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社交媒體研究人員周三晚發布的一份新研究顯示,對新冠病毒的擔憂加劇了網際網路上日益高漲的反華情緒,除了與那些傳統的污衊以外,新的那些用詞,比如「功夫流感」(kungflu)等,在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4月8日,美國舊金山灣區民眾在位於福斯特城的Costco超市外排起長隊,等候購買物資。超市在隊伍旁設置了醒目標識,提醒顧客保持「社交距離」。(圖片來自中新社)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研究人員擔心,網際網路上對中國和東亞人的仇恨和不信任正在導致真實世界發生越來越多的歧視行為,比如口頭攻擊、暴力行為和抵制亞裔經營的企業。
新澤西非營利組織網絡傳染病研究所(Network Contagion Research Institute)所長芬克爾斯坦(Joel Finkelstein)說:「這些話就像病毒一樣,會導致一些不好的後果。」
芬克爾斯坦的研究小組將發現報告給政府官員,作為警示。根據該研究小組周三發布的一份白皮書,該小組記錄了反華情緒和「生物武器」等陰謀論說法的激增。這樣的言論出現在知名論壇4chan臭名昭著的版塊「政治錯誤」上。在推特(Twitter)上也有類似的狀況,只是程度稍輕。
白皮書詳細描述了「種族仇恨的尖銳性及其急速擴大的規模」,其中還表示這種狀況幫助來自網際網路偏遠角落的錯誤信息進入主流。白皮書上提到,上周Instagram上有一篇帖子呼籲射殺「我們在華埠遇到的每一個亞洲人,這是我們摧毀紐約新冠病毒疫情的唯一辦法」。(Instagram後來刪掉這篇帖子,表示其違反了相關政策)。
另一個由來自中國、賽普勒斯、義大利、德國和美國的國際學者組成的研究小組周三發布了另外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在疫情關鍵時刻,4chan上的反華言論急劇增加,推特上針對中國和中國人的敵意也有所增加。這篇研究報告的標題突出了該研究小組從4chan上發現的諸多反亞裔評論中的一條:「去吃蝙蝠吧,張!」
這兩個研究團隊都記錄了在武漢的疫情暴發高峰期,以及上個月川普總統在推特上使用「中國病毒」一詞時,這種汙言穢語在大幅度增加。不過研究並沒有試圖評估川普的言論是否是導致4chan上種族歧視言論增加的原因。
在網際網路之外,反華言論已經在美國的現實生活中產生很大的影響。儘管已經有專家警告,類似的言論可能會危及美國數百萬亞裔。
舊金山州立大學亞裔研究部主任羅素·鄭(Russell Jeung,音譯)說:「當這種情況變得普遍時,會消除華人和亞裔的人性。就好像將他們等同於口罩、疾病,因此就很容易把他們當成替罪羊並且攻擊他們。」
長得像華人、特別是那些戴著口罩的人,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就像「9·11」恐怖襲擊事件後,戴著頭巾的穆斯林所遇到的風險。
鄭和兩個社區團體創建了一個名為「停止對亞太裔(AAPI)的仇恨」(Stop AAPI Hate)的網站。自上月上線以來,該網站已經記錄了1100多起針對亞裔的歧視性事件。
《紐約時報》報導,3月9日,舊金山一名女子說,一名辱罵中國的男子朝她吐口水。同月晚些時候,一名亞裔女子遭到同車其他幾名乘客的攻擊,指責是她帶來了新冠病毒。據報導,其中一人隨後還用傘攻擊該女子的頭部。
國際學者聯合撰寫的那篇論文作者之一的張洋(Yang Zhang,音譯)說,在他認識的一名中國留學生在德國的一輛公車上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後,他開始對此產生興趣。
張說,「即使是一個已經習慣了聽到對中國人歧視言論的人」,他也為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發現的那些仇恨言論的範圍和強度吃驚。跟其他人一樣,他也擔心網際網路上發現的這些敵意已經蔓延到了真實世界。
馬裡蘭大學巴爾的摩縣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心理學教授齊亞(Charissa Cheah)正在領導另一個研究,審查疫情期間針對華裔的歧視行為。他表示,類似「功夫流感」這樣的詞彙源於歷史上的種族主義現象,讓亞裔感到,他們不管在美國住了多久,仍然是外國人。
齊亞說:「新冠病毒只是加快了這個進程。目前的疫情只是提供了一個發洩渠道,讓人們更容易為反華情緒找到理由。」
據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研究員林維爾(Darren Linvill)一份未發表的分析報告,另一個能證明對中國敵意上升的是推特上相關話題的使用激增,比如#BlameChina,#ChinaLiedPeopleDied等。(原標題: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正在社交媒體蔓延)
來源: 戰疫速遞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