式
  • 深圳龍崗:文化館開「分店」,烹製社區文化大餐——中國新聞網·廣東
    談到退休後的文化生活,家住龍崗區橫崗街道的老萬很是滿意。    如今,人們的文化需求日益豐富多元,對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深圳市龍崗區圍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持續發力,推動文化館總分館建設,聘用專門人員到基層資源對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和資源進一步向基層傾斜,讓龍崗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看演出、賞古典、聽戲曲、觀展覽,享受到多種多樣的「文化大餐」。
  • 這支「小分隊」為永靖縣城北新村群眾送來非遺「大餐」
    古風》……今天的臨夏州永靖縣劉家峽鎮城北新村裡可是熱鬧非凡,因為甘肅省非遺「小分隊」為當地群眾帶來了精彩紛呈的非遺「大餐」。上午10點整,在一曲歡快熱烈的藏族舞蹈《巴郎鼓與擺格爾》中,甘肅省非遺「小分隊」演出正式開始。
  • 家門口的公益文化課
    原標題:家門口的公益文化課   12月19日晚上,在南湖區七星街道
  • 廣東:"七個一百"精品項目下基層 惠民服務送到家門口
    一場百姓宣講,傳遞時代好聲音;一次主題教育實踐,弘揚社會正能量;一批電影下鄉、一次「種文化」培訓、一場廣場集中展演,為群眾送上「文化大餐」;一次走訪慰問、一批惠民志願服務,溫暖城鄉百姓心。  講臺上,她聲情並茂,娓娓道來請戰書裡的「固執」,戰疫後方的「操心」,戰疫裡的「數字」……一批可歌可泣的先進典型形象,呈現在群眾眼前。  「七個一百」精品項目下基層活動,是廣東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中整合全省優質資源,為基層群眾提供優質文化產品和面對面實踐服務的創新舉措。百姓宣講,便是其中一項。
  • 龍崗居民樂享家門口「文化大餐」
    龍崗融媒記者 何小娟 通訊員 張英信 林偉賢 文/圖 12月14日下午,在南灣街道沙塘布學校,來自龍崗愛樂交響管樂團的演奏家和該校管樂團學生一同演奏了《我的中國心》《我和我的祖國》《南極》《藍色山脈》《星星沉睡的地方》等多首曲目,曲風時而激奮人心,時而輕快柔和,優美動聽的交響樂在校園奏響,為學子們送上了一場精彩的藝術大餐
  • 南陽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南陽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2020-12-19 13:31:46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徐浩 陳元靜,開展嶄新的醫院管理與醫療服務模式,實現了診療節約化,方便了廣大人民群眾。
  • 靜海區 汽車圖書館「開進」家門口
    原標題:靜海區 汽車圖書館「開進」家門口
  • 新泰:15家城區農貿市場提檔升級!讓群眾「菜籃子」拎的更舒心
    新泰市將全市農貿市場改造提升作為民生工程來抓,按照「智慧化運營、場景式體驗、互動式營銷、人文化服務」的理念,在農貿市場軟硬體上進行提升;並統一配備快速檢測室,實現對當日銷售食材的快速抽檢,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菜籃子」安全。無獨有偶,山東恆正惠佳市集公司與新汶張莊社區合作,依託便民農貿市場改建的「商超」農貿市場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 江陰市周莊鎮「樂群」藝術團9年為群眾公益演出180場_江蘇_區域...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陳瑜) 在江陰市周莊鎮,有一個常年進行公益演出的民間藝術團體——樂群藝術團,他們活躍在小鎮各個角落,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化惠民活動,豐富和活躍農村群眾文化生活。
  • 龍巖新羅:宣講有趣味,群眾有興致
    近日,由龍巖新羅區委宣傳部和新羅區文聯主辦的「奮進新時代 築夢新徵程」新羅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文藝宣傳活動在雁石鎮雁文化公園舉行。活動現場,結合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雁石鎮特色的謎語吸引了眾多村民前來答題。「這次活動確實特別,一邊猜謎語,一邊學五中全會精神,一點都不枯燥。」村民湯鎮海說。
  • 白雲群眾「家門口」就能享受重點專科服務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除署名外)通訊員 雲宣 潘文輝白雲區群眾「家門口」就能享受三甲醫院專家診療服務了!12月18日,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白雲分院(簡稱「南方醫院白雲分院」)正式開業。開業後,南方醫院所有重點專科將全部入駐白雲分院,協同原白雲區人民醫院的專家教授,融合南方醫院的運營管理團隊和醫療技術,共同為白雲區群眾服務。值得注意的是,該院門急診服務將於12月21日起正式啟動,首批開設綜合病區床位50張。
  • 家門口的大學——瀘州社區大學豐富老年群眾文化生活
    通過幾年來的探索,逐漸形成了社區大學提供資金支持和專業師資隊伍,社區提供場所、居民組織參與的運行模式,共同搭建文體學習活動平臺,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上課。負責組織社區居民上課的瀘州市龍馬潭區望山坪社區工作人員王玉鈴告訴記者:「每學期開課前她會在微信群裡召集居民報名,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自願報名,每周她會給大家發課程表,提醒上課的時間、地點。大家的積極性很高,幾乎每節課都是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