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7月29日訊】據英國媒體7月28日報導,一項研究稱,導致目前全球65萬多人死亡的新冠病毒可能最早於1948年在蝙蝠身上進化而來。
此前的研究已經確認,菊頭蝠(horseshoe bats)是新冠病毒的宿主,也是新冠病毒(SARS-CoV-2)的可能來源。
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領導的科學家將引起新冠病毒的病原體與在蝙蝠身上發現的最接近的病原體進行了比較。
報導稱,追蹤病毒在時間上的進化是很困難的,因為新冠病毒經常共享基因信息,並在一個叫做重組的過程中發生變異。然而,研究人員發現了病毒的三部分基因信息,這些信息似乎沒有被重組所觸及。
對這些切片的分析表明,SARS-CoV-2和它在蝙蝠中的近親RaTG13擁有共同的祖先。科學家們研究了三個DNA片段,他們得到了三個不同的時間來判斷病毒何時從SARS-CoV-2所屬的冠狀病毒的祖先譜系中分離出來。
研究人員在他們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上的研究報告中寫道,這些日期分別是1948年、1969年和1982年,這表明引發SARS-CoV-2的譜系在蝙蝠體內傳播了幾十年而未被注意到。
研究人員警告說,這種病毒已經存在了40到70年,因此蝙蝠很可能含有其它可以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這項研究再次強調了人畜共患病的危險性,即病原體從一個物種跳到另一個物種。蝙蝠經過幾個世紀的進化,可以不受幾十種冠狀病毒的影響,但任何數量的蝙蝠都可能是致命的,對人類具有高度傳染性。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生物學副教授Maciej Boni警告說:「目前的新冠肺炎大流行不會是我們最後一次。」
校對: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