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媽媽壓力爆煲 逾六成媽媽感到精神壓力

2022-01-02 香港薈

近年社會上湧現不少與香港媽媽息息相關的議題,令社會對香港媽媽有不少評論,加上面對身兼多職、子女教育及工作壓力等問題,讓她們承受的壓力更趨嚴峻。有見及此,P&G 聯同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於今年 3 月初,進行了「媽媽壓力指數」調查,是次調查主要研究本地媽媽的精神健康狀況,了解她們的壓力來源及其對精神健康的影響,藉此令公眾關注香港媽媽所承受的壓力。

香港媽媽壓力爆煲 逾六成受訪媽媽感到精神壓力

母親節將至,在籌備如何與媽媽慶祝的同時,大家有沒有關心媽媽日常所承受的壓力?由家庭、子女到工作,不論是全職或在職媽媽,香港媽媽每天疲於奔命的生活,早已在不知不覺間令她們的精神健康響起警號。

調查結果發現,3 份之 1(32.5%)受訪者超越精神健康警戒線;逾 6 成(63.9%)受訪者自評感到精神壓力,當中全職或兼職工作的媽媽佔逾 7 成(72.7%)。調查同時揭示 5 成半受訪媽媽(54.9%)覺得情緒低落和不開心;4 成半(45.4%)因為擔憂而失眠;逾 4 成(41.1%)更對自己失去信心。

調查亦嘗試探究香港媽媽的壓力來源,結果顯示在 4 大壓力來源,包括家庭、親子、工作及健康中,家庭壓力最影響媽媽的精神健康,其次是工作。近 5 成半(53.9%)受訪媽媽覺得養兒育女是一項重擔;近 3 成(27.6%)受訪者因處理家事而感到很大壓力。

1/3 受訪者超越精神健康警戒線 專家籲需接受心理輔導

是次調查大會特別邀請了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首席講師張兆球博士,擔任問卷設計的顧問。為了解香港媽媽的心理及情緒健康狀況,是次問卷中包含了 12 個來自國際性精神健康測量標準─-一般精神健康量表(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簡稱 GHQ)的心理壓力問題。一般精神健康量表獲不同國際性學術機構用作研究用途,包括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等,主要用作量度研究對象的精神健康狀況,是一份廣泛使用和具權威性的問卷。其結果可分為 0 至 36 分,分數愈高代表心理受困擾的程度愈高。若總分達 15 分或以上,代表受訪者情緒出現困擾。而是次調查結果發現,3 份之 1(32.5%)受訪者的 GHQ 高於 14 分,代表精神已經受到困擾,超越了精神健康的警戒線,專家籲尋求心理輔導,以免情況惡化。

情緒病呈年輕化趨勢 專家揭示 9 大精神受壓的警示癥狀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鄧詩琪博士表示,35 歲至 45 歲媽媽為情緒病高危,她更發現近年患者亦有年輕化趨勢。鄧博士更列出 9 大精神受壓的警示癥狀,並指出如配偶或子女發現媽媽長時間出現其中幾個情況,應盡快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因為情況嚴重時可引發抑鬱或焦慮等病症。

接觸個案約 7 成為在職媽媽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媽媽在職更易宣洩壓力!

鄧詩琪博士於發布會上指出,在其曾接觸的個案中,約 7 成為在職媽媽。她表示隨著社會情況的改變,雖然媽媽再不只是負責照顧家庭及子女,但由於社會仍受「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所主導,為了平衡家庭、親子和工作之間的矛盾,令在職媽媽面對著非常龐大的壓力。

鄧博士續解釋:「每當孩子的健康出現問題或學習成績不理想時,在職媽媽很容易會把責任歸咎於自己照顧不周,因而產生內疚、焦慮、自責及緊張等負面情緒。長期處於這種精神狀態下,會很容易患上抑鬱、焦慮等病症。」

她又補充:「雖然在職媽媽遇到的壓力很大,但工作給予她們喘息的空間和成就感,同時擴闊社交圈子,因此在職媽媽較全職媽媽容易宣洩壓力,惟需要更多社會資源支援她們平衡家庭和工作,從而達至精神健康。」

全職媽媽過於專注孩子 忽視個人需要及丈夫感受

鄧詩琪博士亦提到,全職媽媽同樣承受著很大壓力,因為她們把所有專注力都放在子女身上,完全忽略了自己的需要。「每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不少全職媽媽會非常自責,認為自己連唯一需要負責的項目都未能做好,深感內疚。而由於不想影響丈夫工作,她們傾向不與丈夫傾訴。再加上平日甚少或根本沒有社交生活,在沒有朋友及家人的開解下,她們變得越來越孤立,更甚是失去了自我肯定和人生方向。」

專家提出 5 大舒壓建議 助媽媽自愛自強

鄧詩琪博士提出了 5 大建議,希望可幫助媽媽舒壓。她表示媽媽必須懂得愛護自己,為自己安排 METIME,給予自己喘息的空間;此外,父母乃家庭的基石,因此媽媽必須強化與丈夫的關係,互相溝通,不論多忙都要抽空與丈夫約會,保持緊密聯繫;媽媽應調整心態,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建立支援小組,擴闊社交圈,結識擁有同齡小孩的媽媽,在有需要時互相給予支援;強化自我對社會帶來的壓力的免疫力,意思是媽媽需學習自強,避免將一切看得太重,學懂釋放自己的壓力,不要為之所操控。

鄧詩琪博士表示,媽媽學懂自強非常重要,因為若媽媽長期受壓,其負面情緒影響將直接影響到子女的情緒及行為。她又分享在她的經驗中,超過一半媽媽最初是因為子女的情緒或行為出現問題而求助,但心理治療後才發現,原來是媽媽的情緒影響到子女。

香港媽媽精神健康響起警號 社會支援不足

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創辦人暨總幹事程德智女士表示:「是次與 P&G 合作進行『媽媽壓力指數』 調查,是因為有感都市生活的壓力、媽媽對孩子的期望愈來愈高,加上社會輿論,讓本港媽媽承受 不少壓力,因此我們希望藉調查引起社會大眾對香港媽媽精神健康的關注,而是次調查結果亦引證 了香港媽媽所受壓力確實很大,希望社會各方能從今天起更關注此問題,幫助媽媽分擔壓力,共同 攜手建立健康的家庭及社區環境。」

資料來源: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

相關焦點

  • 【港明星】壓力爆煲而身材巨變的女星 阿嬌可能不是最慘的那個​
    過去不少藝人也因工作未能平衡壓力爆煲,令身體響起警號。在出名苛刻的香港娛樂圈當然不例外,女星們要忍受的住無名時期的沉悶,也要接受得了盛名時期的壓力,一點都唔易做。 2009年參加華姐出道的苟芸慧,一直以纖細fit爆身材示人。2014年,苟姑娘因壓力引致甲狀腺失調,傳聞體重由115磅急升至170磅,甚至被冠以「肥苟」之名。
  • 是媽媽,是爸爸,是祖母
    就有那種勇氣和力量、精神跑出來。除了照片,像這個聖教,人到哪裡,這個聖教佛書就帶到哪裡。每天看這個聖教,因為這是佛的光明啊,觸到佛的光明的時候,自然而然人就會很有精神,不論遇到什麼事情,也都不會難倒自己,都會有精神出來。心中有媽媽的孩子,他做事情會很有分寸,會把自己照顧的很好,會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把媽媽忘記的人呢,他就會隨波逐流,然後就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
  • 母乳媽媽的環球視線:追奶!全面揭秘臺灣母乳推廣組織的追奶解決方案!乾貨集合!果斷收藏!
  • 壓力大害焦慮、憂鬱、免疫力下降!
    研究:補充Omega3抗發炎、B群紓壓許多人民因為壓力大而感到憂鬱或焦慮,甚至因此造成身體免疫力下降、自律神經失調等不良影響。壓力大會分泌「壓力荷爾蒙」,長期形成慢性壓力當壓力大時,人體就會產生分泌「壓力荷爾蒙」之稱的皮質醇(可體松)(cortisol),若皮質醇分泌過多或一直不正常的增加,就會形成慢性壓力。形成壓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或新陳代謝因素等。
  • 梁媽媽家餐館-湯夠好才能算豫菜
  • 搶注「劉媽媽」被宣告無效 快手「劉媽媽」:感謝官方幫我奪回權益
    原標題:搶注「劉媽媽」被宣告無效 快手「劉媽媽」:感謝官方幫我奪回權益   「我的快手暱稱這麼值錢啊?感謝快手官方幫我奪回權益!」快手用戶「劉媽媽」開心地說道。劉媽媽2015年開始玩快手,2017年快手粉絲已經數百萬。而山東某公司則於2017年注冊了「劉媽媽」商標。
  • 地球和屁屁守衛隊——專訪澳門布尿布媽媽
    小編試從網上尋找有關布尿布的資料,發現全部是香港、臺灣或外國媽媽分享的經驗,幾乎沒有找到在澳門使用布尿布的資料。但原來,在這小城已經有超過一百位為了減少對環境造成汙染,也為了呵護寶寶的嬌嫩肌膚而使用布尿布的爸媽。今次訪問找來六位年輕媽媽分享她們的心得,原來布尿布已經脫離以往笨拙、骯髒的印象,變得方便、易洗,節省開支之餘,亦可令寶寶穿得更乾爽和舒適。
  • 《 做個壞媽媽!》
    作者:盧永霞「媽媽,土好吃嗎」?「嗯,你要不嘗一嘗,是啥味道」!
  • 「三文治世代」獨力養三代 七成人感財政壓力
    香港人「你有壓力,我有壓力」,個個壓力都不小,但最為慘情的,或許是一眾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一族」。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於今年5月訪問了400名家長,他們均育有就讀小學子女、平均家庭月入約5.35萬元,發現有75%的80後年輕父母感到財政壓力。調查指,該階層需面對三大財政壓力來源,分別為子女教育、家庭開支及退休儲備。
  • 那一天,陽光燦爛──《去看小洋蔥媽媽》讀後
    終於有一天走了過去,把它從書架上拿起來,它有一個可愛的書名──《去看小洋蔥媽媽》。一翻開來,非常驚訝地發現,它竟然不是文字書,而是一本漫畫書。既然還在等候叫號,就從頭隨意地看看。剛開始的幾頁,還沒有掌握到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有點摸不著頭緒。多看了幾則之後,才意識到它的主題,然後就深深地被吸引,一直到被護士叫到名字,才大夢初醒一樣地把書放回書架上。
  • 媽媽教戰守則
    創作者: 郭明義【媽媽教戰守則】「點傳師,我要如何修才能夠幫助孩子、先生的學業、事業?」下課後一位坤道問。相同的問題,平均每個月都要回答1~5次。孩子不讀書、生病、憂鬱;先生失業、酗酒、賭博、家暴;婆媳不和、離婚…。聽過太多坤道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是無盡的辛苦、心酸。
  • 港劇中的經典媽媽角色大盤點
    今天母親節,小編為你做一個媽媽們的角色盤點,希望能夠喚起你看港劇時的快樂回憶。 最美麗的丑角媽媽:苑瓊丹 (1963.9.11--)  代表作品:《逃學威龍》《唐伯虎點秋香》《封神榜》  苑瓊丹,原名苑麗瓊。以在周星馳電影扮演配角而出名,從影二十多年,一直是活躍在銀幕上的喜劇明星。
  • 葉玉卿大女胡芷欣三點式曬Fit爆身形 網民大讚同媽媽一樣性感
    最近佢就上載了三點式泳衣的照片,大曬Fit爆身形及小麥色肌膚,雖然年僅21歲,但已經散發成熟女人味,Victoria留言寫著:「Pretending it’s summer while I still can(仍然可以假扮是夏天)」。網民大讚Victoria同媽媽一樣性感:「身材火辣」、「卿姐的樣子」。
  • 鄭媽媽來上菜—暖心米粉湯
    臺南真的是個令人嚮往的好地方啊~~(遠目) 今天煩請鄭媽媽做了頗有臺灣特色米粉湯,濃白湯頭和芹菜珠,再灑上點白胡椒。西哩呼嚕一碗下肚,飽了肚子也暖了心:)(圖片來源:人安的iPhone)暖心米粉湯(10人份){食料}米粉⋯400g(乾的喔)蝦乾⋯20隻(香港帶回,廣東地區應該也有賣)油豆腐⋯4個(8x8x4cm)豬邊肉⋯300g(也有人叫二緣肉,買不到可用前腿肉可取代)
  • 【母親節】九大節日好去處推介 與媽媽共度難忘一日
    其實媽媽從來不需要我們大花金錢,只需要多抽點時間陪伴她便心滿意足。不如就和小編來看一下,這個日子有什麼精彩的節目可與你最心愛的女人一齊度過吧。似乎每年母親節大家都會買花,鮮花雖美但保鮮期卻很短,今年不如搞搞新意思送皮革花吧。皮革花可保存很久,親手製作送給媽媽,是件很窩心禮物。帶著媽媽一齊去做手工的話,也是很溫馨的時光呢。
  • 【百歲育兒】臺灣美女媽媽的天使寶寶養成術(讓寶寶告別夜奶,規律作息)
    帶寶寶回國滿月後,和老公帶寶寶回國對我來說是極大的挑戰,坐飛機的前一個禮拜天天心裡面都在發抖,想說:oh my god, 死定了,十五個小時的飛機還要去香港轉機回國的頭幾天,都是過著我跟婆婆輪流帶寶寶的日子,尤其到了晚上八點,我會先去睡覺,然後11點我準時去婆婆房間把寶寶帶過來,半夜起來擠奶,老公起來餵奶, 微信號:Candice的媽媽 雖然有人幫忙卻覺得天天沒精神,但勉強還過得去。
  • 最心碎臺劇拍下「乖孩子」淚水:希望媽媽看到這些傷,跟我說對不起…
    受傷的媽媽,受傷的女兒,最後成了悲劇。(公視提供)《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自作家吳曉樂原著小說。「媽媽是為妳好。」茉莉是個從小順應媽媽期望長大的「乖孩子」,但即便她考上北一女,對媽媽來說似乎還是不夠,好還要更好。永遠沒辦法成為媽媽想要的樣子,永遠沒辦法讓媽媽滿意,茉莉的痛苦無路可出,成了手腕一道道利刃刻下的傷痕。
  • 南拳媽媽再換血 新加入女主唱陳羽緁才貌兼備《奇蹟》發聲
    但也顯現出「第五代」南拳媽媽默契好、感情佳!陳羽緁的加入,更獲得天王周杰倫(周董)的認證,在精神領袖「彈頭」帶領下,陳羽緁在餐廳眾目睽睽下,大方演唱了高難度的《不該》,獲得周董招牌口頭禪「哎呦,不錯喔!」的肯定過關,讓羽緁永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