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武俠之四——溫瑞安的武俠世界

2020-12-14 劉氏育女心經

說起溫瑞安,熟悉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這是武俠四大家之一,金古梁溫,風格各異,各領風騷。

但是,今天我要說的內容,可能跟你想像的都不一樣。

中國的武俠小說,從還珠樓主和平江不肖生的時代開始,有好多種類。

有專門寫奇幻小說的,像《蜀山劍俠傳》之類的。也有各種流派各種風格的,百花齊放,像陳青雲、臥龍生、雲中嶽等等。

還有就是後面的武俠高峰,就是大家熟知的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這四個人的武俠小說各有特色。

梁羽生的小說,平鋪直敘充滿文人氣息,但是缺乏變化和高潮。如同書齋裡的先生,雖有才華但是刻板無趣。

金庸的小說,初看不起眼,越讀越精心,越讀越龐大,情節人物瑰麗雄壯。如同

古龍的小說則是如同電影鏡頭,突出人物淡化背景,情節跳躍。人物刻畫以江湖浪子為主,如同他自己的人生。

至於溫瑞安,應該是四個人中的異類。首先,溫瑞安的個人經歷。他少年多才,懂武功,善辯論,精寫作,文武雙全,但是一度被兄弟背叛,先是入獄,後是四處遭驅逐而顛沛流離。這些,都是其他三位大家所沒有的,這些經歷也被他寫進了小說裡。

其次,溫瑞安的個人作品。他的小說前期模仿痕跡很重,比如他寫的《血河車》裡,什麼三奇四正什麼的,明顯就是模仿這個金庸小說裡邊的南帝北丐東邪西毒嗎。

最後,溫瑞安小說裡描寫的武功。梁羽生的作品是寫實的,恨不能把每招每式都描寫出來,而金庸就虛實兼備,古龍則是重視意境,一招絕勝負,溫瑞安把金庸的虛實結合,用古龍的方式發展到極致——既有描寫功夫的行氣和招式,又有天馬行空的意境功夫,像什麼「大夢神功」啦、「」驚天一劍啦之類,基本上是身兼二者之長處。

在溫瑞安的小說裡,有兩個詞非常重要,它們被貫穿到幾乎全部武俠小說中。這兩個詞,就是「背叛」和「牢獄」。

從他最著名的《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七大寇》系列,都是如此。

首先是背叛,書中的主角,幾乎身邊都有背叛者,包括諸如冷血身邊的柳激煙,無情身邊的姬瑤花,鐵手身邊的柳雁平,蕭秋水身邊的朱俠衣,李玄衣身邊的關小趣,戚少商身邊的顧惜朝,方歌吟身邊的大風道人等等,數不勝數。無數次把主角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盡顯人性之惡!

其次是牢獄,包括官府設立的,和私人設立的。而且這種牢獄往往伴隨著血腥的屠殺與虐待。

比如《方邪真》裡,兩場屠殺看的人要噁心嘔吐,一場是回絕私設公堂,另一場是馬面殺手把殺人當成刑場;《骷髏畫》裡,更是把監獄的黑暗,直接寫成了地獄,直接把犯人活著剝皮。

在這裡,人性的惡被放大無數倍,或者說根本不是放大,是作者經歷的直接感受。

常言道,言為心聲。作者的經歷,讓他的作品蒙上了一層濃濃的血色和黑色,簡直叫人看不到希望,仿佛末日世界一般!

從1996年以後,溫瑞安不再寫武俠小說,我們善意地認為,他已經度過了困苦,不再需要以筆做刀發出吶喊了。

曾經的戰士,已經離開戰場,可以放下武器,好好享受陽光和大海了!

相關焦點

  • 我的武俠閱讀史之溫瑞安篇
    初讀溫瑞安,是在大學時候,又有同學提起四大名捕,並介紹溫瑞安的《逆水寒》給我,那種融古龍金庸風格於一體的寫法,血雨腥風的江湖在他筆下用詩一般的文字展現出來,當時給我的感覺只有驚豔二字可形容一斑,自此便陷於他的作品中不能自拔,從會京師到碎大開談,從骷髏畫到震關東,從戰天王到鬥將軍,從方邪真到打老虎,從神州奇俠到說英雄誰是英雄,溫瑞安筆下的武俠世界如一幅畫卷在我眼前燦然展開
  • 武俠四大家唯剩溫瑞安,這些武俠劇老演員你還記得嗎?
    武俠是陪伴很多觀眾的一種文化,在今年的金庸先生走後,武俠四大家就剩下了溫瑞安一人,這也警醒了觀眾,年少的時光似是一去不復返,以前陪伴我們長大的武俠劇男演員們現在都已經老了,當年的武俠男演員們你還記得多少呢?
  • 武俠四大家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這樣形容簡直太絕了
    對於武俠「幾大家」的稱號,歷來有三種說法,一是三大家:金庸、梁羽生、古龍,二是四大家: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三是五大家: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黃易。但較為認可得還是四大家,一方面溫瑞安的作品銷量大影響大,風格獨特,雖與前三者有些差距,但與其他作者比,又明顯更加突出,所以列入四大家也能受到認可,另一方面,黃易是武俠小說別開生面者,但路數明顯與其他武俠作品不同,開闢了玄幻穿越的路子,算是另外開宗立派了,所以不列入更恰當。
  • 未竟的武俠夢,似乎走遠了……
    作為一個追過古龍金庸溫瑞安梁羽生、也追過滄月鳳歌小椴步非煙的人,武俠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情結,雖不看已久,但提及便心念一動。 從舊武俠小說的俠之大者、義氣江湖,到80後新武俠的詭譎武林、變換風雲,我們為莫測人心牽引,我們為江湖道義驚嘆,我們為兒女情長所感,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武俠便失去了武俠本有的味道呢? 小說如此,劇也是。前段時間,金庸最後一部武俠作品《鹿鼎記》的翻拍劇又上了。
  • 《溫柔一刀》:溫瑞安,說英雄誰是英雄?沒有絕境,就沒有英雄
    沒有絕境,就沒有英雄《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可以說是溫瑞安武俠的集大成者,從人物關係來談,《說英雄,誰是英雄》融合了溫氏早期的武俠人物「四大名捕」以及《七大寇》、《白衣方振眉》等內容,寫出了金風細雨樓、六分半堂、有橋集團、迷天盟、封刀掛劍小雷門、老字號溫家等江湖幫會,寫活了王小石、蘇夢枕、白愁飛、狄飛驚、戚少商、天下第七、諸葛先生、唐寶牛等或江湖或幫派或朝廷之人物
  • 五千年武俠不會死,橙瓜評分榜十大武俠網絡小說,經典長存
    當金庸、古龍、溫瑞安、梁羽生這樣的武俠小說大師的時代已經過去,當網絡文學興起,當玄幻仙俠都市小說大行其道之時,武俠小說已經很少再被人關注。比起現在動輒就打爆星球,蹦碎世界的玄幻仙俠小說,武俠小說的力量體系似乎可以忽略不計。然而在一些人看來,更有力量的是武俠小說裡的思想,是裡面的俠義精神。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喜歡看武俠小說?這次給大家盤點下橙瓜評分榜上排名前十的武俠網絡小說,重溫經典。
  • 武俠的落寞
    晚飯後坐在沙發上玩手機,朋友圈偶然看到一條老同學發的說說,「為何再也看不到兒童時代那讓人熱血沸騰的武俠劇和武俠電影了?時間不僅帶走了我的青春,也帶走了武俠嗎?」見此,我內心也不由地一聲感嘆,回想一下,似乎還真是這般,武俠似乎隨著我們的長大,真的落寞了。
  • 鍾漢良暢遊金溫古梁四大家的武俠世界,他演繹的顧惜朝無人可超越
    當初金庸寫的十四部武俠小說在當時可謂是颳起了一陣武俠風,不止是武俠故事,還有武俠影視都深受一眾武俠迷們的喜歡,而且在眾多拍攝成電影電視劇的武俠小說中有很多一直都被奉為了經典,「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就高度概括了金庸這一生著名的十四部武俠小說。
  • 人間從此無黃易願他只是穿越去了武俠世界
    憑藉著這兩部作品的走紅,黃易一舉成名,成為香港武俠小說五大宗師之一(另四人為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時人稱為「金古黃梁溫」。黃易於1989年退隱香港大嶼山專心創作,後來因為不甘心武俠小說市場就此沒落,決定成立黃易出版社。一掃「金庸以後無武俠」的低迷局面,開創了玄幻、穿越和異俠三大流派——這恰好也是當今網絡文學創作的主流。
  • 溫瑞安的武俠小說你最喜歡哪一部,說英雄四大名捕還是神州奇俠?
    驚天神射之黃易《玄弓幻箭錄》:武俠百家小說偽作系列第五部)求學時代最終接觸的是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裡面刀光劍影的武俠世界令年少的我們無限嚮往。後來學校附近租書店的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被我和小夥伴借閱的差不多了,這是一個別校的蝦油給介紹了溫瑞安的武俠。(
  • 金古梁黃四位武俠大師寫小說常用的專屬名詞
    金古梁溫黃,武俠世界裡的五位宗師。這五個人的小說,奠定了新派武俠世界的基礎。雖然寫的都是新派武俠,但每個人的側重點以及文筆風格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拋開坑王溫瑞安,其餘四位武俠大師寫小說都有自己的專屬名詞,只要一看到這些詞就知道讀的是誰的小說了。
  • 金庸劇都快拍爛了,武俠四大家其他人的作品,為何幾乎無人翻拍?
    01今天,武俠小說也成為網絡文學的一個大類,其中不乏優秀的作品,《雪中悍刀行》等作品甚至被書友們捧上了神壇,將其與武俠四大家「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四人的作品相比肩。而在網絡還沒有普及的當年,無疑這四位武俠小說宗師級人物的作品就是讓人愛不釋手的經典。
  • 倚劍長歌一杯酒——看鐘漢良暢遊金溫古梁四大家的武俠世界
    鍾漢良:每個男孩子心中都有個武俠夢,我也是。武俠小說,武俠影視,是中國文化裡一個特有的類型,伴隨著一代代人的青春記憶,執劍江湖,快意人生,是許多人心中最有夢幻色彩的情結,著名影星鍾漢良曾說:「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武俠夢」,而作為演員,是最能把夢具象化的人,他在他的演藝生涯裡,暢遊了自己的武俠夢。
  • 香港書展︱重溫香港武俠夢
    這些「江湖遺珠」包括曾擔任《武俠世界》雜誌第一任主編的蹄風(以下都為作者筆名),代表作品有《血戰古兜山》和《勇闖十三關》等;以《大俠沈勝衣》成名的黃鷹;在《武俠小說周報》連載《沉劍飛龍記》的張夢還;以《雪刀浪子》成名的龍乘風;在《商報》創刊號刊登《山東響馬全傳》的牟松庭等人。宮白羽(別名:白羽)的作品《十二金錢鏢》(1948年第1版)。
  • 還記得與武俠版打擂臺的武俠故事嗎?雁飛殘月天,江山一鍋煮!
    武俠沒落,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但回過頭來看,武俠還真是幾代人的青春記憶。年紀大一點的武俠迷朋友,除了金庸古龍,一定還看過梁羽生、臥龍生、溫瑞安、黃易、蕭逸、戊戟、李涼等武俠名家作品。而年輕一點的武俠迷朋友,多半也曾經迷戀於《崑崙》、《滄海》、《七夜雪》、《杯雪》、《偷天弓》、《武林客棧》等等「大陸新武俠」作品。
  • 解讀金庸武俠世界
    (二)金庸的武俠系列,金庸的武俠世界。 金庸創作的第一本書不是武俠小說,是1939年讀初中三年級的他與同學合編了一本指導學生升初中的參考書——《給投考初中者》。這是此類型書籍首次在中國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書,收效不凡。
  • 純正武俠世界《五鼠鬧東京》開啟自由武俠時代
    精緻唯美的畫風、革新性的遊戲系統、獨具匠心的創新玩法,穿越回宋朝,體驗「三俠五義」的純正武俠世界,揮灑自由灑脫的英雄情懷!今日新服:http://gamelogin2.ya247.com/gamelogin.ashx?
  • 80後難以忘記的武俠十大經典歌曲
    翻開香港武俠電影的畫卷,那一幕幕盪氣迴腸,俠肝義膽的情節依然在我們腦海中閃現,成為我們心中一道抹不去的風景。那一曲曲催人淚下,傲氣紅塵的歌曲依然在我們耳邊迴蕩,成為我們心中一道驅不走的旋律。歲月荏苒,風雨茫茫。武俠電影已經走過了一段漫長的歷史,它以獨特的文化魅力在世界影壇大放異彩,成為中國電影的一面象徵性旗幟。
  • 3演《天龍八部》,演過4位武俠大家作品,《龍嶺迷窟》演了塵大師
    文/好飯娛樂在臺灣武俠小說界,有個武俠「三劍客」之說,他們分別是司馬翎、臥龍生、諸葛青雲,後加上古龍,就有了臺灣武俠「四大天王」之說。而在整個武俠小說界,則把金庸、司馬翎、古龍、溫瑞安、梁羽生五人稱之為「新武俠五大家」,把金庸稱為「中神通」,把司馬翎、古龍、溫瑞安、梁羽生四人依次稱之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從這個排名能看得出,金庸老先生在整個武俠小說界的地位之高。
  • 金庸武俠世界裡,最強的兩個高手、他們已脫離武俠的範疇
    金庸武俠小說裡,擁有無數的絕頂高手和神奇的武功,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各自喜愛的武俠人物、和各個武林高手的排名。有一個謠言說「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是金庸武俠世界裡的最強高手,因為這是金庸先生親口承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