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品牌傳播策略在疫情之後當如何規劃--訪品牌研究專家程宇寧...

2021-01-19 中國日報網

程宇寧簡介

知名廣告學者和品牌研究專家,1960年生於上海。現任重慶工商大學教授、重慶創意產業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廣告學術委員會委員、重慶哲學社會科學專家庫專家。

研究領域:廣告學、品牌理論、整合營銷傳播理論、文化創意產業。

學術代表著作:《廣告創意--從抽象到具象的形象思維》、《品牌策劃與管理》、《整合營銷傳播--品牌傳播的策劃、創意與管理》、《從創意產業到創意城市——論工業城市後現代化轉型的核心要素》、《從抽象的意義到具象的符號---論廣告編碼的意識形態化》、《從京劇臉譜看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意義》。

記者:今天我們有幸採訪到重慶工商大學教授、重慶創意產業發展研究所所長,長期在廣告學、品牌學、整合營銷傳播和創意產業領域進行教學與研究並著述頗豐造詣不凡的程宇寧先生。程教授你好,聽說您十多年前就開始從事對品牌理論的研究與教學,並且還主持參與了國內一些知名品牌的市場策劃與傳播的實踐活動。

程教授:是的。我首先是因為曾經長期在廣告公司工作,直接主持和參與了許多國內品牌的市場策劃於傳播的工作,積累了一定的品牌策劃與傳播的實踐經驗,然後,才開始對品牌的相關理論進行研究,研究的動力主要還是由於專業教學的需要。具體而言就是從2004年開始擔任品牌策劃的教學任務,並陸續在專業刊物上發表了若干篇關於品牌的本質、精神、識別符號等方面的研究論文,這些研究成果為我撰寫《品牌策劃與管理》這部專著性教材奠定了基礎。

記者:您所提到的這本教材我也有所耳聞,昨天特意上網查閱了這本書,感覺這本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並納入通用管理系列市場營銷專業的教材在全國高校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至今已經連續出版了第三版。只是我不太明白的是為什麼你認為這本教材是專著性教材?

程宇寧:目前國內高校的教材出版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組織的集體行為,另一種則是非組織的個人行為。前者一般是由眾多高校在志願集合的基礎上將所有任課教師都納入編委會,並根據這門課程的授課教師的資深程度或社會影響力指定主編和副主編,在確定本課程的教學大綱之後,由編委會將教學大綱的內容予以分解,由參編的編委們分別負責完成其中一個章節的教材內容,最後由主編對全書內容予以統合修訂完善。這種情況出版的教材其優點是教材使用的高校較多自然印數量也就較大,但問題是這種教材的原創性會比較有限,可讀性由於出自不同的人手也會給讀者帶來一定的障礙。至於後者由於全書的教學大綱、體列、結構、觀點、理論、案例都是由作者一人思考與創作,其研究成果自然也就更具有原創性。當然,這種教材的出版印數則完全根據市場的需求,如果教材的內容不全國同行們所認可,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生命力,更談不上還要不停地再版了。正是為了區別這兩種教材的出版情況,我才不遺餘力的反覆強調我的教材是專著性教材。

記者:哦,原來教材的出版還有這麼多大講究啊,真是漲知識了。好了,關於您的教材的事情我們就先聊到這兒。下面我們開始今天的採訪主題,即在這次疫情之後,估計許多中小企業都將面臨如何生存的巨大考驗,在這種情況之下,企業的品牌建設之路將面臨哪些威脅?

程宇寧:這個問題想來也是目前許多專家學者所關心和思考的問題,這些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自然也會提出一些比較吸引眼球的創意或見解,至於這些創意或見解那些僅僅只是為了博取點擊量而那些則確確實實是為了給企業排憂解難則只能通過受眾們在嚴謹的邏輯分析和實效的銷售數據的基礎上加以辨別了。

至於這次疫情對所有企業品牌從市場營銷的角度而言即便不是滅頂之災至少也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從品牌理論研究者的角度來說,這次疫情給所有的企業所帶來的研究課題就是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品牌危機?說到品牌危機,自然就應該了解一下構成品牌危機的四大原因:即自然環境、企業本身、傳播媒體和消費群體。由於自然環境屬於典型的不可抗力,企業或品牌在遭遇由自然原因導致的品牌危機時一般很難獨自採取相應的策略來化解這種危機。因此,所有的品牌理論及其相關教材在探討品牌危機的相關策略時都不涉及自然原因所導致的品牌危機。關於此次疫情我姑且不去分析它是自然形成的病毒還是非自然形成的病毒,因為這與我們本次的採訪沒有必然關聯,但是其對企業品牌所造成的嚴重的後果則一定是非人力所抗拒的。所以,關於企業或品牌在疫情結束之後如何採取相應的策略確實是所有品牌專家學者所面對的全新課題。我以為,對這一全新課題進行深入思考的前提無非是要弄清楚你剛剛所提到的我們的企業或品牌在疫情結束之後所要面對的市場主要有哪些威脅?

先說威脅。我想,此次疫情結束之後所有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品牌建設方面將面對至少三個方面的威脅:即需求萎縮或改變、營銷傳播預算缺乏、行業競爭更加慘烈。

所謂需求萎縮或改變指的是在疫情結束之後由於實體經濟停擺兩個月之久,其所導致的兩個變量在短時間裡將難以消除,即商品的物價上漲和消費者的收入減少。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自然將呈現出萎縮的趨勢,尤其是在房地產及其所衍生的相關家電、家具、建材等以及其他中高端商品尤其是滿足精神需求的文化創意商品的需求將大幅度下降。至於需求的改變則指的是消費者在物價上升收入減少的情況下,其消費需求更有可能指向滿足於每個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商品尤其是食品之類的商品。這實際上就是所謂的恩格爾定律,只是需要反向理解罷了。在這種情況下,上述房地產、家電、家具和建材等行業的品牌而言確實是一種威脅,但是對於食品行業而言卻似乎是一種機會。

至於營銷傳播預算缺乏的威脅,我想這是幾乎所有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所共同面對的問題。那麼,我們應該思考的就是在沒有或很少營銷傳播預算的前提下我們的企業如何策劃並創意出更有針對性也更有實效的營銷傳播活動?

最後就是行業競爭更加慘烈的威脅。原因很簡單,在市場需求萎縮或改變的情況下,如果消費者的購買力局限於某少數幾個行業,則這些行業的競爭必將呈現更加慘烈的趨勢。此時,商品品牌是否既擁有較高的品質又具有較低的成本優勢將是其是否能夠在市場競爭過程中形成競爭領先的關鍵因素。

記者:採訪程教授,我有一個感覺那就是您能夠將比較複雜深奧的專業理論用十分通俗易懂的語言予以表述,非常有助於我對品牌營銷傳播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那麼,疫情結束之後,企業品牌的生存與發展是否還有一些所謂的機會?

程宇寧:從哲學的角度來說,許多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這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機會與威脅同在,甚至威脅與機會的比值還往往屬於正相關的關係。不過,具體到此次疫情,對於大多數的企業品牌而言我個人似乎並不認為有多大的機會。如果一定要說有機會的話,那只能是對於醫藥、保健等行業來說顯然有著更多的機會。至於其他非醫藥行業的企業品牌而言,好像就沒有什麼比較明顯的機會。

因為疫情到底何時結束目前還沒有比較明確的說法。假設3月下旬甚至四月下旬疫情結束,則許多中小企業能否劫後餘生則很難預料,如此,則能夠堅持到疫情結束後還一息尚存的企業自然就會有許多的機會,因為以往的競爭對手如今已經飄然而去了。此時的市場需求即便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就有可能從以往局限於較低層次的價格競爭上升到較高層次的品牌競爭,這種局面當然對企業的品牌發展規劃與建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當然,有專家學者認為疫情結束之後企業應該加強移動終端的網際網路數位化的生存能力,並認為這是許多企業在疫情結束後的一種市場機會。對此,我的觀點是企業的網際網路數位化生存能力的提升與本次疫情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也就是說,沒有本次疫情,企業同樣也應該重視和提升自身的網際網路數位化的生存能力,雖然之前已經完成網際網路數位化交易平臺的企業在這次疫情面前有了更多的市場機會和銷售業績,但我們並不能以此證明在疫情結束之後,網際網路數位化交易平臺的建設就是所有企業品牌的生存機會,畢竟,網際網路數位化交易平臺只是企業與消費者的線上溝通與交易的手段,但絕不是唯一的手段。在疫情當中,這種手段被迫成為唯一的手段;但疫情結束之後,這種唯一的手段就不可能維持下去了。所以,在疫情結束之後,我們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一定要及時發現和了解消費者有哪些具體的市場需求和變化,並根據這些消費需求的變化制定企業品牌的生存與發展的規劃。

記者:從企業品牌建設與發展的角度出發,您能否為國內的企業提一些可供企業借鑑的建議或者說是策略?

程宇寧:我一直認為企業的品牌塑造與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通過長期的積累和努力,以具有優質品質的商品或服務為載體,以商品的功能屬性或精神屬性為訴求內容,通過各種營銷與傳播活動與目標消費者建立彼此認同的並為雙方帶來利益的關係總合。這是我對品牌定義的原創性的表述,也是我們理解品牌本質的前提。也就是說,品牌的塑造首先依賴於企業的商品或服務是否能夠滿足市場的消費需求,同時還要能夠為目標消費者提供品質優異的商品或服務,再此基礎之上更為重要的是還要能夠與目標消費者構建一種彼此認同的並為雙方帶來利益的良好的合作關係。不過,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似乎沒有多少企業對品牌的規劃建設有真正的興趣。原因是國內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所處的行業要麼是沒有多少發明創造的製造業,要麼是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服務業,且進入門檻都不高,這就造成同行業內的企業之間的競爭過多地糾纏於原料、成本、價格與促銷的低層次的競爭活動,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幾近於自殺式的營銷傳播活動所造成的結果就是所有企業既無資金也無精力更無人力,如此,則無論是科技原創還是品牌塑造都不太可能得企業真正的重視更何談發展。

此次疫情對所有的企業都必定形成巨大的也是不可抗力的危機,在這種危機面前,許多依賴現金流周轉的企業或者信用資質不高的企業將難以支撐。如此,對於這些企業而言當然是一種災難,但是對於其他同行業的能夠逃出生天的企業則未必不是一種機會。此時,這些企業一定要吸取教訓,抱團取暖,努力建構真正意義上的行業協會,大家制定遊戲規則,規範行業的職業操守,提高行業的利潤率,重視對企業的科技原創和品牌營銷這上下兩端的投入,提高企業進入門檻,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共同營造同行業相互之間信息共享規範經營良性互動的競爭環境。

在疫情結束沒有清晰的時間表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尤其是第三產業如何打通線上與線下的消費渠道,在疫情時刻儘可能為消費者帶來良好的消費體驗並在消費者足不出戶的前提下滿足其個性化服務的需求則是目前企業品牌發展的契機所在。

而如果疫情結束之後,我估計餐飲業會有一段時間的報復性的市場需求反彈;而旅遊業雖有較大的市場需求,但囿於時間的限制則只能使得部分人士尤其是高校員工和部分學生具有實際的該市場的消費可能;至於保健行業尤其是中老年的健身活動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總之,如果今後的整體經濟出現滯漲現象,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如何生存是排在第一位的,品牌建設則是第二位的。

記者:確實,程教授的觀點給人的感覺是樸實,沒有多少空話與大話,相信對於許多企業而言一定會有許多啟發和借鑑的。沒有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採訪到這裡,謝謝程教授,希望我們以後有機會再次採訪您。再見。

2020年3月10日

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相關焦點

  • 2021年度品牌策略如何制定?品牌如何為營銷賦能,年度規劃專題
    2021年度品牌策略如何制定?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品牌的價值越來越大,2021年度規劃,品牌策略如何制定?如何布局?如何讓品牌價值化?如何為營銷賦能?都是需要我們思考的;今天為您分享2021年度品牌策略如何制定的系統思考方法,供您參考!2021年度品牌策略如何制定?
  • 歐美出版企業如何進行品牌傳播
    莫林虎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文化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文化與傳媒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出版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在圖書品牌建設中,品牌傳播是與圖書市場和目標受眾關係最直接的一個環節,也是圖書品牌能否在圖書市場中順利佔位、在目標受眾心智中紮根的最後環節。
  • 從水性科天的品牌策略,看時代精神如何重塑品牌價值
    其實不管選擇何種傳播平臺,都是要有一定價值的閉環,有些平臺我就是走貨策略,因為便宜,但是要想形成你的品牌價值鏈,還是要有價值需求感,除非我根本就不想做品牌,就是一個賣產品而已。傳承既有價值:品牌戰略價值能夠在企業戰略價值現有的領域作為精神統領,溝通,覆蓋, 沉澱企業既有的優勢競爭力和價值。引領未來價值:品牌戰略價值能夠在企業戰略價值未來規劃的領域作為先行者,傳教士, 代言人,為整個企業生態資源群做好鋪路和宣傳先鋒隊。
  • 企業品牌定位策略
    比如格力最新的廣告語「掌握核心科技」就是傳達一種高品質、高技術的品牌定位。5、企業理念定位。企業理念定位就是企業用自己的具有鮮明特點的經營理念和企業精神作為品牌的定位訴求,體現企業的內在本質。一個企業如果具有正確的企業宗旨,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經營哲學,那麼,企業採用理念定位策略就容易樹立起令公眾產生好感的企業形象,籍此提高品牌價值和提升品牌形象。
  • 2020品牌強國經濟論壇在京舉行,華易傳播應邀參加
    大會期間,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劉曉峰,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第一屆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謝鍾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國務院原參事,科技部原黨組成員、秘書長石定環,經濟日報社原總編輯馮並,經濟日報社(集團)《經濟》雜誌社副社長王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品牌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儲祥銀、執行主任冷柏軍,國務院國資委主管/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市場觀察
  • 迪思公關:疫情之下堅守本職,助力企業品牌建設
    新冠肺炎疫情遷延至今,各領域企業均面臨著嚴峻的環境不確定性。公關企業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為客戶提供基於疫情防控的企業社會責任策略,策劃公益項目,提供傳播服務和輿情支持。迪思致力於幫助客戶結合產品、品牌等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策劃和執行公益項目,做實事而不是蹭熱點;幫助客戶塑造企業在危難之中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形象,理性傳播而不能過度營銷;同時籌劃危機預案,加強危機防控,避免因錯誤的宣導或者不合時宜的促銷活動引發負面輿論,帶來次生危機。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還應幫助客戶研究,如何在疫情過後的競爭中,持續推進品牌建設工作。
  • 塔莉亞:一站式品牌戰略服務,打造消費者與企業品牌的命運共同體
    優鳥科技旗下的塔莉亞品牌策劃擁有從策略到設計、再到製作落地解決方案的完整產業鏈,我們的核心服務是通過科學有效的、國際化的設計和數位化品牌管理之道,幫助客戶構建卓越的品牌體系,協助更多的中國企業塑造國際化的品牌形象,在世界範圍內樹立屬於中國企業的優秀品牌形象和人文風格。
  • 逆傳播贊助廣東營銷年會發稿優惠券 助力企業品牌傳播逆流而上
    廣州營銷學會是全球華人營銷學者的頂級學術盛會,該學會經廣東省原經委牽頭組建、廣東省民政廳批准註冊的學術性、群眾性、非營利性的省級民間經濟組織,自1983年起,集結了眾多廣東省內的經濟研究、教學、管理部門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從事營銷管理的人員
  • 2020品牌強國經濟論壇在京舉行,華易傳播應邀參加_綜合_江西網絡...
    (第四屆)創新成果發布活動」在京舉行,眾多行業專家、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雙循環新格局下品牌的創新發展之路。,品牌強國·自主品牌優選示範工程執行主任安明、國家發改委主管中宏網品牌項目發展中心副主任姜平,消費日報社市場觀察專刊副總編輯安潔、副總編輯於強,濟南市萊蕪區投資促進局局長王俊德,品牌強國·自主品牌優選示範工程特聘品牌顧問羅顯科等有關領導與專家學者等各行業優秀企業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動。
  • 實現酒店餐飲發展戰略規劃和定位目標的策略
    品牌是企業的軟實力,是企業無形的資產。對於差異化需求大的酒店餐飲業來講,在面對國內外各品牌相互競爭時,做好酒店餐飲發展戰略規劃和定位,能夠為實現戰略目標提供戰略支持。
  • 常宜龍同志受邀成為「大國品牌專家智庫」專家
    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品牌傳播專業委員會組建的「大國品牌智庫專家」,憑藉一支富有經驗的專家團隊以「打造自主品牌,塑造企業品牌」為核心,全力保障我國自主品牌的高質量建設,促進我國自主品牌良性循環,健康發展。鑑於常宜龍同志在推動自主品牌建設事業中的卓越貢獻和專業化水準,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品牌傳播專業委員會邀請常宜龍同志擔任「大國品牌智庫專家」委員會委員,任期三年。
  • 品牌出海,傳播揚帆 | 遠東斬獲「海帆獎——最佳品牌傳播獎」
    最佳案例,潛力無限本屆評選中,「遠東國際品牌傳播運營案例」以其國際化視野、創新性精神、多元化形式獲得了一致好評。這是繼LinkedIn「最in B2B品牌全球化獎」之後,遠東在品牌國際化領域取得的又一權威獎項。
  • 品牌管理包括哪些內容?企業如何做好品牌管理工作?
    品牌管理,當然管的是企業的品牌資產。品牌是企業無形資產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常常有人把品牌管理的內容和品牌設計、品牌規劃等等混為一談,在我看來這是不應該的。因此如何播撒,如何照顧到品牌的核心理念,如何來維護它,如何來確保它得到統一的、精確的、形式多樣而風格基本不變的傳播,是品牌管理的重要內容。說到風格不變的問題,就涉及到對於品牌視覺形象系統的管理問題。
  • 與大眾同行——淺析新冠時期的餐飲企業品牌策略
    據德勤和中國烹飪協會共同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在受訪的餐飲企業中,有94%表示疫情期間的堂食客源有不同程度減少,其中堂食客源減少80%以上的佔了69%。但與此同時,這也是考驗餐飲企業營銷能力的時候——可以預計,待疫情結束後,居民受到壓抑的餐飲消費需求將會得到報復性的釋放,但在這之前,餐飲企業需要在營銷方式和渠道上多花心思,以便迎接疫情後市場的復甦。
  • 大變局加速 品牌傳播「變VS不變」?
    品牌傳播地位凸顯,沒有品牌的企業將被淘汰,沒有良好傳播的品牌將無法立足。值此大變局中,品牌傳播該何去何從?11月30日,以「變VS不變」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汽車產業品牌與傳播峰會」在京舉辦,本屆峰會由中國國際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作為行業指導單位,由清華大學公共關係與戰略傳播研究所與《選車網》共同主辦,由大成汽車研究院協辦。
  • 超級IP——個人品牌系統打造與運營策略
    《超級IP——個人品牌系統打造與運營策略》培訓背景: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下,超級個體再次回歸大眾眼前,成為商業新浪潮中不可或缺的稀有資源,話語權從企業轉向終端,從大眾轉向個體,新興企業品牌的塑造難度加大,超級個體的價值越來越大,如何成為超級個體,來適應新商業生態
  • 什麼是品牌?企業為何要重視品牌?個人為何要打造個人品牌?
    這也就慢慢形成了大家所知道的品牌商標,讓消費者認同此品牌,同時法律也向生產者提供相應的保護。發展至今品牌細分了很多內容,包括品牌定位、品牌故事、品牌理念、品牌文化、品牌設計、品牌策略等等,所以品牌又是一個系統的統稱,更是一個系統的工程。
  • 熊科皓同志受邀成為「大國品牌專家智庫」專家
    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品牌傳播專業委員會組建的「大國品牌智庫專家」,憑藉一支富有經驗的專家團隊以「打造自主品牌,塑造企業品牌」為核心,全力保障我國自主品牌的高質量建設,促進我國自主品牌良性循環,健康發展。鑑於熊科皓同志在推動中國自主品牌事業中的突出貢獻和專業化水準,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品牌傳播專業委員會邀請熊科皓同志擔任「大國品牌專家智庫」委員會主任。
  • 「土到極致便是潮」,3個方面掌握「差異化」品牌傳播策略
    無論是從TOB加盟實體店,還是TOC用戶感知,都提升了一個lever,智遠今天想和你從市場傳播角度來聊一聊「老鄉雞」歷程中不同階段的差異化「品牌策略」。01.公關手法「差異化」。NO.1:在疫情期間,眾多企業面臨虧損的時候,多數選擇裁員,私下和平解決,而「老鄉雞」充分利用這點,並做了「文章」,「價值放大」,不但不做裁員,還堅持並扶持一線員工,而且品牌還要繼續擴張。
  • 中國企業新媒體年會:「融時代 新傳播」打造世界一流品牌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黨組書記劉正榮表示,中國企業新媒體年會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媒體邁進網際網路時代的重要品牌活動。國資委組織了中央企業新媒體傳播矩陣,面向海內外創新傳播方式,發布了許多語言生動鮮活、形式豐富多彩的新媒體作品,與廣大網友實現共情、產生共鳴、引發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