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中小學階段,寫作是考試的一大難點,而怎麼來幫助孩子提升寫作能力,成為了家長的難題!
三年級開始,老師會要求孩子開始寫作文,有的老師二年級就會開始引導孩子寫作。我們孩子現在二年級,最近老師也是在要求孩子寫作。以我最近輔導孩子寫作文的經驗,覺得孩子寫作文遇到的難題,不是無話可說,就是平白直敘,要不就是跑題,要不就是沒主題。
因為在平時工作中接觸的家長比較多,常常會有跟我說起孩子在寫作上遇到的難題,很多孩子,看到老師給的作文題目或者題材就蒙圈,不知道怎麼寫,頭腦一片空白,好像平時所學知識都在給自己做迷藏,一個也找不到了。遇到這樣的問題怎辦?先不要著急,靜下心,看題材要求,是寫人、寫物還是寫景,明白要求以後,回想一下自己所學、所看過的類似文章,結合實際,組織自己的語言。
記得曾經看過葉聖陶先生的一段話:「寫東西要靠平時的積累,不但作家、文學家是這樣,練習作文的小學生也是這樣。小學生今天寫一篇作文,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他今天以前知識、思想、語言等等方面的積累。」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誰平時積累的內容多,誰的作文就有話可寫。
的確是這樣,我們知道要想寫好一篇文章,就得讓文章變得有血有肉,可是怎麼把文章變得活靈活現呢?這也是每個學生所面臨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寫作文時能夠文思泉湧,而另一些人卻不知道能寫哪些內容,只寫了幾百字就寫不下去了?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寫作的素材,缺乏素材自然沒有辦法順利的進行創作。
寫作文就像是在蓋一座高樓,如果什麼材料都沒有,那用什麼來蓋高樓?充其量也只是海市蜃樓罷了。那麼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有目的地積累寫作素材。有了素材,才能創造出優秀的作品。那麼,我們該如何去收集寫作素材呢?
一、從生活中收集素材
我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好的寫作的靈感大多來源都是身邊的點滴小事或者發生過的事。
在生活中處處留心,注意引起你思考或讓你感觸的事情,然後將事情和你的想法寫下來,可以隨手記在本子上。
記錄當天發生比較特殊的事情,或者是我們身邊的父母朋友、街坊領居等發生的瑣碎小事,從中體味人生,領悟生活的道理。記錄下一件有趣的事物。記錄下自己的各種心情和感受。記錄下身邊的人物(可以是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或者僅僅是描寫人物外貌都可以,證明有這樣一個人出現在你的生活中。)記錄下天氣的變化,四季的更替等等。記錄下身邊的景色,大自然的美景記錄對於自己生活的反思,對未來生活的暢想,對社會熱點的看法。舉一個例子,比如你去超市的時候,注意到一般都是老人在帶著孩子,由此你知道,因為孩子的父母在上班,出於經濟壓力或者其他原因,請父母來幫忙帶孩子,你又注意到老人的年齡比較大,會想到是由於現在大家大部分都晚婚晚育,所以等老人來帶孩子,都已經上了年紀。這些引起你的思考的現象以及你對於這些事情的想法,就可以作為文章的素材。
二、大量閱讀積累素材
積累寫作素材,我們可以有目的的閱讀三類書籍。
第一類,信息類書籍。
如歷史書,科普書等,它可以讓你增長見識。
第二類,思維模式類書籍。
它可以為你提供一些不同的理念、看問題的方法、思維和視角。
第三類,文學類書籍。
你可以在閱讀別人的作品中學習其寫作方法,這是對你寫作方法的提升最有直接幫助的書。
而閱讀這三大類書籍,可以累積記住很多知識和句集,這些都是可以運用到我們寫作中,例如文學類書籍,我們可以運用作者的文學作品中的故事來展開寫作,或者以分析的方式來拆寫導入自己的故事寫作中。
三、參加豐富的活動,可以得到更多的寫作素材
這個不難理解,豐富的活動首先會讓同學們有參與感,發現活動的趣味性,同學們更能敘述活動內容。
參與到各種活動,豐富同學們的寫作素材,可以利用他們的這個特點,多讓他們感受一些有意思的事,這樣他們有了親身的經歷,哪怕把自己經歷的事從頭到尾的複述一遍,也比他們憑空去編造哪些虛假的作文要容易得多。一旦他們有了成功的經驗,他們就會有了寫作的興趣,更加投入。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提高我們的作文教學效率。
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多開展語文課外活動,比如,成語接龍、我說你猜、我比你猜、傳聲筒等活動,讓孩子們在這些活動中,既學習語文知識,又能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與合作能力。
我們開展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幫他們積累素材,那我們在活動中就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引導。像我比你猜,在活動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提高正確率,我提醒他們一定要注意看表演者的動作、表情。這些活動簡單易行,十多分鐘就可以,有時可以穿插在語文教學中進行,也可以單獨開展。
有時候,我們還可以在班級進行詩歌朗誦比賽、我是小主持、今天我來播新聞等活動,給學生一些準備的時間,然後再專門抽出時間來舉辦,讓孩子們感受老師對活動的重視,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其中。除了舉辦語文活動,我們也同樣可以開展一些益智活動或體育類的活動,比如,手中石子猜猜猜、拔河比賽、彈珠比賽、放風箏等。這些活動看似與語文無關,但卻放鬆了學生的身心,鍛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與思考能力。
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還鍛鍊了他們的語文能力,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但是在開展活動的時候,我們特別注意的一點是:我們不要一開始就告訴學生,我們這次活動後要寫作文,所以活動時你們一定注意觀察,認真思考。這樣的提醒不僅不能讓孩子認真觀察,還會讓他們對活動興味索然。
讓學生對活動本身感興趣,投入玩在其中,還怕他們感受不深嗎?有了深刻的體會,寫起來作文來自然也就容易了。我們的教育也要做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搜集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擁有了大量的「積累」,寫作文就真的沒有那麼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