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蝙蝠體內發現6種全新的冠狀病毒,但與新冠、SARS無密切關係

2020-12-17 騰訊網

史密森學會全球衛生項目的研究人員,在緬甸的蝙蝠體內發現6種全新的冠狀病毒。據悉,這是首次在全球範圍內發現這6種冠狀病毒。

該研究結果於4月9日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研究人員稱它將有助於了解蝙蝠冠狀病毒的多樣性,並為全球發現、預防和應對可能威脅公眾健康的傳染病提供更多信息,特別目前正在發生的COVID-19大流行。

考慮到土地利用和開發的變化,緬甸的居民更有可能與當地的野生動物進行密切的接觸,因此研究團隊將研究重點放在該地區。從2016年5月到2018年8月,研究團隊從該地區的蝙蝠身上採集了750多份唾液和糞便樣本。

在對樣本進行測試並與已知的冠狀病毒進行了比較後,首次發現了上述6種全新的冠狀病毒。不過研究人員認為,新發現的冠狀病毒與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CoV-1)、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或COVID-19並無密切關係。

儘管如此,但研究人員稱,為了更好地了解它們對人類健康的風險,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評估它們跨物種傳播的可能性。這將有利於預防潛在病毒對公共衛生的威脅。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從蝙蝠身上發現了另外一種冠狀病毒。這種病毒雖然以前在東南亞一些地方發現過,但卻從未出現在緬甸。

不僅如此,專家還估計,蝙蝠體內存在數千種冠狀病毒,其中許多尚未被發現。

近年來諸如SARS等大規模致死疫情都和蝙蝠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蝙蝠也已經被公認為新興病毒最重要的天然「蓄水池」。

目前已知蝙蝠身上能攜帶100多種病毒,SARS病毒、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亨德拉病毒、MERS冠狀病毒都是最早在蝙蝠體內發現。蝙蝠作為唯一會飛行的哺乳動物,又讓很多野生動物成為了病毒的中間宿主。

但是不必過於憂慮,雖然冠狀病毒劣跡斑斑,但並非所有的冠狀病毒都會使人致病。

到目前為止,大約有15種不同冠狀病毒株被發現,能夠感染多種哺乳動物和鳥類。至於可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介紹,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狀病毒在內的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共有7種。

新冠病毒(SARS-CoV-2)是目前已知的第7種可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其餘6種分別是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U1、SARS-CoV和MERS-CoV。

而實際上,除了SARS-CoV-2、SARS-CoV和MERS-CoV這三種會對人體健康造成致命傷害外,其他四種只會引起普通的感冒症狀。

對蝙蝠攜帶的病毒進行研究和監測,包括它們是如何變異的,以及它們是如何傳播給其他物種的,這種信息我們了解得越多,我們就越能更好地降低它們演變成成大流行潛力。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4/200409141429.ht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蝙蝠身上又發現 6 種全新冠狀病毒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文 | 學術頭條近日,史密森尼全球健康計劃(Smithsonian’s Global Health Program)的研究人員在緬甸的蝙蝠身上發現了 6 種新的冠狀病毒,這 6 種病毒均是首次發現,且與導致此次疫情
  • 《自然》關注新冠溯源:首次在中國以外發現新冠病毒近親
    《自然》關注新冠溯源:首次在中國以外發現新冠病毒近親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20-11-24 19:08 來源:澎湃新聞
  • 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近親|新冠病毒|蝙蝠|柬埔寨|-健康界
    美媒稱,據英國《自然·新聞與評論》雜誌報導,科學家在柬埔寨和日本實驗室儲存的冷凍蝙蝠與蝙蝠糞便裡,發現兩種與新型冠狀病毒相似的病毒。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1月25日報導,在新冠病毒持續在全球傳播之際,科學界從未停止尋找這種病原體的源頭。
  • 石正麗團隊2年前已發現蝙蝠冠狀病毒感染人現象
    ,國外新近研究發現蝙蝠可能攜帶新冠病毒直接感染人,意味此次疫情源頭可能直接來自蝙蝠。石正麗團隊通過對雲南218位村民的血清測試,提示SARS類冠狀病毒有很高的潛力直接感染人,而無需中間宿主。論文還預測,蝙蝠體內的SARS相關冠狀病毒「溢出」到人類體內後,可能會引起類似SARS的疾病,建議對相關地區加強監測。蝙蝠冠狀病毒有無直接傳人證據?
  • 疫情中的科學:體內有冠狀病毒的蝙蝠會生病嗎?
    今年的冠狀病毒讓蝙蝠火了一把,蝙蝠被認為可能是多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那麼問題來了,體內有冠狀病毒的蝙蝠會生病嗎?先介紹一下蝙蝠蝙蝠,是對翼手目(學名:Chiroptera)動物的通稱,翼手目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現生種共有19科185屬962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於全世界,可能起源於類似食蟲目的最原始的真獸類。是多種人類病毒的攜帶源,如狂犬病毒、SARS的原型病毒等。
  • 新冠病毒和吃蝙蝠有關嗎?生活中見到的蝙蝠會傳染新冠病毒嗎?
    新冠病毒真的和吃蝙蝠有關係嗎?蝙蝠為什麼「百毒不侵」?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蝙蝠會不會傳染新冠病毒?……帶著這些問題,近日,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劉奇。劉奇從碩士期間開始研究蝙蝠,至今已有8年。圖為劉奇博士和團隊在野外工作(前排第一為劉奇 受訪者供圖)Q:新冠病毒和蝙蝠的淵源?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40至70年前分化自蝙蝠病毒—新聞—科學網
    新冠病毒可能在40-70年前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這一發現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的病毒譜系可能已經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了。
  • 新冠病毒已存在70年!專家警告:蝙蝠或含有其它冠狀病毒
    【南方+7月29日訊】據英國媒體7月28日報導,一項研究稱,導致目前全球65萬多人死亡的新冠病毒可能最早於1948年在蝙蝠身上進化而來。此前的研究已經確認,菊頭蝠(horseshoe bats)是新冠病毒的宿主,也是新冠病毒(SARS-CoV-2)的可能來源。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領導的科學家將引起新冠病毒的病原體與在蝙蝠身上發現的最接近的病原體進行了比較。
  • 研究稱下一種冠狀病毒或已在蝙蝠中傳播 而7年前的預測已...
    雖然新冠病毒的確切起源仍不清楚,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確定它是如何從動物傳播到人類的,以便預防另一場大流行。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下一次可能只是時間問題。據論文作者說,一種具有類似感染人類能力的病毒可能已經存在,由一種以鼻子上長有馬蹄形「葉子」而聞名的蝙蝠攜帶。科學家們在構建了冠狀病毒的族譜後做出了上述預測——通過將冠狀病毒的遺傳密碼與在蝙蝠、人類和一種鱗狀動物穿山甲身上發現的其他冠狀病毒進行比對,追蹤了其祖先。
  • 中美歐最新研究溯源:新冠病毒最早可能1948年在蝙蝠中出現
    此前,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研究員等人發現,蝙蝠病毒 RaTG13 與新冠病毒關係最密切,有 96.2% 的基因組序列相似,有 1100 個核苷酸的差異。冠狀病毒大約有 3 萬個核苷酸,比大多數動物 RNA 病毒的基因組更大。自然進化需要很長時間來積累足夠數量的突變。
  • 俄羅斯一女子體內發現18種變異新冠病毒
    俄羅斯一女子體內發現18種變異新冠病毒近日,俄羅斯學者們在一位免疫力低下的女子體內發現了
  • 獨特的冠狀病毒毒株隨不同種類蝙蝠一起進化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海英)一國際研究團隊23日在《科學報告》線上版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西印度洋地區36種蝙蝠所攜帶的冠狀病毒進行分析後發現,不同種類蝙蝠都有自己獨特的冠狀病毒株,這表明蝙蝠和冠狀病毒共同進化了數百萬年。
  • 管軼等人最新證據:走私穿山甲攜帶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高度相似
    這篇新論文,目前在預印本平臺medRxiv發表,未經同行評審,論文核心結論如下:在多個走私穿山甲中發現冠狀病毒,在冠狀病毒受體結合域(RBD),與新冠病毒相似度達97%。相比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穿山甲身上的冠狀病毒與使人類患病的新冠病毒更為接近。
  • 英媒:科學家稱新冠病毒譜系已在蝙蝠中傳播長達幾十年
    據英國《每日郵報》28日報導,一項研究稱,造成目前全球超過65萬人死亡的新冠病毒,可能最早是在1948年從蝙蝠身上進化而來的。這一發現是學者們在研究新冠病毒(SARS-CoV-2)原始起源的一個項目中發現的。
  • 石正麗首次直播:新冠病毒絕非人為製造,蝙蝠種群中本來就有
    她表示華南海鮮市場的關閉確實給新冠病毒溯源帶來了困難,而新型冠狀病毒絕非人為製造。 面對質疑,在直播課堂中,石正麗明確澄清,新型冠狀病毒絕對非人造,蝙蝠種群中本來就有。她解釋,已有研究表明,在蝙蝠提取的冠狀病毒中發現了與新型冠狀病毒一致的PRRA位點。「這就證明這個位點不是人為插入的,是在蝙蝠種群裡面就有的」
  • 立陶宛首次在養殖貂體內發現新冠病毒 已撲殺40隻
    海外網11月27日電 據法新社當地時間26日報導,立陶宛衛生部門官員稱,該國中部一家養殖場22隻死亡水貂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這是立陶宛首次報告水貂感染新冠的案例。 報導稱,該養殖場內有6萬隻水貂,部分水貂無故死亡後,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 自然子刊:新冠病毒在40-70年前從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
    新冠病毒(SARS-CoV-2)如何進化?我們已知的是,冠狀病毒會重組(不同病毒之間交換遺傳物質),而且病毒的小的基因組亞區可能具有不同的祖先起源,這些都讓了解病毒演化歷史成為一件難度頗高的事情。當地時間7月28日,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微生物學》(Nature Microbiology)在線發表了一篇論文,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比利時KU魯汶雷加研究所,中國西交利物浦大學、香港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格拉斯哥大學病毒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指出,新冠病毒SARS-CoV-2可能在40-70年前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
  • 上海本地常見蝙蝠不是新冠病毒...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了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專家,一起理性認識蝙蝠。問:上海常見的蝙蝠攜帶新冠病毒嗎?答:蝙蝠的確是病毒的「蓄水池」,按照被廣為接受的病毒分類方法,蝙蝠攜帶病毒的種類大概是50種到150種。
  • 武漢病毒所發文稱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
    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上發表文章,報導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nCoV-2019。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6%。
  • PNAS:發現蝙蝠中的一種新型逆轉錄病毒不僅感染蝙蝠細胞,也能感染...
    如今,它們正面臨著來自另一種哺乳動物---蝙蝠---的威脅,這種威脅可能更嚴重,也更持久。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伯納特研究所和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揭示蝙蝠攜帶著一類導致考拉患上愛滋病樣疾病(AIDS-like disease)的致命性病毒。這一發現對於保護這種標誌性的有袋類動物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