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Bruno Aguirre on Unsplash
加拿大統計局周一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加拿大人在疫情期間對生活的滿意程度降至2003年以來的最低,其中年輕人比老年人對生活更為不滿,移民的生活滿意度下降幅度更大,其中亞裔移民在疫情期間的生活滿意度最低。
這項名為「加拿大疫情之前和疫情期間的生活滿意度調查」的新研究使用了2018年和2020年6月的數據,記錄了加拿大人以及不同群體之間生活滿意度的變化。調查通過電話和網絡進行,衡量分數從0到10,其中0代表「非常不滿意」,10代表「非常滿意」。
數據顯示,2018年,加拿大人的平均生活滿意度為8.09;到2020年6月即疫情中期,平均生活滿意度下降了1.38個百分點,僅為6.71。這是加拿大自2003年有可比數據以來,錄得的最低生活滿意度指數。其中,對生活滿意度評分為8分或以上的加拿大人比例從72%下降到40%,而評分為6分或以下的比例從12%上升到40%。
加拿大人2018年和2020年6月生活滿意度評分對比。來源:加拿大統計局
調查發現,在疫情期間加拿大年輕人的生活滿意度比老年人下降得更多。15 歲- 29歲的年輕人對生活滿意度打8分以上的比例從2018年的72%下降到2020年6月的26%,降幅高達46%。這遠遠大於30歲-59歲人群30%的降幅和60歲及以上人群27%的降幅。2020年6月,年輕人的平均生活滿意度評分最低,為6.41,中青年和老年群體分別為6.72和6.93。
從人口來源分類來看,疫情也對移民造成了影響。2018年,外來移民和出生在加拿大的人之間,平均生活滿意度只有很小的差異。但到2020年6月,移民對生活的滿意度下降得更多。其中亞洲移民的平均生活滿意度僅為6.18,在各主要移民來源群體中墊底;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移民的平均生活滿意度為6.40,均低於加拿大本土出生者的6.81。
報告稱,當考慮到就業狀況和區域失業率時,移民和本地人之間生活滿意度的差異有所縮小,表明疫情期間的就業情況是生活滿意度差異的一個影響因素。
社會因素也可能對此產生了影響。例如,移民比本地人更有可能報告說,他們害怕在疫情期間成為「不受歡迎的」或「令人生畏」的目標,因為人們認為他們會對他人健康造成威脅。17%的本地人和41%的來自亞洲的移民表達了這種擔憂。在所有人中,對此心懷不安的受訪者生活滿意度比沒有這種擔憂的受訪者評分低了近0.8個點。
Photo by Eutah Mizushima on Unsplash
除此之外,報告還有一個出人意料的發現,那就是無論疫情之前還是疫情期間,女性和男性的生活滿意度幾乎沒有差異。考慮到疫情期間男女在就業、心理健康和工作和家庭平衡方面的差異,這一結果出人意料。隨著新數據的出現,這將是一個進一步研究的重要問題。
#加拿大移民#、#疫情#、#亞裔歧視#
作者:沈小花
責編:沈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