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種族歧視焦慮,亞裔美國人心理健康堪憂

2020-12-22 華輿

【搜索下載中新社·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3月初,費城的律師王玉明(Yuming Wang)看著關於針對亞裔種族主義事件的報導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擔心。在紐約市,一位亞裔女性因戴著口罩而遭到襲擊;在洛杉磯,一名16歲的亞裔學生受到人身攻擊。

據Philadelphia Inquirer報導,為了幫助那些擔心受到種族主義攻擊的華裔,賓州華人僑團聯盟(Pennsylvania Chinese United Coalition)名譽主席王玉明創建了一個微信群幫助大家。不久之後,他還與州和地方警察、費城人際關係委員會(Philadelphia Commission on Human Relations)以及其他執法機構密切合作,鼓勵遇到種族主義事件的華裔美國人積極報案。

2018年8月31日,亞裔美國人在最高法院外舉行集會,支持一起德克薩斯大學為被告的招生平權案。(美聯社資料圖片)

王玉明說:「華裔美國人每天都在擔心自己的安全,同時這個問題也在使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愈發嚴重。從微信群裡大家的交流來看,最大的擔憂就是當他們去某個地方時,就會很擔心自己因為是亞裔或華裔而受到言語或肢體攻擊。」

除了擔憂疫情發展,許多亞裔美國人對處理種族主義事件越來越焦慮,這可能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根據聯邦調查局2003年至2017年的《統一犯罪報告(Uniform Crime Report)》數據顯示,針對亞裔美國人的仇恨犯罪數量在15年間逐漸減少。但是今年3月下旬,聯邦執法機構發出警告,在新冠疫情蔓延之際,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將會增加。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種族歧視與焦慮和抑鬱之間存在聯繫,精神衛生專家也非常關注這一領域。2007年的一項研究調查了2047位亞裔美國人,他們認為,種族歧視問題是12個月內精神健康障礙的重要指標。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菲爾丁公共衛生學院(Fieldi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教授吉爾伯特·吉(Gilbert Gee)說:「當人們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時,會產生一種壓力反應,即穩態應變負荷(Allostatic load),這種狀態會在許多方面損害身體健康,比如削弱免疫系統。」

在疫情之前,亞裔美國人就被心理健康專家視為高危群體。

2011年《全美拉丁裔和亞裔美國人研究》(NLAAS)的調查數據發現,亞裔美國女性患上精神疾病的概率為17%,尋求心理健康服務的可能性是白人女性的3倍。但是《2018年全美藥物使用和健康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只有6.3%的18歲及以上的亞裔美國人接受了心理健康服務,而白人的這一比例為18.6%。

其實,針對亞裔美國人的種族主義已經存在了多個世紀,與疫情相關的暴力只是近期的一次演變。

約翰·傑伊刑事司法學院(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的心理學家兼教授凱文·納達爾(Kevin Nadal)表示:「哪怕一個人沒有親身經歷過種族主義事件,但只要了解到相關消息,就會感到焦慮、沮喪或警惕,這可能會導致其他心理健康問題。這是一種集體性的創傷。和自己有著共同身份的人遭受暴力,會讓人產生一種不好的預期。」

烏爾辛納斯學院(Ursinus College)的大四學生Min Son說:「如果需要外出,我們會非常謹慎,我們的校長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這也是我們害怕被歧視的原因之一。雖然我不是中國人,但是在別人看來我很像中國人。而且病毒對所有種族一視同仁,同樣的,歧視亞洲人也不會保護任何人。」

該學院的心理學家Suzanne Chong建議受到影響的人向朋友、家人、社區和宗教以及心理健康專家尋求支持,因為 "承認種族主義的現實和影響,將有助於消除沉重感和負擔」。她還鼓勵大家,在看到身邊有種族主義事件發生時,在安全的情況下發聲反對:「表現出自己的同情心,成為反對種族主義的盟友。這是反對歧視的最佳藥方。」(原標題:陷種族歧視焦慮 亞裔美國人心理健康堪憂)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美國僑報

相關焦點

  • 「搬到檯面上」的這股歧視亞裔風潮何時消退?
    美國大選終於迎來了結果,但並不意味著美國已經找到各種難題的解決方案。比如種族歧視問題。她的筆下流淌著「再也回不到過去」的悲傷以及「這種狀態何時終結」的渴盼——疫情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但每次登陸社交媒體,我都要面對一連串引發焦慮的言論,這會帶來一種突如其來的無力感和無助感。當那些人開著充滿惡意的玩笑時,是否已經忘記自己的名單上還有一個華裔朋友。資料圖:美國首都華盛頓反種族歧視示威。
  • 中新網評:「搬到檯面上」的這股歧視亞裔風潮何時消退?
    中新網11月27日電 題:「搬到檯面上」的這股歧視亞裔風潮何時消退?  作者:陳想  美國大選終於迎來了結果,但並不意味著美國已經找到各種難題的解決方案。比如種族歧視問題。她的筆下流淌著「再也回不到過去」的悲傷以及「這種狀態何時終結」的渴盼——疫情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但每次登陸社交媒體,我都要面對一連串引發焦慮的言論,這會帶來一種突如其來的無力感和無助感。當那些人開著充滿惡意的玩笑時,是否已經忘記自己的名單上還有一個華裔朋友。  種種證據表明,疫情之年,美國亞裔的安全感大不如前,美國社會的撕裂遠勝往昔,乃至美國多年來的反亞裔歧視成果大幅倒退。
  • 美國的歧視鏈: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亞裔
    來看,美國爆發的大規模騷亂和「黑命貴」運動已經超越了弗洛伊德事件本身而是點明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那就是種族歧視問題。 這種種族隔離制度實質上就是一種種族歧視行為。 南北戰爭解放黑奴,沒有根除種族歧視問題 19世紀美國南北戰爭解放了黑奴,從這開始在法律上承認了黑人的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白人和黑人似乎相安無事。
  • 美國的種族歧視是否會被洗刷,好萊塢亞裔演員期待明天會更好
    (網際網路)今天(3日)是美國總統大選日,大家都關注川普總統會否連任或下臺。在美國的亞裔因冠病19疫情和川普的言行,感受著日漸增長的種族歧視和排外心理。在好萊塢,即使行業內經常發起反對種族歧視的活動,聲量最大、引起關注最多的也是非洲裔和拉美裔演員,然而,多名亞裔演員幾個月來陸續參與抗議活動「洗掉仇恨」(#WashTheHate),呼籲人們消除種族主義歧視和仇外心理。
  • 種族歧視鬥士!林書豪強烈反對歧視黑人、亞裔!呼籲亞裔伸張正義
    北京時間5月29日,近日,在國內外各大媒體上流傳一個美國黑人被白人警察跪壓脖子接近7分鐘而致死的視頻引發廣泛關注!NBA球星詹姆斯、庫裡等球星紛紛發聲發對種族歧視!而作為反對種族歧視的鬥士林書豪在社交媒體上也發聲強烈反對種族歧視,同時他號召在美國的亞裔人員要站出來伸張正義!
  • 亞裔種族歧視激增,除了被打罵,更可怕的還在後面
    目前為止我算很幸運,在新冠疫期間,沒遭遇到種族歧視,但是千千萬萬的華人,可能並沒有這麼幸運。針對亞裔種族歧視每天上演100起美利堅大學的亞裔學生今天在一段視頻裡分享了他們近期的遭遇。FBI作出這樣分析的原因是基於部分美國公眾會把新冠病毒與中國和亞裔聯繫在一起。FBI 也注意到,在洛杉磯,紐約,德州的種族歧視案例出現激增。其中最駭人聽聞的一起,也許大家都還記得。。。
  • 對抗精神瘟疫,美國亞裔要向種族歧視說「不」
    中國日報網6月12日電 美國《紐約時報》中文網站6月10日刊發了題為《對抗精神瘟疫,美國亞裔要向「美白」說不》的專欄文章指出,隨著新冠疫情惡化,美國亞裔群體經受的傷害和冒犯不斷加重,亞裔也要勇於對種族歧視這種「精神瘟疫」說不。
  • 耶魯大學被批種族歧視偏愛黑人?不但歧視亞裔,還歧視白人……
    在美國,種族歧視一直都是特別敏感的話題,一旦被冠上種族歧視,聲譽肯定大受影響。 因此,這樣的指控對於名校耶魯大學來說無疑是殺傷力巨大的打擊。 然而,這次的這個指控並不是來自其他人,而是來自美國的司法部。
  • 高分卻進不了哈佛耶魯,美國亞裔起訴常春藤大學「種族歧視」
    但是,一些亞裔發起成立的組織,如「公平入學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簡稱SFFA)和亞裔美國人教育聯盟(Asian American Coalition for Education)認為,常春藤高校在招收亞裔學生時故意抬高入學門檻,事實上造成了對亞裔學生的歧視。
  • 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浪潮下,亞裔可以置身事外嗎?
    於是,「亞裔模範少數」再一次與白人肩並肩地抱怨起為何成績差的黑人孩子可以輕而易舉的上名校並成功向社會傳遞了「反AA價值觀」。在當年的公共機構調查中,僅有31%的人支持公共教育考慮種族的因素,且有57%的白人認為美國的白人會受到逆向歧視。近年來,很多少數族裔主演的影視劇受到了美國人的追捧,然而,「亞裔模範少數」的幻覺卻未被破解。
  • 國際述評:亞裔美國人頻遭歧視 誰在為疫情下的「精神瘟疫」推波助瀾?
    中新社記者 馬佳佳 刁海洋新冠肺炎在世界範圍內持續蔓延,在給各國民眾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脅的同時,部分國家因疫情引發的種族歧視與仇恨又發展成另一種「精神瘟疫」。誰在為「精神瘟疫」推波助瀾?誰又該為疫情下的種族主義抬頭負責?
  • 難道是新一輪種族歧視?美國亞裔科學家遭清查,54名學者被迫失業
    美國最近一直在對學術方面嚴防死堵,就怕有人拿走了他們的科技。據了解,美國在2018年就已經開始,對大批亞裔科學家進行清洗。此後,有54名美國科學家被迫失去工作,而在這其中的絕大多數,還都是亞裔和華人。美國到底是在做什麼?難道是新一輪的種族歧視嗎?
  • 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何去何從
    而對於很多亞裔美國人來說,他們在遭遇偏見的同時,感覺自己身為美國人的身份認同也遭到攻擊。在美國的反亞裔的偏見有多嚴重?為數眾多的亞裔美國人與身在美國的亞洲人形容,他們在此的境遇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急轉直下。
  • 美國種族歧視矛盾中亞裔表現很奇怪:既是受害者,也是旁觀者
    如同非洲裔美國人一樣,在美國以及加拿大的歷史上,亞裔群體也曾經遇到過諸多制度性歧視:美國與加拿大都出現過禁止華裔入境的法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族裔的美國與加拿大人都曾經被看作成為敵僑而被迫遷徙。或許您認為,這些已經是舊時代過去了舊帳,對今天的種族問題毫無關聯。那麼,在新冠期間,發生在美國與加拿大的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行為,恐怕值得您的注意。
  • 亞裔的命也是命!這次不是黑人,美國又一波人站出來反對種族歧視
    今年5月份,為了抗議種族歧視,也為了改善非裔的生存環境,美國黑人發起了"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但是這一口號一直有些爭議。有人說,黑人的標語如果換成"所有人的命都是命"會更恰當一些,因為就在黑人們為種族歧視而憤怒的時候,亞裔美國人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惡劣了。
  • 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凸顯「美式人權」虛偽(全文)
    「警察槍殺非洲裔及其帶來的心理創傷使人聯想起過去私刑處死的種族恐怖主義行為。對國家暴力行為免予刑罰已經造成了當前的人權危機,必須作為緊急事項予以處理。」報告稱,警察對手無寸鐵的非洲裔的殺戮,只是司法體系中普遍存在的種族偏見的冰山一角。
  • 美國各界反對「新冠種族歧視」:要防病毒,而非中國人
    參考消息網2月14日報導(文/繆曉娟) 在全中國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做出巨大犧牲,並努力阻止它向世界蔓延的時刻,海外亞裔群體正身處另一個戰場——反對種族歧視和排外主義。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最新消息顯示,美國累計確診14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目前該病毒對美國境內民眾的威脅性較低。
  • CNN:研究顯示,近三成亞裔美國人因疫情遭歧視
    (原標題:CNN:研究顯示,近三成亞裔美國人因疫情遭歧視)
  • 研究: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正在社交媒體蔓延
    4月8日,美國舊金山灣區民眾在位於福斯特城的Costco超市外排起長隊,等候購買物資。超市在隊伍旁設置了醒目標識,提醒顧客保持「社交距離」。(圖片來自中新社)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研究人員擔心,網際網路上對中國和東亞人的仇恨和不信任正在導致真實世界發生越來越多的歧視行為,比如口頭攻擊、暴力行為和抵制亞裔經營的企業。
  • 美國真的存在種族歧視嗎?
    加州Prop 16提案旨在廢除1996年加州全民公投通過的《209號法案》,要在公立大學招生、政府工作應聘以及合同審批時,將種族、性別作為考量因素。也就是說,不管一個亞裔孩子多麼努力上進,都不如一個非裔孩子坐享其成就能夠得到機會和福利,這就是種族配額。種族的限制導致了亞裔學生只能「內部競爭」,導致了即使亞裔孩子分數高於黑人以及墨西哥人幾百分,還是要落選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