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不可能!美國病毒研究專家集體發聲

2020-12-26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央視網

近日,美國國家廣播電臺(NPR)在其網站發布文章稱,美國病毒研究人員對新冠病毒來源於中國實驗室事故的說法深表懷疑。

報導中稱,根據美國多名進行相關實驗室研究的病毒研究人員做出的分析報告指出,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幾乎不可能是因為來自中國或者任何地方的實驗室事故導致。

根據本月初美國國務院相關消息源向《華盛頓郵報》透露,美國情報機構正在評估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事故的可能性。NPR最新發現,根據10位頂尖病毒研究人員從野生動物身上提取的病毒基因序列進行分析,發生實驗事故需要在現有嚴格操作程序下有一系列的巧合和意外才會發生。

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流行病學教授,全球研究項目PREDICT的負責人喬納·馬澤特(Jonna Mazet)說:「所有證據都表明這不是實驗室事故。」

相反,接受NPR採訪的專家都認為,該病毒是在自然界的動物和人類之間傳播的,就像以前暴發的已知流行性病毒一樣,比如非洲伊波拉病毒,還有非典SARS以及MERS等。

研究大流行病起源的組織紐約生態健康聯盟主席彼得·達薩克(Peter Daszak)說:「真正的風險在於人類與自然中野生生物接觸的方式,如果我們想為防止下一波大流行做些真正的事情,那才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

實驗室事故導致產生新冠病毒幾乎不可能

關於被正式稱為SARS-CoV-2的新冠病毒究竟如何開始在人類中傳播,仍然有很多謎題未能解開。迄今為止,它最接近的遺傳表親是在中國馬蹄蝠中發現的另一種冠狀病毒。研究人員認為,SARS-CoV-2可能直接通過蝙蝠或中間動物進入人類。最初,人們主要觀點認為病毒來源於在中國武漢的一個同時出售野生動物的海鮮市場,儘管目前仍沒有確鑿證據新冠病毒就是來源於該市場。

美國杜蘭大學微生物學家羅伯特·加裡(Robert Garry)說,無論如何,基因分析表明該病毒在2019年秋季或冬季的某個時候就已經開始傳播。這些相同的分析研究駁斥了有關該病毒是在實驗室進行基因改造而來的早期理論。加裡說,原因很簡單,因為這種病毒以科學家從未見過的方式感染人類:「沒有人能使用計算機在實驗室做到這一點,這顯然是在自然界發生的過程。」另外,加裡還表示,該病毒代碼中也沒有感染人後出現基因突變的跡象。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專門研究新發傳染病的研究人員西蒙·安東尼說,儘管病毒從大自然到人類的確切傳染途徑仍然是個謎,但蝙蝠可能是這種病毒的儲存庫。蝙蝠被認為是另外兩種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疾病的攜帶者:SARS(2003年在亞洲首次發現)和MERS(2012年在中東首次報告)。

科學家表示,研究人員在收集病毒研究樣本時,就會選擇已經不具備傳染性的病毒樣本,另外,也會採取嚴密的保護防範措施、避免研究人員被病毒感染。

馬澤特教授表示,「當研究人員開始在實驗室工作以查看所收集的數據時,他們所處理的樣本實際上並不具有傳染性。」這一表態進一步降低了新冠病毒來自於實驗室事故的可能性。

馬澤特說,這些嚴格的操作流程被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科學家所使用使用。作為主要懷疑對象的武漢病毒學研究所的工作人員也是接受了美國科學家的培訓,這是PREDICT培訓計劃的一部分。

馬澤特說,病毒研究實驗室的操作流程時,研究人員會把用來研究的樣本激殺失去活性,但也會保留具有活性的病毒樣本在冷凍環境下作為參考,但幾乎從未用於研究。即使科學家確實嘗試復興活的樣本以研究其行為,但在深度冷凍後,分離並擴增病毒的過程卻很少真正起作用。對於這類研究,科學家只會通過功能強大的計算機來模擬數據完成。

自然界傳播是人類「命運大敵」

研究人員相信,這種新的冠狀病毒以與其他冠狀病毒相同的方式傳播到人類,而不是來源於實驗室事故:通過「動物性溢出」或人類從野生動植物中拾取病原體。

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估計,目前人類每10種傳染病中就有6種來自動物,包括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在全球範圍內,人畜共患疾病已經上升了幾十年。人與動物的接觸已為增加人畜共患病的蔓延創造了完美的條件。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OneHealth研究所副所長Brian Bird博士說:「隨著人類改變自然景觀以適應我們生活需求的目的,我們越來越多地接觸到原本沒有太多接觸的病毒和其他病原體。」

報導中介紹,傳染性病毒經「動物傳播」或「動物溢出」通常以三種方式發生:通過排洩(與人類接觸的糞便),屠宰(人類食用的肉)和媒介傳播的(咬人的動物)。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病毒也必須克服人體內的障礙,破壞免疫系統,才能在人自身之間成功複製和傳播。

請拒絕病毒傳播陰謀論

研究全球大流行病的專家達薩克表示,儘管沒有證據,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錯誤信息仍然在繼續擴散,這種模式太過熟悉:「每當人類出現一種新病毒時,總會有人妄言是來自實驗室。」

喬納·馬澤特(Jonna Mazet)警告說,國家間的政治緊張使得旨在對全人類面臨的病毒進行科學合作變得困難和緊張。她運行的PREDICT系統依靠多國科學家的自願合作,研究人員可以自由共享各自國家發生的病毒相關數據,合作解決全人類面臨的病毒挑戰。但隨著國家間針對病毒起源的互相指責不斷升級,全人類的命運正面臨更大風險。(央視記者 劉旭)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從實驗室洩漏?怎麼可能!看美國病毒專家的四大理由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商業內幕》2日報導,曾對武漢病毒研究所人員進行培訓並參與合作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流行病學專家喬娜·馬澤特 (Jonna Mazet)認為,新冠病毒的傳播極不可能是源自實驗室洩漏,並列出了四大原因。
  • 蔡英文副手大放厥詞,稱新冠病毒可能來自大陸實驗室
    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8日下午以視訊方式接受法國24小時新聞臺(France 24)專訪,在訪談時聲稱,新冠病毒可能來自中國(大陸)實驗室,不排除有第二波疫情,並呼籲讓臺灣參加世衛大會分享成功經驗。他自誇,臺灣以2003年對抗SARS的經驗,竭力遏制新冠病毒疫情,審慎以對、迅速應變及超前部署是此次抗疫成功的三個關鍵。被問到針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說,有「大量證據」顯示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一事表達看法。
  • 蓬佩奧空口說瞎話:有「大量證據」表明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
    「最好的專家們目前認為(病毒)是人造的,我現在沒理由不相信。」彭佩奧口中的「專家」,並非來自於美國情報機構。4月30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首次就病毒起源發聲,同意廣泛的科學界共識,認為新冠病毒「即非人為製造也非基因改造」。
  • 新冠病毒起源於中國實驗室「極不可能」
    他們說,新冠病毒起源於中國實驗室是「極不可能的」,並表示該小組將不再進一步調查這一假設。Ben Embarek為這場備受爭議的新聞發布會進行了辯護,解釋了為什麼沒有排除實驗室逃逸假說,並總結了關於新冠病毒首次感染人類的時間、地點和方式的研究成果。為簡潔明了起見,以下對本採訪進行了編輯。
  • 美國調查性報導網站「灰色地帶」刊文――新冠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美國調查性報導網站「灰色地帶」日前刊文,揭露了《華盛頓郵報》作者喬希?羅金編造「新冠病毒來自武漢病毒實驗室」的來龍去脈。文章說,羅金4月14日在《華盛頓郵報》專欄文章中重新提出「新冠病毒是從中國武漢一個生物研究實驗室流出」的謬論。
  • 新冠病毒是人類製造?最新研究成果公布,美澳專家給出了答案
    據美國《病毒學方法雜誌》2月刊報導,這篇論文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家利普金、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霍姆斯和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安德森共同完成,科學家們依據來自這種病毒和已知冠狀病毒毒株的基因組序列數據來確定病毒結構演變的關鍵指標,確認新型冠狀病毒並非實驗室產生的。
  • 美媒:白宮要求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實驗室相聯繫
    美國總統川普4月30日表示,他已看到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源自中國的一個實驗室,但他拒絕透露詳情。與此同時,美國情報界人士對媒體透露,他們受到了白宮的壓力,要求將新冠病毒與武漢的實驗室聯繫起來。多名美國病毒學家也表示,沒有證據支持新冠病毒源自實驗室。
  • 為什麼新冠病毒不可能是人造的?再談武漢病毒所石正麗的研究
    在這篇文章中,石教授所在的實驗室和美國合作者採用反向遺傳學系統構建了一株嵌合病毒,證明了分離自雲南中華菊頭蝠的一種冠狀病毒的刺突蛋白可以和人類的ACE2受體結合,而ACE2正是2003年爆發的SARS冠狀病毒的受體[1]。一石激起千層浪,各種質疑該病毒來源於實驗室洩露的聲音此起彼伏。石教授甚至表示用生命擔保這次新冠病毒和實驗室沒有關係。
  • 哈薩克斯坦現不明新病毒,美國當地實驗室再惹嫌疑
    該病致死率遠高於新冠肺炎。哈衛生部等機構正對該肺炎病毒進行對比研究,尚未予以明確定性。這則消息非常簡短,卻披露了一個重大消息:即哈薩克斯坦發現了新興肺炎,致病率遠高於新冠。要知道,截至目前,哈薩克斯坦已經累計確診5萬餘例的新冠肺炎,所以對新冠病毒檢測早已不陌生,因此絕不會輕易地將新冠肺炎誤診為不明肺炎。可見,這次新發現的肺炎病毒,確實很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全新變種或者是全新病毒。但無論如果,致病率如此高的病毒,對於人類來說,都不是一個好消息。
  • 美國科學家:新冠病毒源頭不是武漢,也不是實驗室構建,可能來源於大...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關於病毒的起源就眾說紛紜,這之中有不少「陰謀論」都說病毒擴散是實驗室洩露導致的,但是近日,多項科學研究都發現,病毒並不是在實驗室產生的,而是自然產生的。
  • 捷克分子生物學家稱新冠病毒來自美國實驗室?這是真的嗎?
    3月30日一位來自捷克的分子生物學家Soňa-Peková博士,在接受捷克新聞頻道TA3採訪時聲稱,引起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是來自於自然界,而是美國實驗室製造出來的。從她自身的專業角度來講,引起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是RNA病毒,在研究時她發現該病毒RNA控制中心被用特殊的方法人為倒置過來,並且清除了多餘部分讓某方面的功能得到強化。這位女生物學家認為美國施壓科學家否認這個病毒來自於他們的實驗室,因為擔心其他國家的指控。
  •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對全球多國新冠肺炎患者身上提取的病毒進行基因分析後發現,新冠病毒在歐洲和美國等地的傳播時間要比各國官方報告的首例病例發現時間(1月或2月)提前數周甚至數月。哈佛大學傳染病流行病學副教授威廉·哈納奇認為,在3月中旬美國境內暴發的新冠病毒,更有可能是來自美國國內而不是來自海外。
  • 報告顯示美新冠病毒檢測存在混亂|明尼蘇達大學|新冠病毒|美國_社會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全球最重要的傳染病風險評估機構之一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當地時間2020年5月20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一些傳染病專家認為,目前美國的新冠病毒檢測缺乏組織性,並且不夠準確,而這些檢測需要在國家層面的協調組織下進行。
  • 七論新冠病毒極可能來自海洋
    二、最新證據證明新冠病毒真的來自海洋1、海水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文章題目】《美國研究人員在海水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作者】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據報導,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在水中生存、以及是否會在水中傳播,自7月以來,該校研究人員已經從德盧斯的8個不同的海灘採集了水樣本,並進行了相關實驗。
  • 中科院微生物所專家赴武漢研究新冠病毒臨床致病機理
    中科院微生物所專家赴武漢研究新冠病毒臨床致病機理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3月14日發布消息稱,該所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王軍研究員當天奔赴武漢,將與武漢金銀潭醫院和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進行合作
  • 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證實:紐約新冠病毒來自歐洲而不是亞洲
    在這場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中,「美國速度」與「美國規模」簡直令整個世界都看得目瞪口呆。據@環球時報援引人民日報消息,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全球新冠肺炎數據實時統計系統,截至美國東部時間4月16日晚6時,全美共報告新冠肺炎確診658263例,死亡32186例,共檢測3262921例。
  • 美專家稱紐約新冠病毒來自歐洲,德媒卻稱源頭來自美國
    央視網新聞稱美媒《紐約時報》4月8日報導,美國紐約的醫療機構對新冠病毒進行源頭性分析研究,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遺傳學家哈姆·范·巴克爾和其他一些專家研究了不同的病例,他們與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的一些研究人員得出了驚人相似的結論,其基因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早在2020年2月中旬就開始在紐約地區傳播,有專家認為在紐約第一個確診病例出現之前的幾周
  • 頂尖醫學專家研究表示:喪失嗅覺的人,可能是隱藏新冠病毒攜帶者
    據Science alert 發布的一篇報導,英國醫學專家也開始關注新冠病毒患者喪失嗅覺和味覺的這個問題。 專家指出,在很多疫情嚴重的國家中(中國和義大利),約有百分之三十的新冠病毒患者發現自己出現了嗅覺喪失或減退。 專家Clare Hopkins及Nirmal Kumar說:「在韓國,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輕症患者中,有30%曾出現喪失嗅覺的問題。」
  • 美媒:美國新冠病毒並非來自中國,而是歐洲|美國新冠|新冠病毒|歐洲...
    來源:參考消息網(圖源:路透社)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5月27日發表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副教授薩爾瓦託雷·巴博恩斯的文章稱,美國新冠肺炎病毒並非來自中國,而是來自歐洲。文章摘編如下:到目前為止,美國的新冠病毒危機讓政府損失了3萬億美元,這還沒算上給其他經濟領域造成的損失。
  • 專訪病毒學專家:變異病毒對新冠疫苗效力影響不大,希望不在動物上...
    讓2020年變得不平凡,甚至未來會繼續存在數年的新冠病毒,在病毒學專家眼中,不是一個特別奇怪的病毒,雖然仍有不少待解的問題,卻並未脫離人類對病毒、免疫系統的框架性認識。在李文輝看來,此次新冠病毒在英國的突變中,主要部分G614已經是主要流行株了;至於是否會影響目前研發的新冠疫苗的效力,「影響是有的,但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