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古稱蘭水,位於福建省南部,地處漳州市西北部,隸屬於福建省漳州市,是漳州市重點僑鄉和臺胞重要祖籍地之一,境內自然生態優美,素有「樹海」、「竹洋」之稱,又因盛產蘭花聞名全國,被譽為「中國蘭花之鄉」。南靖旅遊資源獨特,擁有虎伯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南靖土樓國家森林公園兩張國家級生態名片,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主要遺產地,現存土樓15000多座,以造型最奇特、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聞名於世,被稱為「土樓故裡」。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福建南靖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一、雲水謠古鎮
雲水謠古鎮原名長教村,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東北部,距南靖縣城約46公裡,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村落。古鎮四面環山,縱橫十餘裡,汩汩流淌的長教溪環鎮而過,溪流間一座座小橋跨越其上,兩岸村莊衣帶相連;溪岸兩邊,13棵千年古榕,如傘如蓋,曲折伸張,枝繁葉茂,組成了蔚為壯觀的榕樹群。一條千年古棧道從鎮中心穿過,留下一條已有數百年歷史的老街。2005年底,電影《雲水謠》在此拍攝取景,小鎮因此聲名大噪,此後便更名為「雲水謠」。
雲水謠古鎮中有幽長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樓,還有那靈山碧水,無不給人以超然的感覺。景區內擁有千年古榕樹群、百年老街、千年古道。古道旁有一排兩層老式磚木結構房屋,是已有數百年歷史的老街,老街的商鋪至今大多還保留著木板代牆的特點。村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腳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羅棋布的一座座土樓。這些土樓姿態萬千,除了有著名的和貴樓、懷遠樓外,還有吊腳樓、竹竿樓、府第式土樓等,風景別具一格。
二、田螺坑土樓群
田螺坑土樓群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村,地處狐崬山半坡上,距南靖縣城約60公裡,被稱為福建土樓的標誌性建築,是南靖土樓中最具特色的典型,也是遊人遊覽福建土樓的首選之地。由于田螺坑土樓群的外形是四座圓樓簇擁著一座方樓,所以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四菜一湯」。來到坡底公路上,抬頭往上看,田螺坑土樓群猶如布達拉宮橫空出世,巍峨聳立,莊嚴肅穆,在陽光下一派金碧輝煌。
田螺坑土樓群的外形像是一朵怒放的梅花,美妙絕倫,璀璨奪目,又像是一支氣勢磅礴的五重奏交響曲,在青山秀水間激越地奏響。田螺坑的玩法非常多樣,可俯瞰,可平視,還可仰望,每個角度各有千秋,最經典的觀賞地應屬山上的觀景臺,站在這裡,可以俯視「四菜一湯」的全貌。公路隨著山勢蜿蜒而下,隨著觀看角度的變化,田螺坑景觀魔術般地不斷變幻,圓樓時而在前時而退後,方樓時而隱蔽時而暴露。
三、塔下村
塔下村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西部,為書洋鎮下轄行政村,距南靖縣城約55公裡,是一座典型的閩南客家聚居村落。塔下村不是很大,村中間一條小溪悠悠地流淌著,沿河土樓依山傍水,村民在這方樂土上生息延綿。構築於「兩山夾水、鐵扇關門」山川形勝中的太極狀村落格局保存完整,是客家血緣倫理關係和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見證。村中德遠堂、石龍旗等歷史遺存和「春祭」「作大福」等傳統習俗,展現客家文化對中原文化的固守與承襲。
塔下村土樓沿河而建,土樓形態豐富,有常見的方形、圓形土樓,還有圍裙形、曲尺形土樓,最獨特的是還有浙杭水鄉模式單院式土木、磚木結構的吊角樓,形成大樓帶小樓、高低錯落布局的景觀,其中,裕德樓和順昌樓位於溪流兩側,結合溪流形似太極,塔下村因此被譽為「太極水鄉」。沿岸漫步,無論是青磚小樓、跨溪的石拱橋,還是樓前屋後的鵝卵石小徑,都能讓人感受到這個典型客家村落的獨特魅力。
四、河坑土樓群
河坑土樓群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曲江圩河坑自然村,距南靖縣城約58公裡,自元朝中期(1308年—1338年)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歷經700多年建成,是福建土樓中較密集的土樓群,素有仙山樓閣、北鬥七星之稱。河坑土樓群14座不同年代、不同類型的土樓錯落有致地分布於山谷間,東、西、南三面青山環繞,一條小溪流自東而西穿過土樓群,匯入西北面的曲江溪,反映了由土樓形成的村落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獨特特徵。
河坑土樓群是採用夯土牆與穿鬥式架構共同承重的方法建成兩層以上封閉式圍合型民居建築,由方形的朝水樓、陽照樓、永盛樓、繩慶樓、永榮樓、永貴樓,圓形的裕昌樓、春貴樓、東升樓、曉春樓、永慶樓、裕興樓,以及五角形的南薰樓等14座組成,方圓土樓一次規劃分批建設。14座土樓呈現出了形似雙北鬥七星陣的奇觀,兩陣相輔相成,方圓相配陰陽相合,有「仙山樓閣」、「北鬥七星」之稱,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建築風格和規劃思想的體現。
五、懷遠樓
懷遠樓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梅林鎮坎下村東部,距南靖縣城約54公裡,建於公元1905-1909年,是目前建築工藝最精美、保護最好的雙環圓形土樓,堪稱傳統民宅建築藝術的佳作。懷遠樓高四層13米,直徑38米,每層34間,共136間,為簡氏家族所建。懷遠樓的設計相當工整,圓中有圓,風格別致。樓內有塊何應欽贈送的金匾「助我義師」,樓前平地有塊用鵝卵石排成的太極圖案。土樓和村子被水稻田和茶山包圍著,一幅安寧的田園圖。
懷遠樓的樓基用巨型鵝卵石和三合土壘築3米多高,牆體至今光滑無剝落。站在樓外牆邊把臉貼著牆向上看,能看到樓基下圍小,中間大,上層又逐漸縮小,好象橄欖狀,此結構符合力學,可抗風,使樓更結實。懷遠樓是一座雙環圓樓,大環和其他土樓一樣為住宅,小環為懷遠樓特有的學堂,平時是簡氏子孫讀書的地方,也是祭祀祖先的祠堂和族人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取名為「斯是室」。「斯是室」精巧秀氣,室內雕梁畫棟,古樸天然,書卷氣濃鬱。
六、和貴樓
和貴樓又稱山腳樓,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梅林鎮璞山村,距南靖縣城約53公裡,建於清代雍正十年,是一座高五層的長方形大樓,也是南靖最高的土樓。和貴樓有四奇:一奇牆體高厚比達到13︰1,接近生土建築的極限;二奇建在沼澤地上的土樓,宛若陸上「諾亞方舟」;三奇是樓內有二口水井,一口清亮如鏡,一口卻混濁發黃,被人稱為「陰陽井」;四奇是「樓包厝,厝包樓」的奇特結構。
和貴樓高21.5米,共五層,此樓方形,坐酉向卯,一層土牆厚1.34米,由下而上遂層縮小,到第五層牆厚僅65釐米,內部土木結構規整。每層有28個房間,共有140個房間。樓正中開一個大門,東西南北四方各有樓梯上下,天井中心建三間一堂式學堂。和貴樓用200多根松木打樁、鋪墊,由於松木木質的特殊性,歷經200多年,和貴樓經歷過數次地震仍堅固穩定,保存完好。院子中的空地,踩上去軟綿綿的,竹竿插進泥土會出水。
對於福建南靖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你怎麼看,歡迎發表意見和評論,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