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校訓」徵集丨贛州四中:篤志弘毅、止於至善

2020-12-18 大江網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杜宇蔚報導:校訓是一個學校外在氣質和內核精神的集中體現,反映一個學校的辦學治學態度。12月5日起,大江新聞客戶端啟動徵集「江西校訓」活動。這次,我們來關注贛州市第四中學校訓。

贛州四中校訓是篤志弘毅、止於至善。篤志弘毅分別出自《論語·子張》和《論語·泰伯第八》,以此為校訓,寄望四中青少年學生確立奮鬥目標,堅定人生理想,樹立遠大抱負,並為之堅持不懈地努力,矢志不渝地奮鬥,百折不撓地前行,擔當起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止於至善出自《大學》,意在鼓勵師生在學業和品格上保持永不止息、創新超越的進取狀態和對完美境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

贛州四中是江西省重點中學。學校歷史悠久,其前身是私立贛南初級中學,1958年正式改為現名。學校現有教職工196人,省特級教師2人,省市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80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53人,高級教師93人。走進四中校園,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師生的彬彬有禮和校園濃鬱的至善文化。具有四中特色的校園文化正在散發出別樣的魅力,它時刻浸潤師生的心靈,引領著四中學子成為人格健全、人品高貴、人才全面、人生幸福的時代新人。

相關焦點

  • 「江西校訓」徵集|「江西校訓」徵集將於17日截稿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杜宇蔚報導:校訓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校訓體現了一所學校的辦學傳統,代表著校園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練,是學校歷史和文化的積澱。一所老牌學校的校訓,更為打開歷史文化之門提供了一把金鑰匙,為我們眺望其精神家園打開了一扇窗戶。12月17日,大江新聞客戶端「江西校訓」徵集活動將截稿,學校可抓住最後兩天時間投稿。自12月5日啟動了「江西校訓」徵集活動以來,截至12月16日,大江新聞客戶端收到了江西20多所高校、中小學校的校訓投稿。
  • 中國知名高校校訓,感受求學做人的歷史積澱
    那些年我們瞻仰過的名校校訓,看一遍勵志一遍!有人說,大學有「三寶」:「校園」、「校訓」和「校友」。允公允能,日新月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寥寥數語間,承載了多少年輕時的夢想與奮鬥。 校訓是集大家之所成,指導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中國名校的校訓: 北京大學:思想自由、兼容並包
  • 「江西校訓」徵集丨江西師大校訓:靜思篤行、持中秉正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杜宇蔚報導:校訓是一個學校精神氣質、文化內涵、辦學治學理念等的集中體現。12月5日起,大江新聞客戶端啟動徵集「江西校訓」活動。這次,我們來關注江西師範大學校訓。  江西師大先後七次遷址,六易其名,四度調整,砥礪出「靜思篤行、持中秉正」的校訓,孕育了「團結、勤奮、求是、創新」的優良校風,形成了「以人為本、面向社會」的辦學思想,「以生為本、以德為先」的育人思想,「百折不撓、艱苦創業」的辦學傳統,「質量立校、學術鑄校、人才強校、特色名校、管理興校、和諧榮校」的重點任務和「愛國榮校、民主和諧、求真務實、開放創新」的師大精神。
  • 42所雙一流大學校訓,你最喜歡哪所大學的校訓?
    中國各大學的校訓是什麼?各個大學的校訓分別有哪些含義?校訓就像是一個時代的主流價值觀,是要講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一般來說都是圍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道德禮儀」「科學創新」為主的。志力與培養德才兼備,開拓進取的人才。
  • 中西方大學校訓之比較與欣賞
    而每一所大學,都有著自己的校訓。校訓代表了一所學校的教育理念、文化內涵、對外形象,也是一所學校珍貴的價值遺產和寶貴的精神財富,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西方各國大學的校訓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認識、欣賞和比較不同大學的校訓,從中可以窺見每一所大學的教育理念、價值取向、文化內涵。
  • 「江西校訓」徵集丨江科附中校訓:知書達理、進取求新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杜宇蔚報導:校訓是廣大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是一個學校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12月5日起,大江新聞客戶端啟動徵集「江西校訓」活動。這期,我們聚焦江西科技學院附屬中學校訓。
  • 「江西校訓」徵集丨三百山中心小學校訓:思源致遠、感恩勵志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杜宇蔚報導:校訓,是一個學校的靈魂,體現了一所學校的辦學傳統,代表著校園文化和教育理念,既是學校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練,又是學校歷史文化的積澱。12月5日起,大江新聞客戶端啟動徵集「江西校訓」活動。
  • 中國十所著名大學校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聯
    校訓為:「明德格物。「明德格物」語出《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意指博大的學問,儒家治學,首重個人德行修為,「明德」就是彰顯德行,先完善內在德智的修養,然後推己及人。三、南京大學最早可追溯自孫吳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學,1902年創建三江師範學堂。1928年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
  • 「江西校訓」徵集丨樂安二中:養正達德、崇文進智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杜宇蔚報導:校訓是學校在長期辦學實踐中形成的,對全校師生具有規範、警策和導向作用。它能概括學校的整體價值取向、獨特氣質、文化底蘊,蘊含師生的道德理想、人格特點和歷史責任。12月5日起,大江新聞客戶端啟動徵集「江西校訓」活動。
  • 「江西校訓」徵集丨上饒市廣豐區永豐中學:讓師生享受成長的快樂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杜宇蔚報導:校訓,作為一個標尺,激勵和勸勉在校的教師和學子們,即使離開學校多年,也會將校訓時刻銘記在心。12月5日起,大江新聞客戶端啟動徵集「江西校訓」活動。本期,我們聚焦上饒市廣豐區永豐中學校訓。
  • 校訓代表著一個學校的精神文明,你知道哪些高校的校訓?
    校訓代表著一個學校的精神文明,你知道哪些高校的校訓? 復旦大學: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 復旦大學的校訓,大家覺得怎麼樣,有哪些你認為不錯的校訓?
    復旦大學的校訓是: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這個校訓是在1915年校慶十周年時正式確定的,與「思想自由,學術獨立」的立校宗旨相呼應。校訓的出處是《論語·子張》篇,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就是,廣博的學習,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去提問,多思考當前的問題,仁德就在其中了。廣博《禮記·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 你還記得自己母校校訓嗎?河南42所本科院校校訓,值得收藏!
    01 鄭州大學校訓:明時風,達治體,文而不弱,武而不暴,蹈厲奮進,竭忠盡智,扶危邦,振貧民02 河南大學校訓:明德新民,止於至善03 河南理工大學校訓:明德任責04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校訓:09 中原工學院校訓:博學弘德,自強不息10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校訓:尚嚴,崇實,善知,敏行11 河南中醫藥大學校訓:厚德博學,承古拓新12 河南師範大學校訓:厚德博學,止於至善13 新鄉醫學院校訓:明德博學,至愛致用14 信陽師範學院校訓
  • 齊魯校訓|臨沂大學:明義 銳思 弘毅 致遠
    「弘毅」語出「宗聖」 曾子《論語·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勸勉全體師生要加強意志磨練,努力做到寬宏堅毅,鍥而不捨。「致遠」語出「智聖」諸葛亮《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勸勉全體師生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以矢志不渝的奮鬥精神,銳意進取,不斷開拓創新。
  • 集體亮相「大比拼」 為你心中的江西「最美校訓」投票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杜宇蔚報導:校訓是一個學校內在美的體現,凸顯了一所學校的內涵韻味和精神氣質,是學校對外展示自身形象的窗口。12月21日,大江新聞客戶端「江西校訓」徵集活動開始為期一周的「最美校訓」投票評選活動。
  • 千年智慧,啟迪後人,源於《易經》的著名校訓
    校訓,是一個學校的精神體現,只要是個學校,不管大小,都有校訓作為生存和發展的指針。校訓五花八門,但大多積極向上,畢竟學校都是希望能夠多培養人才,擴大影響力,為社會貢獻力量。
  • 河南大學校訓: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建校百餘年來,河南大學嚴守「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的校訓,在一代代學人的精心鑄造下,逐漸形成了「團結、勤奮、嚴謹、樸實」的優良校風和前瞻開放、面向世界,堅持真理、追求進步,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兼容並包、海納百川,不事浮華、嚴謹樸實的河大精神,在推動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經濟建設和教育振興的過程中實現著自身的價值。
  • 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關愛和    在河南大學明倫校區南大門內側的門楣之上,柳體金字書寫校訓赫然醒目:下方左側為「明德」,右為「新民」,正中上額橫書「止於至善」。    1936年10月,河南大學南大門落成。校門正面,金色的「河南大學」校名熠熠生輝。
  • 徵集:創作贛州2020最火的歌--原創「贛州人的歌」歌詞徵集等你
    來源:贛州財智融媒體中心回家,不僅僅是跨越地域間的山水阻隔,更是和從前的自己的一場重逢。當回家遇上...接納你憂傷的港灣,也是給你新一年勇氣的地方,世界再大,路途再遠,你,也要回家...家,是每個中國人精神回歸的原點,回家過年,是每一個中國人魂牽夢繞的主題。
  • 北航、北師大、廈門大學這三所大學的校訓,你知道多少?
    圖片來自網絡1996年,北師大啟動校訓徵集活動,邀請校內專家學者共提方案。校訓徵集活動中,「師垂典則,範示群倫」受到關注。考慮到其「稍嫌艱深」「稍感平板」「過於靜態詮釋」,啟功先生也不同意以此為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提出後,大家高度認同,加之幾位德高望重的先生發文推介,全校師生更是交口相傳,媒體也開始注意並不斷有報導。1996年11月4日,學校校務會議明確將「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定為校訓,並請啟功先生賜墨勒碑,先生欣然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