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檯面上」的這股歧視亞裔風潮何時消退?

2020-12-18 中國僑網

美國大選終於迎來了結果,但並不意味著美國已經找到各種難題的解決方案。比如種族歧視問題。當前美國疫情仍在蔓延,社交媒體上針對亞裔的情緒宣洩依然不時可見,亞裔依然遭受著或者赤裸裸或者隱性的偏見與歧視的困擾,深陷在無力與無助的谷底……

 

華裔專欄作家Su-Jit Lin是一名在美國出生的華人,近日在《赫芬頓郵報》撰文披露「至交好友曾因新冠疫情讓我滾出美國」。她的筆下流淌著「再也回不到過去」的悲傷以及「這種狀態何時終結」的渴盼——疫情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但每次登陸社交媒體,我都要面對一連串引發焦慮的言論,這會帶來一種突如其來的無力感和無助感。當那些人開著充滿惡意的玩笑時,是否已經忘記自己的名單上還有一個華裔朋友。

資料圖:美國首都華盛頓反種族歧視示威。(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種種證據表明,疫情之年,美國亞裔的安全感大不如前,美國社會的撕裂遠勝往昔,乃至美國多年來的反亞裔歧視成果大幅倒退。

 

那些歧視個案歷歷在目:亞裔一家四口在購買食品時被刺傷,米其林星級華人餐館被噴上種族歧視塗鴉,亞裔女性在自家門口被不明身份男子潑酸液,亞裔男子乘地鐵遭到襲擊,亞裔小孩在學校裡被嘲諷羞辱為「病毒」,來自亞洲國家的留學生因出門戴口罩被喝斥,亞裔醫護一邊抗擊新冠病毒一邊遭受種族歧視……因為血統長相而遭遇種種形式的攻擊,是亞裔群體2020年最無法磨滅的傷痛。長期陷於種族歧視焦慮之中,亞裔美國人心理健康堪憂。

 

NBC News在9月底介紹了一項發表在《健康教育與行為》雜誌上的研究,發出了「十餘年反歧視亞裔成果毀於『中國病毒』一詞」的悲嘆。研究人員復盤了演變經過:過去十多年來,對亞裔的偏見一直在穩步下降,但在今年3月份「中國病毒」等歧視性新冠病毒言論大幅上升後,這種趨勢在幾天內就逆轉了;這些言論使人們在潛意識中更加相信亞裔美國人是「永遠的外國人」,並更容易對亞裔美國人表達敵意,參與暴力及歧視行為。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川普執政團隊、共和黨反華議員、保守派媒體在社交媒體和公開場合反反覆覆宣揚「中國病毒」「功夫病毒」。儘管川普曾因輿論壓力和選舉需要而有所收斂,甚至安撫亞裔,但其實直至9月底首場美國總統大選辯論,川普仍然宣稱新冠危機是「中國的錯」,並將病毒稱為「中國瘟疫」,研究發現此間推特上針對亞裔的帶有偏見性的帖子數量出現激增。

 

川普助推的另一次社交平臺「歧視高峰」,則發生在10月初川普感染新冠後。民權組織反誹謗聯盟發布的報告顯示,推特平臺上的反亞裔言論和陰謀論,在川普染疫的消息公布後僅12個小時內就增加了85%,許多人開始將矛頭指向中國,指責中國試圖故意感染川普,後續幾天平臺上反亞裔情緒仍然高漲。

 

政治人物歧視性言論的影響,甚至滲透到美國軍隊。10月份,一名美軍新兵揚言要開槍打死中國人的視頻,一度在社交媒體上瘋傳。現役軍人身著軍裝公開宣揚種族歧視,這樣的畫面令在美華人不寒而慄。那些一邊煽動仇視心理拉攏人氣、一邊否認這類言論會產生危險的「大人物」們,看到這種畫面是否意識到這種政治遊戲的失控風險?

 

為了矯正這股令人不安的歧視亞裔風潮,美國主流社會一直在行動。近200位美國外交政策學者、前外交官曾在《今日美國報》上發表聯名信說,近來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和暴力襲擊應為美國敲響警鐘。美國筆會和亞裔作家工作坊的百餘知名作家曾發布聯合聲明,希望儘快扭轉對亞裔的仇恨浪潮,點明攻擊亞裔行為「有時候是來自政府的煽動,他們會使用種族主義和刻板印象的言辭,試圖藉此來轉移人們對其自身失誤的注意力」。《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刊登了大量譴責亞裔歧視的文章。

 

9月17日美國眾議院通過《譴責因新冠病毒反亞裔》決議,儘管該決議不具約束力,但眾議院民主黨人表示,他們希望該決議能顯示對亞裔社區的支持,並發出一個信息,即相關偏見是不能容忍的。這個消息令亞裔群體感受到來自外部的聲援,然而,推動該決議案的華人議員卻因此收到大量侮辱性的電話留言,甚至遭遇人身攻擊。這表明,美國社會裡針對亞裔的偏見「積重難返」,短時間內要有明顯的改觀相當困難。

 

社會學家分析指出,針對亞裔美國人的種族主義已經存在了多個世紀,與疫情相關的暴力只是近期的一次演變。人們熟悉的例子有1882年「排華法案」、100多年前舊金山鼠疫裡背鍋的華人勞工……美國華裔前高官也認為,美國社會對華裔、亞裔的歧視其實一直存在,只是有的時候「在桌子底下」,有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被「搬到檯面上」。

 

「這些噁心的歧視行為必須停止。這種行為的背後是醜陋的衝動和危險的無知。」曾經發表聲明厲聲譴責歧視亞裔行為的主角,正是如今已經坐上「鐵王座」的拜登,他能把美國社會赤裸裸「搬到檯面上」的歧視亞裔風潮,重新塞回桌子底下乃至進行治本式的逐步改善嗎?許許多多被迫「證明自己是美國人的美國亞裔」期待答案。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中新網評:「搬到檯面上」的這股歧視亞裔風潮何時消退?》

作者:陳想

編輯:徐文欣

川普稱如果選舉人團投票給拜登,他將……

近一個月內,60多名中國公民新冠檢測陽性!這個使館提醒!

人生目標又多了一個:去文昌,看火箭發射!

相關焦點

  • 中新網評:「搬到檯面上」的這股歧視亞裔風潮何時消退?
    中新網11月27日電 題:「搬到檯面上」的這股歧視亞裔風潮何時消退?  作者:陳想  美國大選終於迎來了結果,但並不意味著美國已經找到各種難題的解決方案。比如種族歧視問題。她的筆下流淌著「再也回不到過去」的悲傷以及「這種狀態何時終結」的渴盼——疫情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但每次登陸社交媒體,我都要面對一連串引發焦慮的言論,這會帶來一種突如其來的無力感和無助感。當那些人開著充滿惡意的玩笑時,是否已經忘記自己的名單上還有一個華裔朋友。  種種證據表明,疫情之年,美國亞裔的安全感大不如前,美國社會的撕裂遠勝往昔,乃至美國多年來的反亞裔歧視成果大幅倒退。
  • 美國的歧視鏈: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亞裔
    種族歧視開始於殖民時代,隨著歐洲的工業革命和殖民擴張的開始,就實行著從上到下的種族隔離政策,種族隔離制度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不同種族將人群分割開來,根據人種的不同分配不同的社會資源。
  • 種族歧視鬥士!林書豪強烈反對歧視黑人、亞裔!呼籲亞裔伸張正義
    北京時間5月29日,近日,在國內外各大媒體上流傳一個美國黑人被白人警察跪壓脖子接近7分鐘而致死的視頻引發廣泛關注!NBA球星詹姆斯、庫裡等球星紛紛發聲發對種族歧視!而作為反對種族歧視的鬥士林書豪在社交媒體上也發聲強烈反對種族歧視,同時他號召在美國的亞裔人員要站出來伸張正義!
  • 耶魯大學被批種族歧視偏愛黑人?不但歧視亞裔,還歧視白人……
    就在近日,耶魯大學遭到指控稱,這所世界著名學府的招生竟然也參考種族膚色,而且專門歧視亞裔和白人學生! 他表示:「在我們歷史上的這一獨特時刻,當人們對種族問題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時,耶魯大學將堅定不移地致力於培養多樣的卓越的學生團體。」
  • 亞裔從未被歧視,哈佛只是替罪羊
    導語: 近日,哈佛大學的招生政策再次被指歧視亞裔,有人認為哈佛看不起亞裔學生。事實上,哈佛對亞裔學生沒有偏見,亞裔學生是被看似善意的「平權法案」誤傷。 哈佛大學不存在主觀歧視:該校亞裔學生比例變化微小,亞裔學生比例在1993年上升至20%,但隨後又下跌至2011年的17.2% 無論是哈佛大學還是美國其他大學,均不存在對亞裔學生「人格」上的主觀歧視。
  • 紐約市長:受歧視亞裔應聯繫亞裔仇恨犯罪工作組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疫情發生以來,美國紐約市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數量增加,市警局此前成立「亞裔仇恨犯罪工作組」專門處理亞裔仇恨犯罪事件。近日,市長白思豪再次譴責針對亞裔的歧視,稱亞裔在疫情中承受著雙倍的痛苦,「針對亞裔的歧視是不可接受的」。
  • 亞裔種族歧視激增,除了被打罵,更可怕的還在後面
    在屢見不鮮的種族歧視事件發生後,亞太政策與規劃委員會(A3PCON)和華人權益促進會(CAA)建立了一個「停止種族歧視」的網站,鼓勵亞裔同胞在網站上留言,舉報種族歧視案件。但是這股支持穆斯林的運動似乎來得太晚,因為在過去16年,穆斯林遭到的種種歧視已經成為了常態。就像穆斯林成為了911事件的替罪羊一樣,華人和亞裔被視為了新冠病毒的「來源」。美國第一例新冠病例出現在1月21日。10天後,媒體就報導了第一例亞裔歧視事件。在洛杉磯一名男子對一位泰裔婦女破口大罵,稱中國人令人作嘔。
  • 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何去何從
    「停止仇恨亞裔和太平洋島居民」 (STOP AAPI HATE)資料庫收到來自45個州與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新冠病毒相關歧視報告,加州和紐約州的案件佔了其中的大部分。這些事件涉及的種類廣泛,其中口頭騷擾最常見。但推搡、肢體攻擊、職場歧視、禁入場所、打砸等等,都涵蓋在資料庫當中。而比起男性,女性更容易成為目標。
  • 歧視言論發酵 美國讎恨亞裔犯罪事件激增
    中新網10月2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日,美國反亞太裔仇恨與歧視全國聯盟舉行視頻會議,提供反歧視安全防禦的思考。反亞太裔仇恨與歧視全國聯盟指出,最近數月,對亞裔的歧視和仇恨攻擊事件席捲全美,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病毒」成為華人民眾和商家受到攻擊的藉口,亞裔移民在移民案子審核、就業、留學等多方面,都受到嚴重負面影響。
  • 紐約歧視亞裔案飆增9倍,亞裔成美國大小社會問題的「替罪羊」
    中新社·華輿訊 據瞧紐約報導 新冠肺炎引發了替罪羊和仇恨現象,導致紐約疫情期間歧視案件激增,2月至6月期間,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案件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9倍。但是,隨著疫情持續蔓延,社區需要互相幫助,因為亞裔往往成為許多社會問題的替罪羊,疫情讓其更加突顯。美國是個多族裔的大熔爐,如果大家不相互幫助,誰還會來幫助彼此。唯一結束制度性種族主義的方法是爭取應得到權益,相互幫助和自我教育。
  • 法院裁定哈佛大學「歧視亞裔」不成立,最高法院成為亞裔最後...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irst Circuit)12日裁定,維持2019年波士頓法院的判決,哈佛大學並沒有歧視亞裔學生,也沒有觸犯聯邦民權法案行事。 營利組織"學生公平入學"(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簡稱SFFA)2014年對法院提告,指控哈佛大學的大學部以打造多元化學生群體的名義,使用主觀的"個人評級"招生涉嫌歧視亞裔,以更高標準審查亞裔學生,並且採取族裔平衡策略。 SFFA組織12日表示,此案可能最終將由最高法院做出裁決。
  • BBC: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將何去何從
    「停止仇恨亞裔和太平洋島居民」 (STOP AAPI HATE)資料庫收到來自45個州與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新冠病毒相關歧視報告,加州和紐約州的案件佔了其中的大部分。這些事件涉及的種類廣泛,其中口頭騷擾最常見。但推搡、肢體攻擊、職場歧視、禁入場所、打砸等等,都涵蓋在資料庫當中。而比起男性,女性更容易成為目標。
  • 陷種族歧視焦慮,亞裔美國人心理健康堪憂
    但是今年3月下旬,聯邦執法機構發出警告,在新冠疫情蔓延之際,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將會增加。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種族歧視與焦慮和抑鬱之間存在聯繫,精神衛生專家也非常關注這一領域。2007年的一項研究調查了2047位亞裔美國人,他們認為,種族歧視問題是12個月內精神健康障礙的重要指標。
  • 張韶涵新歌歌詞耐人尋味 與範瑋琪的塑料閨蜜情再一次被搬到檯面上
    張韶涵新歌歌詞耐人尋味 與範瑋琪的塑料閨蜜情再一次被搬到檯面上時間:2019-09-20 12:40   來源:今日頭條 娛樂樂叨叨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張韶涵新歌歌詞耐人尋味 與範瑋琪的塑料閨蜜情再一次被搬到檯面上 在最近今年,隨著流量明星的崛起,老牌歌手們似乎淡出了主流視線。
  • 綠茵最底層的亞裔球員,內馬爾歧視酒井宏樹,孫興慜被嘲賣盜版碟
    隨後,馬賽公關團隊立即逐幀回看比賽錄像,找到了內馬爾曾對酒井宏樹使用種族歧視語言的證據。剛剛在社交媒體上痛斥種族歧視的內馬爾竟然上演了一出賊喊捉賊,對在場的亞裔球員使用了侮辱性語言,這還真是相當諷刺。,他們在陌生的語言和文化環境中力爭上遊,不甘於人後,可是潛藏在這競技場下的無奈和悲哀,卻不是亞裔球員們憑藉個人的努力能在一朝一夕去改變的。
  • 研究: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正在社交媒體蔓延
    (圖片來自中新社)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研究人員擔心,網際網路上對中國和東亞人的仇恨和不信任正在導致真實世界發生越來越多的歧視行為,比如口頭攻擊、暴力行為和抵制亞裔經營的企業。(Instagram後來刪掉這篇帖子,表示其違反了相關政策)。另一個由來自中國、賽普勒斯、義大利、德國和美國的國際學者組成的研究小組周三發布了另外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在疫情關鍵時刻,4chan上的反華言論急劇增加,推特上針對中國和中國人的敵意也有所增加。這篇研究報告的標題突出了該研究小組從4chan上發現的諸多反亞裔評論中的一條:「去吃蝙蝠吧,張!」
  • 美媒:美國舊金山灣區亞裔遭歧視事件頻發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由多個團體共同發起的亞太裔歧視事件自主報案網絡平臺「Stop AAPI Hate」,在疫情暴發之後成立,至今已經接到全國數千個亞裔遭到歧視的案件。在舊金山灣區,亞裔遭到歧視和暴力的事件層出不窮。舊金山作為亞裔人口眾多的都會區,也成為案件的高發地。根據最新出爐的數據,截至上周,灣區九縣共計有超過600位亞裔在平臺報告自己遭遇歧視的事件。其中舊金山累計有244宗,高居九縣榜首成為亞裔受害的重災區。
  • 張素久:疫情之下亞裔遭受雙重傷害 遇歧視當勇敢維權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電 題:美國僑領張素久:疫情之下亞裔遭受雙重傷害 遇歧視當勇敢維權中新社記者 冉文娟 程宇「作為多族裔國家,美國社會種族問題由來已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隱藏在黑暗角落』的種族歧視和排外情緒捲土重來,對亞裔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日前,美國知名僑領、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團聯合會榮譽主席張素久接受了中新社記者連線採訪。張素久介紹,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美國華僑華人「打滿全場」。
  • 歐陽靖為遭歧視的亞裔群體發聲:兄弟姐妹一切小心
    來源:新浪娛樂歐陽靖為遭歧視的亞裔群體發聲新浪娛樂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這段期間,許多華人在海外遭到歧視。曾經以「Hip-hop Man」身份參加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的歐陽靖(MCJin)在個人社交平臺發文,「你告訴我不僅要應對新冠肺炎,還要應對種族歧視嗎?」為近日遭到歧視的亞裔群體發聲。歐陽靖(MCJin)1982年出生於美國邁阿密,19歲開始饒舌表演,2004年發表個人首張專輯《The Rest Is History》。
  • 為什麼疫情之下美國亞裔遭受歧視越來越嚴重?
    據美國民間組織華人權益促進會統計,目前全美各地每天報告的針對亞太裔的歧視事件在100起左右。截至4月7日,該機構匯總的歧視事件已接近1400起。這些歧視事件以言語騷擾、刻意迴避、毆打等形式出現。另有來自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報告顯示,疫情期間全美境內針對亞裔社區仇恨犯罪的數量持續上升,值得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