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繪圖必看》
《記承天寺夜遊》的前半部分,首先我們來讀一遍這部分的課文內容:【《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讀完課文之後我們來看一下這張圖,背景是庭院。除了標題之外,我們把這部分的課文內容分成5個部分,在這個背景上尋找5個地點來記憶。
首先我們把標題放在這張圖的水池那裡,水池那裡衣服上寫著「蘇軾」的男人在天黑的時候站在地圖上標出「承天寺」的地方,手裡拿著筆在寫東西,對應的標題是「《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手裡拿著筆在寫東西,表示在記東西,地圖上標出「承天寺」的地方,聯想人物在記承天寺這個地方,記憶記承天寺;男人在天黑的時候站在地圖上,聯想男人是在晚上去過承天寺,記憶夜遊;衣服上寫著「蘇軾」的男人,記憶蘇軾。連起來就是「《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記住標題之後,我們來看一下這5個地點:第1個地點是亭子,第2個地點是芭蕉樹,第3個地點是窗戶,第4個地點是凳子,第5個地點是小橋。我們倒過來記一遍:第5個地點是小橋,第4個地點是凳子,第3個地點是窗戶,第2個地點是芭蕉樹,第1個地點是亭子。記住這五個地點之後,我們就一個一個來分析。
第1個地點「亭子」,日曆上圈出「元豐六年」,時間是十月十二日,蘇軾坐在床上解扣子的姿勢,對應的句子是「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日曆上圈出「元豐六年」,記憶元豐六年;時間是十月十二日,記憶十月十二日;蘇軾坐在床上解扣子的姿勢,想到蘇軾要解衣服睡覺了,記憶解衣欲睡。連起來就是「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第2個地點「芭蕉樹」,月光投進窗戶上,心上有七顆星星,對應的句子是「月色入戶,欣然起行。」。月光投進窗戶上,記憶月色入戶;心上有七顆星星,即心有七星,諧音欣然起行,記憶欣然起行。連起來就是「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第3個地點「窗戶」,嘴巴上畫「×」,旁邊一個開心玩耍的人,對應的句子是「念無與為樂者,」。嘴巴上畫「×」,表示不能說話,即無語,同無與同音,記憶念無與;一個開心玩耍的人,聯想他現在是一個在玩樂的人,即玩樂者,諧音為樂者,記憶為樂者。連起來就是「念無與為樂者,」。
第4個地點「凳子」,碎紙放在承天寺門口,旁邊站著衣服上寫著「張懷民」的男人,對應的句子是「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碎紙放在承天寺門口,即碎紙、承天寺,諧音遂至承天寺,記憶遂至承天寺;旁邊站著衣服上寫著「張懷民」的男人,表示找的人是張懷民,記憶尋張懷民。連起來就是「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第5個地點「小橋」,張懷民拿著圍棋,和蘇軾站在寫著地圖上寫著「中庭」的地方,對應的句子是「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圍棋諧音未寢,張懷民拿著圍棋,記憶懷民亦未寢;張懷民和蘇軾站在寫著地圖上寫著「中庭」的地方,聯想他們兩個去中庭那個地方散步,記憶相與步於中庭。連起來就是「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我們複習一遍:水池那裡衣服上寫著「蘇軾」的男人在天黑的時候站在地圖上標出「承天寺」的地方,手裡拿著筆在寫東西,想到:《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第1個地點【亭子】,日曆上圈出「元豐六年」,時間是十月十二日,蘇軾坐在床上解扣子的姿勢,想到: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第2個地點【芭蕉樹】,月光投進窗戶上,心上有七顆星星,想到:月色入戶,欣然起行。第3個地點是【窗戶】,嘴巴上畫「×」,旁邊一個開心玩耍的人,想到:念無與為樂者,。第4個地點是【凳子】,碎紙放在承天寺門口,旁邊站著衣服上寫著「張懷民」的男人,想到: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第5個地點是【小橋】,張懷民拿著圍棋,和蘇軾站在寫著地圖上寫著「中庭」的地方,想到: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譯文及注釋》
譯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準備脫衣入睡,恰好看到這時月光從門戶照進來,於是高興地起身出門。考慮到沒有和我一起遊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裡散步。月光照在庭院裡像積滿的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院中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閒的人罷了。
注釋選自《東坡志林》。此文寫於作者貶官黃州期間。承天寺,在今湖北黃岡市南。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元豐,宋神宗年號。當者被貶黃州已經四年。解:把繫著的腰帶解開。欲:想要,準備。月色:月光。入:照入,映入。戶:堂屋的門;單扇的門。起:起身。欣然:高興、愉快的樣子。欣,高興,愉快。然,……的樣子。行:出行。念無與為樂者:想到沒有和我一起遊樂的人。念,想到。 無與為樂者,沒有可以共同交談(遊樂或賞月)的人。者:……的人。遂:於是,就。至:到。尋:尋找。張懷民:作者的朋友。名夢得,字懷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豐六年貶謫到黃州,寄居承天寺。亦:也。寢:睡,臥。相與步於中庭:(我們)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與,共同,一同。步,散步。於:在。中庭,庭院裡。空明:清澈透明。藻荇:泛指生長在水中的綠色植物。藻,藻類植物。荇,荇菜。這裡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交橫(héng):交錯縱橫。蓋:承接上文,解釋原因,表示肯定,相當於『大概』,這裡解釋為『原來是』。也:句末語氣詞,表判斷。(蓋……也:原來是。)為:動詞。做。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閒人罷了。但,只(是)僅僅。閒人:閒散的人。這裡是指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蘇軾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裡是一個有職無權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閒,自稱「閒人」。首先「閒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賞美景的人。其次「閒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悶心境。耳:語氣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