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的人常常掛在嘴邊一句話:顧客是上帝。可是顧客裡面也有不是上帝的,他們無理取鬧,花200塊錢買雙鞋恨不得讓老闆寫下保證書,保證這雙鞋能夠穿一輩子。有些企業的老闆很霸氣,對於無理取鬧的顧客,寧可不做他們的生意,也不能受那個冤枉氣。
在婆媳關係中,婆婆是親媽,婆婆是把丈夫含辛茹苦養大的,勞苦功高,導致有些婆婆總是管不住自己的脾氣,一點點事情就發火罵媳婦,尤其是一些低情商的婆婆,更是讓自己的媳婦生活在忍氣吞聲的環境裡。然而,聰明的女人卻不會計較,反而偷笑,尤其是面對低情商婆婆常說的5句氣話時,更是胸有成竹。
第一句:我的兒子我還不清楚?
說這句話的時候,不管婆婆是怎麼想的,骨子裡都是在宣示主權:我自己一手帶大的兒子,你還能比我更清楚?真的是笑話!此話一出,空氣頓時就要凝結成冰,她在等著媳婦跟她理論,然後用二十幾年豐富的事實,完勝兒媳婦。
聰明的女人內心是偷笑的,因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母親再怎麼清楚自己兒子所思所想,也不能是兒子肚子裡的蛔蟲,況且代際溝通擺在面前,爭這個毫無意義。於是她們馬上示弱,表示自己還需要跟著婆婆學習,增進對丈夫了解。而婆婆這一拳就像是拍在水面上,想要吵架?吵不起來的。
第二句:當初就不該同意你們結婚!
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哪有一個深思熟慮的婆婆,為了一點家庭瑣事,就把讓兒子離婚這種事情掛在嘴邊的?這樣講只能說明:她們因為某些觀念上的原因,覺得這個兒媳婦不好,正在氣頭上,說了胡話。
只有傻女人才會拿這個說事,聰明女人內心偷笑:當初不該同意結婚的,可事實是已經結婚了,再怎麼談過去忽略事實沒有意義,還是過好當下的要好。
第三句:這個家還輪不到你來當家作主!
有些女人,從母親到婆婆的角色轉變時,很容易繞不過來,導致覺得兒子的家庭,跟兒子的學習事業一樣,都是自己能夠說了算的。一旦發現有些事情,尤其是錢權名利這種事情被媳婦安排過後,她們會相當不適應,感覺權利被剝奪了一樣難受,才會發這種脾氣。
然而,現代社會,人人管好自己就不錯了,至於誰當家這種事情,再去爭沒有任何意義。聰明的女人不會去爭這個,爭到了又怎麼樣,爭不到又能怎樣?這句氣話,只是展現了婆婆情商不高的事實,當家作主從來都不是嘴上說說了事的。
第四句:我兒子的錢就是我的錢!我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對於吃個飯都可以AA的時代,許多老一輩的人是無法理解這種做法的,說這句氣話的時候,婆婆一定覺得,錢放在自己這裡,比放在兒媳婦那裡要好得多,至少不至於讓兒媳婦拿了兒子的錢,去補貼娘家,去隨意糟蹋買這買那。
聰明的女人內心是偷笑的,情商高的婆婆,也不會當著兒媳婦的面說這樣的話,一來沒有這個必要,二來沒有意義,如果當真是兒媳婦亂花錢,兒子第一個不同意,畢竟不是誰家都有礦的。
第五句: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輪到你來教我!
不得不承認,沒有網際網路之前,從老一輩那裡獲得知識與經驗,佔了經驗傳承的大部分。而網際網路打破了這個傳輸通道,反而是一些長輩要向年輕人請教,方能適應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有時候婆婆總是學不會某件事情,總是做錯,兒媳婦沒有開口,她們反倒先生氣了。
聰明的女人最能理解這種無奈,年輕時候要放低姿態學習,年長了之後跟不上時代變化,的確不好受。偷笑歸偷笑,吵架卻是一點必要沒有,還需要調整耐心,從更簡單的角度向婆婆解釋,安撫她的內心才是正經。
結束語:顧客是上帝,婆婆也是媽。對於無理取鬧的顧客,我們不做他的生意,請他出去就好,對於正在氣頭上的婆婆,與她對著吵沒有必要,服個軟就行了,聰明的女人就是用內心的偷笑,來緩解緊張的氣氛,當然,一定不要笑出來,不然事情就不好收拾了,祝家庭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