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聖」萬密齋手稿真跡

2021-02-07 太陽寨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出類拔萃的著名人物。他們是「文聖」孔子、「武聖」關羽、「詩聖」杜甫、「詞聖」蘇軾、「醫聖」萬密齋、「藥聖」李時珍、「書聖」王羲之和「畫聖」吳道子等等,他們大都是被後人稱之為聖人。然而,「醫聖」萬密齋卻是被康熙皇帝追封為聖人的大醫學家。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被皇帝封為「聖人」者極為罕見,他們的存世真跡可謂鳳毛麟角。對聖人的稱頌,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說:「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學者黃錦祥說:「聖人徳才高叡,聞頌天下!」可見,他們的成就確實非同凡響,常人無法企及。

  大凡某位聖人,除了品格高尚之外,都是有開宗立派本領的大學問家,開創了顯赫廣博的學術風格。作為16世紀中國最傑出的醫學家之一,萬密齋的書法成就,不經意被遮蔽在他聲名隆隆的醫學貢獻之下,世人也難得一見他的書法墨寶。萬密齋不僅醫術高尚、醫術精湛,著作豐富、影響深遠,而且工於書法,卻鮮為人知。今天,就與大家一起分享「醫聖」萬密齋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稿本,筆畫古雅雄健,自然流暢,頓宕純和,一氣呵成,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和運動感。頗具晉唐法度,可以視為古代書法教材之一,難能可貴!

  萬密齋書法筆力雄勁,點畫變化多端,近觀給人氣勢磅礴之感。信筆揮灑,放浪形骸,去盡雕飾,一任自然。以行草為主,筆墨「蒼勁雄渾」。萬氏中鋒用筆,筆力內聚,有「錐畫沙」之效果。他的著作手稿保留了張即之、趙孟頫和魏碑痕跡,尤重魏晉書風的點畫之趣,較之二王筆致迅疾,可見當時「醫聖」陶醉在書寫的快感中,深得右軍筆法。他行醫用藥的軌跡,大都記錄在這些珍貴的稿本上,可惜大部分原著手稿經已散佚無蹤。

  著作豐碩的萬密齋出身於醫學世家,祖父萬杏坡是位名醫,他的父親萬筐擅長兒科,尤精於痘疹,樹立了「萬氏小兒科」的聲望,名噪鄉裡。萬密齋自幼天資聰穎,8歲能吟詩,後科場失意,隨其父習醫繼承家學。他的著作有很大一部分是用詩、詞的形式書寫,便於學習和記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萬密齋有許多精闢獨到的見解,為後世所推崇。像清代醫學家沈金螯、武之望;日本醫學家丹波元堅、湯本求真;朝鮮醫學家許浚等,都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了萬氏的學說,並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的著作墨寶曆來為世所珍。

  集書法與中醫之大成,萬密齋書法雄奇飄逸獨樹一幟,稿本脈絡清晰可考,從青年到中年以及晚年的珍貴手跡清晰可見,書中較多用硃筆批註的痕跡,跨越了萬氏幾十年的從醫時光。萬密齋晚年書法奔放流暢,謀篇布局一揮而就超凡脫俗。雖無意安排,偶有連筆,卻成了章法多變的書法神品,著實耐看。加上自然得體的敘事記錄,顯示出「醫聖」深厚的文學功底,為書法史增添了一種個性鮮明的書體。眾所周知,中醫藥古籍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它對世界醫藥的發展具有極大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透過這些古老的藥方,我們看到萬密齋醫學以外的傳統文化,書法美觀大方,古意盎然,清晰易讀。萬密齋醫德高尚,對患者不分貴賤一視同仁,倡導「醫乃仁術」,用畢生精力踐行自己的醫德理念。萬密齋是中華醫學發展史上一顆璀璨奪目的明星,幾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和崇拜,在我國醫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明朝後期的醫學家王肯堂、張景嶽等人的著作中,也大量引用了萬密齋醫學觀點。由於他在醫學上的傑出成就,清初被康熙皇帝追封為「醫聖」。《萬密齋醫學全書》實踐性強,論述精闢內容豐富,是明清兩代頗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醫學著作,大部分分冊被收輯編入康熙年間出版的《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為皇家珍藏。

  從術語上說,醫聖是指品德最高尚、醫學最高超的人,歷史上被公認為「醫聖」的只有東漢末年傑出醫學家張仲景和明代著名醫學家萬密齋二人,他們精通醫術德澤後世,而且醫學聖人的手跡是十分罕見和珍貴的!《萬密齋醫學全書》對後世和海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清乾隆年間編纂的《四庫全書》收錄了《萬密齋醫學全書》中的10部,朝鮮醫學家許俊於1611年所著《東醫寶鑑》、日本醫學家丹波元堅於1853年所著《雜病廣要》、日本醫學家湯本求真於1904年所著《漢皇醫學》等著作中,均取論過萬密齋醫著。建國後,為繼承和弘揚萬密齋醫學遺產,湖北科技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曾先後幾次組織出版發行。

  萬密齋重視祖國醫學遺產,但不拘泥守舊,而注重於具體分析病情,靈活運用古方。他寫的診斷書,言簡意明,所開藥方,藥少而療效好,創造了不少起死回生的奇蹟。曾兩獲羅田知縣朱雲閣、湖廣右布政使孫應鰲親書「儒醫」牌匾,時人稱為「神醫」。由於萬密齋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影響大。他辭世後,是用「京畿御葬」的形式,安葬於家鄉大河岸廣家崗。鄉民自願築祠於墓旁作為紀念。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羅田知縣沈廷楨親自為其重樹墓碑並題寫碑文,碑文中有「國朝加封醫聖」字樣,字跡至今清晰可見。1992年12月萬密齋墓被公布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萬密齋(1499~1582),史稱「醫聖」。原名萬全,號密齋。生於羅田(今屬湖北)大河岸,是我國明代與李時珍齊名的著名醫學家,被國家中醫管理局評定為明清時期30位著名的醫學家之一。萬密齋博學多才,能詩善文,精醫術,擅書法。他治學嚴謹,醫德高尚,行醫五十多年,以兒科、婦科、痘診科享有盛譽,在養生保健理論和實踐方面獨樹一幟,譽滿鄂、豫、皖、贛,名噪明隆慶萬曆年間,後被康熙皇帝嘉封為「醫聖」。所著《萬密齋醫學全書》對臨床醫學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子目有《萬氏兒科》、《婦科發揮》等10多種,108卷。其專著《養生四要》對養生保健、預防疾病、優生優育等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他提出的「寡慾、慎動、法時、卻疾」的養生理論不僅要比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心理平衡、營養均衡、適當運動、戒菸限酒」的養生理念早幾百年,而且內涵更全面、更先進、更科學,為「中華養生第一人」。 2016年11月,著名學者黃錦祥發現了「醫聖」萬密齋《醫學原著》手稿真跡引起業界廣泛關注,是研究萬氏醫學的珍貴史料。

  2020年1月27日,著名學者黃錦祥查閱「醫聖」萬密齋《醫學原著》親筆手稿時發現孔子研製的秘方——《孔子傳避瘟疫秘方》,所載功效是每年預防瘟疫。內容是:每年臘月二十四,取井華水,平旦第一汲者盛淨器內,計中人口多少浸乳香,至元旦五更,暖令溫。從幼小至長老,每人以乳香一小塊,飲水三口嚥下不染時疫。孔氏今經七十餘代不患時疾,用此方也!孔平仲(傳)。此《孔子傳避瘟疫秘方》又名為《孔夫子傳避瘟疫方》,是由孔子後裔孔平仲相傳下來的,上圖為萬密齋早年記載的孔子「醫學傳方」手跡,實屬罕見。

  孔平仲(1044~1111),北宋文學家、詩人,孔子後裔。字毅父,臨江新淦(今江西新幹)人。治平二年(1065年)進士。為秘書丞,集賢校理。出知衡州,轉任韶州。宋徽宗即位,召為戶部員外郎,遷金部郎中,提舉永興路刑獄,任職於鄺延、環慶。因朝廷黨爭被罷免。孔平仲是北宋中後期著名的文臣,與二兄孔文仲、孔武仲「以文章名世」(《宋詩鈔》) ,嘉祐、治平年間連續三科順次登進士第,元祐初同入朝為官,聲名卓著,時號「三孔」。黃庭堅稱:「二蘇(蘇軾、蘇轍)聯璧,三孔分鼎」之譽。著有《續世說》、《孔氏談苑》、《珩璜新論》等。《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孔平仲佔21卷。

  在這些珍貴的親筆手稿上,萬密齋又提及了自己妻妾「袁氏」病故的原因,與史料記載是一致的。內容是「此方未試,餘妾袁氏因病後虛弱,大怒喉生瘜肉。如新荷,初吃鮮柿及翻症方稍平,後屢犯,且虛熱大作,不能多進飲食而逝。」未試用偏方和對亡妾的病況前後,中年的萬密齋也作了詳細紀錄,從抖顫的字跡上反映出痛惜之情。(如上圖)

  據史料記載,明代中期湖北黃岡市誕生了「醫聖」萬密齋和「藥聖」李時珍兩位醫學界的偉人。萬密齋自幼學習儒家經典,攻讀經史律歷之學,比李時珍年長十九歲,與李時珍齊名於嘉靖至萬曆年間,是極負盛名的名醫,也是「鄂東四大名醫」之一。明代已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也就是說「萬密齋」因醫而聞名,「李時珍」因藥而著稱。他們兩人有著相似的生平經歷,對中醫均作出了重大貢獻。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黃岡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自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知覺齋主人黃錦祥先後發現的「醫聖」萬密齋手稿真跡共有三本,分別是《醫學綜合原著》、《幼科心法》和《痘疹心法》,在歷史上有重大意義,見證了萬密齋行醫救世的史實,充分體現了萬氏治學嚴謹的作風。另一方面,又體現出萬密齋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的文學修養,用儒學文化譜寫醫學論著,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貴文化遺產。從歷史角度看,「醫聖」萬密齋的真跡是「聖人」手跡,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可謂一字千金!在文獻上,萬密齋的墨跡與「藥聖」李時珍的手跡同樣重要,遺憾未曾發現李時珍的真跡存世。故此,萬密齋遺墨更受到世人的矚目,是舉世無雙的「聖人」真跡墨寶,更是收藏界夢寐以求的至寶。

  學者黃錦祥慧眼獨具,不僅在2016年發現明代「醫聖」萬密齋唯一存世著作手稿,還發現過轟動全國的(唐代)懷素《小草千字文》紙本真跡和明代堪輿學家孔聞星(如玉徹瑩大師)《選擇要訣》手稿孤本,引發《廣州日報》等媒體的高度關注和報導,在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上廣受讚譽,他的發現對中國學術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業內人士指出,國內藏家曾經發現一本「清代」嘉慶御醫汪必昌著作手稿《聊復集·怪症彙纂》被估價2億元人民幣,而時代更久遠的「明代」聖方手稿孤本——「醫聖萬密齋」真跡就更加珍貴了,是屈指可數的頂級珍品!一位是清代「御醫」,另一位是明代與李時珍齊名的「醫聖」,是歷史上熠熠生輝的傳奇人物!

  名人真跡《藥方》自古受藏家的重視,正如臺北故宮現藏北宋黃庭堅書寫的藥方《制嬰香方帖》(如上圖),亦稱《藥方》。紙本,縱28.7釐米,橫37.7釐米,只有 9行81字(「嬰香,角沉三兩末之,丁香四錢末之,龍腦七錢別研,麝香三錢別研,治弓甲香壹錢末之,右都研勻。入牙消半兩,再研勻。入煉蜜六兩,和勻。蔭一月取出,丸作雞頭大。略記得如此,候檢得冊子,或不同,別錄去。」),是價值連城的藥方,一頁已達過千萬元,雖然價值不菲,但是一紙難求。因為名人《藥方紙》留存下來不易,許多被時人所忽略而遺棄,故此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學者黃錦祥珍藏的「醫聖」萬密齋存世孤本有數百頁,是非常珍稀罕見的「聖人」手跡,無疑受到社會各界的青睞。

  自康熙四年起,歷代志書中均有對萬密齋醫學成就的文字記載,並設有個人傳記。1998年版《羅田縣誌》記載的萬密齋醫學成就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醫學實踐方面。他繼承家學的同時,注重臨床實踐,尤精於切脈、望色,對疑難病症善於辨析和診斷。而萬密齋寫的這些藥方子,筆墨精妙,靈動自然,如同欣賞一幅幅精美的書法佳作!

  萬密齋紙條上所說的《針灸大成》,有可能是指同為明代大夫的楊繼洲(1522~1620)撰寫的書籍,指出關於盤針之法在《針灸大成》中未說明清楚存在缺憾,其實古時的《針灸神書大成》早有提及,此書又名為《瓊瑤神書》。而《瓊瑤神書》的作者是宋代醫學家瓊瑤真人。從這裡可以看出,萬密齋對著書立說是相當嚴謹的。

  一張信手拈來的小紙條,也彰顯出萬密齋不凡的書法功力。著名書法家伍嘉陵觀賞稿本時稱道:「這是真正的古人筆法,現代人懂的不多,甚為難得!」並題寫「醫聖萬密齋著作手稿墨跡」書名。萬密齋用筆不拘成法,以氣引筆,點畫線條,盤旋飛舞,變幻莫測。通幅結構嚴密,情墨交織,奇姿異趣,給人以強大的藝術感染力!這正是「醫聖」 萬密齋別開生面的書法魅力,令人讚嘆不已。



點擊往期連結:

毛主席指揮送瘟神



   

  郵箱:2727619943@qq.com  


 

【更多精彩期待大家共同發掘分享】


相關焦點

  • 日本導演宮崎駿動畫手稿亮相臺北
    新華社臺北1月18日電(記者楊慧 章利新)臺灣《聯合報》在18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宣布,日本吉卜力動畫手稿巡展最後一站將在臺北舉行,其中由日本導演宮崎駿等創作的1400幅真跡手稿將於19日起與觀眾見面。日本吉卜力動畫手稿臺北展現場。
  • 9件弘一法師真跡亮相晉江市博物館
    此次展覽薈萃了泉州市博物館、晉江市博物館、私人藏家收藏共9件弘一大師書法真跡佳作及大師弟子劉質平手書大師史略的油印手稿1件,與晉江市博物館館藏的弘一大師題刻拓片41件/套(實際數量共69件)一併展出,為大家奉獻了一場書法藝術的饕餮盛宴。
  • 到底是史上最牛樂隊,一份歌詞手稿賣出91萬美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一份歌詞手稿,賣出91萬美元,也只有傳奇樂隊披頭四能做到了。這份拍出91萬美元的創作手稿,是披頭四最著名的歌曲《Hey Jude》,是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特尼1968年7月在倫敦三叉戟工作室寫下的歌詞手稿。據說,當時保羅·麥卡特尼只花了半個多小時就寫完了。
  • 《蘭亭集序》真跡尋蹤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人,宴聚於紹興市郊會稽山陰的蘭亭溪畔,26人賦詩41首,並聚詩成集,為《蘭亭集》,王羲之為之書寫序文手稿,曰《蘭亭集序》。辨才看後,不以為然地說:「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跡,那才是王羲之真正的傳世之寶。」  蕭翼揣著明白裝糊塗,不動聲色地問是什麼帖子,辨才猶豫再三,才神秘地告訴他是《蘭亭集序》真跡。辨才見蕭翼不信,就決定讓他開開眼,從屋梁上的洞內取下《蘭亭集序》真跡給蕭翼觀看。  蕭翼仔細察看了一番,果真是《蘭亭集序》真跡。
  • 王家衛東邪西毒手稿曝光影迷贊:有自己的風格
    南韓網友日前在推特上傳兩張照片,相信是來自香港當代電影大師王家衛電影東邪西毒的劇本手稿。兩張照片分別展示戲名,及由張國榮飾演的歐陽鋒跟酒客的一段對話。報導,上傳照片的網友雖未提及來源,但確信是來自東邪西毒手稿的真跡,稿上更蓋上1993年5月1日,而電影則在1994年9月17日上映。至於手稿記下的劇情,是西毒歐陽鋒與一名酒客聊天的內容。
  • 醫聖的由來
    隨後,另一位醫家徐春圃在成書於嘉靖三十五年(1556)的《古今醫統大全》中首次稱張仲景為醫聖:「張機,字仲景,南陽人,受業張伯祖,醫學超群,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建安年間,病傷寒死者,十居其七。機按《內經》傷寒治法,存活甚眾。著論二十二篇,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為諸方之祖。凡移治諸證如神,後人賴之為醫聖。」
  • 《蘭亭集序》真跡下落之謎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人,宴聚於紹興市郊會稽山陰的蘭亭溪畔,26人賦詩41首,並聚詩成集,為《蘭亭集》,王羲之為之書寫序文手稿,曰《蘭亭集序》。辨才看後,不以為然地說:「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跡,那才是王羲之真正的傳世之寶。」蕭翼揣著明白裝糊塗,不動聲色地問是什麼帖子,辨才猶豫再三,才神秘地告訴他是《蘭亭集序》真跡。辨才見蕭翼不信,就決定讓他開開眼,從屋梁上的洞內取下《蘭亭集序》真跡給蕭翼觀看。蕭翼仔細察看了一番,果真是《蘭亭集序》真跡。
  • 《東邪西毒》王家衛手稿曝光 影迷贊張國榮把文字演繹出另一層次
    早前,有韓國網民在網上上傳了兩張相片,相信是來自王家衛電影《東邪西毒》的劇本手稿。兩張相分別展示了戲名,以及其中一段由張國榮飾演的歐陽鋒,跟酒客的一段對話。
  • 《聊齋志異》手稿全彩影印本出版發行 裡面有《嶗山道士》等多篇...
    半島記者 張文豔近日,瀋陽出版社日前出版發行了蒲松齡手稿《稿本聊齋志異》,該版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手稿的細節特徵,是一部最接近蒲氏手稿原貌的《聊齋志異》版本,讓讀者可跨越時空,一睹蒲松齡真跡。一生困苦的蒲松齡沒有行萬裡路的經濟實力,去過的大地方除了他做幕賓的江蘇寶應縣之外,就是嶗山和泰山了。
  • 楹聯裡的醫聖張仲景(下)
    前100號作品楹聯裡的醫聖張仲景(上)101.山東臨清  羅志勇煮餃思醫聖;活書惠眾生。 119.河南西峽  袁海武醫聖仁心天下濟;杏林慧德藥中施。 120.陝西  秦東峰懸壺拯黎庶,始布景雲施澍雨;竭慮著鴻篇,終成醫聖濟蒼生。 121.黑龍江哈爾濱  賴義總妙手回春,醫聖大名傳千古;巨書留世,傷寒專論濟萬民。
  • 顏真卿書法真跡首次被考古發現!你了解他的故事嗎?
    近日最大的新聞事件,莫過於考古發掘出的顏真卿真跡了。據新聞報導,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對陝百餘座漢唐墓葬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本次出土的真跡是顏真卿手書的墓誌,墓誌中的撰文為顏真卿早年書法,這次發現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經由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早年書法真跡。
  • 清朝太醫手稿曝光,這字體令現代醫生汗顏,遠勝許多書法家
    我國就保存了清朝嘉慶皇帝時期御醫汪必昌五十本秘方手稿。2017年我國嘉德拍賣公司曾經對這些手稿進行過估價,因為2007年晚清一名御醫的手稿曾經拍出過200萬元,平均一種秘方4萬元。 汪必昌的醫術比那名御醫任錫庚還要高明許多,所以嘉德公司認為汪必昌的手稿應該是任錫庚手稿的十倍,也就是說汪必昌留下來的所有手稿加在一起應該在2.16億左右。
  • 揭秘王羲之《蘭亭集序》真跡的下落
    後人臨摹的《蘭亭集序》(資料圖)  歷史上最具影響的文化之謎,莫過於王羲之的書法真品《蘭亭集序》的下落。辨才和尚對書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蘭亭集序》的價值,將它珍藏在臥室梁上特意鑿好的一個洞內。  當李世民獲知《蘭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裡後,興奮不已,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終推說不知真跡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為智取,他派監察御史蕭翼裝扮成書生模樣,去與辨才接近,尋機取得《蘭亭集序》。蕭翼對書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談得很投機。
  • 《蘭亭集序》真跡的下落之謎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宴聚於紹興市郊會稽山陰的蘭亭溪畔,26人賦詩41首,並聚詩成集,為《蘭亭集》,王羲之為之書寫序文手稿,曰《蘭亭集序》。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人之生死、修短隨化的感嘆。
  • 朝拜醫聖 情義堪比桃園三結義
    其歷史文化悠久,人傑地靈,因孕育了醫聖張仲景、智聖諸葛亮、科聖張衡這三位著名的歷史人物而被後人稱作三聖故裡。公元150年,張仲景在這裡出生,219年後,在嶺南辭世,去世66年後,他的遺體才被送回故鄉安葬,並修建了醫聖祠和仲景墓,久而久之,這裡成為中醫的祖庭。他確立了中醫的根基,如果沒了他,中醫其實就是植物藥學。
  • 【中醫文化】楹聯同題:醫聖張仲景
    楹聯同題:醫聖張仲景主評 彭大慶        主評綜述:接到方會長指示,指定我來主評此次楹聯同題:醫聖張仲景。因本人為醫生,為同題「醫聖」做點評,雖說人選適合,但本人還是懷著惶恐之心,只因水平有限,或有遺珠、或有評錯,還望各位老師海涵!
  • 《最強醫聖林奇》混沌之力,陣法陷阱,貪狼之魂,上古魔族!
    今天小編特意整理了幾本小說想要推薦給大家,《最強醫聖林奇》混沌之力,陣法陷阱,貪狼之魂,上古魔族!這4本小說都非常值得一看!1·《鄉村小神醫》作 者:赤焰神歌簡介:那年,上河村傻了三年的林傻子忽然醒來,搖身一變成為一名懸壺濟世的神醫;那天,他上山採藥,忽然遇見村裡新來的美女村長…為了擄獲芳心,他不惜帶著全村致富;為了金錢帝國,他不惜與世界大鱷為敵!
  • 紀念醫聖張仲景誕辰1870周年
    紀念醫聖張仲景誕辰1870周年正值全國戮力同心抗擊新冠肺炎之攻堅時刻,適逢醫聖仲景先師誕辰1870周年紀念日,回望中華民族數千年文化歷史,無數次抵禦瘟疫的生死對決,正是有了先師大論,有了中醫藥繁榮,有了華夏繁衍昌盛的根基。
  • 【國學知識】文聖、武聖、亞聖、詩聖、畫聖、醫聖、茶聖、酒聖分別是誰?
    可惜現在流傳下來吳道子的真跡並不多。  6、醫聖:張仲景。張仲景和華佗是同一時期的人,華佗在當時是鼎鼎有名的名醫,張仲景與他相比名聲要小很多。現在在形容醫術高超的人用稱讚其華佗再世,可喜的是華佗有一身醫術,卻沒能流傳下來。張仲景有一本醫學巨著《傷寒雜病論》對後世醫學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