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精神瘟疫,美國亞裔要向種族歧視說「不」

2020-12-18 中國青年網

  中國日報網6月12日電 美國《紐約時報》中文網站6月10日刊發了題為《對抗精神瘟疫,美國亞裔要向「美白」說不》的專欄文章指出,隨著新冠疫情惡化,美國亞裔群體經受的傷害和冒犯不斷加重,亞裔也要勇於對種族歧視這種「精神瘟疫」說不。

  文章提到,疫情暴發不久,就有報導稱,出於對病毒的恐懼以及由此造成的排外情緒,舊金山和奧克蘭唐人街的餐廳收入下降了五成。在此後的數月裡,美國各地的亞裔(其中許多並非華裔)遭到辱罵以及死亡威脅,有的還受到身體傷害。

  當總統川普及其政府中的其他人開始將疫情歸咎於「中國病毒」時,情況似乎愈發不可收拾。在一些州宣布必須戴口罩之前,亞裔美國人的普遍看法是,在公共場所還是儘量別戴口罩,否則很容易遭到辱罵或人身攻擊。所有這些,都標誌著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再次持續蔓延,這何嘗不也是一種瘟疫。

  文章表示,起初,美國之所以大量出現針對亞裔的攻擊,主要是因為對最早於武漢暴發的疫情不了解,加之美國官員把「功夫流感」(kung-flu)這樣的說法掛在嘴邊,以及媒體愛把戴口罩的亞洲人描繪成病毒的「代言人」,這些都起到了火上加油的作用。但隨著美國「甩鍋」愈演愈烈,反亞裔情緒的基本邏輯變得愈加險惡與複雜,從早期的亞裔被人排斥遭人憎惡,到眼下指責中國要對這個流行病的肆虐和由此造成的經濟崩潰、日常生活的暫停承擔責任。亞裔群體幾乎每天都經歷的種族主義的冒犯。

  世界各國或許可以通過採取隔離措施並最終研發出疫苗來遏制新冠病毒,但精神瘟疫更難找到解藥。文章認為,在疫情期間突然大量出現針對亞裔的歧視,正在促使亞裔美國人的種族話語發生方向性的轉變。現在,美國亞裔應更加勇於捍衛自己,以及捍衛其他少數族裔。

  文章指出,如果想解決針對美國亞裔群體的種族主義問題,那麼所有美國人都需要在這種偏見惡化之前,認清它的嚴重性。美國政府需要運用法律武器加強對仇恨犯罪的打擊,擴大宣傳,並且要停止使用諸如「中國病毒」之類的字眼,讓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針對亞洲人的仇恨犯罪是不可以接受的。

原標題:對抗精神瘟疫,美國亞裔要向種族歧視說「不」

責任編輯:趙瑛

 

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國際述評:亞裔美國人頻遭歧視 誰在為疫情下的「精神瘟疫」推波助瀾?
    中新社北京8月28日電 題:亞裔美國人頻遭歧視誰在為疫情下的「精神瘟疫」推波助瀾?中新社記者 馬佳佳 刁海洋新冠肺炎在世界範圍內持續蔓延,在給各國民眾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脅的同時,部分國家因疫情引發的種族歧視與仇恨又發展成另一種「精神瘟疫」。誰在為「精神瘟疫」推波助瀾?誰又該為疫情下的種族主義抬頭負責?
  • 陷種族歧視焦慮,亞裔美國人心理健康堪憂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種族歧視與焦慮和抑鬱之間存在聯繫,精神衛生專家也非常關注這一領域。2007年的一項研究調查了2047位亞裔美國人,他們認為,種族歧視問題是12個月內精神健康障礙的重要指標。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菲爾丁公共衛生學院(Fieldi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教授吉爾伯特·吉(Gilbert Gee)說:「當人們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時,會產生一種壓力反應,即穩態應變負荷(Allostatic load),這種狀態會在許多方面損害身體健康,比如削弱免疫系統。」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紐約羅斯·裡根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瀾濤表示,美國是一個移民「大熔爐」。經過上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雖然明面上的種族歧視言行不多了,但實際上少數族裔在就業、求職等方面依舊面臨著各種「隱形歧視」。失業、貧窮、曾感染新冠病毒……弗洛伊德生前的種種遭遇可以說是美國弱勢群體的真實寫照。
  • 高分卻進不了哈佛耶魯,美國亞裔起訴常春藤大學「種族歧視」
    王認識的一些亞裔和白人混血家庭的學生,他們會在申請中稱自己是白人,以免被歸入優等生的行列。一些錄取諮詢公司,比如紐約的「常春藤教練」(Ivy Coach)也承諾,會讓自己的客戶在申請材料中「顯得不那麼亞裔」。王覺得這種情況必須得到改變。2013年 6月,王向美國教育部民權辦公室提起了對耶魯大學、史丹福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的歧視投訴。
  • 耶魯大學被批種族歧視偏愛黑人?不但歧視亞裔,還歧視白人……
    司法部在2年前之所以會針對耶魯大學進行調查,是因為一個名為「亞裔美國人教育聯盟」的組織向政府提出投訴,稱該大學存在種族歧視行為。 也就是說對於司法部的種族歧視指控,耶魯大學的回應是:我沒錯,我不改。
  • 種族歧視鬥士!林書豪強烈反對歧視黑人、亞裔!呼籲亞裔伸張正義
    北京時間5月29日,近日,在國內外各大媒體上流傳一個美國黑人被白人警察跪壓脖子接近7分鐘而致死的視頻引發廣泛關注!NBA球星詹姆斯、庫裡等球星紛紛發聲發對種族歧視!而作為反對種族歧視的鬥士林書豪在社交媒體上也發聲強烈反對種族歧視,同時他號召在美國的亞裔人員要站出來伸張正義!
  • 楊安澤:身為亞裔「感到羞恥」,遭種族歧視要積極向美國展現忠心
    近日,美籍華人楊安澤退出美國總統競選,並在《華盛頓郵報》上撰寫文章稱,在新冠疫情之下,他發現有被路人在用異樣的、帶有指責性的眼神看自己,於是他對自己身為亞裔感到「有些羞恥」。他呼籲亞裔美國人向二戰時的日裔美國人學習,積極向美國展現愛國主義的忠心,證明自己是個愛美國、願意為美國做貢獻的美國人,來爭取認同。比如穿國旗顏色的衣服、當志願者、捐物資等。在這篇名為「我們亞裔美國人不是病毒,但我們可以成為解藥的一部分」的文章中,楊安澤的觀點遭到了華裔、日裔以及非裔等少數族裔群體的抨擊。
  • 美國亞裔名人挺身而出,反對疫情期間的種族歧視現象
    這位出生在菲律賓的演員說:「當這個疫情在武漢暴發時,我們都感覺,『好吧,我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摘金奇緣》(Crazy Rich Asians)導演朱浩偉(Jon M. Chu)說,他現在要比平常更加小心謹慎。他說:「當我在街區周圍散步的時候會有異樣的感覺,這非常令人難過。」
  • 美籍華人楊安澤:身為亞裔「有點羞恥」,遭種族歧視不要反擊
    他認為口頭反擊歧視「沒效果」,呼籲亞裔應向二戰時加入美軍的日裔美國人學習,通過主動展示愛國主義等「美國人的一面(American-ness)」來爭取認同,比如穿國旗顏色的衣服、當志願者、捐物資等。結果,這篇文章同時惹怒了華裔、日裔以及非裔等少數族裔群體。他們批評楊安澤的觀點倒果為因,不去追究製造歧視的人,反而內化了亞裔「逆來順受」的刻板印象,是「討好白人」。
  • 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何去何從
    中新網5月28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31歲的劉文對於自己身為住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東亞裔人士這件事,並沒想得太多。「實話說,之前我真不覺得我在這兒很顯眼,」她說。但情況如今不一樣了。新冠病毒讓美國超過10萬人喪命,而亞裔身份可能在此招來橫禍。
  • 美國種族歧視矛盾中亞裔表現很奇怪:既是受害者,也是旁觀者
    來自澳大利亞的媒體還曾經被美國警方推搡。還有記者曾被橡膠子彈擊中。而在美國處於極度分裂的狀態下時,美國總統川普還曾在6月1日表示,將派出軍隊維持秩序。在他的社交媒體上,他還曾經威脅要向示威者以及趁機打砸,搶奪商品的人們開槍。推特方面表示,這條推文違反了推特關於禁止「宣揚暴力」的規定,但由於這一信息具有公共價值,依舊將這條推文展現給了用戶。
  • 美國的種族歧視是否會被洗刷,好萊塢亞裔演員期待明天會更好
    (網際網路)今天(3日)是美國總統大選日,大家都關注川普總統會否連任或下臺。在美國的亞裔因冠病19疫情和川普的言行,感受著日漸增長的種族歧視和排外心理。亞裔演員目睹種族仇恨演過熱播美劇《24小時》(24)的華裔演員馬泰,當街受到陌生洋人的羞辱說「你應該被隔離。」深受衝擊的他在推特上說:「就算沒有感染病毒,仇恨也會讓你生病。通過暴力對待亞裔美國人,並不會消除病毒。下次你洗手的時候,也可以試試洗掉對亞裔美國人的仇恨以及誤解。」
  • 美國的歧視鏈: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亞裔
    來看,美國爆發的大規模騷亂和「黑命貴」運動已經超越了弗洛伊德事件本身而是點明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那就是種族歧視問題。 這種種族隔離制度實質上就是一種種族歧視行為。 南北戰爭解放黑奴,沒有根除種族歧視問題 19世紀美國南北戰爭解放了黑奴,從這開始在法律上承認了黑人的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白人和黑人似乎相安無事。
  • 亞裔種族歧視激增,除了被打罵,更可怕的還在後面
    目前為止我算很幸運,在新冠疫期間,沒遭遇到種族歧視,但是千千萬萬的華人,可能並沒有這麼幸運。針對亞裔種族歧視每天上演100起美利堅大學的亞裔學生今天在一段視頻裡分享了他們近期的遭遇。FBI作出這樣分析的原因是基於部分美國公眾會把新冠病毒與中國和亞裔聯繫在一起。FBI 也注意到,在洛杉磯,紐約,德州的種族歧視案例出現激增。其中最駭人聽聞的一起,也許大家都還記得。。。
  • BBC: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將何去何從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31歲的劉文對於自己身為住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東亞裔人士這件事,並沒想得太多。「實話說,之前我真不覺得我在這兒很顯眼,」她說。但情況如今不一樣了。
  • 難道是新一輪種族歧視?美國亞裔科學家遭清查,54名學者被迫失業
    都說科學是無國界的,可是科學家是有國界的。美國最近一直在對學術方面嚴防死堵,就怕有人拿走了他們的科技。據了解,美國在2018年就已經開始,對大批亞裔科學家進行清洗。此後,有54名美國科學家被迫失去工作,而在這其中的絕大多數,還都是亞裔和華人。美國到底是在做什麼?難道是新一輪的種族歧視嗎?
  • 美國各界反對「新冠種族歧視」:要防病毒,而非中國人
    參考消息網2月14日報導(文/繆曉娟) 在全中國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做出巨大犧牲,並努力阻止它向世界蔓延的時刻,海外亞裔群體正身處另一個戰場——反對種族歧視和排外主義。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最新消息顯示,美國累計確診14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目前該病毒對美國境內民眾的威脅性較低。
  • 亞裔的命也是命!這次不是黑人,美國又一波人站出來反對種族歧視
    今年5月份,為了抗議種族歧視,也為了改善非裔的生存環境,美國黑人發起了"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但是這一口號一直有些爭議。有人說,黑人的標語如果換成"所有人的命都是命"會更恰當一些,因為就在黑人們為種族歧視而憤怒的時候,亞裔美國人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惡劣了。
  • 「搬到檯面上」的這股歧視亞裔風潮何時消退?
    美國大選終於迎來了結果,但並不意味著美國已經找到各種難題的解決方案。比如種族歧視問題。她的筆下流淌著「再也回不到過去」的悲傷以及「這種狀態何時終結」的渴盼——疫情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但每次登陸社交媒體,我都要面對一連串引發焦慮的言論,這會帶來一種突如其來的無力感和無助感。當那些人開著充滿惡意的玩笑時,是否已經忘記自己的名單上還有一個華裔朋友。資料圖:美國首都華盛頓反種族歧視示威。
  • 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浪潮下,亞裔可以置身事外嗎?
    《紐約時報》調查記者Nikole-Hannah Jones在亞裔與黑人聯合論壇上表示,反黑人(Anti-blackness)是歷史上亞裔移民家庭融入美國文化進程中( Americanization)重要的一步。長輩們會教育小輩這樣的道理:如果亞裔想在美國獲得成功,就不應該與美國「底層人民」(黑人)在一起,而要與美國的主流文化——也就是「白人至上」文化——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