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半島 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2021-02-21 精緻歐洲

巴爾幹半島,一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也許你聽過這個地方,「歐洲火藥桶」,

但你說不出它在哪裡,

甚至,

你可能不清楚它是一個國家還是一片地區。

如果問你南斯拉夫,

你可能還有點印象,

至少,它在1945年的時候與我們一樣,

同處於社會主義陣營。

那麼巴爾幹半島與南斯拉夫是什麼關係?

籠統地說,

巴爾幹半島就是前南斯拉夫。

準確一點地說,

(其實至今都無法對它做出絕對的地理解釋)

巴爾幹半島包括11個國家,

塞爾維亞,黑山,波赫,克羅埃西亞,保加利亞,

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馬其頓,

斯洛維尼亞、希臘,土耳其在歐洲的部分。

因地處亞非歐三大陸的交匯處,

主權問題、民族矛盾、宗教衝突等紛爭不斷,

巴爾幹半島浩浩幾千年歷史,

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簡單來說,

就是前南斯拉夫各諸侯國互相吞併,

陸陸續續獨立的故事,

直到2008年塞爾維亞科索沃地區宣布獨立,

整個巴爾幹半島的局勢這才穩定下來。

現在的巴爾幹半島,

早已變身歐洲旅遊最佳去處!

論物價,多數低於西歐國家;

論治安,也比西歐更令人放心;

論風景,絕對不遜於歐洲的任何一個國家。

如果你對前南斯拉夫有特別的情感,

如果你對巴爾幹半島不是很熟,但有點心動了。

接下來的文字,

將會有助於你完成巴爾幹半島的第一次旅行。

接下來提到的每一個地方,

都是巴爾幹半島的經典去處,

絕對不會讓你失望而歸!

那麼巴爾幹半島怎麼去?

奧地利Austria

進入巴爾幹地區最便捷的地方之一

通常國內進入巴爾幹半島需要多次轉機,

飛奧地利最方便,只需轉一次機,

既然這麼方便,那麼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啦~

維也納,浪漫的音樂之都。

整潔的街道,粉刷簇新的牆面,

維也納到處散發著繁華看盡的淡然,

耳邊隱約傳來貝多芬的交響樂,

多瑙河邊貝多芬的悲傷也隨風飄去。

霍夫堡宮,坐落在維也納的市中心。

那是歐洲多種建築風格的「見證人」

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

洛可可式、仿古典式風格,

匯聚成了迷人的霍夫堡皇宮。

斯洛維尼亞Slovenia

1991年6月25日,

斯洛維尼亞宣布獨立。

雖然只是一個年輕的小國,

卻有自己的文化和語言。

斯洛維尼亞很小,

只比我國的廣州大一點,

卻是一個綠色大國

綠色的平原,高地的牧場,地處的河谷,

斯洛維尼亞變幻的地形總是讓人驚喜不斷。

波斯託伊納溶洞(Postojna Cave)

它是全歐洲最大的喀斯特溶洞,

它是全世界唯一有雙向行駛小火車的地下溶洞。

就連喀斯特地貌這一專業的名詞,

也來源於斯洛維尼亞!

可以說,斯洛維尼亞是喀斯特地貌的鼻祖!

擁有喀斯特溶洞共9000多個,

其中,波斯託伊納溶洞最著名。

洞中有一種叫「人魚」的小動物,

體形纖巧,無鱗,有四肢,膚色與人極為相近,

相傳「人魚」可以在洞中不吃不喝100年,

沒準碰上了也能長命百歲呢!

與國內五顏六色的溶洞相比,

波斯託伊納溶洞只有白色和黃色的燈光,

還原了溶洞原本的面貌。

全長27公裡的地下溶洞,

先乘坐15分鐘的小火車到達核心區,

再步行1.7公裡遊覽巖洞的最精華部分,

最後再乘坐15分鐘的小火車出溶洞,

一半坐火車,一半步行觀光,

全程不走回頭路!

波賈馬城堡(Predjama Castle)

全世界唯一建在山洞中的城堡!

溶洞的不遠處,

懸崖峭壁上矗立著波賈馬城堡。

儘管已歷經800多年的風吹雨打,

城堡仍宏偉強大固若金湯。

據說當年為了禦敵,

人們把城堡建在隱蔽的山洞裡。

卻不知,

斯洛維尼亞的鐘乳石如此強大,

隨著時間的流逝,

漸漸把城堡包圍了,

使得城堡壁和山融為一體,

反而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克羅埃西亞Croatia

1991年6月25日,

克羅埃西亞也宣布獨立。

克羅埃西亞在國內的知名度不高,

卻是歐洲人最喜歡去的國家,

尤其是對於常年曬不到太陽的老外,

克羅埃西亞的陽光與海灘廣受歡迎。

普利特維採湖群國家公園

Plitvice Lakes National Park

全克羅埃西亞最大的國家公園,

素有「歐洲九寨溝」之稱。

因主要包含十六個湖泊,

又叫「十六湖國家公園」。

但又和九寨溝不同,

九寨溝是高原景觀,十六湖是亞熱帶景觀。

湖泊、瀑布、森林

一切都美得恰到好處。

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

權利的遊戲現場版

蕭伯納曾說,

「如果你想看到天堂到底是什麼樣子,

那麼去杜布羅夫尼克吧!」

紅頂,石城,碧海

組成了精妙絕倫的杜布羅夫尼克古城。

繞著城牆轉一圈,

吹著海風曬太陽,

360°俯瞰杜布羅夫尼克,

還有什麼比這更愜意!

尋找權利的遊戲取景地,

龍母和Ser Jorah在香料國找尋丟失的三條龍↓↓↓

小惡魔和Bronn在君臨城城牆上討論防禦戰↓↓↓

黑山Montenegro

2006年6月3日,

蒙特內哥羅共和國宣布獨立。

自去年4月15日起,

黑山對我國實施有條件免籤

這個迷人的小國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100公裡的海岸線,

巍峨的山川倒映在水晶般清澈的海水中,

古老的城牆所環繞的小鎮緊貼崖壁,

對於有歐洲中世紀小鎮情結的文藝青年,

黑山的科託爾是最令人欣喜的。

巴洛克風格的小鎮,

亞德裡亞海邊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古鎮。

迷宮般曲折的大理石街道,

散布著教堂、商店、酒吧和餐館,

科託爾的美可以稱得上360°無死角。

坐上時光機,

讓我們一起回到古老的歐洲小鎮。

波赫Bosnia and Herzegovina

1991年10月15日,

波赫宣布獨立。

再過4天,

也就是5月29日,

黑山對我國免籤就正式生效啦~

說到波赫,你可能沒聽過,

如果是它的首都塞拉耶佛呢?

沒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

讓全世界人民都記住了塞拉耶佛;

也因為一部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

使得塞拉耶佛在中國家喻戶曉。

在局勢穩定的今天,

波赫充分發揮了悠久豐富的歷史,

努力重建被戰爭摧毀的一切。

其中,莫斯塔爾(Mostar)屬於一個。

搜索波赫圖片,幾乎都是這座橋↓↓↓

這座古橋對于波黑有多重要?

它是莫斯塔爾的最知名的地標之一,

它是巴爾幹地區最傑出的伊斯蘭建築之一,

它是本區域持續和解的強有力象徵之一。

卻在當年的波赫戰爭中被炸毀,

如今我們看到的大橋是2004年重新修復的,

就地取材保留原狀。

走在鵝卵石鋪成的路上,

走過戰爭交火的角落,

歷史的年輪也在不斷向前。

如果要用一種顏色來形容巴爾幹半島,

我覺得那一定是橙黃色,

橙黃色的城牆承載著巴爾幹厚重的歷史,

如果你也想尋找失落的前南斯拉夫,

就到巴爾幹半島來吧!

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東巴爾幹獨角戲:巴爾幹半島是什麼?
    素有「歐洲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幹半島,是歐洲三大半島之一,這塊55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曾孕育出了最燦爛的愛琴文明,不但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也是歐洲最早接受農耕文化的地方。希臘人,波斯人,色雷斯人,古羅馬人,突厥人,斯拉夫人先後成為這裡的主人。東西方文化在這裡碰撞出火花,不同宗教在這裡匯合。這塊土地有太多令人回味的歷史,也有太多用鮮血染紅的故事。
  • 硝煙之外的巴爾幹半島
    學者們通常將巴爾幹半島視為一個地區,首選的可替代術語為『東南歐』。巴爾幹半島包括阿爾巴尼亞、波士尼亞黑塞哥維納、保加利亞、科索沃、蒙特內哥羅共和國和北馬其頓的所有領土,包括克羅埃西亞、希臘、義大利、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和土耳其的部分領土。
  • 深入解讀「歐洲火藥桶」——巴爾幹半島
    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主要有挪威、瑞典、芬蘭三國,伊比利亞半島為西班牙、葡萄牙所據,亞平寧半島幾乎全部為義大利所有。跟以上三者相比,巴爾幹半島最為複雜:整個半島主要國家有11個,還有一小部分屬於義大利。希臘的北上歐洲火藥桶的名號,會讓人暫時忘記,巴爾幹半島是著名的希臘文明的發祥地,它還有一個名字就叫希臘半島,半島的主要海岸線位於希臘境內,海岸線圍起來的那片蔚藍的水面,就是著名的愛琴海。歷史昂,巴爾幹半島是歐洲最早接受農耕文化的地方。新石器時代,先進的農牧技術從兩河流域、尼羅河三角洲,經小亞細亞半島傳到這裡,並從以此為橋頭堡,向北傳播到歐洲腹地。
  • 巴爾幹半島出行攻略(領隊篇)
    從曾經的南聯盟,到現在的各特色小國,巴爾幹半島的文化古蹟,不會因為歷史的疤痕而變得暗淡,反而越來越散發著它獨特的魅力。巴爾幹半島在哪裡?  巴爾幹半島地處亞得裡亞海和黑海之間,扮演著歐、亞、非三大陸的路橋,南鄰地中海、扼黑河咽喉,面積50.5 萬平方公裡。
  • 火藥桶巴爾幹半島:巴爾幹半島究竟有什麼魅力,讓列強都想得到它
    巴爾幹半島是位於歐洲亞得裡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在歷史上之所以鼎鼎大名主要在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巴爾幹半島在沙俄、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的包圍之下,同時由於與地中海聯結,這使得英國和法國也牽涉其中,列強都想控制巴爾幹半島以獲取利益。
  • 義大利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土,為什麼丟掉了?
    巴爾幹半島一直被稱為「歐洲火藥桶」,因為這裡有好些個民族長期混居,邊境線很難將各民族完全分開,而各民族又分別得到不同大國的支持,即使是小規模的衝突,都有可能引發大國之間的激烈對抗。▲巴爾幹半島俄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是爭奪巴爾幹最積極的大國,英法等西歐國家也通過支持希臘來插手巴爾幹事務。
  • 為什麼巴爾幹半島被稱為「歐洲火藥庫」?三千年來戰爭就沒停過
    圖註:上圖深色地區為巴爾幹半島,淺色地區為巴爾幹區域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東南方,介於亞德裡亞海、黑海與地中海之間的陸地。而對於巴爾幹半島的地理定義從來沒有定論,對於巴爾幹狹義的定義是以地理坐標為界。由此巴爾幹半島被定義為,介於本段開頭提到的三片海域以及北部的多瑙、瓦薩、庫帕三條河流之間,49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而廣義上「巴爾幹半島」更像巴爾幹區域,包含了斯洛維尼亞、羅馬尼亞及土耳其這是三個不在狹義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
  • 巴爾幹半島的這個國家,是夢露的最愛
    年被聯合國列為生態國家,目前為止全球僅一個,它就是黑山。黑山全境多為喀斯特地貌的群山,山地佔全國總面積的60.5%。南部為狹長的海岸,北部多山。森林、草場和牧場的植被覆蓋率達黑山總面積的80%,歐洲僅存的兩片原始森林,一片就位於黑山。
  • 巴爾幹半島足球水平調查:保加利亞和克羅埃西亞足球差這麼多?
    首先我要給大家科普一個地理知識:歐洲三大半島是哪些?答案是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幹半島。作為足球迷,對於前兩個我們都很熟悉:伊比利亞半島有世界盃&歐洲杯雙料冠軍西班牙,還有C羅的祖國葡萄牙;亞平寧半島,意甲聯賽的發源地,義大利足球伴隨了一代中國人的成長;唯獨巴爾幹半島,這是一個包含多達12個國家和地區,足球水平參差不齊的區域。
  • 悍勇斯拉夫人六:巴爾幹半島自古以來就是歐洲的火藥桶
    二,巴爾幹半島成為歐洲火藥桶的三點原因。 (巴爾幹半島國家發展史。) a,地理位置極其重要:三面環海,東隔土耳其海峽與亞洲相望;北面是多瑙河及其支流薩瓦河,與歐洲大陸相接處十分寬闊,沒有高山阻隔,交通很便利。
  • 巴爾幹半島全景之旅(畫冊之微信版)
    在不斷探尋的過程中,巴爾幹半島映入我的腦海,我對這個目的地既熟悉又陌生。直到2016年5月份的一天,從新聞中得知「瓦爾特」的扮演者巴塔·日沃伊諾維奇這名演員離世的消息,使我有了去巴爾幹半島旅行、攝影的念頭。我找到了從事東歐旅遊業務的朋友齊琦,分享了我的想法:有一些攝影愛好者希望到巴爾幹半島一邊玩,一邊拍些片子。參加的人彼此認識,都是朋友,都喜歡攝影,有共同愛好。
  • 巴爾幹半島的往事與中國不滅的傷痛
    ②風景秀麗的「大火藥桶」傳聞中的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的東南部——亞得裡亞海和黑海之間,同時半島的南部還是古希臘文明的發源地。作為葡萄的重要產地,巴爾幹地區有著最為悠久的釀酒史,不過其真正聞名世界的還是其「大火藥桶」的響亮綽號。
  • 巴爾幹半島這陣容可以啊
    important}開拓者球員優素福-努爾基奇今日更新推特曬出了一張來自巴爾幹半島球員在迪士尼園區內聚餐的合影(見新聞配圖)。配文寫道:「一些來自巴爾幹半島的男孩攝影師 特裡-斯託茨」
  • 巴爾幹半島5國怎麼玩?最全路線+景點+交通攻略!
    在巴爾幹半島又名巴爾幹地區是位於歐洲南部的3個半島之一。通常,巴爾幹國家包括阿爾巴尼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科索沃,馬其頓,摩爾多瓦,黑山,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和斯洛維尼亞。史上最全巴爾幹半島二日遊攻略,這樣安排時間能玩最多景點!巴爾幹半島5國怎麼玩?最全路線+景點+交通攻略!這些巴爾幹國家被東部的黑海,西部的亞得裡亞海和南部的地中海所吸引。
  • 悍勇斯拉夫人八:巴爾幹半島的戰鬥民族塞爾維亞
    (著名維密超模——米蘭達·可兒有四分之一塞爾維亞人血統。)  一,塞爾維亞,是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內陸國。塞爾維亞國土總面積為88361平方公裡(含科索沃),人口約718萬(不含科索沃地區),2018年人均GDP約7234美元,首都貝爾格勒。
  • 尤物 巴爾幹半島的美麗佳人
  • 你怎麼也想不到,秋季的巴爾幹半島竟然這麼美!
    巴爾幹半島含括: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黑山、阿爾巴尼亞、希臘、馬其頓、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共1個國家。談到巴爾幹地區,你也許會聯想到「歐洲火藥桶」,的確,因為地處亞非歐三大陸的交匯處,這裡曾經主權問題、民族矛盾、宗教衝突等紛爭不斷。
  • 我來了,那個地方,很熟悉卻又陌生……
    在那個地方……我來了,那個地方。很熟悉,卻又陌生。或許是深夜到達的緣故,到了以後,竟然有些些許的陌生。我尋找原來熟悉的痕跡,可再也找不到,那個地方,曾帶給我很多很多的記憶,今天站在這裡,卻陌生的回不去了。
  • 東契奇和約基奇參加了迪士尼樂園的巴爾幹半島老鄉會
    邁阿密熱火隊後衛戈蘭·德拉季奇在推特上說,這是一次巴爾幹半島的重聚。德拉季奇與來自巴爾幹半島的NBA傑出球員重聚。達拉斯小牛隊的東契奇和馬尼亞諾維奇,丹佛掘金隊的約基奇和維拉特科·坎薩爾,奧蘭多魔術隊的武切維奇加入了德拉季奇的隊伍。
  • 一直被稱為歐洲火藥桶,巴爾幹半島這塊地的病根究竟在哪兒?
    談到巴爾幹半島,大多數人可能並不能馬上想到這一地理名詞在地圖上對應對應的位置,但如果將巴爾幹和第一次世界大戰聯繫起來的話,或許就會有人很快反應過來——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著名歷史事件斐迪南大公遇刺,正是發生在被譽為「火藥桶」的巴爾幹半島上的貝爾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