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加速納才助力疫後重振 打造大學生最友好城市

2020-12-17 湖南民生網

吸引更多「千裡馬」在武漢揮灑青春

武漢大力推動百萬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

12月2日,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湖北·武漢)對接大會在武漢舉行,應聘者在招聘會上尋找適合自己的招聘崗位。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全國200餘家高校代表齊聚武漢開展校地校企對接;超過50萬個崗位通過線上平臺推送;線下招聘結束,線上活動繼續……12月2日至3日,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對接大會在武漢舉行,吸引約4000名高校學生現場求職,企業收簡歷近9000份,現場達成意向逾千人。

從2017年開始,武漢大力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力爭扭轉大學畢業生人才留不住的局面。今年,疫情過後,武漢吸引高等教育人才落戶的力度不降反增,繼續打造大學生最友好城市。

「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釋放「武漢引力」

「就業前,我了解到武漢在人才引進方面有優惠政策。這個城市很尊重人才,為人才提供了平臺和機會,這是我選擇紮根武漢的原因。」老家在安徽的王志成獲得中國科技大學博士學位後,選擇到位於武漢的一冶集團工作。

定居後,王志成常去湖北省博物館、江漢路步行街等處「打卡」。「這些地方讓我感受到武漢的人文底色和無限活力,年輕人在武漢發展非常有前途。」他說。

曾幾何時,「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不願來」是「大學之城」武漢的痛。坐擁近90所高校,超過130萬在校大學生,每年留漢就業創業的人數卻曾不到十分之一。

「留住大學生,才能留住未來。」為了扭轉人才利用率低、人才外流嚴重的局面,從2017年開始,武漢啟動「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買房租房可打八折、落戶僅靠一證、近500家企業帶頭落實大學生最低年薪標準……計劃5年留下100萬大學生。

2017年6月,武漢率先在全國同類城市中放開大學生落戶限制,大學畢業生憑畢業證就可以登記入戶。新政啟用僅一個半月就新增辦理落戶60960人。當年,武漢大學畢業生新落戶14.2萬人,是上年的6倍;大學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30.1萬人,是上年的2倍,創歷史最高紀錄。

「武漢是個很適合年輕人闖一闖、拼一拼的城市。」目前就職於興業銀行的王欣怡是安徽人,在香港中文大學念完碩士後選擇回到了武漢。「我本科在華中農業大學讀書,在學校的雙創基地學習過,回到武漢,不僅因為對這裡懷有很深的感情,更感覺到武漢有很濃厚的創業氛圍,充滿了活力。」

涵蓋落戶、安居、創業、服務等一連串力度空前的舉措出臺,釋放了吸納人才的「武漢引力」:武漢市招才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新增留漢大學生(參加社保)109萬人,其中落戶45.8萬人,提前兩年完成原定計劃。

數據顯示,武漢「人口年輕化指數」增幅居大城市第一位;海歸回流、博士留漢人數明顯增加,近三年達9000多人;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在武漢籤約就業比例僅次於北京、上海,武漢成為大學生創業就業的熱門城市。

加速納才助力城市疫後重振

「從沒想過我會在曾經的方艙醫院裡找工作,也沒想到現在這裡好熱鬧!」2日下午,武漢輕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的應屆畢業生時義強趕到洪山體育館參加招聘會。

時義強參加的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對接大會,原定下午3時開始,下午2時左右就有不少畢業生排隊進場,不少名企的展臺被圍得水洩不通。

「為了辦好這次活動,武漢市各級組織全力推動前期工作,對市內各用人單位、產業基地開展『地毯式』摸排,將線下超過1.2萬個、線上超過50萬個優質崗位推送到應屆高校畢業生面前,充分滿足廣大學子多樣化求職需求。」武漢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疫情過後,武漢吸引高等教育人才落戶的腳步沒有放緩,反而加速,把吸納大學生就業和集聚人才創新創業作為復甦重振的先導性工程,保障推動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充分就業。

今年以來,武漢再次出臺了高校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22條政策創新措施,對所有在漢高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約31萬餘名應屆畢業生給予14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今年前10個月,直接用於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資金支出超過5億元。

「疫情對就業肯定有衝擊,但看到招聘會現場這麼火爆,信心又多了一些。」華中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專業應屆畢業生張祥告訴記者,他想進入網際網路公司從事內容運營,「這幾年武漢的網際網路公司越來越多,我今天也投了好幾份簡歷,相信會收到一份合適的offer」。

「築巢引鳳」蓄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這些年,武漢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把研發基地選在了武漢。」1995年出生的林楓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今年7月入職中原電子集團,成為一名研發設計師。對於武漢的未來,他十分憧憬。

隨著疫後重振步伐加快,武漢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趨旺。智聯招聘報告顯示,2020年度,武漢秋招在線職位數同比增長308%,簡歷投遞數同比增長119%,機械設計、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相關職位需求大漲,對新基建前景的看好也帶來強烈的信息基礎設施人才需求。

「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知名企業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分支機構,提供了非常多的高質量就業機會。」武漢達夢資料庫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經理王婷說,近年公司不少員工從北上廣回流而來,說明武漢的吸引力、競爭力不斷增強。

「未來,武漢將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專用租賃房,更大力度減免房租,打造更低成本的創業平臺,做好外地留漢大學生未就業先落戶、父母隨遷等人才服務工作。」武漢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武漢將以最大誠意、最實政策、最優環境,歡迎更多的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

「這兩年,能明顯感覺到武漢對於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強。」卓爾控股有限公司人力資源中心副主任楊思遠說,隨著武漢城市形象不斷優化,人才政策不斷加力,招才引智的土壤已經形成。相比往年,公司今年在武漢的校招規模增長了兩到三倍,提供了近200個管培生崗位。

「今年我們正籌備的一家子公司,已引入近10名百萬年薪的高端人才。待遇、地緣只是一方面,現在城市環境、發展機遇也是吸引他們的重要因素。」楊思遠說。

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說,隨著多項國家政策和中央一攬子支持政策落地落實,武漢發展機遇前所未有。「武漢要打造大學生最友好城市,真誠歡迎廣大學子選擇武漢、融入武漢,與武漢共同成長、共同發展、共創未來。」

相關焦點

  • 助力「百萬大學生留漢」,綠地華中開啟「與武漢同新」
    以2020年4月8日為轉折點,武漢迅速邁開重振的步伐,從中央一攬子支持政策到各大企業的布局投資,從數個全球性展會的召開到繼續打造大學生最友好城市,這座英雄之城解鎖了疫後重振的「武漢密碼」,成為引領經濟復甦的「風向標」。
  • 吸引更多「千裡馬」在武漢揮灑青春
    從2017年開始,武漢大力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力爭扭轉大學畢業生人才留不住的局面。今年,疫情過後,武漢吸引高等教育人才落戶的力度不降反增,繼續打造大學生最友好城市。加速納才助力城市疫後重振「從沒想過我會在曾經的方艙醫院裡找工作,也沒想到現在這裡好熱鬧!」2日下午,武漢輕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的應屆畢業生時義強趕到洪山體育館參加招聘會。
  • 武漢疫後重振具有全球示範意義,亞布力論壇重磅企業家、經濟學家...
    「在疫情防控方面,武漢完成了兩大世界級創舉,一個是關閉離漢通道,一個是全民檢測。」經濟學家、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表示,武漢為國內其他城市提供了範本,為人類病毒防疫史提供了最寶貴的遺產,在經濟重振上也能交上同樣出色答卷。「武漢承受了兩個多月的停擺,還能迅速地恢復生活、重振經濟。武漢精神了不起!」
  • 東湖評論:「特別峰會」,為疫後重振匯聚特別的信心
    8月12日,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20武漢特別峰會在光谷成功閉幕。這是該論壇近20年來首次舉辦「特別峰會」,也是時隔8年後重返武漢,本次論壇的主題為「凝聚力量,助力經濟發展」。特別的峰會為武漢疫後重振匯聚特別的信心。
  • 13家險企投資超500億元助力武漢疫後重振
    中證網訊(記者 程竹)12月6日,記者在「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獲悉,為充分發揮保險資金久期長、規模大、來源穩的優勢,為湖北及武漢實體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助力武漢疫後重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組織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人保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13家保險機構,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 為武漢加油,武漢疫後文旅振興建議方案
    新年初始,新冠疫情突發,武漢封城,文旅產業受到巨大影響。綠維文旅集團要求項目組全力編制《疫後武漢文旅振興建議方案》,給剛完成的《武漢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提供升級版,為英雄武漢品牌重塑與產業振興,奉獻一份力量! 英雄城市武漢,在新冠疫情中譜寫了一篇偉大的抗疫史詩,為全球抗擊新冠疫情,奉獻了最寶貴的經驗、最感人的愛和最偉大的精神文明!
  • 200多位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家齊聚武漢,為湖北疫後重振建言獻策...
    200多位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家齊聚武漢,為湖北疫後重振建言獻策、加油助力.mp303:21來自湖北之聲FM1046從今天開始,為期兩天的「知名民企湖北行」實地行活動將在武漢舉行。活動以「心手相連、助力湖北」為主題,200多位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家齊聚武漢,為湖北疫後重振建言獻策、加油助力。他們紛紛表示,湖北區位優勢明顯、教育資源豐富、營商環境優越,是一片機遇無限的投資熱土,也相信湖北經濟重振指日可待。作為一名湖北黃岡人,在疫情後首次回到湖北的穩健醫療集團董事長李建全感觸良多。
  • 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凝聚人大代表智慧,助力武漢疫後重振和高質量...
    2020年初,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3件大會議案——《關於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案》《關於加快推進「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規劃建設案》《關於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建設,打造武漢經濟發展新增長極案》。3件議案匯聚全市人大代表的智慧與思考,瞄準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加快科技創新、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等武漢發展關鍵,提出補短板、強弱項的方向和路徑。
  • 企業家喊話:疫後重振,湖北一定行
    心手相連,助力湖北。8月的武漢,火熱的不僅是天氣,還有投資氛圍。8月11日,「知名民企湖北行」實地行活動在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企業家,齊聚江城,為湖北疫後重振、脫貧攻堅建言獻策、加油鼓勁。吸引大家前來的,除了湖北的熱情好客,還因為企業家們堅信,疫後重振,湖北一定行!
  • 央企「真金白銀」助力疫後重振發展:72個項目落戶湖北 投資額超...
    6月3日下午,國務院國資委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共同舉行中央企業助力湖北疫後重振發展視頻會議。在本次活動中,共有34家中央企業與湖北籤約72個項目,投資總額3277.25億元。據悉籤約項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生態環保、智能製造、信息技術、醫藥健康、產城融合、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
  • 武漢一周:從抗疫鬥爭的精神坐標到疫後重振的發展坐標
    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9次提到武漢。作為昔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風暴眼」,今日中國經濟疫後重振的風向標,這座英雄之城不負習總書記深情厚望,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以積極進取之姿打造「疫後重振的武漢樣板」。
  • 科技部寄語武漢:積極探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新路徑助力疫後重振
    「積極探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新路徑, 為湖北疫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11月25日在東湖國際人工智慧高峰會議上,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副司長邢懷濱向湖北武漢寄語。邢懷濱在會上表示,武漢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是國家在中部布局的首個國家級人工智慧發展試驗區,必將為武漢乃至湖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下一步,科技部將支持指導武漢推進試驗區建設,並根據評估結果給予支持激勵。邢懷濱希望,要充分利用東湖國際人工智慧峰會合作平臺,深入交流,增進共識,務實合作,共同為湖北疫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 信義魯商在漢高質量發展合力推動武漢重振
    董事長繆峰稱,湖北,不僅市場巨大還可以連結中西部,加上營商環境不斷優化,4月8日,武漢解封的第一天,69個項目通過 「雲招商」活動籤約落地,山東得象成為疫後第一批落戶武漢的外省企業。,打造球迷餐廳等,助力武漢消費提振。
  • 黃岡「疫」後重振,魯鄂再續情誼
    繼亮相山東省第二屆儒商大會暨青企峰會後,8月9日,2020黃岡市招商引資推介會暨項目籤約儀式在濟南舉行,進一步密切與山東的對接聯繫,推動黃岡「疫」後經濟重振。荊楚與齊魯,「疫」結兄弟情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荊楚大地蒙上一層陰影。在抗擊疫情的緊要關頭,山東省大力支援黃岡市,為該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重要支撐。
  • 大通道串起5城11縣區,武漢城市圈加速同城化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串起5城11縣區武漢城市圈同城化,首先要交通互聯互通。目前圍繞武漢城市圈的環線有兩條,一條是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一條是7日開工的武漢城市圈大通道。2008年,武漢1+8城市圈獲批國家「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後,湖北省啟動了《武漢城市圈綜合交通規劃》,正式提出了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概念。2012年發布的《湖北省省道網規劃綱要(2011-2030年)》,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就是其中一環。今年8月,歷經12年建設、全長560公裡的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正式「畫圓」。
  • 爾肯江·吐拉洪: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助力湖北疫後重振
    3080987爾肯江·吐拉洪: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助力湖北疫後重振20湖北日報訊2020-12-138921 湖北要聞 爾肯江·吐拉洪: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助力湖北疫後重振
  • 服務體育強省建設 助力「疫後重振」發展 湖北省體育總會第九屆...
    服務體育強省建設 助力「疫後重振」發展 湖北省體育總會第九屆一次會員大會召開 發布時間:2020-09-26 來源:湖北省體育局
  • 致敬英雄城市 首屆大學生藝術博覽會(武漢)開幕
    圖為首屆大學生藝術博覽會(武漢)開幕式現場 新華網餘凌雲攝新華網武漢11月29日電(餘凌雲)首屆大學生藝術博覽會(武漢)28日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開幕,這是大藝博在華中核心城市的首次亮相,也是廣大青年藝術家和藝術學子對「英雄之城」武漢的特殊獻禮
  • 武漢一周:向著勝利出發
    一周以來,全市上下以重點項目大拉練為抓手,以主動作為、奮發有為的姿態,一往無前、攻城拔寨的氣勢,迎難而上、拼搏奮進的氣場,搶抓戰略發展機遇,全力拼出疫後重振加速度。武漢加速疫後重振,離不開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切關懷和中央一攬子政策支持。11月26日到27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一行赴京拜訪國家部委、企業、高校相關領導,主動對接落實中央一攬子支持政策,加快推進疫後重振和高質量發展。
  • 「大巡控」護航城市疫後重振
    2020年全市街面「兩搶一盜」警情同比下降18.8%武漢「解封」後,武漢警方強化社會面巡邏防控和快反處置,組織開展「荊楚平安」、「夏季治安整治」、夜間大巡控等系列行動,全力投入「護學」「護企」「護商」「護景」、保民安職責,查獲一批違法犯罪案件,抓獲網上逃犯169人,收繳管制刀具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