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姚明,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對於中國籃球來說,姚明不僅是一個名字,更是力量,甚至在某些程度上來講,姚明,就是中國籃球的全部。
他是中國籃球的孩子
1980年9月12日,姚明出生在上海,他的父親姚志源先生和母親方鳳娣女士為上海籃球奉獻了十餘年光陰,而姚明出生的消息也被刊登在了上海當地報紙上。1989年,9歲的姚明進入徐匯區少體校進行訓練,有趣的是,因為從小身高比同齡人高出太多,當時的很多專家並不看好姚明在籃球方面的前景。1993年,只有13歲的姚明身高已經達到1米96,上海男籃青年隊向他伸出了橄欖枝。1998年,18歲的姚明入選國家隊。2000年,蔣興權指導堅定地將20歲的姚明帶到了雪梨奧運會的舞臺上。
之後的故事,我們一定不會陌生,姚明去了NBA,成了狀元秀,然後成長為了全世界的超級巨星。對於姚明來說,從接觸籃球開始,培養他的地方一直是他的家鄉上海以及中國男籃,他也是NBA歷史上第一個沒有任何美國籃球背景的狀元秀。毫無疑問,他是中國籃球的孩子,是中國籃球發展史上最為強壯、聰穎的孩子。
他是中國籃球的名片
不管是初期穿著復古球衣那個瘦弱的姚明,還是後來那個大殺四方的內線巨無霸,姚明從帶上火箭隊帽子的那一刻起,就是中國籃球對世界的名片。在球場上,他進過全明星,不止一次;他拯救過球隊,且不止一回;他拿下過讓人震驚的數據;他也奉獻過令人瞠目的表演。而在場下,姚明更是用他高情商的話語和行動搭建起了中國籃球和世界籃球的橋梁。如果不是姚明,我想不會有如此多的國內運動品牌能籤下NBA球星,NBA季前賽等各種活動也不會來到中國,中國也不會成為NBA除本土外商業價值最高的國家。除此之外,姚明的為人處世與說話方式也讓嚴苛的美國人對中國有了新的認識,姚明菜鳥賽季的翻譯曾在《姚明年》中說,這個大個子充滿著幽默感,我從未想到中國人會是這樣的。
所以,姚明打碎的不僅僅是世人對於他能否在NBA取得成功的質疑,更改變了世界對中國籃球的偏見。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隊首場面對美國「夢八」的比賽後,保羅曾說:「這裡的一切棒極了,當姚開場為他們的國家命中第一記三分時,就好像一段傳奇」。
他是中國籃球的方向
2017年,姚明在眾望所歸中上任了中國籃協主席,在他37歲這年,這也是中國籃協歷任主席裡最年輕的一位。上任之初,姚明接手的是個「爛攤子」,雖然我很不想用這三個字去形容中國籃球,但畢竟我們的國家隊在當時迎來了奧運會十連敗。上任之後,姚明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從國家隊、聯賽到校園籃球,姚明儘量去親力親為,因為沒有人比他了解中國籃球,沒有人比他更有資格去完成這些事情。
其實,姚主席的改革中最讓人關注的就是他對於聯賽以及國家隊的改革。他讓CBA聯賽脫離了籃協管理,獨自運營,力圖打造類似NBA形式的商業聯盟。為了讓這項舉措的進行更加順利,姚明將自己中國人壽的三年代言轉給了CBA聯賽,目的就是為了讓各支球隊獲得盈利,從而更好地促進聯賽發展。在國家隊層面,眾所周知的紅藍分隊計劃也為國家隊的人員提供了更多選擇,中國紅隊更是在2018年亞運會上,以「半支國家隊」之名再次將伊朗隊踩在腳下。
2019年男籃世界盃,中國隊遭遇了可能是社會輿論最糟糕的一次大賽,姚明也在賽後用一個「我」將所有責任攬在自己身上。中國籃球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了,但是,與央視記者劉佳問的那個問題一樣,如果有且只有一個人能為中國籃球的未來負責,為中國籃球的發展負責,那個人一定也是姚明。
姚明40歲了,對於他籃協主席的身份來說來說,還很年輕,而對於中國籃球這四個字來說,姚明的存在就意味著全部。他有著2米26的傲人身高,有著令人羨慕的高智商、高情商,也有著可能是最重的擔子。他是中國籃球的孩子,永遠都是;他是中國籃球的名片,即便已經退役九年,仍然是;他更是中國籃球的方向,只能他是。辛苦了姚明,因為你是中國籃球最大的,也可能是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