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又稱汀州,位於福建省西部,地處武夷山脈南麓,是福建省龍巖市下轄縣,自古為閩、粵、贛三省邊陲要衝,有福建西大門之稱。長汀是客家人聚居的第一座府治城市,被譽為世界客家首府、福建美食名城。長汀還是中央蘇區汀州市所在地、紅旗躍過汀江的地方,享有紅軍的故鄉、紅色小上海的稱號。長汀旅遊資源豐富,以客家文化和紅色旅遊為特色,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被中國的十大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城。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福建長汀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一、長汀古城
長汀古城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汀州鎮兆徵路西,地處福建西部山區,歷來是客家人的大本營。20世紀上半葉,紐西蘭友人路易·艾黎先生走過長汀後曾留下感言:中國有兩個最美麗的小城,一個是福建的長汀,另一個是湖南的鳳凰。隨著時代的發展,長汀城內也建起了樓房和馬路,也許如今的長汀已不如半個世紀之前那麼原汁原味,但這裡的古街巷和成片的老民居古韻猶存,你依舊可以在此尋跡到各種只屬於長汀的點點滴滴。
長汀古城依山傍水,城內保存著許多宋明時期的客家民居,主要景點有汀州試院、汀州文廟、汀州府城隍、天后宮、南禪寺、上官周故居、紫雲公祠、雲驤閣等。漫步巷間或逛逛那些傳統店鋪,隨處可見當地居民原汁原味的生活場景。城南的寶珠門門樓便是觀古城全貌的最佳位置,遊客可以登上古城牆,追憶歷史的長河,或者去城裡的歷史景點搜尋那些專屬於長汀的古老痕跡,又或者循著味道,去品嘗街頭巷尾的美味小吃,好好享受屬於自己的休憩時光。
二、汀江國家溼地公園
汀江國家溼地公園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三洲鎮境內,範圍涉及河田、三洲、濯田3個鄉鎮12個行政村,是以客家母親河汀江的保護為主題,同時展示長汀水土流失治理成果,集河流溼地保護與恢復、生態文明教育、科研監測、休閒體驗於一體的國家溼地公園。汀江國家溼地公園是三洲鎮一張國家級生態名片、昔日的荒谷僻壤,如今藍天白雲、綠水青山、空氣清新,環境幽靜,一年四季,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景,冬有綠,湖面波光粼粼,鴛鴦天鵝戲水,湖裡錦鯉成群。
汀江國家溼地公園包括中國楊梅博物館和汀江國家溼地生態園兩部分,分為保育區、宣教展示區、恢復區、合理利用區、管理服務區等五個功能區。沿電瓶車道一路前行,小徑兩旁綠樹成蔭,水面上新建成的觀賞棧道蜿蜒曲折,遠處荷花含苞待放,美不勝收。到此觀光休閒的遊客一波接著一波,他們或觀賞拍照,或划船嬉戲,或忘情談笑。在溼地公園的最裡面,是三洲鎮萬畝楊梅基地。長汀三洲楊梅聞名遐邇,夏至前後,正是楊梅應市時節,三洲漫山滿坡的楊梅林,綠葉凝碧流翠,紅果烏亮爍紫,使人心醉。
三、長汀紅色舊址群
長汀紅色舊址群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汀州鎮境內,擁有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辛耕別墅、福音醫院、瞿秋白紀念園、紅軍長徵第一村等數十處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點。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位於汀州鎮兆徵路41號。這裡宋代為汀州禁軍署地,元代為汀州衛署址,明、清兩代闢為試院,現闢為長汀縣博物館,是汀州歷史極具象徵意義的一處古蹟。院內還有唐代雙柏樹、龍山書院、朱子祠等人文景觀。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此隆重召開,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派任弼時出席並指導大會,正式宣告成立福建省蘇維埃政府。
福音醫院位於長汀縣城北側的臥龍山下,始建於1904年,原是英國人創辦的教會醫院,命名為亞盛頓醫館,1926年改名為福音醫院。1927年9月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率八一南昌起義部隊路經長汀,醫院熱情為起義軍服務,接收了300多位傷員。辛耕別墅原為長汀商會會長盧氏的住宅,是土木結構的廳堂式三合院。別墅門前有一條風景秀麗的金沙河,東邊有一座跨過潺潺碧水的小橋,這裡是紅四軍的首次入閩使之成為中國革命道路上的驛站之一。
四、汀江源龍門風景區
汀江源龍門風景區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庵傑鄉涵前村境內,距長汀縣城約30公裡,是客家母親河—汀江的發源地,為長汀十二勝景之一。景區以綺麗的自然風光和多彩的客家文化,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景區內還有神農古廟、龍門寺、媽祖廟和客家母親園、土地神壇等遺蹟,反映出客家鄉村多彩的宗教文化。長汀客家先民多為中原遷徒而來,一直把始祖炎帝當作神來祭拜。每年的農曆五月二十五日為龍門廟會,人們紛紛前來祈福求財,保佑平安。
汀江源龍門風景區由龍門峽洞、溶洞、石林三個部分構成。人至涵前山陬,迎面一座山,巍峨陡立,由雲端貫累而下,其勢頗為雄壯。百丈崖壁下面,拱起一個巨洞,形似半月門,洞之壁石,裂痕累累,色彩斑斕,龍頭、龍角、龍眼、龍爪無不神似,龍身依山蜿蜒伸展,汀江即從洞中奔流而來。龍門洞背面崖壁上方勒有「龍門」兩個篆體大字,長年累月的風雨剝蝕,已若隱若現。龍門連著一個湛藍的龍門潭,潭邊有石階通山頂,中途有個「虎舌」大溶洞,山頂是建於宋代的神農廟,坡上一片石林,甚為奇觀。
五、汀州文廟
汀州文廟又稱汀州孔廟、汀州府學,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汀州鎮兆徵路,建於宋紹興三年(1133年),是汀屬八縣推崇儒教的重要場所。汀州文廟歷史上曾經擁有龐大的建築群,包括長汀縣縣政府大院的大部,縣人大辦公樓的全部,由欞星門、泮池、拱橋、儀門、門廡齋舍、文會堂、題名策,名宦鄉賢祠、大成殿、崇賢祠等建築組成,規模宏大、古樸壯觀。許多附屬建築由於歷史原因移作他用,目前保留了欞星門、泮池、拱橋、戳門、東廡西廡和大成殿等主要建築。
汀州文廟內的大成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抬梁式木構架,十三檀卷棚式前步廊,柱網布局規整。大殿正中為方形藻井,採用出桃三層如意鬥拱相依託,四角有雕飾垂球。次間為三扇井口天花,繪有龍風、花草;明間大額訪砍制月梁形,用材碩大。大成殿神上設有大成至聖先師神位,東配、西配分別是復聖顏子、宗聖曾子神位。大殿正上方懸掛一塊清朝康熙皇帝御筆巨型牌匾,上書「萬世師表」四個大字;東廡西廡列設十二先哲神牌;東廡西廡供奉七十二先賢神位。
六、汀州天后宮
汀州天后宮原名三聖紀宮,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汀州鎮城東大街,地處朝天門外,始建於南宋紹定年間,是汀州八邑敬奉媽祖的場所和旅遊觀光勝地。汀州天后宮四面環水,由山門、朗門、戲臺、鐘鼓樓、水閣樓、前殿、正殿、後殿及聖母間組成。整座天后宮紅牆黃瓦、雕梁畫棟、金碧輝煌。臺灣臺中龍天宮曾於1997年來到長汀,恭迎汀州媽祖分靈渡臺供奉,並尊汀州天后宮為祖廟。汀州媽祖架起了海峽兩岸友好橋梁。
汀州天后宮正面是高大恢宏的石牌樓,進門後兩邊門中間是戲臺,左、右兩邊分別是鐘樓和鼓樓。沿廊拾級而上的是前殿,殿前二邊望柱憑欄,兩廂供奉財神老爺,花公花母塑像。前殿靠天井處置放巨形供桌。供桌後面是天井,天井兩廊玻璃框內有風、雨、雷、電等十二神將塑像,他們各執兵器威風凜凜。十二神像廊再上幾級臺階便是正殿,為抬梁式建築,跨度較大,媽祖塑像安放正殿中央,容顏慈祥,十分華貴端莊。後殿供奉著媽祖父親林願、母親王氏塑像。
對於福建長汀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你怎麼看,歡迎發表意見和評論,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