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愛蓮說》(周敦頤)
①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助記] 本段對蓮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
②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助記] 本段分評三花,並以蓮自況,突出地表明作者「出淤泥而不染」這一為人立本的道德信念。
【情境默寫】
1.周敦頤在《愛蓮說》中,借蓮的形象寫君子志潔行廉,儀態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愛蓮說》中,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他花的人多,就像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所說的那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紅樓夢》中有詩云:「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愛蓮說》一文表意與之相近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①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助記] 點明夜遊的起因與時間。
②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助記] 運用比喻的方法描繪庭院月色。
③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助記] 抒發作者面對月光的感觸。
【情境默寫】
1.很多古人的作品,總讓我們陶醉於當時的明月清風、松柏竹林。其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我們保有內心的一份閒適和豁達,再平凡的生活也有詩意,再繁雜的日子也能美麗。(用蘇軾《記承天寺夜遊》中的句子作答)
2.《記承天寺夜遊》中,描寫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記承天寺夜遊》中,最能表達作者流露出的超然物外、曠達樂觀態度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記承天寺夜遊》中,描寫月夜下承天寺院中景色如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記承天寺夜遊》中,表達作者微妙、複雜的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①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裡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助記] 本段寫作者少年時代讀書的刻苦勤奮和求師學習的艱難經歷。
②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助記] 本段具體回憶自己求學的艱苦情況。
【情境默寫】
1.《送東陽馬生序》中,寫出先達德高望重,弟子眾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東陽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別人差,卻「略無慕豔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東陽馬生序》中,作者通過寫自己向先達請教問題時的動作來教導馬生要尊師重道、謙虛謹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送東陽馬生序》中,最能表現作者抄書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