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更多「千裡馬」在武漢揮灑青春
武漢大力推動百萬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
12月2日,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湖北·武漢)對接大會在武漢舉行,應聘者在招聘會上尋找適合自己的招聘崗位。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全國200餘家高校代表齊聚武漢開展校地校企對接;超過50萬個崗位通過線上平臺推送;線下招聘結束,線上活動繼續……12月2日至3日,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對接大會在武漢舉行,吸引約4000名高校學生現場求職,企業收簡歷近9000份,現場達成意向逾千人。
從2017年開始,武漢大力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力爭扭轉大學畢業生人才留不住的局面。今年,疫情過後,武漢吸引高等教育人才落戶的力度不降反增,繼續打造大學生最友好城市。
「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釋放「武漢引力」
「就業前,我了解到武漢在人才引進方面有優惠政策。這個城市很尊重人才,為人才提供了平臺和機會,這是我選擇紮根武漢的原因。」老家在安徽的王志成獲得中國科技大學博士學位後,選擇到位於武漢的一冶集團工作。
定居後,王志成常去湖北省博物館、江漢路步行街等處「打卡」。「這些地方讓我感受到武漢的人文底色和無限活力,年輕人在武漢發展非常有前途。」他說。
曾幾何時,「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不願來」是「大學之城」武漢的痛。坐擁近90所高校,超過130萬在校大學生,每年留漢就業創業的人數卻曾不到十分之一。
「留住大學生,才能留住未來。」為了扭轉人才利用率低、人才外流嚴重的局面,從2017年開始,武漢啟動「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買房租房可打八折、落戶僅靠一證、近500家企業帶頭落實大學生最低年薪標準……計劃5年留下100萬大學生。
2017年6月,武漢率先在全國同類城市中放開大學生落戶限制,大學畢業生憑畢業證就可以登記入戶。新政啟用僅一個半月就新增辦理落戶60960人。當年,武漢大學畢業生新落戶14.2萬人,是上年的6倍;大學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30.1萬人,是上年的2倍,創歷史最高紀錄。
「武漢是個很適合年輕人闖一闖、拼一拼的城市。」目前就職於興業銀行的王欣怡是安徽人,在香港中文大學念完碩士後選擇回到了武漢。「我本科在華中農業大學讀書,在學校的雙創基地學習過,回到武漢,不僅因為對這裡懷有很深的感情,更感覺到武漢有很濃厚的創業氛圍,充滿了活力。」
涵蓋落戶、安居、創業、服務等一連串力度空前的舉措出臺,釋放了吸納人才的「武漢引力」:武漢市招才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新增留漢大學生(參加社保)109萬人,其中落戶45.8萬人,提前兩年完成原定計劃。
數據顯示,武漢「人口年輕化指數」增幅居大城市第一位;海歸回流、博士留漢人數明顯增加,近三年達9000多人;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在武漢籤約就業比例僅次於北京、上海,武漢成為大學生創業就業的熱門城市。
加速納才助力城市疫後重振
「從沒想過我會在曾經的方艙醫院裡找工作,也沒想到現在這裡好熱鬧!」2日下午,武漢輕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的應屆畢業生時義強趕到洪山體育館參加招聘會。
時義強參加的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對接大會,原定下午3時開始,下午2時左右就有不少畢業生排隊進場,不少名企的展臺被圍得水洩不通。
「為了辦好這次活動,武漢市各級組織全力推動前期工作,對市內各用人單位、產業基地開展『地毯式』摸排,將線下超過1.2萬個、線上超過50萬個優質崗位推送到應屆高校畢業生面前,充分滿足廣大學子多樣化求職需求。」武漢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疫情過後,武漢吸引高等教育人才落戶的腳步沒有放緩,反而加速,把吸納大學生就業和集聚人才創新創業作為復甦重振的先導性工程,保障推動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充分就業。
今年以來,武漢再次出臺了高校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22條政策創新措施,對所有在漢高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約31萬餘名應屆畢業生給予14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今年前10個月,直接用於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資金支出超過5億元。
「疫情對就業肯定有衝擊,但看到招聘會現場這麼火爆,信心又多了一些。」華中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專業應屆畢業生張祥告訴記者,他想進入網際網路公司從事內容運營,「這幾年武漢的網際網路公司越來越多,我今天也投了好幾份簡歷,相信會收到一份合適的offer」。
「築巢引鳳」蓄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這些年,武漢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把研發基地選在了武漢。」1995年出生的林楓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今年7月入職中原電子集團,成為一名研發設計師。對於武漢的未來,他十分憧憬。
隨著疫後重振步伐加快,武漢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趨旺。智聯招聘報告顯示,2020年度,武漢秋招在線職位數同比增長308%,簡歷投遞數同比增長119%,機械設計、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相關職位需求大漲,對新基建前景的看好也帶來強烈的信息基礎設施人才需求。
「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知名企業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分支機構,提供了非常多的高質量就業機會。」武漢達夢資料庫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經理王婷說,近年公司不少員工從北上廣回流而來,說明武漢的吸引力、競爭力不斷增強。
「未來,武漢將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專用租賃房,更大力度減免房租,打造更低成本的創業平臺,做好外地留漢大學生未就業先落戶、父母隨遷等人才服務工作。」武漢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武漢將以最大誠意、最實政策、最優環境,歡迎更多的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
「這兩年,能明顯感覺到武漢對於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強。」卓爾控股有限公司人力資源中心副主任楊思遠說,隨著武漢城市形象不斷優化,人才政策不斷加力,招才引智的土壤已經形成。相比往年,公司今年在武漢的校招規模增長了兩到三倍,提供了近200個管培生崗位。
「今年我們正籌備的一家子公司,已引入近10名百萬年薪的高端人才。待遇、地緣只是一方面,現在城市環境、發展機遇也是吸引他們的重要因素。」楊思遠說。
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說,隨著多項國家政策和中央一攬子支持政策落地落實,武漢發展機遇前所未有。「武漢要打造大學生最友好城市,真誠歡迎廣大學子選擇武漢、融入武漢,與武漢共同成長、共同發展、共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