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浪潮下,亞裔可以置身事外嗎?

2020-12-23 界面新聞

記者 | 王欣恬編輯 | 林子人1

因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引發的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遊行在美國各州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可近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一則報導又將人們的目光鎖定在美國另一對長期對立的族裔中:亞裔與黑人。

報導指出,喬治·弗洛伊德死時,站在一旁的亞裔美國警官Tou Thao眼睜睜地看著此事發生並拒絕圍觀群眾希望他阻止白人警察暴行的請求。據悉,已被開除的Tou Thao曾有過暴力執法黑人的歷史。此事引發了一場關於亞裔社區與黑人對立的討論。

與此同時,非裔議員保羅·裡迪克(Paul Riddick)在當地時間6月5日對維吉尼亞州諾福克市本地電視臺提出的給受到疫情影響的華人商戶提供補貼這一舉措表示質疑。「為什麼要聯繫中餐館的老闆?華人不需要任何錢了,他們已經賺了很多錢,現在也還在賺很多錢」,裡迪克說道,「而且華人商戶從來不僱傭黑人,也從來不回饋社區。」

雖然事後遭到網友炮轟他為種族歧視者,裡迪克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且認為亞裔社區根本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為何此時本該由美國弱勢群體一同發起的平權戰役卻加深了美國華人與黑人社區之間的鴻溝?

當「亞裔模範少數」成為壓制「暴亂」非裔的工具

裡迪克堅持認為華裔已經賺夠了錢並且比黑人生活得更好,這樣的想法並不是無中生有。早在1960年代,為了向世人證明任何族裔在美國都可以實現美國夢,美國媒體就利用亞裔醞釀起了一場「亞裔模範少數」的陰謀。

在將華裔拒之門外後的第60年,美國媒體突然標榜亞裔美國人為「模範少數族裔」。從二等公民到遵紀守法、勤勞肯幹的「模範」美國公民,模範少數族裔的神話在美國蔓延開來。不少媒體爭相報導「勤勞努力」的亞裔的成功故事,甚至直接將同為美國移民大軍的非裔與亞裔區分開來。1966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一篇文章稱「如果亞裔和黑人(文中用的Negroes是對非裔的歧視性詞語)同時面臨經濟和社會上的壓力,黑人肯定會先引起暴亂……而亞裔的逆境故事將震驚那些一直抱怨苦難的黑人。」不僅如此,文章還大肆宣揚中國城是紐約城裡最安全的地方,嚴厲的華裔家長把孩子們管教得遵紀守法。

「模範少數族裔」敘事將亞裔和非裔分割對立。圖片來源:Smithsonian APA

當美國媒體用默默付出的「模範族裔」來壓制黑人的政治訴求時,美國也在告訴其他少數族裔一個事實:「順從」比「反抗」更能贏得社會的青睞。從此,「勤勞、默默付出」成為亞裔的代名詞,而非裔卻是「不努力、暴亂的」。然而,「亞裔模範少數」的「勳章」讓很多亞裔忽視了自己已被「白人至上」文化洗腦的事實。《紐約時報》調查記者Nikole-Hannah Jones在亞裔與黑人聯合論壇上表示,反黑人(Anti-blackness)是歷史上亞裔移民家庭融入美國文化進程中( Americanization)重要的一步。長輩們會教育小輩這樣的道理:如果亞裔想在美國獲得成功,就不應該與美國「底層人民」(黑人)在一起,而要與美國的主流文化——也就是「白人至上」文化——保持一致。只有這樣,亞裔才能在這個大熔爐中平安無事。很多亞裔已然內化了這樣的榮譽,並認為亞裔與白人同樣屬於主流群體了。

於是,在近期美國社會對於教育領域的「平權運動」(Affirmative Action/AA)上,華裔與白人再次「聯盟」,導致其與黑人割席。2019年,哈佛招生制度涉嫌歧視亞裔的事件在美國引起很大波動。有相當多亞裔家長認為,亞裔學生普遍考試成績優秀,但美國頂尖大學為了給其他族裔的學生保留一定名額,有意控制亞裔錄取者人數,大大增加了亞裔錄取的難度。

此事也引起了美國群眾對於是否需要廢除AA的討論。近日,非裔加州眾議員韋博正式提出ACA5法案,要求全面取消加州在1996年通過的 「禁止在公共教育中考慮種族和性別因素」的209號提案。取而代之的是用族裔人口的配比為依據評判加州公立大學的錄取、就業和政府機構的合同籤約等。如若這一審議通過,加州公立大學在考慮申請人的錄取過程時會忽略成績而按人口比例分配。那麼,白人和成績優良的亞裔學生必將成為最大受害者,而成績相對落後的黑人和拉美裔學生將有更大概率錄取。

這一事件再次激起白人群體和亞裔群體的不滿,他們聲稱該修正案必將導致嚴重的種族歧視。可當我們深入研究在該事件上與白人抱團的亞裔群體時,我們發現反對AA的亞裔有一個共同的特性:根據2016年美國亞裔調查,亞裔後代移民比第一代移民對於AA的支出率高出三倍。也就是說,反對AA的大多是自認為已經融入白人群體的第一代「亞裔模範少數」。而這些人也成為了白人保守派反AA最理想的同盟。

其中,起訴哈佛一案的組織者愛德華·布魯姆(Edward Blum)是美國著名保守派法律戰略師,他曾代表白人女學生Abigail Fisher指控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拒絕她的申請時涉及青睞少數族裔的因素。雖然案件敗訴,布魯姆沒有放棄,這一次他將亞裔作為反對AA的一顆棋子。

在他提告不久,超過60個亞裔組織以「亞裔美國教育聯盟(Asian American Coalition for Education,AACE)」的名義聯名向司法部控訴。而領導亞裔群體這個行動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佛羅裡達華裔商人、AACE主席趙宇空。趙宇空在微信平臺上小有名氣,他組織領導的一個微信群裡幾乎都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第一代移民。於是,「亞裔模範少數」再一次與白人肩並肩地抱怨起為何成績差的黑人孩子可以輕而易舉的上名校並成功向社會傳遞了「反AA價值觀」。在當年的公共機構調查中,僅有31%的人支持公共教育考慮種族的因素,且有57%的白人認為美國的白人會受到逆向歧視。

近年來,很多少數族裔主演的影視劇受到了美國人的追捧,然而,「亞裔模範少數」的幻覺卻未被破解。《摘金奇緣》中華裔富豪的帥氣形象雖然跳脫出亞裔演員在美國影視劇中經常出演的邊緣負面角色,可還是加深了「模範少數族裔」在美國的烙印。2018年美國政府人口普查顯示,亞裔是所有族裔裡家庭中位收入最高的族裔,2017年年收入超過8萬美元,超過了白人,而非裔的收入只有亞裔的一半。可看似輕而易取獲得的財富,卻是幾代人的努力結果。談起中國學生,多數美國大學的白人學生的第一印象是「有錢」、「總是穿名牌」。 可並非所有華裔都是如此,美國有很多貧窮的華裔為了生存起早摸黑。美國中國城內就不乏很多生活水平較低的亞裔群體,他們在此次疫情中損失嚴重。

《摘金奇緣》加深了「模範少數族裔」在美國的烙印。

雖說亞裔和非裔都是種族歧視的受害者,但是二者又有本質區別。佔了移民軍團大多數的非裔和拉丁裔是被當做奴隸銬著手鍊和腳鏈來的。在美國,「反黑」成為根深蒂固的歧視,就算他們再努力,卻依舊很難被平等對待;「模範少數族裔」的神話大大掩蓋了《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帶來的種族歧視,可「非黑非白」的亞裔卻需要與白人串通一氣才能不被社會忽略。用美國華裔學者李漪蓮(Erika Lee)的話來說:「在美國,『種族』絕不僅僅是白人與黑人的問題。亞裔美國人既被這個國家所接納,也被其排斥,有時候則是二者兼有。」

亞裔為何不應與非裔「割席」?

在中文社交網絡上,有很多聲音在探討用暴力抗議示威的正當性。多篇文章談到抗議者的暴力行為可謂「過度政治正確」,很多人認為抗議者的縱火洗劫行為與警察的暴力執法是一樣惡劣的。可美國《每日秀》主持人,來自南非的特雷弗·諾亞(Trevor Noah)卻有不一樣的解讀。

諾亞提到,從沒有正確的方式去抗議示威(There is never a right way to protest)。他引用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社會合法性三原則,探討了社會的組成是一種契約,執法者和公民需要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遵守契約。當執法者首先破壞契約時,它的效力就失去了。當受到種族歧視的黑人一而再三地發現自己與社會籤訂的契約被種族歧視者違背時,這份契約就失效了。所以,黑人有權利在示威中使用暴力,因為執法者首先破壞了規則。

對於黑人來說,這是他們在這個被壓抑許久的社會裡發聲的方法,或許不是最好的抗議策略,但卻是唯一的辦法。2016年,橄欖球巨星Colin Kaepernick用下跪這一姿勢抗議警察對非裔的過度暴力時受到嚴重的抨擊。當群眾看到這些暴力極端的抗議行為時,他們的憤怒來源於那個令人滿意的契約被撕毀了。

可很少有人會思考,那份令人滿意的契約並不屬於黑人,黑人的契約每時每刻都在被撕毀。當一些高高在上的聲音探討暴力抗爭的正當性時,他們的重點就已經偏離了——這不是一個應然性的問題,因為抗議的發生本就是錯誤的。在播客節目《隨機波動》的採訪中,留美博士夕岸談到那些歷史上「非暴力」的運動通常都有很強的暴力色彩,而這些暴力運動為後來的非暴力奠定了基礎。每場運動都在這種既定的結構之中,所以暴力和非暴力之間是可以相互依賴和轉化的。

留美博士夕岸認為,歷史上「非暴力」的運動通常都有很強的暴力色彩,而這些暴力運動為後來的非暴力奠定了基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黑人在參與政治維權活動熱火朝天時,在美的亞裔群體似乎沒有太大的動靜。歷史上,亞裔對黑人是有恐懼心理的。1992年洛杉磯暴亂期間,很多韓裔商店被黑人洗劫,警察卻無所作為,亞裔與非裔的敵對關係就此埋下了種子。這給屢次被忽略的亞裔社區造成很大的心理陰影,每次有暴亂偷盜的行為發生,他們就會認為失業的黑人又出來打砸搶了。

正因為這樣,亞裔對其他種族的恐懼也逐漸演變成一種「看客」的冷戰心理。用華裔作家Jeff Yang的話來說,「沉默是亞裔生命中持續不斷的小傷口最終形成的一道疤痕;沉默是我們的先輩們剛來到美國就學會的東西,因為沉默不僅可以掩飾他們第二語言的尷尬,還可以避免衝突升級。沉默還是亞裔老一輩人對下一代的教誨:槍打出頭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一位中國餐館店主說,「亞裔在美國是不敢大聲叫囂的。如果說黑人被保護是因為『政治正確』,那亞裔什麼屏障都沒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亞裔和非裔之間的防備齟齬實際上是忽視了無論哪一個少數族裔都面對種族主義結構性壓迫的苦澀事實,且打碎了社會弱勢群體聯合抗爭的力量。「亞裔沒有屏障」,不是因為非裔得到了「政治正確」的優待損害了亞裔的利益,而是美國社會整體並未做到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群體,讓每個人都能獲得庇護和機會。總部位於明尼蘇達州的亞裔美國領導人聯盟(Coalition of Asian-American Leaders)在一封公開信中呼籲少數族裔在暴力面前應該團結起來:

「亞裔社區受到『模範少數族裔』的謊言鼓勵,想要同化為白人,也因為這種同化而得到回報,但在這種危機的時候,我們應該記住,我們的地位永遠是有條件的,而且會被仇外心理奪走。」

在聲明中,該聯盟呼籲包括亞美聯盟(Asian American Federation)和亞裔全國委員會(Asian American Federation )在內的約60個少數族裔團體一起努力與種族歧視作鬥爭。

反種族主義,既是幫人亦是幫己。今年年初,亞裔在疫情期間遭受種族歧視甚至暴力的時候,許多非裔平權組織也為華裔聲援。馬丁·路德·金的女兒伯尼斯·金就在推特上公開斥責對亞裔的歧視行為。在反對種族主義的鬥爭中,亞裔亦不應該被「模範少數族裔」的神話所蒙蔽,作為「旁觀者」的亞裔需要明白在此事務上沉默的代價。

參考資料:

Success Story of One Minority Groups in U.S., U.S. News & World Report, 1966

https://www.dartmouth.edu/~hist32/Hist33/US%20News%20&%20World%20Report.pdf

Prabal Gurung: It’s time for Asian Americans to shed the 『model minority』 myth and stand for George Floyd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ation/2020/06/05/prabal-gurung-its-time-asian-americans-shed-model-minority-myth-stand-george-floyd/

Asians are being used to make the case against affirmative action. Again.

https://www.vox.com/2018/3/28/17031460/affirmative-action-asian-discrimination-admissions

Lee, Jennifer, and Van C. Tran. 2019. 「The Mere Mention of Asians in Affirmative Action.」 Sociological Science.

https://www.sociologicalscience.com/articles-v6-21-551/

隨機波動010 | 反抗不正義?從Black Lives Matter說起

https://mp.weixin.qq.com/s/b9fKcyUQSqptycp8QFxsQg

美國華裔:知道華裔為何反對「模範少數族裔」神話?

https://oversea.huanqiu.com/article/9CaKrnJSBn4

ACA5改名死灰復燃,最傷害我們華人下一代

https://www.sohu.com/a/397442256_158909

全美種族抗議下的華人,「模範少數族裔」為什麼不能選擇沉默?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68925614819985661&wfr=newsapp

亞裔加入抗議行列 「與黑人站在一起」

https://www.iptzx.com/index.php/index/index/detail?aid=45720

【美】李漪蓮.《亞裔美國的創生:一部歷史》.中信出版集團.2019.

專訪丨李漪蓮:亞裔華人在美國的困境、抗爭與身份認同

http://www.bjnews.com.cn/culture/2019/08/19/616794.html

相關焦點

  • 全美種族抗議下的華人,「模範少數族裔」為什麼不能選擇沉默?
    抗議中的華人身影弗洛伊德5月25日因警察暴力執法不幸逝世至今,在全美有超過140個城市爆發了抗議,各個族裔的美國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而在這場關於Black Lives Matter的非裔平權運動中,也不乏看到一些亞裔的面孔。這是我在馬裡蘭州的「中國城」遇到的華裔。我走上前問他,你會講中文嗎?他說自己講得不好。
  • 和《飄》相關系列博物館,呼應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調整展陳|巴特...
    這是自二月全美爆發反種族歧視抗議以來,又一個針對性的機構回應。喬治亞州瓊斯伯勒「通往塔拉之路博物館」新增黑人演員巴特弗萊·麥昆的肖像和簡報展陳在這一波自我糾正浪潮中,鄉村音樂組合戰前女神( Lady Antebellum)改名為 Lady A,因為 Antebellum(戰前南方)引發人們對於奴隸制的聯想。
  • 美國種族歧視矛盾中亞裔表現很奇怪:既是受害者,也是旁觀者
    這件警察濫權事件也成為了隨後在各地爆發的抗議行動的導火索。在美國的各大城市均出現了大規模示威行為。而這些抗議的聲浪也傳到了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紐西蘭、歐洲等等國家。這已經不再是一場僅僅涉及明尼蘇達波利斯市的抗議行為,而是波及全世界的,針對種族主義與警方濫權的示威行動。 一、美國真的「亂了」「瘋了」嗎?
  • 歐巴馬談女兒參加反種族歧視抗議:我不需要給出很多建議
    據美國《國會山報》25日報導,當地時間24日美國《人物》雜誌發布的一段採訪中,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透露,自己的兩個女兒今年夏天參加了反種族歧視的抗議活動,他對此感到「無比自豪」。採訪期間,歐巴馬談及兩個女兒參與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一事時稱,她們都是大學生了,她們認為「有必要參與進來」。
  • 美國《僑報》:反抗種族歧視絕不是傷害華裔的藉口
    中新網6月13日電 美國《僑報》近日刊發評論,指出全美少數族裔都應共同面對種族問題,並敢於向歧視說不,謀求改變,而不是打著反對種族主義旗號的旗幟,卻做著種族歧視的事。全文摘編如下:即便世代更替,美國社會的種族主義問題幾乎沒有太大改變。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連日來,大規模抗議活動在全美50個州、包括首都華盛頓特區在內的數百個城市蔓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紐約羅斯·裡根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瀾濤表示,美國是一個移民「大熔爐」。
  • 亞裔種族歧視激增,除了被打罵,更可怕的還在後面
    目前為止我算很幸運,在新冠疫期間,沒遭遇到種族歧視,但是千千萬萬的華人,可能並沒有這麼幸運。針對亞裔種族歧視每天上演100起美利堅大學的亞裔學生今天在一段視頻裡分享了他們近期的遭遇。在屢見不鮮的種族歧視事件發生後,亞太政策與規劃委員會(A3PCON)和華人權益促進會(CAA)建立了一個「停止種族歧視」的網站,鼓勵亞裔同胞在網站上留言,舉報種族歧視案件。
  • 美國的歧視鏈: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亞裔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2020年5月25日,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暴力執法使得一名非裔男子弗洛伊德死亡引起了全美各地的抗議,很快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騷亂就席捲全美,從抗議者的口號如「無正義就無和平」,「非裔的生命也重要
  • 「反歧視亞裔」洛市遊行 華裔行動深具歷史意義
    儘管9月5日當天下午三時洛杉磯氣溫達110度,一度再創新高,但在市中心的MacArthur公園仍有數十人前往參加有青年華裔China Mac及Will Lex Ham組織的反歧視亞裔聯盟遊行活動。現場參加者不僅有亞裔,還有各個族裔包括西語裔丶非裔及拉丁裔,他們齊聲高喊「當有人歧視我們,就『站』起來並『反擊』回去!」
  • 美國聯邦機構受命將取消「反種族歧視」培訓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白宮4日說,總統唐納·川普已經下令取消聯邦政府反種族歧視系列培訓,理由是這類培訓在美國社會「製造分裂」。依據川普的指示,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局長拉塞爾·沃特4日晚向聯邦政府行政分支機構發送文件,要求這些機構確認,如果它們開展「種族批判理論」等種族議題方面的培訓,這些培訓是否包含特定內容,會讓人認為美國或美國特定人群是種族主義者;如果有上述內容,這些機構應上報在這類培訓上的具體花費。
  • 打破沉默 拒絕種族歧視——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國際體壇抗議浪潮
    新華社華盛頓6月1日電 美國明尼蘇達州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死亡,由此引發的抗議示威活動連日來在全美持續蔓延。隨著事態影響的不斷升級,弗洛伊德之死在國際體壇也引發連鎖反應,不同職業體育領域的知名運動員紛紛發聲,用行動聲援美國民眾反對種族歧視的訴求。
  • 耶魯大學被批種族歧視偏愛黑人?不但歧視亞裔,還歧視白人……
    就在近日,耶魯大學遭到指控稱,這所世界著名學府的招生竟然也參考種族膚色,而且專門歧視亞裔和白人學生! 在美國,種族歧視一直都是特別敏感的話題,一旦被冠上種族歧視,聲譽肯定大受影響。 因此,這樣的指控對於名校耶魯大學來說無疑是殺傷力巨大的打擊。 然而,這次的這個指控並不是來自其他人,而是來自美國的司法部。
  • 原住民酋長反歧視被反轉?合理執法掛鈎種族歧視?特權還是平等?亞裔華裔配不配?
    現在種族歧視問題甚囂塵上,黑人兄弟和原住民兄弟也曾一度喊話支持彼此。當我們認真審視這些歧視問題的時候,至少情報員認同的一點是,這兩個種族面對的歧視比亞裔在一定程度上更具威脅性。所以現在反歧視風波能成為這種狀態,情報員也一定程度上能夠理解:這是此類暴力執法,涉及歧視的案件積壓所導致的反彈效應。但打砸搶是不對的,顛倒是非黑白也是不道德的。
  • 種族歧視積弊難改?明尼阿波利斯或重組警察系統
    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政委員會多數成員7日承諾將解散並重組市警察局,以平息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在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後死亡所引發的全美示威抗議。不過,目前無法確定這一舉措能否落實。明尼阿波利斯市政委員會12名成員中有9人7日下午現身城市公園一場抗議活動支持示威者立場,承諾將「解散」市警察局並重新組建治安系統。這一決策因「達到足以推翻否決的多數票支持」獲得市政委員會通過。市政委員會主席麗莎·本德爾說:「我們的警察系統明顯不能再保護社區安全。我們的漸進式改革努力已經失敗。」
  • 反種族浪潮下卡佩尼克終將回歸NFL!雄獅董事長力挺球隊籤下他
    非裔黑人喬治-弗洛伊德遭暴力執法致死一事已在全美社會引起無比巨大的反響,無數人投身於反種族主義的行動,力求推翻一切不公平、不公正的現象。
  • 英國抗議者欲推倒60座雕塑,《亂世佳人》等下架,反種族歧視浪潮...
    中新社·華輿訊 據英中眼報導我們繼續關注在歐美開展得如火如荼的BLM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英國的BLM反種族歧視運動似乎變成了一場雕塑清除活動。抗議者們已經擬定了一份名單,上面列出了英國全境60座「種族主義」紀念碑,要求政府拆除。此外,《亂世佳人》《小不列顛》因涉及種族敏感問題被視頻網站下架。
  • 美國反種族歧視抗議持續 激烈衝突不斷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美國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已經持續數月,各類衝突也不斷發生。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美國又發生了多起警察與抗議者衝突的事件。當地時間11月1日,美國紐約民眾繼續舉行抗議活動,反對種族歧視。抗議者們喊著「不要警察、不要白人至上主義、不要種族歧視的美國」等口號行進。期間,紐約警方派出警察驅趕這些抗議者,雙方發生肢體衝突。據當地媒體報導,紐約警方至少逮捕了3名抗議者。
  • 美國真的存在種族歧視嗎?
    距離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不到3個月時間,美國內反種族歧視騷亂卻愈演愈烈。8月23日,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黑人男子布雷克在沒有持任何武器的情況下遭警察開7槍擊中後背,威斯康星州等地隨即爆發抗議示威。川普在9月1日親赴基諾沙,譴責暴力示威,重申他在連任競選中強調的"法律與秩序"。9月4日,布雷克在病床上以視訊方式首度出庭,他被控三級性侵犯的重罪,以及非法侵入、妨害治安等輕罪。
  • 陷種族歧視焦慮,亞裔美國人心理健康堪憂
    但是今年3月下旬,聯邦執法機構發出警告,在新冠疫情蔓延之際,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將會增加。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種族歧視與焦慮和抑鬱之間存在聯繫,精神衛生專家也非常關注這一領域。2007年的一項研究調查了2047位亞裔美國人,他們認為,種族歧視問題是12個月內精神健康障礙的重要指標。
  • 近日:美國布雷克遭警察槍擊致癱瘓;再次引發全美大規模抗議浪潮
    雅各布布雷克的慘劇發生之後,連日來事發地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的不少居民走上街頭進行抗議。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成為全美反對警察暴力執法的抗議活動新震中,而據美國媒體報導,威斯康星州方面已經宣布該州進入緊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