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溫瑞安,熟悉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這是武俠四大家之一,金古梁溫,風格各異,各領風騷。
但是,今天我要說的內容,可能跟你想像的都不一樣。
中國的武俠小說,從還珠樓主和平江不肖生的時代開始,有好多種類。
有專門寫奇幻小說的,像《蜀山劍俠傳》之類的。也有各種流派各種風格的,百花齊放,像陳青雲、臥龍生、雲中嶽等等。
還有就是後面的武俠高峰,就是大家熟知的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這四個人的武俠小說各有特色。
梁羽生的小說,平鋪直敘充滿文人氣息,但是缺乏變化和高潮。如同書齋裡的先生,雖有才華但是刻板無趣。
金庸的小說,初看不起眼,越讀越精心,越讀越龐大,情節人物瑰麗雄壯。如同
古龍的小說則是如同電影鏡頭,突出人物淡化背景,情節跳躍。人物刻畫以江湖浪子為主,如同他自己的人生。
至於溫瑞安,應該是四個人中的異類。首先,溫瑞安的個人經歷。他少年多才,懂武功,善辯論,精寫作,文武雙全,但是一度被兄弟背叛,先是入獄,後是四處遭驅逐而顛沛流離。這些,都是其他三位大家所沒有的,這些經歷也被他寫進了小說裡。
其次,溫瑞安的個人作品。他的小說前期模仿痕跡很重,比如他寫的《血河車》裡,什麼三奇四正什麼的,明顯就是模仿這個金庸小說裡邊的南帝北丐東邪西毒嗎。
最後,溫瑞安小說裡描寫的武功。梁羽生的作品是寫實的,恨不能把每招每式都描寫出來,而金庸就虛實兼備,古龍則是重視意境,一招絕勝負,溫瑞安把金庸的虛實結合,用古龍的方式發展到極致——既有描寫功夫的行氣和招式,又有天馬行空的意境功夫,像什麼「大夢神功」啦、「」驚天一劍啦之類,基本上是身兼二者之長處。
在溫瑞安的小說裡,有兩個詞非常重要,它們被貫穿到幾乎全部武俠小說中。這兩個詞,就是「背叛」和「牢獄」。
從他最著名的《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七大寇》系列,都是如此。
首先是背叛,書中的主角,幾乎身邊都有背叛者,包括諸如冷血身邊的柳激煙,無情身邊的姬瑤花,鐵手身邊的柳雁平,蕭秋水身邊的朱俠衣,李玄衣身邊的關小趣,戚少商身邊的顧惜朝,方歌吟身邊的大風道人等等,數不勝數。無數次把主角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盡顯人性之惡!
其次是牢獄,包括官府設立的,和私人設立的。而且這種牢獄往往伴隨著血腥的屠殺與虐待。
比如《方邪真》裡,兩場屠殺看的人要噁心嘔吐,一場是回絕私設公堂,另一場是馬面殺手把殺人當成刑場;《骷髏畫》裡,更是把監獄的黑暗,直接寫成了地獄,直接把犯人活著剝皮。
在這裡,人性的惡被放大無數倍,或者說根本不是放大,是作者經歷的直接感受。
常言道,言為心聲。作者的經歷,讓他的作品蒙上了一層濃濃的血色和黑色,簡直叫人看不到希望,仿佛末日世界一般!
從1996年以後,溫瑞安不再寫武俠小說,我們善意地認為,他已經度過了困苦,不再需要以筆做刀發出吶喊了。
曾經的戰士,已經離開戰場,可以放下武器,好好享受陽光和大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