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社會上湧現不少與香港媽媽息息相關的議題,令社會對香港媽媽有不少評論,加上面對身兼多職、子女教育及工作壓力等問題,讓她們承受的壓力更趨嚴峻。有見及此,P&G 聯同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於今年 3 月初,進行了「媽媽壓力指數」調查,是次調查主要研究本地媽媽的精神健康狀況,了解她們的壓力來源及其對精神健康的影響,藉此令公眾關注香港媽媽所承受的壓力。
香港媽媽壓力爆煲 逾六成受訪媽媽感到精神壓力
母親節將至,在籌備如何與媽媽慶祝的同時,大家有沒有關心媽媽日常所承受的壓力?由家庭、子女到工作,不論是全職或在職媽媽,香港媽媽每天疲於奔命的生活,早已在不知不覺間令她們的精神健康響起警號。
調查結果發現,3 份之 1(32.5%)受訪者超越精神健康警戒線;逾 6 成(63.9%)受訪者自評感到精神壓力,當中全職或兼職工作的媽媽佔逾 7 成(72.7%)。調查同時揭示 5 成半受訪媽媽(54.9%)覺得情緒低落和不開心;4 成半(45.4%)因為擔憂而失眠;逾 4 成(41.1%)更對自己失去信心。
調查亦嘗試探究香港媽媽的壓力來源,結果顯示在 4 大壓力來源,包括家庭、親子、工作及健康中,家庭壓力最影響媽媽的精神健康,其次是工作。近 5 成半(53.9%)受訪媽媽覺得養兒育女是一項重擔;近 3 成(27.6%)受訪者因處理家事而感到很大壓力。
1/3 受訪者超越精神健康警戒線 專家籲需接受心理輔導
是次調查大會特別邀請了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首席講師張兆球博士,擔任問卷設計的顧問。為了解香港媽媽的心理及情緒健康狀況,是次問卷中包含了 12 個來自國際性精神健康測量標準─-一般精神健康量表(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簡稱 GHQ)的心理壓力問題。一般精神健康量表獲不同國際性學術機構用作研究用途,包括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等,主要用作量度研究對象的精神健康狀況,是一份廣泛使用和具權威性的問卷。其結果可分為 0 至 36 分,分數愈高代表心理受困擾的程度愈高。若總分達 15 分或以上,代表受訪者情緒出現困擾。而是次調查結果發現,3 份之 1(32.5%)受訪者的 GHQ 高於 14 分,代表精神已經受到困擾,超越了精神健康的警戒線,專家籲尋求心理輔導,以免情況惡化。
情緒病呈年輕化趨勢 專家揭示 9 大精神受壓的警示癥狀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鄧詩琪博士表示,35 歲至 45 歲媽媽為情緒病高危,她更發現近年患者亦有年輕化趨勢。鄧博士更列出 9 大精神受壓的警示癥狀,並指出如配偶或子女發現媽媽長時間出現其中幾個情況,應盡快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因為情況嚴重時可引發抑鬱或焦慮等病症。
接觸個案約 7 成為在職媽媽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媽媽在職更易宣洩壓力!
鄧詩琪博士於發布會上指出,在其曾接觸的個案中,約 7 成為在職媽媽。她表示隨著社會情況的改變,雖然媽媽再不只是負責照顧家庭及子女,但由於社會仍受「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所主導,為了平衡家庭、親子和工作之間的矛盾,令在職媽媽面對著非常龐大的壓力。
鄧博士續解釋:「每當孩子的健康出現問題或學習成績不理想時,在職媽媽很容易會把責任歸咎於自己照顧不周,因而產生內疚、焦慮、自責及緊張等負面情緒。長期處於這種精神狀態下,會很容易患上抑鬱、焦慮等病症。」
她又補充:「雖然在職媽媽遇到的壓力很大,但工作給予她們喘息的空間和成就感,同時擴闊社交圈子,因此在職媽媽較全職媽媽容易宣洩壓力,惟需要更多社會資源支援她們平衡家庭和工作,從而達至精神健康。」
全職媽媽過於專注孩子 忽視個人需要及丈夫感受
鄧詩琪博士亦提到,全職媽媽同樣承受著很大壓力,因為她們把所有專注力都放在子女身上,完全忽略了自己的需要。「每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不少全職媽媽會非常自責,認為自己連唯一需要負責的項目都未能做好,深感內疚。而由於不想影響丈夫工作,她們傾向不與丈夫傾訴。再加上平日甚少或根本沒有社交生活,在沒有朋友及家人的開解下,她們變得越來越孤立,更甚是失去了自我肯定和人生方向。」
專家提出 5 大舒壓建議 助媽媽自愛自強
鄧詩琪博士提出了 5 大建議,希望可幫助媽媽舒壓。她表示媽媽必須懂得愛護自己,為自己安排 METIME,給予自己喘息的空間;此外,父母乃家庭的基石,因此媽媽必須強化與丈夫的關係,互相溝通,不論多忙都要抽空與丈夫約會,保持緊密聯繫;媽媽應調整心態,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建立支援小組,擴闊社交圈,結識擁有同齡小孩的媽媽,在有需要時互相給予支援;強化自我對社會帶來的壓力的免疫力,意思是媽媽需學習自強,避免將一切看得太重,學懂釋放自己的壓力,不要為之所操控。
鄧詩琪博士表示,媽媽學懂自強非常重要,因為若媽媽長期受壓,其負面情緒影響將直接影響到子女的情緒及行為。她又分享在她的經驗中,超過一半媽媽最初是因為子女的情緒或行為出現問題而求助,但心理治療後才發現,原來是媽媽的情緒影響到子女。
香港媽媽精神健康響起警號 社會支援不足
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創辦人暨總幹事程德智女士表示:「是次與 P&G 合作進行『媽媽壓力指數』 調查,是因為有感都市生活的壓力、媽媽對孩子的期望愈來愈高,加上社會輿論,讓本港媽媽承受 不少壓力,因此我們希望藉調查引起社會大眾對香港媽媽精神健康的關注,而是次調查結果亦引證 了香港媽媽所受壓力確實很大,希望社會各方能從今天起更關注此問題,幫助媽媽分擔壓力,共同 攜手建立健康的家庭及社區環境。」
資料來源: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