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之所以能成為經典,絕對不會因為時代的流逝而過時。
鄭智化一直活在絕望的邊緣,一點也不誇張。就像他的偶像作家卡夫卡一樣,鄭智化始終跟社會與制度保持著批判關係,而社會和人性的壓抑扭曲,使他苦悶,也讓他的音樂泛著一種泠冽的光。
其實,大多數人都像鄭智化一樣被命運推著走,但是人們逐漸就習慣了自己扮演的角色,而鄭智化卻是一邊踉蹌的行走,一邊不服輸的反抗。
鄭智化並非是學音樂出身,他說自己成為歌手就是一個誤會!據說當年原本在廣告業裡可以有很好發展前景的他,就是因為跟別人打個賭,進入了歌壇。
匿名者:
《水手》這歌第一次聽是我初一的時候,在中學校園廣播放的歌曲。那時候不知道這歌是誰寫的、誰唱的,可那旋律、歌詞卻深深紮根我的心中。後來,三年過去了,我上高一時,重新下載了這首歌,那個晚上,單曲循環到電池沒電。不知道為什麼會震憾到我,我一點都不知道,只是那歌詞從此烙上了我的腦袋和思想。
匿名者:
那年我一個人在國外,和知乎的大神們不一樣,我是在貧窮的孟加拉國創業,我租的辦公室有兩個房間,一間我辦公用,一間我起居。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簡易的衛生間,沒有熱水。
那時候生意可以說是一片狼藉,人生也是一敗塗地,水手歌詞裡說拿微不足道的成就來騙自己,我是連微不足道的成就都拿不出來。
生活就像坐牢一樣,語言不通,與世隔絕,我向來意志堅強,但堅守二十餘日後,還是開始了水土不服,一天夜裡開始上吐下瀉,我幾度躺在衛生間裡,冰涼的水,冰涼的人。
我當時最真實的想法是,我死也得死在國內去,千萬不能死在這裡。
我強打精神用電腦循環放音樂,就是這首《水手》,『『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你們不知道這兩句話給我充了多少能量啊。那個晚上,我一個渾身冰冷人,一邊衝冷水澡,一邊嚎啕大哭。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
那一次,我在達卡住了57天,勉強賺了張機票錢。
我大概知道鄭智化的故事,可以理解這首歌的創作背景。關於三觀的正不正,沒什麼好質疑的,有人說這首歌紅的僥倖,但我說這首歌激勵了一代人,甚至也激勵了包括我在內的又一代人。
What doesn't kill me can only make me stronger.
《水手》是首充滿正能量的歌曲,直到今天我也喜歡哼在嘴邊,伴著這首歌,中國土地上多少民營企業艱難創業,多少學子挑燈苦讀,多少夢想終得實現。
這兩年,生意有所起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