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正在社交媒體蔓延

2020-12-23 騰訊網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社交媒體研究人員周三晚發布的一份新研究顯示,對新冠病毒的擔憂加劇了網際網路上日益高漲的反華情緒,除了與那些傳統的污衊以外,新的那些用詞,比如「功夫流感」(kungflu)等,在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4月8日,美國舊金山灣區民眾在位於福斯特城的Costco超市外排起長隊,等候購買物資。超市在隊伍旁設置了醒目標識,提醒顧客保持「社交距離」。(圖片來自中新社)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研究人員擔心,網際網路上對中國和東亞人的仇恨和不信任正在導致真實世界發生越來越多的歧視行為,比如口頭攻擊、暴力行為和抵制亞裔經營的企業。

新澤西非營利組織網絡傳染病研究所(Network Contagion Research Institute)所長芬克爾斯坦(Joel Finkelstein)說:「這些話就像病毒一樣,會導致一些不好的後果。」

芬克爾斯坦的研究小組將發現報告給政府官員,作為警示。根據該研究小組周三發布的一份白皮書,該小組記錄了反華情緒和「生物武器」等陰謀論說法的激增。這樣的言論出現在知名論壇4chan臭名昭著的版塊「政治錯誤」上。在推特(Twitter)上也有類似的狀況,只是程度稍輕。

白皮書詳細描述了「種族仇恨的尖銳性及其急速擴大的規模」,其中還表示這種狀況幫助來自網際網路偏遠角落的錯誤信息進入主流。白皮書上提到,上周Instagram上有一篇帖子呼籲射殺「我們在華埠遇到的每一個亞洲人,這是我們摧毀紐約新冠病毒疫情的唯一辦法」。(Instagram後來刪掉這篇帖子,表示其違反了相關政策)。

另一個由來自中國、賽普勒斯、義大利、德國和美國的國際學者組成的研究小組周三發布了另外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在疫情關鍵時刻,4chan上的反華言論急劇增加,推特上針對中國和中國人的敵意也有所增加。這篇研究報告的標題突出了該研究小組從4chan上發現的諸多反亞裔評論中的一條:「去吃蝙蝠吧,張!」

這兩個研究團隊都記錄了在武漢的疫情暴發高峰期,以及上個月川普總統在推特上使用「中國病毒」一詞時,這種汙言穢語在大幅度增加。不過研究並沒有試圖評估川普的言論是否是導致4chan上種族歧視言論增加的原因。

在網際網路之外,反華言論已經在美國的現實生活中產生很大的影響。儘管已經有專家警告,類似的言論可能會危及美國數百萬亞裔。

舊金山州立大學亞裔研究部主任羅素·鄭(Russell Jeung,音譯)說:「當這種情況變得普遍時,會消除華人和亞裔的人性。就好像將他們等同於口罩、疾病,因此就很容易把他們當成替罪羊並且攻擊他們。」

長得像華人、特別是那些戴著口罩的人,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就像「9·11」恐怖襲擊事件後,戴著頭巾的穆斯林所遇到的風險。

鄭和兩個社區團體創建了一個名為「停止對亞太裔(AAPI)的仇恨」(Stop AAPI Hate)的網站。自上月上線以來,該網站已經記錄了1100多起針對亞裔的歧視性事件。

《紐約時報》報導,3月9日,舊金山一名女子說,一名辱罵中國的男子朝她吐口水。同月晚些時候,一名亞裔女子遭到同車其他幾名乘客的攻擊,指責是她帶來了新冠病毒。據報導,其中一人隨後還用傘攻擊該女子的頭部。

國際學者聯合撰寫的那篇論文作者之一的張洋(Yang Zhang,音譯)說,在他認識的一名中國留學生在德國的一輛公車上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後,他開始對此產生興趣。

張說,「即使是一個已經習慣了聽到對中國人歧視言論的人」,他也為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發現的那些仇恨言論的範圍和強度吃驚。跟其他人一樣,他也擔心網際網路上發現的這些敵意已經蔓延到了真實世界。

馬裡蘭大學巴爾的摩縣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心理學教授齊亞(Charissa Cheah)正在領導另一個研究,審查疫情期間針對華裔的歧視行為。他表示,類似「功夫流感」這樣的詞彙源於歷史上的種族主義現象,讓亞裔感到,他們不管在美國住了多久,仍然是外國人。

齊亞說:「新冠病毒只是加快了這個進程。目前的疫情只是提供了一個發洩渠道,讓人們更容易為反華情緒找到理由。」

據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研究員林維爾(Darren Linvill)一份未發表的分析報告,另一個能證明對中國敵意上升的是推特上相關話題的使用激增,比如#BlameChina,#ChinaLiedPeopleDied等。(原標題: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正在社交媒體蔓延)

來源: 戰疫速遞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相關焦點

  • 種族歧視鬥士!林書豪強烈反對歧視黑人、亞裔!呼籲亞裔伸張正義
    NBA球星詹姆斯、庫裡等球星紛紛發聲發對種族歧視!而作為反對種族歧視的鬥士林書豪在社交媒體上也發聲強烈反對種族歧視,同時他號召在美國的亞裔人員要站出來伸張正義!美國一直都存在種族歧視,黑人得不到和白人對等的公平,當然亞裔人也得不到應有的公平和平等!林書豪作為一名亞裔美國人,因為是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從小種族歧視就伴隨在自己身上,深知種族歧視的惡劣行為!
  • 陷種族歧視焦慮,亞裔美國人心理健康堪憂
    【搜索下載中新社·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3月初,費城的律師王玉明(Yuming Wang)看著關於針對亞裔種族主義事件的報導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擔心。
  • 亞裔種族歧視激增,除了被打罵,更可怕的還在後面
    目前為止我算很幸運,在新冠疫期間,沒遭遇到種族歧視,但是千千萬萬的華人,可能並沒有這麼幸運。針對亞裔種族歧視每天上演100起美利堅大學的亞裔學生今天在一段視頻裡分享了他們近期的遭遇。而在所有歧視行為中,口頭侮辱佔67.3%,故意避開佔23.5%,人身攻擊佔10%。歧視行為大多發生在:商務活動,公園,公共運輸,網絡等地方。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3月底發出警告,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事件將會上升。FBI休斯頓辦公室撰寫的一份情報指出:新冠病毒的傳播,針對壓抑的仇恨犯罪將可能在美國激增,危害亞裔社區。
  • 對抗精神瘟疫,美國亞裔要向種族歧視說「不」
    中國日報網6月12日電 美國《紐約時報》中文網站6月10日刊發了題為《對抗精神瘟疫,美國亞裔要向「美白」說不》的專欄文章指出,隨著新冠疫情惡化,美國亞裔群體經受的傷害和冒犯不斷加重,亞裔也要勇於對種族歧視這種「精神瘟疫」說不。
  • 「搬到檯面上」的這股歧視亞裔風潮何時消退?
    比如種族歧視問題。當前美國疫情仍在蔓延,社交媒體上針對亞裔的情緒宣洩依然不時可見,亞裔依然遭受著或者赤裸裸或者隱性的偏見與歧視的困擾,深陷在無力與無助的谷底…… 華裔專欄作家Su-Jit Lin是一名在美國出生的華人,近日在《赫芬頓郵報》撰文披露「至交好友曾因新冠疫情讓我滾出美國」。
  • 國際述評:亞裔美國人頻遭歧視 誰在為疫情下的「精神瘟疫」推波助瀾?
    中新社記者 馬佳佳 刁海洋新冠肺炎在世界範圍內持續蔓延,在給各國民眾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脅的同時,部分國家因疫情引發的種族歧視與仇恨又發展成另一種「精神瘟疫」。誰在為「精神瘟疫」推波助瀾?誰又該為疫情下的種族主義抬頭負責?
  • 中新網評:「搬到檯面上」的這股歧視亞裔風潮何時消退?
    當前美國疫情仍在蔓延,社交媒體上針對亞裔的情緒宣洩依然不時可見,亞裔依然遭受著或者赤裸裸或者隱性的偏見與歧視的困擾,深陷在無力與無助的谷底……  華裔專欄作家Su-Jit Lin是一名在美國出生的華人,近日在《赫芬頓郵報》撰文披露「至交好友曾因新冠疫情讓我滾出美國」。
  • 美籍華人楊安澤:身為亞裔「有點羞恥」,遭種族歧視不要反擊
    在川普等政府高官推波助瀾下,美國國內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針對亞裔的歧視、仇恨犯罪案件飆升。而前民主黨2020年大選參選人、華裔商人楊安澤在《華盛頓郵報》發文分享被歧視的經歷時稱,對自己身為亞裔感到「有點羞恥」。
  • 美國種族歧視矛盾中亞裔表現很奇怪:既是受害者,也是旁觀者
    隨著示威行動的升級,在社交媒體上,關於遊行事件的暴力場面也在發酵。媒體記者曾經在報導遊行的過程中被警方逮捕。來自澳大利亞的媒體還曾經被美國警方推搡。還有記者曾被橡膠子彈擊中。而在美國處於極度分裂的狀態下時,美國總統川普還曾在6月1日表示,將派出軍隊維持秩序。在他的社交媒體上,他還曾經威脅要向示威者以及趁機打砸,搶奪商品的人們開槍。
  • 美國亞裔名人挺身而出,反對疫情期間的種族歧視現象
    (圖片來源:美聯社) 據美聯社報導,這一幕激怒了鄭,也是她認為亞裔名人應該挺身而出為亞裔發聲、反對針對亞裔的攻擊的原因之一。有關當局表示,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反亞裔的攻擊越來越多。 出演過CBS電視劇《末日逼近》(The Stand)的鄭說:「我認為我們不能假裝這一切好像沒發生一樣。」
  • 耶魯大學被批種族歧視偏愛黑人?不但歧視亞裔,還歧視白人……
    就在近日,耶魯大學遭到指控稱,這所世界著名學府的招生竟然也參考種族膚色,而且專門歧視亞裔和白人學生! 在美國,種族歧視一直都是特別敏感的話題,一旦被冠上種族歧視,聲譽肯定大受影響。 因此,這樣的指控對於名校耶魯大學來說無疑是殺傷力巨大的打擊。 然而,這次的這個指控並不是來自其他人,而是來自美國的司法部。
  • 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浪潮下,亞裔可以置身事外嗎?
    在將華裔拒之門外後的第60年,美國媒體突然標榜亞裔美國人為「模範少數族裔」。從二等公民到遵紀守法、勤勞肯幹的「模範」美國公民,模範少數族裔的神話在美國蔓延開來。不少媒體爭相報導「勤勞努力」的亞裔的成功故事,甚至直接將同為美國移民大軍的非裔與亞裔區分開來。
  • CNN:研究顯示,近三成亞裔美國人因疫情遭歧視
    (原標題:CNN:研究顯示,近三成亞裔美國人因疫情遭歧視)
  • 堅決抵制種族歧視 華僑華人維權聲音更響亮
    當地時間9月23日,愛德華多在A24新聞節目中使用了「中國病毒」「中國害蟲」等措辭,阿根廷眾僑團第一時間向國家反歧視局發出控告,並在當地主流媒體《第12頁報》刊登譴責聲明。維權行動組織者之一、阿根廷僑胞劉芳勇介紹,維權期間僑領們四處奔走控告投訴,華文媒體發出反歧視的呼籲,華人律師們出謀劃策,還有幾百名華僑華人向反歧視局寄去投訴信,現在終於迎來了當事人的道歉。
  • 校方:不是種族歧視
    她認為這種行為是對華人的歧視,屬於種族歧視,她要求校方公開道歉。但校方卻表示這不是種族歧視由於是中文名字而遭到不公正的待遇,謝同學把自己的經歷公布在社交平臺上,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呼籲華人群體團結起來,對抗種族歧視,身份標籤。
  • 新冠肺炎疫情之際,世界對亞洲人的種族歧視又來了?
    令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媒體發出這樣感嘆的,是連日來世界各地不斷出現的針對華人乃至亞裔群體的種族歧視事例。在國外一些地方,華人甚至亞洲人出行時仿佛被套上一個看不見的「傳染圈」,有人唯恐避之不及。擔憂、自保跟歧視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在一些外媒報導中,新型冠狀病毒被「種族化」。
  • 華人在澳遭遇種族歧視和暴力,中國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國人注意
    據環球時報6月8日報導,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日前發布公告稱,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因此提醒中國遊客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據報導,澳多個地區近期多發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案件,其數量遠遠超過往年。據《澳大利亞人報》近日報導,新南威爾斯州等地區甚至展開行動來遏制仇外情緒,但其效果難言樂觀。
  • 難道是新一輪種族歧視?美國亞裔科學家遭清查,54名學者被迫失業
    據了解,美國在2018年就已經開始,對大批亞裔科學家進行清洗。此後,有54名美國科學家被迫失去工作,而在這其中的絕大多數,還都是亞裔和華人。美國到底是在做什麼?難道是新一輪的種族歧視嗎?據美國《科學》雜誌報導稱,早在2018年,美國衛生研究院(NIH)就開始對美國境內,87個科研機構中的189名科學家進行相應調查。
  • 張素久:疫情之下亞裔遭受雙重傷害 遇歧視當勇敢維權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電 題:美國僑領張素久:疫情之下亞裔遭受雙重傷害 遇歧視當勇敢維權中新社記者 冉文娟 程宇「作為多族裔國家,美國社會種族問題由來已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隱藏在黑暗角落』的種族歧視和排外情緒捲土重來,對亞裔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日前,美國知名僑領、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團聯合會榮譽主席張素久接受了中新社記者連線採訪。張素久介紹,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美國華僑華人「打滿全場」。
  • 紐約歧視亞裔案飆增9倍,亞裔成美國大小社會問題的「替罪羊」
    中新社·華輿訊 據瞧紐約報導 新冠肺炎引發了替罪羊和仇恨現象,導致紐約疫情期間歧視案件激增,2月至6月期間,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案件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9倍。但是,隨著疫情持續蔓延,社區需要互相幫助,因為亞裔往往成為許多社會問題的替罪羊,疫情讓其更加突顯。美國是個多族裔的大熔爐,如果大家不相互幫助,誰還會來幫助彼此。唯一結束制度性種族主義的方法是爭取應得到權益,相互幫助和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