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
再過幾天,我們即將迎來黨的99歲生日,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過了99年波瀾壯闊、光輝燦爛的崢嶸歲月。習近平總書記說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在推動首都文博事業發展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最前沿,處處都有咱們文博系統青年黨員幹部的身影,他們站在第一線、衝在最前沿,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用責任擔當守護著首都歷史文化遺產「金名片」,讓黨旗始終在首都文博戰線上高高飄揚。在「七一」到來之際,結合我局今年組織開展的「青年黨員作主講」活動,我們邀請了部分青年黨員幹部線上講述他們的理想與擔當,同時還精選了黨史故事,緬懷先輩、傳承遺志、砥礪前行,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
黨史故事
振聾發聵的耿飈之問
耿飈曾作為八路軍385旅參謀長、副旅長率部駐守甘肅慶陽,保衛黨中央和陝甘寧邊區,和當地群眾結下深厚的革命情誼,對這塊革命黃土地充滿感情。1991年,已從領導崗位退下來的耿飈決定赴革命老區,看望曾經血脈相連並肩戰鬥過的隴東人民。「耿旅長回來了」的消息,很快傳播開來,大家奔走相告。當晚,耿飈所住的縣招待所門口人聲鼎沸,老百姓從四面八方趕來看望他,但也有一部分群眾是來找他告狀的,怎麼勸也不願離去……看到這種情景,耿飈心情十分沉重。在離開慶陽那天早晨,耿飈接見了縣裡主要領導,到場的還有甘肅省顧委負責同志。耿飈並沒有就老百姓反映的問題批評任何人,只是現場給大家講述了一段催人淚下的革命故事:
50年前,我們385旅在這裡駐防時,部隊的一個戰士犯了嚴重錯誤。旅部決定按紀律將該戰士槍斃。當我們在操場上準備執行紀律時,來了一大群老百姓替那個戰士求情。我堅決要執行紀律。誰知竟連受害者的父母都跪倒在地向我求情,緊接著一操場的群眾全都跪倒,哭著請求饒了這個戰士,讓他戴罪立功。怎麼勸他們也不起來。最後,我們流著淚接受了群眾的請求。
講到此處,耿飈話音一頓,環顧四周,大聲問道:「現在我要問問今天在座的你們這些人,不管哪一個,如果做錯了事,老百姓還會不會替你們求情?」這時,全場鴉雀無聲,只有耿飈的話在迴蕩。
「老百姓還會不會替你們求情?」耿飈之問,振聾發聵,使在場的幹部受到強烈震撼,猶如被猛擊一掌。今天,重溫革命故事,反思耿飈之問,同樣值得領導幹部深思和警醒。耿飈用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闡明了一個道理: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