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寄語武漢:積極探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新路徑助力疫後重振

2020-12-14 武漢發布

「積極探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新路徑, 為湖北疫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11月25日在東湖國際人工智慧高峰會議上,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副司長邢懷濱向湖北武漢寄語。本屆活動以「創新·賦能」為主題,現場推介湖北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基礎與優勢,誠邀各界共享人工智慧發展機遇,共創湖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未來。

邢懷濱在會上表示,武漢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是國家在中部布局的首個國家級人工智慧發展試驗區,必將為武漢乃至湖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下一步,科技部將支持指導武漢推進試驗區建設,並根據評估結果給予支持激勵。邢懷濱希望,要充分利用東湖國際人工智慧峰會合作平臺,深入交流,增進共識,務實合作,共同為湖北疫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次會議在武漢召開,是對我省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一次極大鼓舞和促進。」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肖菊華說,今年9月,武漢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這是國家在中部布局的首個國家級人工智慧發展試驗區,也是湖北省人工智慧發展歷程中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要節點,標誌著湖北省在大力發展人工智慧產業上邁出了新步伐。肖菊華強調,當前,湖北正處在疫後重振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湖北將以武漢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為契機,加快建設一批人工智慧創新支撐平臺、啟動一批人工智慧關鍵技術攻關項目、打造一批人工智慧典型應用場景,定期舉辦人工智慧高峰論壇和人工智慧創新挑戰大賽等活動,加快構建具有湖北特色的人工智慧創新生態體系,聚力將湖北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和應用示範新高地。

湖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煒表示,科技部認真落實中央支持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一攬子政策,全力支持武漢創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試驗區,體現了科技部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強烈的責任擔當,體現了對湖北人民的深情厚誼。省科技廳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增強推動科技創新的使命擔當,深入實施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創新湖北建設,加快推進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全省高質量發展蓄積新動能、打造新優勢。力爭通過5年努力,使我省人工智慧關鍵核心技術實現多點突破,獲得一批標誌性科研成果。培育有影響力人工智慧高新技術企業100家以上,布局建設100個左右技術創新示範工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6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6000億元。

活動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語音識別開源工具Kaldi之父、小米集團語音首席科學Danial Povey(丹尼爾·波維)等院士專家、企業家分別作主旨演講。在發言中,他們不約而同地強調了人工智慧產業在當今全球科技競爭中的重要性,呼籲加強合作,共享研究成果。

會上,湖北省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正式揭牌,湖北省新一代人工智慧典型應用場景首次對外發布。據悉,此次發布的十大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智能家居、智慧網聯汽車、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能翻譯、5G智慧光網絡、智慧城市、智慧農業、智慧安監、智慧金融等領域,將形成推動我省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的核心驅動力。

同日,國投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湖北省科技廳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通訊員 陳傳金、丘劍山)

相關焦點

  • 科技部談人工智慧發展:引導、支持成關鍵詞
    人民網北京4月3日電 (李軼群)今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表示,在疫情防控中,人工智慧技術和產品用於疫情分析、識別測溫、病毒檢測、輔助診療等方面,對疫情防控起到了積極作用。
  • 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凝聚人大代表智慧,助力武漢疫後重振和高質量...
    2020年初,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3件大會議案——《關於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案》《關於加快推進「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規劃建設案》《關於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建設,打造武漢經濟發展新增長極案》。3件議案匯聚全市人大代表的智慧與思考,瞄準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加快科技創新、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等武漢發展關鍵,提出補短板、強弱項的方向和路徑。
  • 「搭把手、拉一把」,科技部首用「雲論證」為武漢「行方便」
    9月4日晚,獲悉武漢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正式獲批,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向長江日報記者講述了武漢申報過程,「通過』綠色通道』讓武漢最快搭上了智能創新發展快車,這顯示了』中國速度』,更體現了』搭把手、拉一把』,科技部門對武漢重振的關懷。」
  • 13家險企投資超500億元助力武漢疫後重振
    中證網訊(記者 程竹)12月6日,記者在「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獲悉,為充分發揮保險資金久期長、規模大、來源穩的優勢,為湖北及武漢實體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助力武漢疫後重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組織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人保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13家保險機構,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 服務體育強省建設 助力「疫後重振」發展 湖北省體育總會第九屆...
    服務體育強省建設 助力「疫後重振」發展 湖北省體育總會第九屆一次會員大會召開 發布時間:2020-09-26 來源:湖北省體育局
  • 三季度收官在即,武漢又雙叒拿下「好牌」
    今天上午,一場高規格會議再次把「疫後重振」的武漢推到了臺前。嘉賓包括上交所、深交所「掌門」,香港特區證監會主席,新交所執行長等人,感受一下分量——圖片來源:據參會嘉賓一位參會嘉賓向城叔表示,「場面非常隆重」「說明官方非常支持」。一位網友則感慨,「叫得出名字的企業家這兩天都在武漢啊。」顯然,各類資源要素都在向湖北、武漢傾斜。
  • 武漢疫後重振具有全球示範意義,亞布力論壇重磅企業家、經濟學家...
    2020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武漢特別峰會現場。長江網訊(記者康鵬)「武漢的疫後重振,為世界經濟復甦提供了路徑,在全球具有示範意義。」8月12日,在2020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武漢特別峰會上,論壇輪值主席、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一語道出現場眾多企業家、專家的心聲。
  • 央企「真金白銀」助力疫後重振發展:72個項目落戶湖北 投資額超...
    6月3日下午,國務院國資委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共同舉行中央企業助力湖北疫後重振發展視頻會議。在本次活動中,共有34家中央企業與湖北籤約72個項目,投資總額3277.25億元。據悉籤約項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生態環保、智能製造、信息技術、醫藥健康、產城融合、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
  • 企業家喊話:疫後重振,湖北一定行
    心手相連,助力湖北。8月的武漢,火熱的不僅是天氣,還有投資氛圍。8月11日,「知名民企湖北行」實地行活動在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企業家,齊聚江城,為湖北疫後重振、脫貧攻堅建言獻策、加油鼓勁。吸引大家前來的,除了湖北的熱情好客,還因為企業家們堅信,疫後重振,湖北一定行!
  • 戰時間 戰精神 戰實幹 武漢開啟決戰模式
    10月11日,武漢市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啟動暨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發布會在漢召開,標誌著武漢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正式進入全面建設階段。這一天,距9月4日國家科技部正式發文批覆,支持武漢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僅僅過去了37天。
  • 爾肯江·吐拉洪: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助力湖北疫後重振
    3080987爾肯江·吐拉洪: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助力湖北疫後重振20湖北日報訊2020-12-138921 湖北要聞 爾肯江·吐拉洪: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助力湖北疫後重振
  • 梵稻品牌創始人裘元開:積極探索「文創+電商+科技」扶貧新路徑
    由於交通閉塞,缺少合作平臺和實體門店松桃縣原生態農產品,一直被困高原沒有銷路,是松桃縣脫貧的主要難點,梵稻創始人、民主建國會會員裘元開敏銳地發現了這一問題,抓住「蘇州工業園區、松桃縣」兩地「幫扶結對」之良機,積極探索「文創+電商+科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新路徑,助力松桃助消費扶貧。
  • 武漢加速納才助力疫後重振 打造大學生最友好城市
    這個城市很尊重人才,為人才提供了平臺和機會,這是我選擇紮根武漢的原因。」老家在安徽的王志成獲得中國科技大學博士學位後,選擇到位於武漢的一冶集團工作。定居後,王志成常去湖北省博物館、江漢路步行街等處「打卡」。「這些地方讓我感受到武漢的人文底色和無限活力,年輕人在武漢發展非常有前途。」他說。曾幾何時,「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不願來」是「大學之城」武漢的痛。
  • 大連科技企業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抗「疫...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已成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市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積極響應全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號召,在做好自身防疫的同時,充分發揮各自在遠程醫療、疾病防控、醫療設備等方面的技術優勢,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助力打贏抗 " 疫 " 攻堅戰。此次疫情不僅本身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在時間點上也碰上了流感爆發以及春運流動的時間點,在病情人數不斷上升之後,現有的醫療資源勢必難以滿足不斷抬升的病患用戶。
  • 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在漢發布,武漢有望打造人工智慧產業新...
    長江網10月11日訊(記者吳曈)「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將成為一個標誌性工程,為武漢人工智慧試驗區發展帶來更大更強的帶動效應。」11日上午,武漢市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趙志耘表示,在武漢建設全國首個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必將在我國人工智慧發展進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服務體育強省建設助力「疫後重振」發展 湖北省體育總會第九屆一次...
    9月26日,湖北省體育總會第九屆一次會員大會在武漢召開。會議審議通過《湖北省體育總會第八屆理事會工作報告》、《<湖北省體育總會章程>修改稿》,選舉產生了湖北省體育總會第九屆理事會。胡功民表示:新一屆理事會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省體育局的業務指導和省民政廳的監督管理下,做好四方面工作:強化黨建引領,堅持正確方向;引領帶動群眾健身、服務後備人才培養、助力體育產業發展、深化對外交流合作;深化改革創新,紮實推進單項協會實體化、規範化、社會化發展;加強和完善體育總會和各級各類體育協會規範化建設
  • 教授進企業 成果進萬家 ——武漢工程大學助力湖北重振
    武漢工程大學積極發揮科技人才優勢,在助力我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對該校進行了採訪,感受科技人員如何將論文寫在大地上,讓成果走進百姓家。口罩遮擋下人臉識別率達90%戴著口罩如何進行人臉識別?
  • 武漢一周:從抗疫鬥爭的精神坐標到疫後重振的發展坐標
    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9次提到武漢。作為昔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風暴眼」,今日中國經濟疫後重振的風向標,這座英雄之城不負習總書記深情厚望,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以積極進取之姿打造「疫後重振的武漢樣板」。
  • 重慶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近日,記者從重慶市發展數字經濟推進大會上獲悉,《重慶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已於近日印發。按照《實施方案》,力爭到2022年,重慶市人工智慧新型基礎設施保障體系和政策支撐體系基本建成,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取得顯著成效,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進入全國第一方陣。試驗區具體怎麼建?
  • 華為參與,《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在武漢發布
    集微網消息,10月11日,武漢市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啟動暨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發布會召開。現場,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和華為聯合發布《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圖片來源:長江日報據悉,《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共4個章節,分別介紹了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的概念、發展現狀、總體架構和關鍵技術以及加快發展我國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的建議。其中,一是打造公共算力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